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灿
摘要:为保障设备运行状态,做好设备作用、价值挖掘,对设备维修、管理模式展开深度研究显得极为必要。本文以发动机直流电加载系统为例,通过对设备故障特点与设备管理、维修问题的分析,对设备管理、维修工作新模式展开深度探索,旨在改善设备维修、管理现状,保证设备应用稳定性、可靠性。
关键词:直流电加载系统;故障特点;设备维修;设备管理
虽然各企业均加大了对设备管理、维修工作的重视程度,但因为受到内部管理机制以及其他方面因素影响,致使设备管理、维修工作开展质量始终与预期目标存在一定差距,对设备高质量应用形成了直接限制。鉴于此,各企业纷纷加大了对设备管理、维修新模式的研究力度,期望通过对新模式的科学运用,妥善解决各项设备问题,实现最优化设备管理、应用模式,以为企业获取到更大的经济收益。
1工程实例
直流电加载系统是发动机电加载系统重要组成,该系统主要分为软件、硬件两个部分,整体系统构成与交流电加载系统基本一致。直流电加载系统主要由直流电阻器、航空直流接触器以及熔断保护、线路监测保护功能等内容所组成,系统为发动机正常运用提供了可靠支持与保障。按照设备买卖双方规定,系统使用期限应保证在10年以上,要对易损件以及重要件展开50小时周期检查,确保设备平均故障间隔时间能够保持在两年以上,日常维护保养间隔能够保持在1年以上,设备在使用全寿命周期内需要保证自身性能、工作稳定性以及可靠性。鉴于此,企业展开了一系列的设备管理、维修工作。
2设备故障特点
结合以往故障发生情况,设备故障主要具有多样性以及不可逆性两项明显特征。
2.1不可逆性
设备故障往往有着明显的不可逆特性,主要体现在两点:第一,长期使用,设备会出现逐渐老化问题,设备性能以及质量会呈现出明显下降趋势,一般会通过更换老旧零部件的方式,解决各项安全隐患,但却无法达到彻底解决设备问题的目标,设备在使用一段时间后,最终面临着淘汰;第二,部分较为精密、昂贵的零部件在出现磨损问题时,进行更处理的难度较大,而这也是设备故障不可逆重要原因。
2.2多样性
设备应用较为特殊,需要长时间处于持续性运转状态,很容易会出现疲劳、腐蚀以及磨损等问题。通过分析可以发现,这些问题成因相对较为复杂、机械设备自身问题以及设备所处环境问题等,都可能是造成设备故障的主要原因,所以设备故障有着明显的多样性特性,故障处理难度相对较大,需要按照具体原因科学展开设备管理与维修。
3设备管理维修问题
此次设备管理、维修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3.1管理工作执行力度有待增强
管理工作执行力度不强,会使管理工作流于形式,管理工作效能发挥受到限制,致使设备无法得到有效保护与管理,这对于企业生产而言,是十分不利的。同时,企业没有对设备管理工作予以足够重视,对于企業安全以及生产工作过于偏重的状况,也会使设备管理维修工作开展受到直接影响。
3.2责任机制落实明确度不高
责任机制设置存在缺陷,没有将权责任务真正细化到个人,维修、保养工作没有得到有效规范,人员在工作时存在着相互推诿的状况,保养、维修工作逐渐流于形式,需要进行治理。
4设备管理维修工作新模式
为妥善解决各项维修、管理问题,确保设备可以得到有效保护与运用,对设备管理维修工作展开创新与完善是极为必要的。
4.1管理维修新模式
为提高设备管理维修水平,实现科学化设备运行管理模式,建议摒弃传统单纯式检修模式,尝试实施维保管相结合模式。维保管,即维修、保养、管理三位一体的设备管理模式,会通过点检维护手段,降低设备非正常磨损形式,做好设备正常磨损预测,以通过科学、有序的检修、保养措施,为设备维修管理工作开展提供有利支持。在具体推行新模式时,首先,需要按照具体情况,对设备点检线路进行确定,科学展开设备点检维护,准确展开数据记录,确保所有数据可以及时传输到设备运行状态数据库之中;其次,运用设备运行状态分析评估系统对数据库内设备运行状态数据进行提取与评估,对设备运行态势展开分析,以便按照运行状态评估、分析结果,向有关部门提出检修意见与要求,完成设备检修计划编制;再次,按照检修计划,结合生产运行具体要求,编制具体设备检修方案,并将其及时传达给有关执行部门;最后,执行部门负责落实具体检修工作,且要在检修工作完成后,按照工作程序规定,将检修过程记录数据及时上传到数据库之中,反馈给设备运行状态监测系统以及分析评估系统。
4.2管理维修新模式应用配套措施
(1)提高重视程度,增强周期检查。企业管理人员需要对设备管理维修工作予以高度重视,要以现有设备维修管理机制为基础,科学展开管理模式以及维修机制设置,确保原有各项问题可以得到逐一处理,周期性检查可以真正落实到实处,以实现对设备隐患问题的及时处理,确保设备运行状态可以始终达到最佳。同时,需要设置专业保养、维修小组,做好日常巡查以及保养,确保在设备发生故障时可以得到及时处理,以将故障影响程度控制在最小。
(2)推动管理专业化模式,保证管理质量。企业应借助新模式推行契机,推动管理向专业化方向进行发展,不仅要推行专业化设备采购、储存模式,保证设备存放科学性、合理性。
(3)构建健全内部管理机制,增强管理执行力度。在进行设备管理时,需要按照国家相关政策,结合以往管理、维修所遇到的实际问题,科学展开内部管理机制优化与调整工作。企业需要按照设备具体维修、管理需要,逐步展开内部管理机制设置与纠正,要在具体进行管理时,对管理机制展开动态化调整,确保设备可以得到有效保护与管控,以为企业生产提供可靠助力。
5结语
通过本文对设备管理维修相关内容的论述,使我们对设备故障特点以及设备管理相关内容有了更加清晰的认知。各企业要明确认识到设备管理维修的重要性,要以设备具体使用需求为切入点,通过对设备管理维修实际困境的分析,制定出针对性较强的设备维修管理新模式,确保在互联网以及其他先进技术的辅助下,设备管控工作可以得到有效落实。
参考文献:
[1]李野.设备管理与维修工作新模式探索[J].中国设备工程,2019(19):60-61.
[2]李红花.冶金设备管理与维修工作现状分析[J].中国设备工程,2019(13):52-54.
[3]许斌,贺胜利.港口机械液压系统的管理与维修新模式[J].黑龙江科学,2018,9(05):38-40.
[4]牛子铭.创新企业设备管理与维修工作之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7(10):146-147.
(作者单位:中铁四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