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雪
摘 要:红色家风是中国共产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形成的以爱党爱国、坚定信仰、忠贞不渝、严守纪律、清正廉洁、律己律家为主要内容的家风。基于此,文章展开研究、分析。
关键词:红色家风;革命;家国情怀;继承弘扬
在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就家庭、家教、家风问题作出精辟论述:“要继承和弘扬革命前辈的红色家风,作家风建设的表率”。红色家风是中国共产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形成的以爱党爱国、坚定信仰、忠贞不渝、严守纪律、清正廉洁、律己律家为主要内容的家风,承载着对后代的希望与嘱托,蕴含着智慧与美德,至今依然深入人心,时刻鞭策新时代的共产党员坚守初心与使命,也时刻要求新时期的党员干部,要身体力行,努力传承红色家风。
1 传承红色家风,发扬爱党爱国、忠于理想的家国情怀
家国情怀是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无畏,是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担当,是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的忠诚,是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忧虑,家国情怀是与国家民族休戚与共的壮怀。在革命战争年代,无数共产党人将爱党爱国、忠于理想的家国情怀,植入每个红色传人的心灵深处,舍小家为大家,随时随地响应党的号召,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奉献一切,彰显出浓厚的爱国主义精神。毛主席有六位亲人为革命牺牲,最小的年仅19岁;贺龙家族,满门忠烈,其中有名有姓的烈士就有2 050人;东北抗联战士杨靖宇,离开妻儿走向抗日战场,战至最后,英勇就义。老一辈革命家们舍生忘死,无怨无悔,为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奉献一切,正是这种家国情怀使中华民族历经劫难而不衰,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宝贵精神财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是一个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作为新时期的党员,要坚守内心的初衷,树牢“四个意识”,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榜样,做到“我将无我”的境界。
2 传承红色家风,发扬坚定信念、忠贞不渝的政治品格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坚定信念,忠贞不渝,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是共产党人最纯真的政治底色和红色基因。李大钊信仰怀胸,“不怕死,不要钱,丈夫决不受人怜”;殷夫视反动派的爵禄为“薄纸糊成的高帽”,为革命信仰不惜兄弟割袍、舍生取义;赵一曼身受酷刑,却誓死忠诚。革命家们用自己的行动,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什么是忠诚,什么是坚定。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指出:“信仰、信念、信心,任何时候都至关重要”。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是指引和支撑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强大精神力量。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要有“任尔东西南北风、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定信念、坚强意识、坚持态度和坚守精神,始终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更有定力、更有自信、更有智慧地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确保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巨轮始终沿着正确航向破浪前行。
3 传承红色家风,发扬严守纪律、廉洁奉公的清廉本色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良好的家风是共产党员培育清廉作风的基础和前提。老一辈革命者非常重视律己修身,他们用清白的人生和纯正的家风,深刻诠释了共产党员严守纪律、廉洁奉公的清廉本色。从毛泽东倡导的“三原则”“恋亲不为亲徇私,念旧不为旧谋利,济亲不为亲撑腰”,到周恩来在家庭会议上定下的不谋私利、不搞特殊“十条家规”;从焦裕禄教导子女“千万不能搞特殊”,到杨善洲公权为民“我手中是有权,但它是党和人民的,它只能老老实实用来办公事”。如此红色家风,体现了严守纪律、廉洁奉公的清廉本色,成為激励后辈、光照后人的强大精神力量,为后人树立了学习的榜样。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领导干部的家风,不是个人小事、家庭私事,而是领导干部作风的重要表现”。“廉洁齐家,自觉带头树立良好家风”首次写入《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要求“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必须注重家庭、家教、家风,教育管理好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禁止利用职权或影响力为家属亲友谋求特殊照顾”。这就要求人们汲取红色家风的营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物质、金钱、美色诱惑面前产生敬畏之心,约束自己并引导家人清白为人,自觉抵制诱惑并防微杜渐,做到并教育子女凡事以法律为准绳,树立底线意识,坚决不触碰和逾越法律红线。随着自律守法的意识在个体中生根发芽,就能够在全社会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社会环境。
4 传承红色家风,发扬艰苦朴素、勤劳节俭的持家传统
“历揽有国有家之兴,皆由克勤克俭所致;其衰也,则反是。”中国共产党人继承了艰苦朴素的优良品德,并把勤俭持家的家风通过言传身教传给了子孙后代。朱德一生秉持着“以德树人,勤俭持家”的家风,坚持粗茶淡饭够吃就行,衣服干干净净,穿暖就行。习仲勋一生勤俭朴素,并言传身教,习近平在写给父亲的一封信中说过:“父亲的节俭几近苛刻。家教的严格,也是众所周知的。共产党员从小就是在父亲的这种教育下,养成勤俭持家习惯的。这是一个堪称楷模的老布尔什维克和共产党人的家风。这样的好家风应世代相传。”
尚俭戒奢、朴素节俭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党的优良传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大力宣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观念,努力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并将“坚持尚俭戒奢,艰苦朴素,勤俭节约”写入新印发的《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是对党员干部从严要求的应有之义。应按照要求,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牢记“两个务必”,反对铺张浪费和大手大脚,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尚俭戒奢、朴素节俭方能富民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老一辈革命家的家国情怀、政治品格、清廉本色、勤俭持家,无不诠释着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坚贞不渝忠心、全心全意为民服务的诚心、艰苦朴素的本心,他们的红色家风蕴含着丰富的教育元素,无时无刻不提示要不忘初心与使命。在新时代,仍能从这些精神中获取继续前进的力量,照亮前进的方向,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源源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