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行政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的问题与对策

2020-04-07 17:50吴蔚青
财经界·下旬刊 2020年3期
关键词:问题及对策全面预算管理行政事业单位

吴蔚青

摘 要:随着2015年1月1日新《预算法》正式实施以来,对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要求越来越严格。全面预算管理方法的应用是当前体制改革背景下提升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途径,全面预算管理强调的是“全员参与、全过程控制、全方位管理”。通过全面预算管理能够更好地促进行政事业单位相关工作的顺利开展,提高单位资金的管控效果,提升单位的综合效益水平。本文通过分析当前行政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研究制定问题改进和完善对策,希望为相关单位管理人员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  全面预算管理  问题及对策

一、行政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当前许多行政事业单位管理者预算管理意识不强,对全面预算认知不足,简单地认为预算管理只是财务部门的工作内容,在开展预算管理活动时缺乏协作和配合意识。由于人员编制不足,单位的预算组织结构不够完善,预算管理工作主要由财务人员兼职完成,财务人员大多缺乏专业的全面预算知识背景。加上自身工作任务较为繁重,无法有力的指导和支持全面预算相关管理工作的开展。

一些单位缺乏精细化的管理思想,没有结合单位的业务实际对上级下达的预算指标进一步细化分解,预算支出随意、审核不严,导致部分支出项目存在严重超支现象。而且由于缺乏严格的责任追究机制,预算执行过程中也未对具体明细进行详细的跟踪记录,预算的控制作用难以有效发挥。

二、行政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改进和完善对策

(一)树立正确的全面预算管理理念,做好预算基础保障工作

行政事业单位要树立正确的全面预算管理理念,扩大预算管理的范围,将单位所有经济业务相关的流程及人员都纳入预算管控的范畴内,包括综合考虑国家预算拨付资金以及经济收入资金,将单位所有预算外资金收入来源以及支出途径都纳入全面预算管理的范畴内,充分发挥预算对单位经济业务行为的指导和控制作用,提高预算管控效果。要完善预算管理组织结构,设置专门的预算管理岗位,加强对该岗位人员的培訓教育,提升其预算综合管理能力水平,确保单位全面预算管理活动高效、有序开展。单位要做好全面预算的基础保障工作,具体需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1)严格按照“收支两条线”的基本原则进行收支管控。首先,在收入方面重点强化非税收入。单位财务人员应以收入预算为依据,通过实际收入同预算数据的对比分析全面了解非税收入的收缴变动情况,及时对银行账户数据进行汇缴和清理,严禁非税收入挂账现象,确保单位收入数据的准确性。其次,在支出方面要通过优化预算支出业务流程制定严格费用支出标准,强化流程授权审批控制,加强对单位各部门的费用报销管控。另外,对于大额预算经费支出要实行财务公开,提高费用支出的透明度,进一步强化外部监管约束,从而增强预算控制成效。2)单位要在编制预算计划前通过建立预算基础数据库全面收集数据信息,在以往数据的基础上增加动态变动指标。指标数据要结合当年的财政经济规划、单位业务计划以及相关的岗位职能变动情况进行综合测算,根据单位的实际财务状况在保障基本经费支出的基础上确定项目经费支出。3)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单位应将预算管理同资产管理相结合,在采购固定资产时按照资产配置标准编制资产预算。在编制资产预算前要对单位的资产进行彻底的清查盘点,确保资产的实物与账面价值符合。单位可利用资产卡片对固定资产进行编号,借助资产信息系统实时更新卡片信息以及资产的使用情况,为单位资产预算的编制提供更全面、准确的数据参考。

(二)完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有力推进预算计划执行

1、科学编制预算计划

单位要严格按照“两上两下,上下结合”基本程序开展预算编制工作,合理安排预算编制时间,在“一上一下”阶段全面收集预算基础数据,由单位各业务部门根据自身业务开展情况编制预算初计划,单位可适当延长预算编制期限,保证前期充分地进行数据的调研分析论证。在“二上二下”阶段财务部门及上级主管部门对各个部门提交的预算初计划进行反馈调整,对各部门预算支出结构进行进一步优化,尽可能压缩一般性预算支出项目,将更多财政资金投入到保障民生、促进发展的预算项目中,提高财政预算支出的综合效益水平。为了让预算计划更加贴合实际单位可在传统增量预算、固定预算的基础上结合各项业务支出及预算项目特点综合选择零基预算、弹性预算、滚动预算等多种预算编制方法,确保预算计划编制的合理性、科学性,从而尽量减少后期预算执行偏差。

2、有力推进预算计划执行

单位要加强预算执行差异分析以及跟踪监管控制,可通过定期组织召开预算执行分析会议研究各预算项目执行情况,并有针对性的制定预算纠偏方案,确保实现既定的预算管理目标。单位要制定严格的费用支出标准,强化预算支出授权审批控制,要求各部门按照规定程序履行费用报销程序。针对各项经费支出要求详细写明支出明细,严禁预算超支和预算外支出行为。单位可在确保内审监管独立性的基础上针对其预算支出行为开展日常审计和不定期专项审计活动,形成常态化、动态性、全过程的预算计划执行监管机制,确保预算计划的有效执行落实。

单位要刚柔并济的加强预算管控。可将预算项目分为“严格控制”和“一般性控制”项目,针对人员岗位工资、项目专项资金等作为严格控制预算项目,强化刚性控制约束。对于单位的办公费用、会议费用等作为一般性控制项目,允许该类型预算项目在一定权限范围内进行调剂支出,避免过于刚性的预算管控打击单位人员预算工作的积极性。

单位要形成预算支出问责机制,针对违规支出预算行为加大惩戒力度,通过削减或取消下一年度部分预算项目或者支出额度增强相关人员的预算管控意识,促使其积极主动参与和配合预算相关工作的开展。

3、加强预算绩效考核

各行政事业单位要按照《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中发〔2018〕34号)的相关规定建立健全全面预算绩效考评体系,通过预算绩效考核促进形成预算管理闭环,持续改进和完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各行政事业单位可结合自身的业务实际建立预算绩效考核指标,综合考虑成本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服务对象满意程度等多个方面的内容设计预算绩效考核指标。另外,指标不能只从财务角度出发,还需考虑单位员工对指标的理解程度、预算执行的达标率等。单位要充分的利用预算绩效考评结果,根据预算绩效考评结果组织绩效面谈,对表现良好的单位及个人予以支持和鼓励,对于绩效表现不佳的要同相关部门负责人及关键岗位人员深入分析偏差产生原因,给出切实有效的改进建议,如某部门或岗位多次表现不佳可通过调整或取消下一周期预算的方式强化其预算管控意识,还可将该结果同部门奖金福利、岗位人员职位升迁、绩效工资、业务培训等挂钩,有效调动单位人员参与和配合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结束语

总之,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人员要加强对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积极主动推动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提升单位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促进单位实现长久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转丽.行政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浅析[J].经贸实践, 2018(2).

[2]李卫兵.浅析新预算法视角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优化对策[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 2018, 000(010):97-98.

猜你喜欢
问题及对策全面预算管理行政事业单位
财务管理视域下的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执行途径研究
行政事业单位物资采购管理的难点及对策
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问题以及解决策略思考
浅析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对我国国际贸易融资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
以全面预算管理为核心构建企业内控体系漫谈
浅议财务会计管理在工程企业中的问题和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