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事业单位项目支出绩效目标管理的几个问题

2020-04-07 17:50唐慎
财经界·下旬刊 2020年3期
关键词:绩效事业单位管理

唐慎

摘 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事业单位在管理体系上的创新与改革工作愈加收到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同时,事业单位项目支出绩效目标管理,作为现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持续纵深化发展趋势下的必然产物,在实现事业单位财政资源优化配置、提升事业单位项目支出责任感、改善事业单位内部管理工作质量等方面表现出了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即立足于现阶段事业单位项目支出绩效目标管理工作的实际状况,对其中存在的几个问题以及有效解决策略两个方面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和探讨,希望能为事业单位的管理改革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事业单位  绩效  管理

从当前事业单位财政与管理工作的发展状况来看,项目支出绩效目标管理工作运行的真正意义在于引导事业单位逐步提高财政资金在事业单位运转过程中的使用效率,最大程度上保证各类资源在事业单位的改革发展过程中发挥其应有的效用。但当前事业单位在管理體系等方面的改革工作仍处于探索发展的阶段,在创新发展理念与实践执行过程中还存在着较多的缺陷和问题,在影响项目支出绩效目标管理工作效率的同时也对事业单位的创新改革工作产生了明显的限制性影响。由此看来,解决当前事业单位项目支出绩效目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对于推动我国事业单位改革工作更上一个台阶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事业单位项目支出绩效目标管理工作中的问题

(一)绩效目标管理工作队伍专业素质与技能尚待优化

从当前事业单位关于财政管理工作的改革现状来看,从事相关工作的人才队伍在专业素养、实践操作技能以及综合素质等方面的欠缺是影响现阶段绩效目标管理工作整体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在为事业单位的创新改革工作提供了良好的物质支撑和外部条件的同时,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事业单位在管理体系改革工作上的风险性。另一方面,市场经济发展趋势的不断变化也对事业单位绩效目标管理工作的改革实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现阶段参与事业单位项目支出绩效目标管理工作的相关人员尚未对绩效目标管理工作的认识尚不够深入,对其改革工作的严肃性、必要性等也未能达到规范而准确的理解,表现在具体工作中即对项目支出的财务数据、信息等的分析和整理手段的不适应、不积极,进而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项目支出绩效目标管理工作的随意性、无规则性,影响了事业单位在绩效目标管理工作上的进一步提高。

(二)绩效指标设置难以契合实际情况

现阶段财政退出的项目支出绩效考核指标大多为财务人员设置,存在“外行人看热闹,内行人看门道”的实际情况。从项目的立项依据、可行性、必要性、实施内容以及绩效指标设置,由于是从预算的大口径下发,因此大多时候由财务人员完成,从而导致指标设置缺少科学性,为了完成指标而设置指标,存在不契合实际的情况。

(三)缺少科学严谨的项目支出绩效目标管理工作体系

在事业单位的改革实践中,项目支出的绩效目标管理缺少科学、严谨的工作体系,是影响其发展效率进一步提高的另一问题。较为明显的是,现阶段事业单位项目支出的绩效目标管理工作实践中最为突出的一个问题就是财政资金等资源分配不合理,尤其是资金的管理工作存在着更多的不合理现象。比如绩效目标管理的管理内容模糊,导致了后期的财政审查工作效率较低。同时还面临着财政资金的非法挪用等诸多问题,降低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和事业单位的运行收益。若事业单位在管理体系的改革工作中针对项目支出绩效目标管理工作的具体实践要求对其工作体系进行深入的规范和强化,并在事业单位内部对绩效目标管理工作理念的科学性和严谨性进行进一步的宣传和加强,则能够有效避免上述问题,保证绩效目标管理工作质量。

二、事业单位项目支出绩效目标管理工作的发展策略

(一)加大关于绩效目标管理工作队伍的建设与培训力度

基于现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形势,综合分析事业单位项目支出绩效目标管理工作的发展需求,进一步加大关于绩效目标管理工作队伍的建设与培训力度,是当前事业单位管理体系改革工作的一项有效策略。首先,立足于事业单位项目支出绩效目标管理工作的发展实际,相关领导与管理部要针对原有的工作队伍定期组织开展外出培训、进修、绩效目标管理工作经验分享会和座谈会以及以当前网络信息科技为依托的线上课程教学等多种形式的再学习活动,引导当前人才队伍充分了解市场经济发展背景下事业单位在绩效目标管理工作上的职业要求。同时在培训活动中不断鼓励相关人员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和职业技能,深入了解最新绩效管理工作的流程、评价等各项工作要求,尤其是把握当前项目支出绩效目标管理的最新理念、管理模式与手段等诸多内容,从而为事业单位项目支出绩效目标管理工作的创新与改革提供坚实的人才力量支撑。

(二)提高对事业单位项目支出绩效的认识

基于事业发展需要及财政对事业单位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的重视,各单位应当提高认识,业务部门更要主动积极地参加到项目中去,对项目立项依据、可行性、必要性、实施内容提出合理意见和建议,认真设置的绩效考核指标记目标,使事业单位项目支出绩效考核实现其真正的意义。

(三)加快建构和完善事业单位项目支出绩效目标管理体系

加快建构和完善事业单位项目支出绩效目标管理工作体系,对于保证现阶段事业单位绩效目标管理工作质量同样表现出了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依据当前事业单位项目支出中财政资金的分配与利用效率现状,对原有事业单位所持有项目支出绩效目标管理体系进行优化和补充,尤其是注重绩效目标管理实践中关于绩效评价、管理监督以及流程规范等各方面的调整,并从具体的管理工作实践要求出发逐步建立和完善相关制度体系,为绩效目标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严谨的制度性保障。另一方面,绩效目标管理工作的改革与发展要始终服从于事业单位的整体发展规划,结合不同项目支出的性质对绩效目标管理的指标及评价体系等进行确定,充分保证绩效目标管理工作的有效性以及后续监督与考核等程序的实施。

三、结束语

相关领导与管理部门必须立足于我国预算管理工作的发展现状,充分结合事业单位的改革与发展要求,针对所存在的问题展开更为深刻、规范的研究,不断丰富我国事业单位项目支出绩效目标管理工作的实践经验,循序渐进地强化管理政策的完善,不断推进我国事业单位项目支出绩效目标管理工作的发展与完善。

参考文献:

[1]孙泓,探究事业单位项目支出绩效管理的目标设定——以基层血防机构为例[J].智库时代,2018(38):72-75.

[2]邓哲,对完善事业单位项目支出资金管理的思考[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2(18):80-82.

[3]李光春,陈世峰,对行政事业单位项目支出“款”级核算路径的思考[J].财政监督,2018(02):64-67.

猜你喜欢
绩效事业单位管理
“营改增”对水上运输业上市公司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
EVA价值管理体系在S商业银行的应用案例研究
采用C—NCAP 2006年版管理规则
营销管理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管理的另一半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