杨静
摘要:伴随着国家推动国内事业单位改革,国家要求事业单位规范财务会计工作,国家也出台一系列的财务会计规范政策。税收是国家财政的主要来源之一,因此单位的财务会计规范也影响单位的税收征纳工作,因而需要规范自身的财务工作机制,制定完善的财务管理体系,处理好税收与财务会计规范工作之间的关系,为单位做出合适的运行决策提供有效的依据。
关键词:事业单位;财务会计规范;税收征纳
在事业单位的运行管理中,财务会计工作是单位整体财务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部分,它影响着单位的运行发展。伴随着国家会计法律的不断革新,以及税收制度改革,事业单位需要规范自身的财务会计工作,提升财务管控能力,来应对外部不确定的风险。新形势下,单位要建立健全财务管理机制,提高财务会计工作的规范程度,为单位基础的会计核算工作提供制度保障,为事业单位的领导人员提供有价值的运行决策依据。
一、关系分析
在国家的税收征纳工作中,通过征收事业单位以及社会企业的税收可以实现财富在社会的二次分配,提高对社会内部资源的合理分配,调节社会收入分配差距。通过税收征纳还可以调节国内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维护社会的稳定团结。将得到的税收用于改善民生、扶贫工作,投资于国内的基础设施建设,实现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目的。事业单位规范自身的财务工作可以响应国家深化改革的要求,实现科学纳税,避免产生偷税漏税的问题。通过对单位财务制度的梳理,梳理出单位内部财务制度方面的问题,并制定合理的措施,改进当前的财务管理体系。对单位内部的资产资源、无形资产、专利等进行整合,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并且通过资产的整合也有利于提高业务运行的质量。多元化资产运行可以拓宽事业单位的营业收入渠道来源,也间接为国家提供更多税收[1]。
国务院对事业单位的纳税工作有比较明确的规定,要求事业单位需要严格按照事业单位专属纳税工作法律法规开展税收征纳工作。事业单位所参考的法律主要是税法,单位内部的财务管理制度和税收征纳管理机制都需要以税法的基本要求为基准,开展单位税收征纳工作。因此,单位的会计制度与税收征纳制度要吻合,提高两者制度之间的衔接性,以此才能促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机制符合国家所要求的税收征纳标准。事业单位内部的财务活动需要包含税收工作,并且还需要符合国家所制定的税收征缴规定。单位要结合自身的业务运行状况灵活调整财务会计规范,避免与税收征纳工作产生交叉。
二、不同点分析
(一)收支确认方式不同
事业单位税收征纳工作由应税和非应税两个部分组成,按照国家所出台的税收征纳法律法规,要求单位应该以单位内部的权责发生制为工作开展的准则。但通常在事业单位的税收执行工作中会产生一定的偏差,单位不依据国家法律要求执行。国内多数事业单位仍然使用收付实现制的工作模式,进而导致政府的税收部门与事业单位财务的纳税在工作衔接上出现许多矛盾和冲突。因此,事业单位需要改变自身的纳税工作原则,以国家所要求的权责发生制工作原则为基准,规范单位的纳税工作。对于单位内部的非税收业务统一采用收支确认的工作准则,其他应税业务都需要应用收支实现制的模式开启单位的纳税工作。
(二)费用扣除方式不同
事业单位的员工工资通常依照国家要求的税收征缴比例进行扣除,然而在单位内部的财务核算工作中应税所得项目通常不计入纳税范围内。因此事业单位内部员工的医疗保障金、员工福利均不会纳入税收征纳的范围内,单位的财务工作人员在进行财务对账工作中对相关费用进行合理的扣除。目前部分事业单位所制定的费用扣除规定与国家纳税标准有一些出入,会计人员的在财务做账时将职工福利、医疗保障金纳入税收征纳范围内与国家标准也有一些差异[2]。
(三)资产处置方式不同
国内的部分事业单位对单位内部的国有资产处置方式与税收部门制定的固定资产处理时的纳税标准有一定的差异,尤其在国有资产购买、转让方面计算纳税的方法以及税收计入范围与国税标准有一定的偏差。国家对资产购入、资产出售时的纳税时限和范围有着明确的规定,需要单位的财务人员在做账的过程中结合国家的纳税规定科学处理资产纳税工作。根据事业单位内部资产运行的具体状况选择资产成本的核算方式,如一次性摊销、分期摊销。根据不同的核算方式选择不同的做账模式,进而也会影响后期税收征缴。
三、影响分析
国内部分事业单位所制定的财务规范与国家财务会计的相关法律法规有一定差别,部分事业单位所应用的税收计算方式与国家要求的不同,导致事业单位缴纳的税收低于国家的标准。国家对税收进行深化改革,改变传统税收管理模式方式,实行营改增政策。国家对事业单位的税收征缴工作要求更加严格,单位需要引入先进的财务理念,与外部的财务服务咨询单位合作,对事业单位内部的财务管理体系进行系统的梳理。结合事业单位业务开展情况,帮助单位建立科学的财务管控体系。由于事业单位与企业在运行模式和运行目的上有所不同,事业单位更注重为社会提供更多公共服务以及承担国家特殊任务,企业主要以盈利為核心目的,因而在财务会计规范和税收管理上均有差异。国内的多数事业单位均不是以运行利润为运行目的,在事业单位内部有许多非应税业务,因此单位需要结合开展的实际情况制定纳税的计算方法。单位的财务人员需要结合单位业务收入来源的不同相应的抵扣业务中的部分费用。依据单位所制定的财务管理规范和税收管理制度,科学的核算单位纳税额。对于非应税和应税业务进行独立核算,采用不同的税收计算方法计算各类业务的税收标准,以此提高单位内部税收计算的准确性[3]。
单位的财务工作人员在开展会计核算工作时需要对单位内部收入以及业务支出项目与单位制定的税收征纳规定进行比对,检查税收征纳项目是否覆盖单位应税业务,保重税收计算不产生遗漏。国有资产管理是事业单位内部业务运行管理的基础,因此单位需要制定资产管理制度,对资产管理财务工作进行规范。在开展税收征缴工作时需要结合国家所制定的税收政策以及单位内部的具体运行状况,在不违背国家税收法律要求的前提下开展单位内部制定税收管理制度、运行管理制度,对单位内部的税收计算方法、计算方式以及税收征缴范围进行系统的分析和研究。
现在单位内部的会计处理规范与国家所制定的税收征缴政策有一定区别,财务工作人员需要在税收计算的工作中灵活处理这种区别。国家营改增政策全面推行时单位需要积极响应国家的税收政策,主动改革当前单位财务会计管理制度。以国家制定的会计法律政策和税收范围为基础,并结合单位的业务运行实际状况制定单位的纳税机制[4]。
四、结束语
事业单位内部的财务管理方式以及纳税额计算的方式会对单位税收征纳工作产生一定的影响。由于事业单位业务运行的不同以及单位运行模式的差异,因而在执行国家纳税政策方面有所区别。事业单位需要根据单位内部在税收管理方面的问题进行重点分析,以此不断优化单位税收管理制度,保持单位会计管理制度与国家税收征纳政策在方向上的一致。
参考文献:
[1]陈媛媛.事业单位的财政税收问题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7 (21):89.
[2]张淑君.探析全面“营改增”对科学事业单位的影响及筹划措施[J].财会学习,2018,No.190 (16):175.
[3]靳丽坤.浅谈事业单位财务会计规范对税收征纳的影响[J].财会学习,2017 (13):144-144.
[4]朱海荣.事业单位财务会计规范对税收征纳的影响分析[J].中国商论,2018,No.758 (19):138-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