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制造业的成本控制

2020-04-07 17:50林祥微
财经界·下旬刊 2020年3期
关键词:有效对策成本控制制造业

林祥微

摘 要:近年来,制造业企业在大环境的推动下得到了迅速发展。但在市场趋于饱和状态的背景下,制造业企业所面临的市场竞争也更加激烈。企业在转型与升级过程中,传统的订单式生产模式已经不再适应于当前的市场需求,在无法满足客户的个性需求以及服务体验的情况下,企业的经营与发展陷入困境当中。而成本管理是企业现代化管理体系当中较为普遍应用的理论,即通过对市场导向成本所造成的压力进行释放,从而实现拓宽企业盈利空间的目的。本文以制造企业为主体,研究企业成本控制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制造业  成本控制  有效对策

一、制造企业实施成本控制的重要性

成本管理就是在特定的内部环境下,结合企业自身的业务情况制定成本战略,分配成本任务,并针对经营过程中涉及的成本核算、成本分析以及成本决策等进行成本规划和成本控制,保证各项经营活动的价值最大化。对于制造企业来说,成本管理应用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两方面:1)加快企业资金灵活周转。在严峻的竞争环境与发展机遇并存的状态下,制造业企业加强成本费用控制能够合理控制制造过程中产生的人力支出、物力支出和财力支出,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增加企业账面的流动资金,提升资金链条的良性循环,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支持;2)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影响经济效益的主要因素就是运用成本和经营利润,因此,制造业企业加强成本控制能够在减少生产销售成本的同时,拓宽产品的利润空间,从而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

二、制造业企业成本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成本管理缺乏全局观

随着我国市场人口红利优势逐渐消失,大部分制造企业为了适应市场发展都开始注重企业的转型与升级,将成本管理作为现代化内部管理机制的重要内容。虽然在思想意识上已经对成本管理更加重视,但对成本管理的认识具有局限性,只关注了生产过程中的成本消耗,对于产品研发、物资采購、产品营销等环节消耗的成本因素缺乏有效的控制手段。

(二)成本核算不准确

制造企业的成本管理工作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包括基本的生产费用、物资采购费用、成品销售费用、劳动力费用以及日常管理费用等,而成本核算作为成本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需要将成本因素合理归集分析,为管理工作提供信息支持。但目前很多制造企业的成本核算模式滞后于企业的经营管理。

三、制造企业优化成本管理工作的有效策略

(一)完善企业成本管理体系

成本管理工作涉及到企业生产经营各个环节,需要内部各层级员工的主动参与,因此,制造企业管理层应树立成本管理理念,通过下发文件或大力宣传等方式调动内部人员的主动参与性,明确成本管理的基本内容、定额标准等,并以生产环节为核心,搭建以设计研发、物资采购、库存管理、生产制造以及市场销售为内容的成本管理小组,立足于产品制造价值链,制定完善的成本管理制度;另一方面,制造企业还要为成本管理工作配备高素质的人才团队,对财务管理人员进行业务培训,要求财会人员要打破财务与业务之间的知识壁垒,掌握成本核算、成本分摊以及成本管理等基本技能,基于产品生产全过程对成本支出情况进行预测、分析和控制,保证成本管理工作的全面覆盖性。

(二)改进企业成本核算方法

由于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无法全面反映生产经营各环节中的成本信息,影响了成本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因此,制造企业要以价值为目标导向,明确产品从资金投入到价值变现过程中消耗的全部成本项目,识别成本产生的动因,通过优化作业环节、删除不增值环节等方式加强关键节点的成本控制;同时,企业还可以基于“制造成本”和“营业收入”的差额分析产品盈利状况,在产品总成本管理的概念下对设计、制造、营销、售后等一系列环节的资源消耗信息进行归集、分摊与整合,保证各项会计信息的精准性。

(三)将成本管理融入业务流程当中

1、研发成本控制

对于制造业企业来说,加大研发设计投入、简化生产工序也是拓宽企业降成增效的有效策略,因此,制造企业一方面要保证产品的质量与工艺设计要满足市场需求,走在科学发展前端,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另一方面,制造业企业也要尽量简化制造环节,在保证产品质量和功能不发生改变的基础上适当删减产品的不必要功能,实现成本与性能的平衡,从源头上降低生产成本。

2、采购成本控制

以产品价值链为核心,制造企业要加强与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尽量选择资信状况良好、提供物资质量较高的企业进行合作;同时,企业要建立完善的供应商评价体系,主要针对供应商经营资质、工艺技术、产品质量、价格浮动情况以及信用情况等指标进行考核评价,及时更新供应商管理体系,降低采购成本。

3、生产成本控制

加工制造环节是制造业企业成本形成的主要环节,因此,制造业企业在开展成本管理工作的过程中,首先,企业要不断优化制造设备及生产工艺,通过制定生产计划、对基层人员进行绩效考核等方式全面掌握加工进度,合理配置各项资源,从而达到提升生产效率的目的;其次,为了避免制造过程中因个人操作不当造成的资源浪费或产品返修等问题,企业要加强对内部一线员工的技能培训,规范生产工序和流程,提升产品整体质量;最后,要想加快物料在生产过程中的周转速度,企业可以将车间布置成U型生产线,改进物料搬运方法,并及时关注各个车间及生产线的动态,做好物资补给工作,通过减少物资周转时间来实现生产成本的控制。

4、销售成本控制

制造业企业要积极推进电子商务营销模式在企业中的应用,改变传统的线下营销模式,充分利用电子信息平台实现与上下游客户与企业之间的直接沟通,深入市场需求,及时将销售情况反馈到产品设计及生产的前端环节,不仅可以降低店铺租赁费用等成本支出,还可以拓宽消费市场,形成品牌文化,提升企业经济效益。

(四)充分利用ERP管理系统

基于制造企业对外部市场环境依赖程度较高的特征,企业必须要加大信息化技术的开发与利用,在ERP平台搭建与开发的过程中,应结合企业业务流程选择功能更为全面的系统软件,并实现财务核算模块与ERP系统的对接,减少会计凭证传输及管理程序,提升会计处理效率。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市场原材料价格和人工成本逐步攀升的背景下,制造企业必须要重视成本管理,立足于成本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支出,通过完善成本管理体系、改进成本核算方法、加强全过程控制以及信息技术的充分利用等举措,拓宽企业的盈利空间,提高企业的资源使用价值和产品盈利能力,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常吉星.浅谈制造业的成本控制[J].当代会计,2019(1):127-128.

猜你喜欢
有效对策成本控制制造业
2019长三角制造业企业100强
2018上海民营制造业企业100强
当前社区体育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
机械制造企业成本控制管理研究
企业成本控制策略研究
浅谈制造业企业成本控制有效性
房地产土地拓展模式的探索
2014上海民营制造业50强
2014上海制造业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