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新清
摘要:随着当前教育体系不断的创新和改革以及对素质教育理念的推行,当前教师使用更为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已经成为当前教师教学过程中的重点了。在小学语文课程当中,拼音学习可以说是学生在接触语文学习的起点。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拼音教学时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学习效果。所以教师要不断的在教学过程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并且还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以及自身的教学目标、教学进度来做出相应的调整。本文就将以如何在小学语文拼音教学中利用趣味教学法加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为主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趣味教学法;小学语文;拼音教学
拼音作为小学语文知识体系的起点,也是构建语文知识框架的基本。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让学生快速也高效的掌握学习知识点。但是由于刚步入小学阶段的学生,心性还未完全成熟,正处于对万物都充满着兴趣且活泼好动的年纪,针对这一点需要小学语文教师在授课时通过有效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走进学习的世界,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于课堂教学之中,这样既能促进拼音教学的有效进行,也能够确保学生可以通过课堂建立基础的语文知识框架。
一、当前小学语文拼音教学现状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创新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尝试了多种拼音教学方式,试图通过这种方式来提升教学效果。但是从整体来看,仍然需要提高当前小学语文拼音教学的教学效果。其中教学效率尤其不明朗,这与教师不完全具备正确的教学思路和方式有着很大的关系。大多数教师并不重视拼音教学,在备课方面也较为仓促;还有部分教师更注重于对学生的字母发音以及字母形状的教学和指导,而忽视了学生对于音节的训练[1]。
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拼音教学的过程中主要是教授学生如何去记忆、如何强化对知识点的记忆方式,学生学习拼音也较为机械、枯燥,教师未能够将拼音教学和语言相结合。以这样的教学方式只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致使学生的拼音学习效率下降,更加无法跟随着教师的脚步展开接下来的语文学习。
二、利用趣味教学法与游戏相结合进行拼音教学
当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拼音教学的时候,需要将学生的实际生活与教学内容相联系,当然也需要考虑到刚步入小学阶段学生活泼好动和对事物充满兴趣的特性,在课堂上适当安排游戏环节,才能够牢牢的吸引住学生们的注意力。游戏作为学生们日常生活中必要的一部分,通过对游戏教学的有效利用能够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乐趣,通过游戏让他们改变对课程教学就是枯燥无味的固有印象,激发起学生对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2]。由此促使学生对课堂学习一直保持着学习动力,也能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的对自身所设定的教学方式进行不断的完善和调整,这样不仅能够使教师完成应有的教学任务也能够让学生快乐的汲取知识。
例如在进行声母韵母的教学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为拼音找伙伴。首先教师在课前需要先准备好各色的声母韵母卡片,在游戏正式开始之前将学生按照小组模式组队。教师先将韵母卡片分配给学生后,可以将声母卡“f”展示出来,让学生们将自己手上的韵母卡片与教师所展示出的声母进行搭配,在相同的时间内看那个小组能够为声母“f”找出最多最正确的伙伴。在最后教师检验的环节中要根据学生搭配的正确与否来进行适当的加分或者扣分。
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通过图片猜测正确拼音的教学活动,教师需要在课前收集一些与声母书写形象相近的动植物的卡片,将学生分为小组进行游戏活动,当教师展示出动植物的卡片时,让学生们进行抢答,回答出正确的答案加分、反之扣分。这个游戏既能够有效锻炼学生的想象能力,还能够让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得到相应的开发和运用,在提高学习效率的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对于事物的感知能力。
在趣味游戏活动过程中,对于回答正确较多的学生教师要给予鼓励和肯定;而对于游戏完成情况不那么好的学生,教师也不要一昧的进行苛责,而是需要根据学生在游戏中所展现出来的薄弱知识点,再对教师自身的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进行适当的调整,对学生相对薄弱的知识點进行再次巩固,让学生能够完全掌握拼音知识。
三、利用趣味教学法与情境代入结合进行拼音教学
在进行小学语文拼音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将课堂讲解过程和示例相结合,建立较为系统化、流程化的授课方式,要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转变以往的教学思路,将学生当初课程教学的主体对象,以此来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教师还需要结合当前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实际教学内容,构建更为有效的教学情境,通过情景教学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上有更强的代入感,以此来加强学生的学习兴趣[3]。
例如在进行拼音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为学生设定一个“拼音王国”的情景,每学习或者复习一个拼音时,教师可以将所学拼音的卡片贴在黑板上,让学生为这个拼音找到相应的声母或者韵母。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也锻炼了动手动脑能力。
当学生在看见拼音图片时,首先能够对拼音先构建出一个专属的记忆形象,再通过后续的教学不断加深学生的学习效果。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不集中,所以教师通过“贴卡片”的方式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当然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特性设置不同的情景,通过这种方式既能够加强学生对拼音的认知程度,还能有有效提升小学语文拼音课堂教学中的教学质量和学习效率。
四、利用趣味教学法与教学工具相结合进行拼音教学
4.1合理运用多媒体设备进行辅助教学
当前多媒体设备在校园的广泛应用能够有效推动教学效果和教学水平的提升,所以小学语文教师也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进行辅助教学。并且对于刚进入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运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并不能让学生清晰明了的接收到教师所教授的知识,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更能接受以图像或音频等形式来进行知识记忆,毕竟生动形象的事物要比抽象的理论知识更容易让人理解和接受[4]。这个时候就需要小学语文教师对多媒体的合理运用来让学生能够快速的了解并学习到拼音相关知识。
例如在进行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小公鸡和小鸭子》这一课程的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动画版的小公鸡和小鸭子的故事,让学生能够通过动态的形象了解文章的含义。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跟着视频动画一起朗读课文,加深学生对于字的读音的印象以及让学生掌握文章中出现的儿化音的正确读法。通过这样的方式既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让学生自主的进行拼音学习。
4.2运用教学道具辅助教学
通过对教学道具的合理利用能够让学生产生学习自主性。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意识到教学道具只能够起到辅助作用,更多的还是要依靠教师自身的教学方式和知识储备程度来为学生的拼音学习增加助力,教师要分清教学课堂的主次关系[5]。对于教学道具的选择可以是图片、画笔、纸张或是报纸等。教学道具能够帮助教师实现趣味性教学,积极调动起学生在课堂的学习积极性,还能够让学生时刻保持学习注意力。
例如在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中《小小的船》的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准备画笔和纸,让学生在阅读完文章之后利用手中的画笔将文章中描述的情景绘画出来。最后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画来对故事进行简单的描述。并且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发音问题,如果有发音错误的情况需要及时进行纠正。并且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并不仅仅只是让学生学习相关的语文知识,更需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通过教学活动来引导学生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也发展自身的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创造能力。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趣味教学法的有效应用对小学语文拼音的教学有着非常大的帮助。教师可以将趣味小游戏、构建情境以及教学工具等与趣味教学法相结合并且融入进教学内容中,让学生在参与小学语文拼音课程时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进课堂活动,而不是只能感觉到拼音教学是枯燥无味的。教师通过对教学方式的不断探究和完善,能够有效调节师生之间的课堂关系,也能够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为学生今后的语文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王黎.趣味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拼音教学中的应用[J].教书育人(校长参考),2016 (7):77.
[2]罗建红.浅谈小学语文拼音教学中趣味教学法的应用[J].新课程·上旬,2019 (4):70.
[3]李帥.趣味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拼音教学中的应用效果[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19 (6):598.
[4]罗凤锦.趣味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拼音教学中的应用价值与方法[J].魅力中国,2019 (37):151-152.
[5]黄一晶.语文一年级小学拼音教学中趣味教学法的应用[J].读与写(上,下旬),2016,13 (6):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