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一鸣 刘华 樊晓盼
摘 要: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中国建设的必然要求。高校学生是未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力军和接班人,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是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顺利进行的根本保证。基于对生态文明内涵的理解,以及对目前我国高校开展生态文明通识教育的研究现状进行归纳和梳理,提出生态文明通识教育应该从生态认知教育、生态法制教育、生态观教育、生态生活方式教育四个方面进行。最后,针对提升高校生态文明通识教育效果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高等学校;生态文明;通识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0)09-0100-03
Abstract: Developing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education is an inevitable requirement for advancing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nd the building of a beautiful China. College students are the main force and successor of the future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Strengthening the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s the fundamental guarantee for the smooth progress of China's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Based on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connota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nd the current research status of the comprehensive educa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n Chinese universities summarized and sorted out, it is put forward that the general educa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should be carried out from four aspects: ecological cognition education, ecological legal education, ecological outlook education and ecological lifestyle education. Finally, some suggestions for strengthening the effect of general education on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Keyword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general education
一、概述
生態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阶段中继工业文明之后的一个新的阶段,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面对越来越严峻的资源环境形势,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要求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并把“生态环境良好”作为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目标[1]。党的十八大则明确提出了“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要求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方方面面和全部过程,把生态文明放在突出地位。党的十九大则进一步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略之一,提出全社会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高等学校承载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明传承的重要职责,肩负着为人民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重大使命,因此高校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承担的是培育生态文明建设接班人的重任[2]。
二、生态文明教育综述
2018年,生态文明被列入新修订的宪法,从国家层面被确定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因此,将生态文明纳入高等院校教育是当前一项紧迫和重要的任务。从提出至今,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研究也非常多。截止到2019年9月,在知网上以“生态文明教育”为关键词,检索到1622条相关文献;以“生态文明意识”为关键词,检索到248条文献;以“高校生态文明教育”为关键词的文献有149条。由此可见,在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建设的背景下,生态文明教育成为学术界的研究热点。
通过分析和归纳知网上关于生态文明教育的文献,总结出生态文明教育研究的三个侧重点:
1. 将生态文明教育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人与自然和谐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核心,将生态文明教育融入到高等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是从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思想观念出发,探索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和中国几千年传承文化中的生态智慧的当代价值[3]。该教育的主要内容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和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旨在借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和手段引导大学生妥善处理三方面的关系,即人与自然的关系、代际关系和当代人与人的关系。
2. 基于大学生素养的生态文明通识教育研究。通识教育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校长科南提出的,他将通识教育的目标定义为有效的思考、思想的沟通、恰当的判断和分辨各种价值[4]。我国大学的通识教育始于90年代中期的文化素质教育,发展至今,通识教育既是一种理念又是一种实践。1979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提出加强环境教育,要求大专院校设置环境保护必修课程或专业;1990年发布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中要求提高全民族的环境意识,高等院校应有计划地设置有关环境保护的专业或课程。由此,环境教育被逐步纳入高校通识教育体系,内涵也更加丰富,包括环境基础知识、环保法律法规和环境道德伦理。生态文明教育呈现出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特点,对通识课程提出了更多要求,因此当前的研究热点集中在通识教育改革、教学方法和课程设计的创新等方面。
3. 基于生态文明理念的环境伦理教育研究。自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将生态文明上升到人类文明形态的高度,提出“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把生态文明上升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高度,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在此背景下,为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建设美丽中国,必须要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当前的环境伦理教育就是旨在贯彻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通过环境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和践行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使得绿色发展理念和生态优先观念深入人心。
三、生态文明通识教育的内容
开展生态文明通识教育的目的是提升大学生的生态文明素养。从教育学的角度来说,生态文明通识教育的目的可划分为两个层面:一是知识能力目标,即通过环境形势分析、基础知识讲解,让学生掌握环境科学、环境法制、环境管理的基础知识,了解全球环境形势,了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二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即通过生态文明通识教育帮助学生形成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态价值观,并通过引导和行为养成教育将观念转化成实际行动,真正让学生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中。因此,生态文明通识教育应该包含以下几个方面(见图1)。
(一)生态基础认知
对我国的资源环境现状和国情进行科学地判断,是生态文明建设顺利推进的前提。因此,生态基础认知教育必须符合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国情,确保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输送人才。现阶段我国乃至全世界范围内面临着环境污染、资源紧缺的危机,特别是全球变暖、臭氧层空洞、酸雨、生物多样性减少等全球性问题。在此背景下,大学生应该清楚地认识我国国情,了解我国在资源环境方面面临的危机和现状、作出的努力,特别是实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生态文明建设方案等重要举措。所以,生态基础认知部分,应包括全球环境形势、国情介绍,环境学和生态学基本知识,我国生态文明理念与实践等。
(二)生态法制教育
生态法制教育的目的是通过向大学生普及我国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环境管理等方面的政策法规,帮助大学生树立环境法制意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起步、推进和发展,既是生态文明理念被普及和接受的过程,也是生态法制逐渐完善的过程。虽然我国在环境保护法制建设上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效,相继在防治水污染、大气污染、垃圾分类等领域颁布了许多具有代表性的法律法规,但是大部分人对此缺乏深层认识。党和国家自上而下作出的环境保护决策要引起民众的道德认同,才能推进环境政策有效实施。因此,生态文明教育必须包含环境法律法规解读和我国环境管理政策介绍。
(三)生态观教育
生态观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大学生的公民意识,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明确当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主要内容包括政治、伦理、社会经济等多方面,具体如下:第一,大学生要树立忧患意识,认识到我国现在面临着严峻的资源环境形势;第二,大学生要树立主体意识,明确自身作为生态文明建设接班人的时代使命,将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感性认知转化为理性的责任担当;第三,大学生要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的观念意识,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牢记于心;第四,大学生要树立绿色消费意识,倡导理性消费,养成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第五,大学生要树立生态审美意识,感受人与自然和谐的美好生态体验,建设“绿水青山”美丽家园。
(四)生态生活方式教育
上述提到的生态认知、生态法制、生态观教育属于观念和认知方面的学习,而生态生活方式则侧重于落实和行动,旨在践行生态文明理念。人们在改造社会的同时,不能忽视自然的存在需求,要以科学的生态伦理观去解决世界范围内的生态失衡问题。因此,人类对自然的道德义务要落实到保护自然的行为中并养成长久的习惯,在生活和工作中有意识地保护环境并合理利用资源,在合理的范围内使用自然资源。生态文明下的生活方式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良好的生态文明习惯,即连贯的、经常的、下意识的道德自觉。
四、提升生态文明通识教育效果的建议
1. “知行合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生态文明随着社会生产力和人类认识水平的提升而不断发展,生态文明教育是变革人类文明发展方式的一种教育,它的目标是促进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它的根本任务是培育具备生态文明知识和素养的生态文明建设接班人。因此,生态文明教育不仅仅是一门课程,更是一项教育工程,是“知行合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作为通识课程,其目标是向大学生普及生态环境知识,引导学生将知识内化于心并转换成实际行动。首先,“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核心理念要贯穿全课程,然后引导学生系统地学习掌握生態文明知识和理念,但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实践活动引导大学生将生态文明观念转化成实际行动,让学生真正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中来。
2. 完善生态文明通识课程体系。高校的通识科目一般由必修课和选修课组成,这些课程一般都是公共的,面向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其中,必修课的目的是使学生先具有一定的科学素养,为以后深入地专业课学习打下基础;选修课的目的是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升文化素养、丰富学科知识。生态文明融合了环境科学、环境管理学、环境法学、环境伦理学等多方面的内容,面对不同学科背景的大学生,生态文明课程要做到对象明确、内容合适、主题鲜明、承担科普和育人功能。因此,学校可以根据学科和专业设置,开设多种类型的生态文明课程。比如,农林类院校的学生普遍有生物学、植物学的学习基础,学校拥有丰富的自然生态科学的教学资源,那么生态文明课程中关于生态学的学时可以适当减少,而适当增加农林经济管理的学时。对于理工类院校,可以融合历史文化的教学资源,适当增加生态文明发展史、环境伦理、环境管理学等情感、德育方面的学时。对于文科、经管类专业,则应该注重科学素养的提升,增加环境科学、生态学等知识的讲解。
3. 提升课程品质,营造体验式互动课堂
高品质的通识课程不应仅仅满足于让学生课堂上“哈哈一乐”,还应该提升课程的挑战度、拓宽深度。教师应努力营造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课堂情境,转变以学科知识、教师教学为中心的课程设计思维,建立有效的师生互动模式。一方面,在课程设计时要突出讨论和参与的比重,比如通过小组研讨、项目合作、教师点评的方式,提升学生的参与度。另一方面,在让学生体验到乐趣的同时,给予学生一定的启发,从而在思考上给学生带来心智和能力素养的提升。同时,结合学校学科优势、师资力量、课程基础和实践条件,打造生态文明系列实践活动。
4. 推进校园生态环境和文化建设
马克思主义理论认为“人创造了环境,环境也同时创造了人[5]”,可见环境本身有着教育意义。高校开展生态文明教育,不仅仅要开设课程普及知识,更要打造开放的校园教育环境,构建一个参与式的教学实践,让大学生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人,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同学一起在校园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完成体验式学习。高校生态环境与文化建设包含的范围非常广,涉及公共环境卫生、公用设施维护、植物料理、垃圾分类、快遞包装回收、文化宣传、节约资源、后勤管理、“光盘行动”等方面,如果能够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其中,那么校园环境和生态文化建设将在潜移默化中发挥环境熏陶教育功能。
五、结束语
在高校开展生态文明通识教育,提升大学生的生态文明素养,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观,能够为美丽中国建设源源不断地输出人才。为了保证更好的教学效果,生态文明通识教育需要结合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在课程内容设置、实践形式、课堂效果等方面进行改革。让生态文明理念根植于大学生头脑,引导大学生参与校园生态文明建设,参与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真正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接班人和主力军。
参考文献:
[1]李自强,段鑫鑫,王停停.生态文明建设在新时代历史方位下的意义探析[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8,38(07):5-8.
[2]张宝林.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性[J].大学教育,2019(09):111-113.
[3]沈莉,徐菲.生态文明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困难及其对策[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16(08):140-143.
[4]张俭民,朱健.问题与对策:大学通识教育课程改革探析[J].当代教育论坛,2017(05):107-113.
[5]张忠良.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导读[M].湖南大学出版社,2009: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