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察力不只是茅塞顿开

2020-04-07 17:53张彭跃
人力资源 2020年3期
关键词:柯达公司克莱因洞察力

张彭跃

意想不到的转变

在谈到加里·克莱因《洞察力的秘密》一书时,绕不开格雷厄姆·华莱士和他的思维理论。华莱士是著名经济学家哈耶克的同事,也是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共同创始人。他在1926年就出版了第一本现代意义上关于创造性思维的专著——《思维术》。华莱士清晰地给出了创造性思维的结论,提出了创造性思维的四个阶段,即准备阶段、酝酿阶段、顿悟阶段以及验证阶段。

在准备阶段,人们会去研究问题,会有意识、系统地分析问题,但往往徒劳无功;在酝酿阶段,人们不再刻意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而是把主导权交给自己的潜意识;在顿悟阶段,人们忽然之间感觉到洞察力的涌现,心里立刻有了底。华莱士认为,这种洞察力,其实是不间断的潜意识联想之后的升华;最后在验证阶段,人们会去验证想法是不是真的靠得住。

那么,加里·克莱因是如何看待华莱士的理论的呢?作为美国杰出的认知心理学家、决策家,加里·克莱因在对120个典型洞察力故事进行深入分析后,对华莱士的理论提出了质疑。克莱因发现,这120个案例中只有5个有明显的酝酿阶段,39%的案例根本没有可能进行酝酿,56%的案例属于那种茅塞顿开或恍然大悟式的洞察力。華莱士指出,顿悟阶段是一系列潜意识相联系的最终成果。克莱因认为,这其实是洞察力最终形成的高潮,而这恐怕不是洞察力本身。

1891年,德国物理学家赫尔曼·冯·亥姆霍兹在自己的职业生涯晚期这样总结道:“那些好的想法从来都是得来全不费功夫,就像是灵光一闪。根据我的经验,当我非常疲惫,或者是在工作台前绞尽脑汁的时候,洞察力从来不会光顾。但是,如果某天天气晴朗,我沿着树木葱郁的山坡行走,洞察力往往会不期而遇。”

加里·克莱因最终给出了自己对洞察力的描述:洞察力就是意想不到的转变,这种转变能给我们带来更精彩的剧本。

激发洞察力的五种策略

克莱因将120个案例分成了五种获取洞察力的策略方式——触类旁通、巧合事件、好奇心驱使、自相矛盾、急中生智。经过验证分析,这120个案例都符合上述其中一种策略方式,大部分甚至采用了不止一种策略。但是,究竟哪种方式最好,能够“真正”解释洞察力的原理,还是说应该把五种策略综合起来,形成一套一般性的策略方式?这要从克莱因认为可能性最大的触类旁通策略入手。

●触类旁通策略

在120个典型案例中,有98个涉及这一类,比例高达82%。这些案例中的主角先是获得了一份新消息,然后发现了应该怎样结合其他消息来形成一个新的想法。哪怕所有消息都已经是现成的,有的人还是能够找到新的整合方法。达尔文正是受马尔萨斯《人口学原理》中“竞争资源”想法的启发,最终得出了他的自然选择理论。

触类旁通的策略并不仅限于把相关信息结合起来看,它还要求我们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

●巧合事件与好奇心驱使策略

当我们在生活中碰到巧合事件时,我们很可能会疑惑,这到底是纯属意外,还是背后有更深层次的规律在起作用?对巧合事件产生好奇并进行观察,意味着我们已经发现了某些现象之间似乎有关联。

所谓巧合事件,就是那些偶然间同时发生的事件,一般来说人们不太关注这些偶然现象,但是这些偶然现象就像早期的警报,提示我们一个新的逻辑关系正要出现。当迈克尔·戈特利布再三遇到那些免疫系统紊乱的病人时,他其实完全有理由忽略这种情况。但是恰恰相反,他起了疑心。他并不认为他的这些病人之间有什么特别的关系,但他们的症状如此相似,似乎又说明了某些重要的问题。很快,这个巧合渐渐变成了某种致病模式,即致命的艾滋病。

仅仅注意到某种巧合,这不是产生洞察力的充分条件。必须要有能力注意到巧合背后重大的意义,哪怕我们暂时不清楚这个重大意义究竟是什么。某类巧合事件基本都是那些有相关背景和专业水平的人士判断出的。他们能感知到哪些是正常情况,一旦出现不正常的情况,他们自然会考虑这是不是意味着出现了哪些重要问题。

●自相矛盾策略

遇到那些根本不合乎情理的观点时,人们的第一反应往往是:“这怎么可能!”自相矛盾策略当中,人们不会对那些恰好可以相互解释的观点感兴趣,但是一旦观点出现前后不一致的情况,就会立刻引起人们的注意。19世纪中期,约翰·斯诺从他大脑触发的自相矛盾警报出发,发现了霍乱的致病源。当时大多数人都相信霍乱是通过污染的空气和恶臭传播的。但是斯诺却发现了几个很明显的自相矛盾的说法。一是住在一个宿舍的水手先后染上了霍乱,但是住在同一个宿舍区里的人没有染病。二是如果霍乱真是通过空气传播的话,那么他肯定会在病人肺部发现损伤,但是病人的肺部却没有什么异常。而且最近一次霍乱疫情当中,12名死亡的病人都住在同一片贫民窟中,都从同一口井取水。再结合其他信息,斯诺提出了自己的洞察观点:污染的水源才是导致霍乱的罪魁祸首。

在克莱因的120个案例中,超过1/3的案例都与矛盾有关。可以说,从矛盾出发是产生洞察力的决定性因素。

●急中生智策略

有些洞察力不过是意外收获,是没有经过事先计划的偶然事件,或者干脆就是因为人们在正确的时间出现在了正确的地点。荷兰心理学家阿德里安·德格鲁特在研究象棋大师时,用“急中生智”来描绘象棋选手们在陷入困境后所创造的某些非凡策略。时间不够了,而能够采用的招数似乎都不管用,就在这时,出于绝望,他们发现了某种离经叛道的招式,于是他们就在这种招式上赌一把。要不是其他可能的招式都不管用,他们才不会做出这样的尝试。

在克莱因的120个案例中,有29个案例用到了急中生智的策略,而五种策略的比例加起来已经超过了100%,因为有的案例不仅涉及一种策略,还涉及其他策略。也就是说,五种策略之间并不是相互排斥的。

洞察力“三道路模型”

克莱因所提出的洞察力五种类型中,其中两个类型案例背后的原理完全背道而驰,一种是急中生智型,一种是自相矛盾型。这两类故事就像是两件截然相反的事物。当遇到急中生智的情况时,人们要找到某种限制自己思维的薄弱观点,要先摒弃这种薄弱观点,才能避免陷入思维定式。在绝望的时候,我们总是积极寻找,是否存在着某些前提是我们能够扭转的。我们不会去假设如果这个前提是正确的,那么它的背后意味着什么。相反,我们会排除这一前提,从而改进现实状况。

与此相反,如果要应用自相矛盾的策略,就必须把注意力放在薄弱观点上,认真对待它,通过对于这个观点的反思来重构我们的剧本。

于是我们发现,急中生智策略和自相矛盾策略存在三方面不同。动机不同,一种是为了摆脱困境,另外一种则是为了反思传统观点;触发两者的事物不同,一种是在寻找错误前提的时候被触发,另外一种是在遇到前后不一致的地方时被触发;所采取的行动不同,一种是要改变某些错误的前提,另外一种则是在薄弱假设的基础上探究为什么会前后不一致。

那么现在,我们已经区分了两种不同的寻找洞察力的办法。这两种不同的洞察力获得方式,也会带来某些类似的结果。我们因此改变我们的认知,有时候还会采取新的行动,对于局面也会有不同的看法。另外,对于事物的感知以及追求的目标都会发生改变。

在上述研究基础之上,克莱因提出了洞察力“三道路模型”,除了急中生智道路、自相矛盾道路外,他还将触类旁通、巧合事件及好奇心驱使策略融合在一起,形成了“相互联系道路”。

与前述两种道路不同,相互联系道路有自己的特点。相互联系道路这些方法背后的机理相同,都是为了寻找可能存在的新锚点。触发它们的因素都是一样的——当我们注意到了新锚点的时候,我们的思维才会被激发。巧合事件和好奇心驱使本身算不上是洞察力,但是这两种情况引领我们走上通往洞察之路,去寻找新锚点,并与我们旧有的认识联系起来。触类旁通、巧合事件和好奇心驱使都会引发同样的行为,也就是将新锚点与旧锚点联系起来,从而调整人们的思维框架。与自相矛盾和急中生智的道路相比,在这条通向洞察力的道路上,人们的动机、触发点、相应的行动都不一样,但是结果倒是与其他道路相同,都会因此书写出一部无人能够预料的新剧本。

不论是自相矛盾道路、相互联系道路还是急中生智道路,它们都各有各的缘起,人们在每条道路上前行的方式也不尽相同,或者承认某种反常情况的合理性,去论证整个框架里最薄弱的锚点,或者对这个锚点进行证伪,或者添加新的锚点。

之前所有关于洞察力的研究都是不全面的,因为这些理论都只看到了一条路径。加里·克莱因的“三道路模型”正好展现出,人们获取洞察力的方式不同是因为他们走在不同的道路上。

提升自身洞察力

按照洞察力产生的不同道路,把这个问题拆分来看,就比较好操作了。

●利用不可忽視的矛盾

我们可以利用困惑、矛盾以及冲突作为跳板,激发自己的洞察力。当我们遇到反常情况时,往往会有挫败感,但其实这些反常情况为新的发现创造了可能性。不要惊慌失措,应当以好奇心取而代之,对这种反常情况加以利用。我们可以想象一下,电视剧中经常出现的训练有素的侦探,在听取证词时总是显得毫不生疑,这往往会让一个老练的罪犯自以为可以把侦探糊弄过去。可是,侦探会踱步出门,逗留片刻,又转过身,沉思一个让他困惑的点。这个点就是自相矛盾的点,能够拆穿罪犯的谎言。

●将不同想法融会贯通

融会贯通各种想法,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相互联系。史蒂夫·强生在其著作《好点子从哪里来》中推荐了可以激发头脑风暴的方法。根据强生所述,我们应当想办法多接触各种想法、创意性认识,培养多元化的兴趣,增加自己与不同群体之间的交流,既可以在真实的聚会场所如咖啡馆,也可以在虚拟场所如社交网络。我们应当提倡群体合作和网络合作,而不是一个人埋头干。群体或网络上的每一条建议,都会增加我们在无意之中触类旁通的机会。

●利用批判性思维打破僵局获得洞察

身处逆境甚至被逼入绝境时,批判性思维可以帮助我们获得洞察。批判性思维是一种系统的证据分析方法,是对假设前提提出质疑的思考流程,它不是通过让人们列出所有的假设前提来找出薄弱点,而是有逻辑地审视所有的证据,从而决定到底要不要相信一些具体的观点。

在提升个人洞察力的问题上,“三道路模型”给出了可选择的不同路径。我们可以通过自相矛盾道路,来留意、搜索并发现那些相互矛盾和反常之处;通过相互联系道路,来更多地接触新鲜的想法;当我们陷入困境的时候,可以通过批判性思维来找出错误的假设和理念,并改正它们。

提升组织机构的洞察力

任何一个组织机构天性都是追求可预测性、可控制性和完美主义。这让管理者们极力想要把任务拆分得更为细致,时间表排得更为精确。所以,试图让组织机构放弃它们视若珍宝的控制权是非常不现实的。

对可预测性和完美主义的追求激励着每个人,人人都据此来安排自己的工作。在方案、项目和人才管理方面,可预测性和完美主义都至关重要,除此之外我们还能做些什么,才能提高组织机构的洞察力呢?

●增强组织机构开展创新行动的意志力

组织机构的问题可能不只是阻碍洞察力、过滤创意。很多情况下,问题不在于人们有没有洞察力、是否注意到洞察力,而在于如何依据洞察力采取行动。组织机构缺乏做出改变的意志力,对于紧急情况可能视而不见。领导者们知道他们需要做什么,但是他们无法鼓起勇气采取行动。一个典型案例就是柯达公司。

柯达公司的故事广为流传——一个庞大的公司缺乏洞察力,无法认识到数码科技即将摧毁它的商业模式。但其实这与事实并不完全吻合。发明数码相机的不是别人,正是柯达公司。柯达的电子工程师史蒂夫·萨松在1975年发明了第一台数码相机,1978年申请了专利。因此,柯达失败的原因并不是缺乏洞察力。

柯达公司非常清楚数码科技将会改变整个市场,但是它很不情愿放弃高利润的相机胶卷业务,而转向利润较低的电子相机业务。当柯达公司认真考虑营销数码相机的时候,它的销售额在2005年曾攀升到市场第一。柯达公司相信自己有充分的时间转型,但它没有感到转型的紧迫性,这一领先优势很快就被竞争对手尼康、索尼和佳能公司所打破。随后,手机开始搭载相机功能,消费者用手机拍完照片之后可以立刻分享给家人和朋友……

通信巨头诺基亚的没落也是一个典型,这个世界上第一台智能手机就是诺基亚研发的。它们都曾叱咤风云,都不缺乏洞察力,它们缺乏的是意志力。

●强化组织的创新机制和能力

一个典型的办法就是成立专门提倡创新思维的团队,这个团队可以是虚拟的,也可以是兼职的,主要用来推广能够提升洞察力的做法。这个团队的成员除了要完成常规工作以外,还可以在公司内部收集有关洞察力、创新思维的例子;每个月都可以发布一些最佳案例来鼓励员工。联想到本次新冠肺炎疫情,各级政府部门,尤其是应急机构,是否应该承担这样的职能,及时发现和记录有关最新洞察的记录,便于掌控整个趋势呢?

●适度弱化组织的创意过滤机制

组织机构有一种倾向,就是在不断改变想法的过程中,扼杀好的想法。有一种办法能够改变组织的这种不良倾向,就是设立一条单独的汇报通道,让创意工作者不需要经过传统的审核流程,能够直接表达想法。这条新的传递渠道,能够防止对洞察力和创意的层层过滤。

洞察力有一种魔力,这种魔力来源于人们留意到事物之间的触类旁通与巧合事件的能力,来源于人类的好奇心,来源于人类发现矛盾的能力,来源于人们在绝境中所迸发出的创造力。这种魔力就隐藏在我们的大脑里,并持续迸发。

猜你喜欢
柯达公司克莱因洞察力
Clothing is what you are
伊夫·克莱因与他的蓝色秘密
“表里不一”如何识别——富平增强考核洞察力
从德布罗意波到克莱因-戈登方程
无与伦比的洞察力
影像启示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