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商业银行资产管理业务存在的问题及风险探讨

2020-04-07 17:53申舒珍
现代营销·理论 2020年4期
关键词:资产管理风险问题

申舒珍

摘要:当前,国内商业银行在信用、流动性和操作性等风险問题处理、上与国外一流银行相比有很大差距。国内商业银行只有积极寻求对策,从、体系、技术等方面入手,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本文着重从两个角度分析了商业银行资产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以寻求控制风险之道。

关键词:资产管理;风险 ;问题

一、引言

从我国商业银行发展情况来看,近些年来,我国的混业经营迅速深入发展,资产管理业务也在不断扩张,其本质和外延也在不断拓展,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间的平衡被打破。机遇、风险、挑战随之而来,再加上强监管的政策导向,商业银行面临着资产规模的缩减和创利能力滑坡的两大难题。目前我国的资产管理业务风险交叉传染、监管弊端、刚性兑付、资管产品错配等问题突出,是我们首要反思与思考的地方。本文从监管机构和商业银业自身角度分析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

二、监管机构角度

1.金融系统中杠杆率正在异常提高

商业银行通常把理财资金委托给外部投资来绕过银保监会的监管从而放大银行投资杠杆来扩大利益。但如此一来,一旦市场上出现风险,就会很容易通过金融机构的风险传导机制而诱发风险。

一方面,从委托方来看,我们可以通过指标:市场基准利率来分析。基准利率是金融市场上的利率标准,其他利率水平或金融资产价格均可根据这一基准利率水平来做参考。它是整个利率体系的核心且处于至关重要的位置,将影响其他各种利率。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5年10月24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从而达到进一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的目的。其中,金融机构期限为一年的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到4.35%;存款基准利率为一年期的下调0.25个百分点到1.5%。因此,这对于委托方来说,银行的资金成本低和市场资金收益率高之间产生了明显差距,所以银行为了追求更高的收益,会通过主动负债的方式来扩大资产负债规模,从而通过加大杠杆来增大利润。在筹集到大量资金后,银行一方面直接进行委外投资,而另一方面,还将会利用这些资金继续购买同业理财等,通过几轮同业嵌套、叠加杠杆后,再进行委外投资,在此种情况下金融市场上杠杆风险就会大大增加。从受托方来看,所得到的委外资金大部分会被投资到债市,而受托方通常会以场外债券质押回购等方式来投资从而达到允诺的收益率、自身收益的最大化,这样也会加大了杠杆。而从监管方来看,由于银行表内只体现了银行的中间业务投资,没有体现委外投资,从而使真正的杠杆风险游离在监管之外。

另一方面,商业银行筹集的大量资金通过各类资管计划使资金仍停留在金融系统内,但究其本质仍是资金在银行与股票、债券、信贷资金等市场上的空转而没有对实体经济形成实质的投资,这样将会使整个经济体系的资产价格变化有所涨幅,逐步上升的资产价格由于偏离了实体经济决定的资产内在价值的轨道,就会导致资产泡沫,使经济处于困顿停滞状态。

2.金融风险在系统内易交错传染

商业银行通过投资多种资管计划,利用同业与非同业间的多层嵌套和股权结构规划将募集到的资金与信托、券商、保险等机构联系起来对交叉金融产品进行操作,并与各类非银行金融机构进行业务融合,绕开了分业监管的屏障。明显,这种操作方式极其容易将单一市场的风险蔓延到其他金融市场,使流动性、市场等风险相互交叉甚至感染导致一系列多米诺骨牌反应的发生。典例如下:金融公司在银行存入一定比例的保证金后通过信用创造放大了杠杆,商业银行再通过资管计划匹配到资金后,由于考虑到这类产品有一定额度的保证金作为安全网而疏于对此类资金最终用途的监管。一旦金融公司将资金放入股票市场或其他投机市场为追求利润最大化,如若相关市场再出现波动,通过这种复杂的交错结构关系,势必会提高系统性风险爆发的可能性。

三、商业银行自身角度

1.资金流向不透明、不明确

商业银行理财产品资金投向主要有以下三大类。第一类是主要投资于货币市场工具、债券等相对标准化且成熟的金融市场中。这类产品均能在公开市场上操作与买卖,资金最终流向及用途清晰明了;第二类是通过非银行机构管理计划进行投资,又叫“委外投资”。由于一部分中小银行投资能力较弱,就会将理财产品资金委托出去给基金、证券等一些专业性机构来进行投资,资金最终方向是流向债券和股票等风险较高市场;第三类是投资于非银行金融机构发行的资产管理计划。资产管理计划就是将各个客户的资产进行融通,交由专业的投资者进行管理。理财资金通过券商资管、基金资管等这些通道后,最终投向的渠道不对外公布,在这种模式下,通过层层嵌套的中间环节,各金融机构之间的关联度在不断上升,因此使得资金投向并不透明。

2.产品流动性错配严重

商业银行通过资管计划所募集到的资金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跨市场、跨行业的扩张,以及多元化及优化了商业银行投资结构,促进了实体经济的发展。但是从募集资金和运用资金来看,又存在着严重的错配情形。比如表内外资产错配、流动性错配、资产产品时间错配等。以下从这三方面进行举例说明。情形一,资管业务属于表外业务,在给商业银行带来高盈利的同时一方面会因为层层嵌套的这一特征,造成大量表外资产的潜在风险被忽略或延后出现,另一方面也会由于表内业务和表外业务界限不明确而造成表内外业务相互交叉传染,导致风险显著增加的情况。情形二,商业银行往往会在委外业务中通过质押具有高流动性产品如债券投资到收益较高的低流动性的如非标准化资产当中,从而带来流动性错配的高风险。情形三,商业银行的资产管理计划也会将期限较短的产品投资到低流动性期限较长的领域,同样也会由于资产产品时间错配而造成风险溢价的出现。

参考文献:

[1]李若谷.全球化中的中国金融[M].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

[2]李文军.商业银行的效率与竞争力[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8年.

[3]高发.发达国家中央银行管理制度[R].北京:北京太平洋国际战略研究所,2001年

猜你喜欢
资产管理风险问题
论基于内部控制的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模式
浅析国有企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绩效角度下的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模式研究
中国经济转型的结构性特征、风险与效率提升路径
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及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应对方法探讨
互联网金融的风险分析与管理
企业纳税筹划风险及防范措施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