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金娜
摘 要:公立医院实行成本核算是医院开展科学管理模式的表现,通过对医院成本因素的汇总、核算及分析工作,不仅能够明确公立医院的成本构成要素,还能够了解医院的利润中心和成本中心,更好地实现结构调整及资源配置工作。但实际上,当前公立医院在成本核算与管理方面还存在着诸多问题,本文以公立医院为主体,基于公立医院成本核算相关内容,总结和分析医院成本核算的问题及对策,为行业人员提供一些经验。
关键词:公立医院 成本核算 成本控制
一、公立医院成本核算的基本内容
以新醫院会计制度为基础,公立医院成本核算就是指以医院各项业务活动为中心,对业务活动实施所产生的费用支出内容按照核算对象进行总结和分类,有效区别医院总成本额和各单位科室成本额。通过成本核算工作,不仅可以真实全面地反映公立医院的成本信息,还能够为医院强化成本意识、加强成本控制工作提供依据,进一步提高公立医院的竞争优势。通常情况下,公立医院的成本核算以科室、诊疗次数以及病床周转日期作为核算对象,还包括其他医疗服务项目、病种等。
二、公立医院开展成本核算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公立医院实行成本核算能够全面反映各科室部门的资金支出及成本消耗情况,有效反馈到成本控制工作中,减少不必要的浪费。但就目前来说,公立医院成本核算工作还存在着以下几方面问题:
首先,公立医院管理层对成本核算工作意识淡薄。在传统管理模式的影响下,部分公立医院管理层的管理理念已经无法紧跟新时代节约型社会的发展趋势,医院对医疗活动组织、精准设备投资以及收入等方面较为重视,但从整体上又忽视了医用消耗品支出、人力资源成本等内容。例如:公立医院在采购医疗器械和设备时,仅以需求为主,没有考虑到实际使用频率等问题,闲置设备较多,不仅造成了大量流动资金占用现象,也会因为设备清洁或维修浪费更多的成本费用。
其次,公立医院缺乏完善的成本核算制度。由于公立医院成本核算意识不足,因而,在管理体系方面也存在着不健全的问题,主要包括:其一,公立医院成本核算内容中,药品、医疗设备以及医用耗材等成本支出都可以归集到特定部门,但还有一些费用支出则需要各部门公共分摊,但由于这一部分成本分摊缺乏规范指导,造成成本分摊不均、各部门推诿责任等现象;其二,医疗活动本身就是一项系统化的业务活动,需要医院各科室部门紧密合作,而在各个科室相互协作的情况下,很难公平客观地实现成本分摊。
再次,公立医院的成本核算方案存在缺陷与不足。由于不同层级、科室之间存在着成本投入的差异性,无论是设备成本还是人力成本,都需要采用专业科学的成本分摊法。但一些公立医院仅以科室的经营利益作为员工绩效考核和利益分配的依据,不仅会削弱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也会影响会计核算数据的准确性。
最后,公立医院缺乏专业的会计核算人才。对于公立医院来说,成本核算是一项复杂且程序化的工作,而部分公立医院尚未健全专业的成本核算系统,也没有加强核算参与人员的培训工作,影响了成本核算工作的效率与质量。
三、公立医院改进成本核算工作的具体措施分析
(一)提升医院整体的成本核算意识
首先,公立医院管理层人员要提升成本核算的重视程度,明确成本核算工作对医院未来发展的重要性,并指引医院成本核算工作向成本管理方向发展,进一步发挥成本核算的管理作用;其次,医院管理层人员要大肆宣扬成本核算工作,以相关政策文件作为学习内容,组织培训会计人员进行专业技能培训,有效提升员工对成本核算工作的思想重视度;最后,公立医院还要在统一全院思想的基础上,针对成本核算设置成本预测、成本分析、成本决策、成本考核等一系列控制体系,定期收集和汇报成本数据,形成自上至下的沟通管理体系。
(二)加强成本核算基础设施建设
一方面,公立医院要改进成本核算方式,加大信息化建设工作,在计算机网络的支持下,建立完备的HIS系统,并单独设立“护士工作站”和“医生工作站”,将临床管理路径与OA办公系统进行对接,实现财务管理系统、HIS系统与成本核算系统的全面兼顾。在数据共享平台下,实现各项成本数据与业务数据的直接对流,也能够更高效率地采集和整理相关信息,为医院管理层的投资决策提供依据。另一方面,在成本核算以前,公立医院也要做好各项物资的盘点清查工作,针对机械设备、医用耗材等建立完善的出入库及物资领用制度;同时,在库管部门设置物资管理会计,主要承担物资出入库的原始记录,针对物资设备建立二级明细分类账,要求各科室当月未用完的物资必须要及时退回,实行月底冲销和月初转回制度,保证物资账实相符。
(三)规范成本费用分摊方法
从间接费用分摊角度来说,虽然不同医院、不同科室等在分摊方式上存在着差异性,但在成本分摊方法上需要统一各科室的核算口径,通过合理科学的方法对医院管理部门、医技科室、医辅科室进行成本采集、分类和逐级分摊,保证成本核算的全面覆盖性。在分摊方法选择上,检查科、手术科室等成本因素依据科室整体的开单比例进行分摊;像洗衣房、锅炉房等科室则可以以内部服务价格进行分摊;医院公共费用和管理费用则依据业务量和劳务人员比例进行分摊。通过全成本核算,全面反映公立医院的经营成果。
(四)规范成本管理各项工作
公立医院的成本核算工作不仅仅是对各医疗业务相关科室提供的成本数据进行汇总和核算,还需要发挥成本管理事前预测、事中控制和事后评价的功能,依据各科室的成本指标达成情况,分析公立医院在成本管理中存在的管理缺陷,并有效分析差异产生的主要原因,及时测算出更准确的成本费用指标,有效加强成本过程监管,也能够减少铺张浪费行为。
(五)加强人才团队的素质培养
一方面,公立医院应当由领导人员牵头建立成本管理工作小组,纳入总务处、医务科室、护理科室、人力资源部门、信息系统管理部门、机械设备管理部门、后勤部门等关键工作人员,共同参与成本核算工作;另一方面,成本核算工作与财务管理工作联系较为紧密,因而,公立医院要加强会计人才的培养工作,要求会计人员不断提升自身的管理能力和专业技能,在熟悉财务知识的同时又能够联系业务活动,掌握计算机技术,培养优秀的复合型人才,为成本核算及成本管理工作配备人才资源。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公立医院开展成本核算工作是加强成本控制的前提和基础,也是提升医院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效方式。因而,公立医院应从管理意识、基础设施建设、成本分摊以及成本控制等多个方面入手,提高成本控制成效,促进公立医院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杨舒.浅谈公立医院成本核算的问题及对策[J].福建信息技术教育,2018(4):43-45.
[2]冉仁斌.浅析县级公立医院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时代金融(下旬),2018,000(001):251-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