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科学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0-04-08 05:32鞠瑞
财会学习 2020年10期
关键词:财政资金事业单位财务管理

鞠瑞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经济水平不断提高,社会分工变得越来越复杂。目前我国市场化程度不断加深,各项事业均有了快速发展,事业单位筹集资金的渠道也更加多元化,科学事业单位面临的问题也越来越多。为确保科学事业单位的运营活动需求,针对财务资源支持的要求也在逐年提高。本文简要分析了当前科学事业单位在科研项目财务管理方面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并给出部分合理化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事业单位;财政资金;财务管理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深入发展,各项事业改革也逐步推进和深化。我国的科学事业单位当前所面临的外部环境已有很大变化[1]。过去科学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基本只局限于资金预算方面[2],但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各单位逐渐意识到只有抓紧财务管理制度修订、预算编制、经费执行和资产管理及项目审计等工作,才能有效降低事业单位成本并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因此目前科学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已逐渐转变或正在转变为以上述工作为导向的管理模式。

一、科学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现状

(一)财务管理制度修订周期较长,难以紧跟科研事业单位改革浪潮

在科研事业单位运营与管理中,财务管理制度是控制和管理的核心,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需要,提高单位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各科研事业单位需不断完善财务管理制度,从而不断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实现效益最大化。但随着国家对科研工作的越来越重视以及我国事业单位改革工作的推进,众多国家及省部级层面的相关财务制度相继出台,但由于各科研事业单位内部管理程序繁琐而无法紧跟国家相关政策脚步,最终导致各单位市场竞争力不断下降。

(二)预算管理不健全,预算编制合理性较差

首先,由于科研事业单位对于预算编制的认识偏差,常导致预算编制仅成为资金来源的工具,从而只考虑当下科研对资金的需要,未与相应战略发展要求相匹配,缺乏合理性[3];另外,科研事业单位对预算的执行能力有限,当科研进度和计划发生变动时,无法做到项目预算的及时调整,从而无法形成足够全面的应对措施。

(三)经费支出及国有资产管理不严,资源浪费情况时有发生

一方面,为支持科技研发,科研事业单位需要大量国有资产作为支撑,但针对国有资产管理的制度却一般无法及时更新;另一方面,由于科技高速发展,设备更新速度较快,众多科研单位存在设备闲置、利用率低下、维护不及时等情况,上述问题极易致使设备折旧加速;再一方面,对于淘汰的旧设备科研事业单位一般未能正确规范处理,以低于市场价的价格出售,易造成国有资产流失。

(四)内部审计制度不完善,审计结果缺乏可靠性

科研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首要问题在于其对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视不足:由于科研事业单位的经费大多来自国家拨款,单位本身一般不具有生产、经营的性质,因此部分科研事业单位认为内部审计工作并不需要在单位内部开展;另一方面,科研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缺乏独立性:内部审计制度的不健全,易造成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不完善,缺乏独立性及客观性,因此做出的内部审计结果也常常缺乏真实性和可靠性。

二、科学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财务管理制度不夠完善

目前国家已相继出台众多为科研工作者“松绑”政策,同时科研事业单位经费使用政策已越来越符合科研规律,但由于各科研事业单位内部管理问题,致使相关响应国家政策且适用于本单位的财务管理制度无法及时出台,致使各单位现实情况离真正“松绑”还有较大差距,致使科学家不得不把部分心思花在项目经费管理上,部分科研人员不得不去学习更多、更新、更全面的财务知识。

(二)预算编制人员知识水平局限导致预算编制不合理

预算编制工作,主要分为两类情况。一类为财会人员编制项目预算情况:由于预算编制人员并非科研一线人员,缺乏了解项目执行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实际问题,导致预算编制不合理;另一类为科研人员编制项目预算情况:由于科研人员对相应财会知识了解有限,常常导致预算编制虽符合实际情况但不满足财务制度要求的情况发生。

(三)预算执行缺乏监督与约束

由于相关科研人员认识不足,项目分项支出不按预算执行的情况时有发生,科学事业单位在执行预算时,时常未严格按照有关规定执行,从而出现一些违规问题,例如专款未专用、分项经费把控不严等。

1.由于一线科研人员认识不足导致

科研事业单位的研究人员基本上都将大部分精力用于科学创新研究,对财务管理过程当中诸多的内控手续并不理解,常认为部分管理制度的实施易影响正常科研进度,往往想方设法将合理的规章制度简单化、形式化,这些现象都是由于科研工作者对财务工作不理解以及自身知识储备的局限性所造成。

2.由于财务管理人员管理不到位导致

科研事业单位遵循国家的要求,建立了本单位的内控系统,但由于经费、人员等因素的限制,制度的实施并非易事。例如财务人员在经费报销时,因费时费力,一般不会通过查询各项目的预算与实际支出,判别相应课题剩余款项具体为哪类分项,而是仅关注项目余额是否充足,从而导致项目经费无法按照预算支出。

(四)缺乏合理的会计监督机制

1.内部审计岗位未曾设置或缺乏重视

科研事业单位对内部审计岗位缺乏重视,甚至部分单位未曾设置专门的内部审计岗位,致使该岗位无法发挥其监督管理作用。在此过程中,一些审计人员并不具备相应工作资格,致使不能按照相关规定要求执行工作。

2.项目审计工作落实不严

目前,财务审计的主要工作为查错究弊、事后监督,因此其所提建议大都是事后补救,缺乏时效。同时造成审计工作给人的印象是在查错误、找证据,由此导致部分被审计单位或项目组消极配合,积极防御,双方关系紧张,乃至造成整个项目审计环境欠佳,严重影响审计工作的正常开展。上述问题均可导致项目审计工作无法从严落实的情况发生。

三、改进科学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建议

(一)继续加强财务管理制度建设

科研事业单位可考虑下放一定财务预算调整及管理权限给项目负责人,用以解决部分项目预料以外的突发情况,增加经费管理的灵活性;各单位财务部门应及时学习和领会上级财务部门相关规章及政策,限时推出适用于本单位的相应制度。

(二)加强预算编制管理工作

一方面科研项目组可考虑以项目助理形式邀请财会人员全程参与科研项目实施,包括项目预算编制、项目经费支出、项目审计结算等事项;另一方面鼓励一线科研人员考取相应财务工作资格证书,加强科研项目实施与财务管理的联系。

(三)加强财务支出与资产管理

首先,需加强科研事业单位一线科研人员和财务管理人员的沟通,一方面使一线科研人员充分理解财务人员的工作职能,并定期在单位内部组织有关财务知识和法律培训,强化财务理念的灌输和渗透,营造良好的财务管理氛围[4];另一方面使财务管理人员对一线科研人员工作情况增进了解,便于共同商讨财务相關问题解决方案。其次,需加强财务知识灌输学习,完善财务经费管理制度,利用其它手段协助科研及财务人员进行项目经费管理(例如:加强网络财务审批系统建设,细化财务分项管理等)。另外,需加大单位固定资产清查力度,保持不定期抽查,保障资产的完整和安全。切实落实单位资产的监督和管理的规章制度,特别是固定资产的管理,明确双人保管和相互制约的机制。

(四)加强项目审计管理工作建设

一方面要增强责任意识,坚持以财务部门为主,纪检、审计等多部门协作配合的机制开展项目审计管理工作;另一方面要加强项目统筹管理,科学制订审计实施方案,加强沟通协调,实现项目实施全过程全链条严密管控、无缝衔接;再一方面要增强规范意识,按照相关审计法规、准则、规范等要求,做好审计各环节工作,确保审计质量,防范审计风险;最后一方面是加强制度建设,进一步建立完善审计业务管理制度,使项目审计工作实现审计流程化、管理科学化,为提高审计质量和效率提供有力支撑。

四、结束语

要切实加强科学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就要密切关注财政预算经费的执行情况,包括从经费的申请、预算的执行、结转结余资金的控制等。尤其是资金使用产生的效益,还有使用过程中的合法性和及时性。在市场经济的新时期,随着事业单位改革的不断深化,只有尽快建立切实可行的财务管理制度,才能带来科学事业单位综合管理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朱玲,周厚超.内部控制视角下科学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探究[J].农场经济管理,2018 (4):10-13.

[2]王帅.浅析新形势下科学事业单位科研项目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J].现代商业,2017 (25):155-156.

[3]李涛.新形势下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创新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7 (10):60-61.

[4]刘红英,黄振环,侯文晶.浅析新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应注意的问题及对策[J].经济师,2017 (6):88-88.

猜你喜欢
财政资金事业单位财务管理
医院财务管理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公路施工财务管理和成本核算
新会计制度对财务管理的影响及解决对策
地方财政资金管理现状分析
重庆新增财政资金撬动研发投入
财务专业视角下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培养
浅议财政资金绩效管理的完善措施
关于财政资金绩效评价的探讨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