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波
【摘要】德育在所有教育中,被放在首位,尤其是中职学生的学习能力不突出,总体发展较为落后,性格发展还不完善等,他们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因素影响,也很容易走上与社会大众要求不符的道路,为此,加强对中职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很必要。中职院校教师要认真分析中职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心理发展特点,对他们进行教育与指导,让中职学生成长为对祖国、对社会发展有用的人。
【关键词】中职学生;德育教学;方法分析
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虽然世界观、人生观并不是一朝一夕的,需要教师付出长久的努力和坚持。中职学生处于人生中的“高不成低不就”的非常阶段,他们的综合发展不是很突出,但是他们又处于青春期的前期,他们有各种“不服输”的心理,在这种形势下,一旦遇到不舒心甚至不好的外界影响,他们的心理将会动摇,不利于他们的成长,也不利于他们人生观的形成。为此,教师要给予中职学生关,教师要竭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不能以学习成绩来评价学生的好坏,而要对他们进行综合评价和引导。具体而言,中职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德育教育:
1.德育内容多元化
中职学生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是很突出的,也是多样的,教师要在教学的各个方面给予中职学生指导,让中职学生养成正确的人生观和学习观。具体而言,中职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给予中职学生指导:
首先,在学习态度方面给予学生指导。中职学生上中职学校的最初梦想就是混一个学历,便于自己将来找一个工作。但是,他们自身的知识基础较为薄弱,他们认为只要在学校不捣乱,不被扣分,就会顺利毕业。于是,中职学生的学习态度不是端正。教师要通过具体的故事案例,让学生明白混日子不是很明智的选择。比如,将爱迪生学习的故事、华罗庚学习的故事等讲给学生听,让他们在具体的人物事迹中感受到成长的动力,对他们的学习思想产生积极的动摇。
其次,教师要关注中职学生的心理。日益竞争的现实背景下,每个人都有压力,部分有梦想的中职学生也不例外,他们渴望获得更高的学历,渴望学习更多的知识,但他们本身的基础薄弱,让他们产生了极大的自卑心理。这部分学生是那些没有考上理想高中的学生。教师要鼓励他们树立信心,比如通过多谈话的形式,多给予他们辅导。教师可以挖掘这部分学生的特长,比如爱唱歌的学生让其多参加文艺类活动,并给予其表扬。在被肯定或表扬的环境下,学生的自信心将会被唤醒,提升他们挑战更多不可能的积极性。
2.增强学生抗挫折素质
中职学生的自信心是他们走向未來的捷径,但是中职学生自身的特点就是年龄比较小,遇到问题时往往产生极大的退缩心理,这种品质长期存在就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健康发展。为此,教师应采取积极的教学措施,让学生认识到眼前的问题都不是问题,只要正确对待,就会迎来更好的曙光。学校的德育教师可以联合学校的其他教师为学生组织一定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更清晰地认识自我。
例如,为了提升学生的抗挫折素质,笔者曾与学校的体育教师进行交流与商议,决定为学生举办一次体育挑战大赛。具体的形式是让学生在学校的操场上跑三圈。学生一听到这个艰巨的任务,一开始就产生了放弃的心理。于是,笔者经过调整心态,与学生一起参与活动。在这个过程中,笔者中间不停留,坚持了整个跑步过程。在笔者的带领下,班级中几个热爱体育的学生也跟着坚持了下来,而笔者看到有一部分学生都奔跑了多一半了就想退缩了。于是,笔者冲他们大声喊道:“你们真的甘心放弃吗?”“你们不想看到胜利的曙光吗?”于是那些产生了动摇之心的学生又再次奔跑起来,在他们到达终点的那一刻,他们脸上的笑容证明了他们的自信与坚持的决心。通过这样的激励形式,不仅将这些活动铭记在学生的头脑,在他们产生退缩心理的时候还会继续想起他们在活动中的坚持,为他们的成长提供重要的动力。
3.创建和谐的班级氛围,让学生感受德育养成
想要在班级管理中渗透德育理念,教师要注重为学生打造良好的生活环境,让学生因为环境的影响而产生极大的生活热情,让学生的思想品德得到发展。这种环境应体现在生活的具体细节中,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当然,学校也可以为学生提供一定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际行动中感动自我、感染他人,形成学生良好的思想教育循环圈。
例如,日常生活中我们会遇到盲人、残疾人,要学生主动伸出援助之手,并且让学生养成一种具体的行为习惯。在具体学习生活中,看到有困难的同学,要主动询问同学是否需要帮助,提升学生的助人为乐素质和精神层次。
总而言之,中职学生德育是一个长久但很迫切的教育工作,需要引起教师的关注和工作积极性。中职教师要认真分析中职学生的发展特点,在德育内容和德育形式上进行实践,从根本上促进中职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重庆市城市建设技工学校西部职教项目课题组,孙德魁.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学的现状、不足及改善对策探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21):75-80.
[2]刘合群,黄成忠,李召旭.以合格职业人为导向的中职德育立体模式探讨[J].职教论坛,2010(21):6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