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家用电器在国内市场已经趋于饱和,家电企业竞争激烈。因此,家电制造企业制定好成本战略,有效地控制好企业的成本,通过成本的有效控制建立竞争优势,对企业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成本管理涉及到企业经营的各个环节,是一项极其复杂的过程,现实中许多企业因为成本管理不善导致在竞争中处于劣势,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建立一套完善的成本管理体系,适时地对成本进行科学的管控,发现企业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所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提出解决方案,提高成本管理水平就显得十分必要。
关键词:家电制造业 成本管理 解决对策
1成本管理对企业的意义
1.成本管理是增加企业盈利的重要途径
企业展开成本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利益最大化,具体的管理手段是针对企业的生产、管理和技术等方面,展开成本控制工作,才可以避免收入抵减数额过大而影响公司效益。
2.成本管理为企业抵抗内外压力提供保障
当企业懂得运用科学化的成本管理工作控制成本,其成本水平会持续降低。企业以此优化价格竞争力,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站稳脚步。成本水平较低的企业,即便面临金融危机或其他外部压力,也具有较强的抵抗能力;此外,还可以通过降低成本的方式令企业利益最大化,为企业的相关人员带来更多利益,有助于避免内部矛盾发生。
3.成本管理为企业发展的基础。
通过企业的成本管理使企业整体的运营成本降低了,产品才能减价扩销;企业经营基础巩固了,才有力量去扩大生产规模、在保障产品质量水平的同时提高创新力度,使企业具有可持续发展优势。
2公司成本管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2.1生产管理不健全,设备陈旧
就公司的生产组织而言,该企业的主要生产线均是为了批量生产而设计,如果遇到小规模且对产品种类要求比较高的客户,就无法满足需求。企业的内部生产要素分配不合理,生产布局科学性较低,无法设计出合理的生产流程,导致资源分配不当,甚至有部分设备未被充分利用;虽然企业中设立了与运营物流相关的管理部门,但各部门之间并未针对成本控制展开有效沟通,甚至抱以各扫门前雪的心态,致使成本管理水平无法提升;在生产过程中,未针对产成品和半成品制定合理的管理策略使得企业中堆积了大量产成品。且企业的库存管理流程中并未涉及生产环节,导致产品库存持续增加,使得企业的库存成本无法降低。
2.2供应管理制度不完善,无稳定供应商
公司的采购渠道并不稳定,企业中没有固定的原料供应商及战略合作伙伴。如果企业需要某类原材料,将由采购部门负责采购工作,并通过比价的方式确定价格后再签订采购合同。其采购流程极其复杂,也间接地增加了采购费用及采购成本;企业并未妥善利用内部的供应链资源,存在上游供应商的采购进价较高的现象。且上文已提及该公司的主要业务均为家电,但企业内部的电子元件却是由上游供应商提供。每家供应商的产地不同,需要将零件从供应商处运输到公司才可以正式加工,这也增加了企业的物流成本。
3公司成本管理改进对策建议
3.1从研发设计入手降低成本
家电产品的成本往往在研发设计阶段就已决定。因此,在研发设计阶段,公司应在结合市场需求和品牌战略的前提下,展开细致化的成本控制工作,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改进(1)突出流程设计,运用流程优化的方法,尽量考虑使生产更容易的操作,剔除流程中不增值的作业。(2)在不影响产品质量的基础上,尽量选择性价比较高的材料,降低单品材料成本。(3)更多采用模块化设计、如多采用标准部件和通用材料。从而在產品批量生产中增加库存的利用和周转,又可以利用现有的设备和模具。从而在批量生产中达到摊薄固定费用,降低成本的目的。
3.2改进生产制度、流程、技术、人员管理,降低材料成本
完善计划管控体系。从完善生产计划与考核管理入手,明确各部门、岗位计划管理职责,强化原材料计划管控,实施多点联动计划管控机制,改善计划管理效果。如,接到客户订单后,由计划部下达投产计划,技术部以合同技术条款设计产品并建立原材料定额 BOM 表,库房借助 ERP 管理系统将原材料库存量和定额 BOM 表比对生成原材料采购计划清单,计划部审核后下发给采购部门执行,质量、库房依据采购计划办理检验、入库手续,生产部门依据 BOM 表按生产进度领料。使整个业务流程都在计划管控和监督之下。
3.3完善采购管理制度,实行“零库存”模式
整合供应链资源,供应商的质量与企业运营密切相关,为此,公司必须谨慎选择供应商,并将质量、口碑、信誉等作为考核指标。如果以上条件均可符合,才能与其保持稳定、长期的合作关系;同时公司还应积极采用招标、多家供应商报价核价等方式筛选出更多满足条件的供应商。双管齐下从而降低公司原材料的采购成本。在筛选供应商时,可以将信用度作为考核指标,毕竟有信用的供应商可及时提供足量的材料,其质量也有所保障,对公司生产比较有利;确保原料供应效率,使得公司可以正常生产;制定完善度较高的管理制度,随时与公司保留沟通、交流,并将材料使用情况进行反馈,才能保障生产效率。
3.4在企业内部实施全员的成本管理
公司应强化全员成本管理意识,转变原有的认为成本管理只是高层领导和财务人员的事,与自己无关的观念。通过将成本管理的责任落实到具体的个人,建立一个包括各部门、各环节和个人在内的责任体系,提高全员的成本管理意识。同时可以在公司内部不定期组织成本管理知识培训,并制定激励机制措施,鼓励员工从本职工作出发提出节支降耗方案,方案一经采用及时予以激励。透过奖优惩劣的方式,落实成本管理的责任主体,使得每一位员工都能重视公司的成本控制工作,才可以从方方面面体现出成本控制的作用,并通过合理的成本控制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达到利益最大化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吴凡. 企业成本管理诊断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4.
[2]朱韶丹.电器公司精细化成本管理的应用研究[J].财会学习,2019(23):102+104.
[3] 朱连欢. 欣美电器公司精细化成本管理的应用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4.2006, 20(5): 90-94.
[4] 亓梦. L食品有限公司成本管理诊断研究[D].天津农学院,2017.
[5] 冯茹.浅谈企业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以美的集团为例[J].现代经济信息,2018(05):172-173.
作者简介:
王其胜(1971年4月—),男,汉族,籍贯: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县,职称:税务师、会计师,学历:本科,研究方向:财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