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图书馆信息化建设与创新服务策略研究

2020-04-07 03:55谢鹏
兰台内外 2020年3期
关键词:创新服务公共图书馆信息化建设

谢鹏

摘 要:随着智能化时代的来临,越来越多的行业正朝着信息化的方向发展,对于公共图书馆来说,进行信息化建设能够为用户提供更高效、快捷的服务。通过运用计算机、通信、多媒体等手段,公共图书馆能够提高网上参考查询、数据检索以及数据库信息等服务,使用户在家就能实现文献信息的查询和借阅。对此,在信息时代的背景下,加强公共图书馆信息化建设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在分析了公共图书馆信息化建设重要性的基础上,探讨了加强图书馆信息化建设和创新服务的策略,希望能给图书馆的发展提供理论参考,促进我国公共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信息化建设;创新服务

一、公共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1.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必然要求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来临,我国作为第二大经济体需要参与到国际社会和经济活动中,这就要求了国民需要不断拓宽眼界,不断了解更多国外的信息,才能更好的适应国际社会的发展,为我国在国家文化和商业竞争中取得文化优势。在当今信息飞速发展的时代,信息交流速度也在不断提升,利用公共图书馆的信息网络技术,可以为用户提供各国的科技发展和社会动态,作为为人们提供信息渠道的重要平台,加强其信息化建设,能够为人们提供更优质的信息服务,既能提高图书馆的信息储存量,及时更新国内外最新的咨询,又能使读者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及时了解到相关的资讯,不断提升自身的文学素养。

2.公共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图书馆的业务与出版社具有紧密的联系,目前纸质出版已逐渐向电子出版转变,随着互联网技术和移动终端设备的普及,人们逐渐熟悉了移动通信媒体为载体的阅读模式。在该背景下,公共图书馆的人流量会逐渐降低,因此只有及时开发相应的数字媒体才能促进公共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进行数字出版,加强信息化建设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所以图书馆作为大众查阅资料和信息的平台,必须紧紧跟随时代发展的趋势,才能满足人们对于信息阅读的需求。

3.有利于促进社会对信息资源利用率的提高

传统的纸质图书馆是通过读者的人为检索进行信息的阅读的,该方式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甚至存在一些读者无法找到自己阅读内容的情况,进而降低了社会对信息资源的利用率。而通过加强公共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能够改变人们低效阅读的现状,不断优化图书馆的信息化服务方式,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读者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搜索到自己想要的信息,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人们对信息资源的利用率。随着信息利用效率的提高,能够较大程度上提高社会发展的速度,对于地区性经济的发展有一定的意义。

二、公共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内容

在社会信息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公共图书馆需要以信息化建设为基础,建立自动化管理和服务系统,不断完善网站的服务和数据库的建设,才能加快公共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步伐,总的来说,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内容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基础设施和网络化建设

想要做好信息化建设,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十分重要,先进的硬件设施、设备是有效开展信息化建设的前提。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当下,公共图书馆的计算机系统、存储整合系统和应用服务系统已经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是离信息资源的高效高速整合还有一定的差距。想要缩短该差距,首先,需要完善基础设施和网络环境,不断优化基础设施,避免由于基础设施的落实阻碍信息资源传递的情况发生。其次,传统计算机的功能和信息容量已经无法满足社会信息文化的需求,因此公共图书馆需要不断促进硬件设备的更新和良好网络环境的建设,紧紧跟随时代发展的潮流,加大对信息资源的储备,才能为用户提供一个良好的网络环境。

2.信息自动化技术的运用

在信息资源飞速更新的时代,进行信息搜集、存储、整合以及图书的买进、录入等基本业务的工作量十分巨大,仅依靠人力资源是无法完成的,只有加强信息化建设才能提高该工作的效率。因此,为了提高公共图书馆基础业务的效率和质量,需要引进信息自动化,不断促进图书管理的系统化和规范化,是节约人力、物力的重要途径。除此外,信息自动化系統具有较高的准确性,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实现资源的共享,促进用户间信息的交流和传递,是提高图书馆服务效率的前提条件。

3.数据库系统的建设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数据库系统的出现,该系统具有信息存储容量大、检索功能强的特点,将公共图书馆的资源同数据库系统整合是提高图书馆资源利用效率的重要手段。但实现该措施需要较大的成本投入,为了节约成本,各图书馆之间可以加强合作,通过计算机的高超接口技术实现计算机网络之间的联系,建立网络数字图书馆,为用户提供更为便捷的服务。

三、公共图书馆信息化建设中的创新服务

1.个性化网络创新服务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各界对于信息的需求量也在不断提高,尤其是对于从事特殊行业的人员来说,其信息获取的需求更大,需要定期来图书馆查询国内外的最新资料。针对这些用户的持续性需求,图书馆可以建设个性化服务模式,为其提供更为便捷的服务。个性化服务是在数字出版信息更新周期短的基础上进行的,图书馆可以更新用户对于信息的需求,收集并整理相关模块的信息,用筛选后的优质信息打包给资源的需要者,用户只需要在线上平台订阅相应的刊物和文献。同时随着智能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个性化服务还能向普通用户延伸,用户在数字平台搜索信息后必然会留下历史记录,而检索系统可以根据用户的浏览记录进行分析,了解用户关注的信息内容,并及时推行相应的优质信息,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用户的检索体现,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智能化检索。目前,个性化服务已经在我国公共图书馆中得到了应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提高用户获取资源速度上发挥了巨大作用。

2.数据资源的传递和聚合

在信息时代的背景下,图书馆获取资料和检索资料的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这就代表了图书馆传统的服务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因此,需要加强信息化管理,创新服务模式,为用户提供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优质服务,才能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利用信息化技术,可以实现公共图书馆数据资源的传递和聚合,图书馆可以通过建设主页的方式,让用户在家就能阅读相关信息,提高其获得相关资源的效率。同时发挥好图书馆管理系统的作用,与其他图书馆进行合作,实现资源的共享,是提高其馆藏数量的有效途径。实现了各公共图书馆之间资源的共享,意味着用户在家中就可以向不同的图书馆发出申请阅读需要的内容,图书馆可以根据申请的内容提高相应的付费和免费服务。该方式一方面能够提高信息资源的传播速度,拓宽用户访问资源的数量,另一方面能突破图书馆在时间和地域间的限制,促进资源利用率的有效提升。

3.网络化学习与咨詢服务

在公共图书馆馆藏数量的基础上,进行网络化学习和咨询服务,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满足社会各界对于知识的需求。在实际的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可以通过优化馆藏内容、制定分类学习和培训清单的方式,使用户能够便捷的学习到想要模块的内容,用户可以足不出户就学习到相关知识,该模式符合我国创建全民学习社会的发展目标,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除此之外,通过网络学习平台的建设,能够拓宽读者交流和学习的空间,并通过聘请专家的方式解决用户在阅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促进图书馆信息资源利用率的提高,也是帮助用户更好的理解相关知识的重要途径。

四、结束语

加强图书馆信息化建设和创新服务是时代对于其发展的必然要求,对此图书馆的管理人员需要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充分利用社会上的信息资源和信息技术,不断完善线上图书馆数据库系统的建设,促进创新服务的不断更新,才能根据读者的需求提高个性化的服务,在最大程度上提高了图书馆的价值,是实现资源共享的重要途径之一。

参考文献:

[1]任广阔.公共图书馆信息化建设与创新服务策略研究[J].办公室业务,2019

[2]沈云霞.分析公共图书馆信息化建设及创新服务[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6

[3]周 沛.公共图书馆信息化建设及创新服务探析[J].科技传播,2015

[4]鲁 昉.公共图书馆信息化建设及创新服务研究[J].管理观察,2015

[5]张 娟.应加速公共图书馆网络化发展的建设——图书馆信息化服务创新探讨[J].科技创业家,2013

(作者单位:首都图书馆)

猜你喜欢
创新服务公共图书馆信息化建设
“互联网+”图书馆创新服务研究
加速档案的现代化管理与实现创新服务的对策
高校图书馆核心业务与创新服务挖掘研究
基于互联网+行动的图书馆创新服务研究
MOOC时代公共图书馆服务探索研究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策略研究
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研究
公共图书馆延伸服务的实践与思考
谈公共图书馆如何建立自助服务推广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