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铭
(一)“阳光体育”的重要内涵
“阳光体育”是号召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基础性教学工程,对培养学生良好身体素质具有推动作用。体育教学要重视学生的个人独立性,采取相对科学的体育运动训练方法,使学生逐步适应“阳光体育”对他们身体素质的合理要求,让学生能够在室外环境中参与学校组织的运动项目。通过将“阳光体育”引入学校体育课程,对学生进行耐力素质、身体平衡力等方面的针对性体育教学,使“阳光体育”能够对学生身心发育起到良好促进作用。
(二)“阳光体育”的教学要求
“阳光体育”对体育教學的思想理念提出了重点改革需求,对教学过程中的学生训练方式存在科学性要求,对教师管理学生运动行为的实际工作,进行了有关学生身体素质的指导性要求。围绕学校教育环境下的教学活动安全条件,将体育教学在运动设施、活动项目、场地空间等方面的整体环境,做了学生体育训练和学生身体指标上的教学要求,使学生体育运动开始向重视学生素质教育的教学方向上发展。
(一)自由活动形式下的运动训练
多数学生作为能够独立活动的个体,通常具备对某项体育运动项目的爱好偏向,存在使用运动设施上的身体素质优势或者短板。教师要帮助学生参与体育运动过程,组织学生进行项目比赛、比赛训练等方面的准备活动,使学生能够从学业压力中脱离,实现身体紧张程度的延展性缓解,避免学生出现无法预知的运动损伤。依照学生体育爱好和身体特长的差异性情况,把学生分为体操、篮球等多个项目活动小组,让学生进行自由活动形式下的灵活性训练,对学生进行训练动作和动作强度上的教学指导,发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个体价值,使学生在群体性项目活动中体验运动乐趣。
(二)提升学生素质的专项运动训练
部分学生对体育运动不存在过多了解,更注重对其它学科知识的课堂学习,存在一定的精神压力困扰和环境互斥因素。教师要考虑到这部分学生的身体素质情况,为他们安排能够稳步提升自身素质的专项运动训练,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热爱之情,使学生能够融入集体活动和运动项目,展现出个体能力在运动项目中的素质指标,让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可塑性条件,为学生推荐短跑、调高等需要较强身体耐力的运动项目,使学生在运动训练中看到自身闪光点,参与运动项目并提升自身身体素质。
(三)多种训练方式的交叉教学使用
教师要围绕学生身体的适应性能力,适当转变运动训练方法和训练技巧,防止学生训练过程中肌肉性记忆,对学生动作标准度和运动思维的负面影响。根据学生在拉伸动作上的不到位情况,使用重复训练法帮助学生提升动作标准度,减少学生在剧烈运动前的不规范准备和身体动作损伤。了解学生在运动训练中出现的动作迟缓现象,为学生介绍运动项目的比赛规则和行为规范,使学生在重复训练过程内完成体育知识学习。结合学生出现迟缓现象的身体素质原因,对学生进行专项运动训练中的动作练习,使学生适应运动环境和竞争机制,不断提升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整体素质。
教师应当重视学生身体素质的现实状况,对体育教学进行学生训练方法上的重要要求。依据“阳光体育”中提到的教学要求,为学生提供预防运动损伤、培养学生运动特长等方面的合理训练,开展适合不同学生身体素质的多种运动训练方式,满足学生在群体性活动、专项运动项目中的学习需求,让学生能够在学校环境中增强自身运动特长和身体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