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莉菱
摘 要:「見えル」句在表达视觉体验过程时,只能表达自然获得意象的阶段,参与该阶段的要素有体验者(认知者),视觉内容(意象),视觉内容的所在、出处,体验手段等,但并不是所有出现在体验过程中的要素都转化为语言。
关键词:句义结构;句法框架;意象
1 视觉体验过程与「見えル」句
人类用视觉器官感知外界的过程,要经历“看”以及把获取的信息意象化的阶段,也就是说,分为能动感知以及自然获得意象两个阶段。那么,「見えル」句表现的是哪一阶段呢?
例:(1)私(の目)に光が見えた。(2)西の空に光が見えた。
自动词「見えル」构成的单句表现的是自发,也就是说描述的是视觉体验过程的后一阶段,即体验者“人”把获取到的信息意象化的过程。例(1)中,出现了认知主体(的手段)「私(の目)」以及获取的实物意象「光」,构句采用了「NP1に+ NP2が+見えル」的形式,对应的是「知覚主(の手段)+実物像+行為の結果」的意义要素。例(2)中,出现了实物意象所在的「西の空」以及实物意象的「光」,「NP1に+ NP2が+見えル」的句法框架对应「実物像の所在+実物像+行為の結果」的句义结构。意象都用主格的「が」来提示,为第一认知领域的对象。
2 实例分析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出「見えル」句描述的视觉体验过程中通常有认知者、认知手段、实物意象(即视觉内容)以及实物意象所在等要素参与。而意象又可以分为“事物”和“事件”两种情况,可以通过名词短語、连体修饰节以及连用修饰节来表现。
2.1 名词短语
(1)三滝橋の方角と、向岸の本願寺別院のあたりから、赤い焔が見えて火災が起きていた。『黒い雨』
(2)窓の奥に赤いものが見えた。『野火』
(3)羽ばたく暇もなく、ずるずると砂に吸い込まれていく哀れな鴉の姿が、目に見えるようだった。『砂の女』
上述例句中,「赤い焔」「赤いもの」「哀れな鴉の姿」都是外界事物,由于光线刺激认知者的眼睛从而感知到该事物并形成了脑中的意象,即描述的都是认知主体处理来自外界信息的认知阶段。例(1)把该阶段描述为动态过程,「向岸の本願寺別院のあたり」即为认知者感受到的光线的来源。而例(2)则是静态过程,「窓の奥」是通过视觉所获取的「赤いもの」的位置。例(3)中出现的「目」则是认知者感知外界的手段。
因此,以上例句分别用「知覚主/知覚手段/実物像の所在+実物像+行為の結果」和「?(NP1に)+NP2が+ 見えル」以及「実物像の出所+実物像+行為の結果」和「?(NP1から)+NP2が+ 見えル」这两组来表现其句义结构和句法框架。也就是说,「見えル」句是以主格的实物意象为中心展开和构句的。
2.2 连体修饰节
(1)杉の間から向うの山襞の陰るのが見えた。『雪国』
(2)くしゃみをすると、窓の隙間から差し込んでいる光に照らされて、まるで煙のように埃が舞うのが目に見えた。
以上例句中,除了感知到对象本身以外,认知者还捕捉到了「陰る」的明暗变化以及「まるで煙のように舞う」的动态,因此两句中的意象并不只是单纯的“物”,而是一个“事件”,后续形式体言的「の」形成了连体修饰节。因此,其句义结构和句法框架分别是「知覚主/知覚手段+事柄的モノ(実物像+実物像に関する情報)+行為の結果」和「?(NPには)+連体修飾節のが+見えル」。
2.3 连用修饰节
(1)縁側に坐っている八千代の顔が曾根には青く見えた。『あした来る人 』
(2)閉じ合わした濃い睫毛がまた、黒い目を半ば開いているように見えた。『雪国』
上述例句中,除「八千代の顔」和「睫毛」之外,认知者还捕捉到了「顔」的颜色「青く」以及「睫毛」的状态「黒い目を半ば開いているように」的信息,该部分本可单独成句,但在例句中却是作为连用修饰成分修饰动词。因此,可把以上例句总结为「知覚主/知覚手段+事柄的モノ(実物像+実物像に関する情報)+行為の結果」的句义结构以及「?(NPには)+連用修飾節+見えル」的句法框架。
3 结语
以上就「見えル」句的结构和成句过程进行了考察,如图1所示。
「見えル」句只能表现视觉体验过程的后一阶段,即对信息意象化的阶段。参与这一阶段的要素在句中的重要程度如图1所示,其中,意象的所在或出处和认知者(的手段)在句中的重要程度要低于意象,不一定被语言化。
就构句上来看,意象是必需的要素,言语表达者将其作为事物来处理时,通过ヲ格名词短语来表达;作为事件处理时,则通过「連体修飾節の」后置ヲ格或连用修饰节来表达。其他要素则为任意要素,出处用カラ格名词表达,而其他要素则用二格名词来表现。
文章只考察了「見えル」句的结构和成句过程,下一步将继续研究其他视觉动词句的日语表达。
[参考文献]
[1]吴川.日语的对象格与对象格助词[J].现代外语,1982(2):26-30.
[2]林泽清.关于日语动词的自发态[J].外语学刊:黑龙江大学学报,1997(4):41-47.
[3]王忠汉.表示地点的格助词「で」和「に」[J].日语学习与研究,1986(2):87-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