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兴趣为导向实现高效课堂教学

2020-04-07 17:50田常蕴
当代体育科技 2020年3期
关键词:兴趣体育课堂教学

田常蕴

摘  要:现阶段,许多教师对“体育兴趣”的理解还停留在表层认识上,体育课的进行还多以较为单一的运动为主,学生的主动参与性不够,体育兴趣还未真正形成。真正的体育课应要让学生带着兴趣去主动参与,从运动中获得乐趣,进而在追求乐趣中完成教育的功能。因此,要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需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产生乐趣,进而培养“体育兴趣”,养成一生的运动习惯,树立终身体育意识。

关键词:兴趣  体育  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20)01(c)-0072-02

1  以兴趣为导向课堂教学构建的重要性

1.1 改善学生单一的身体运动,让学生真正爱上体育课

单一的身体运动是单调无味的,重复地进行单一的身体运动学生会产生厌学的心理,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构建以兴趣为导向的课堂教学,将枯燥无味的身体运动加以“兴趣化”,将教学内容融入体育游戏及体育竞赛,在玩中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学生参与兴趣,同时还能实现从“要我练”到“我要练”过程的转化,筑“兴”固“趣”,让学生真正爱上体育课。

1.2 有助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真正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

教师简明风趣的讲解以及趣味十足体育游戏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往往是最受欢迎的,兴趣化课堂教学有助于建立以民主、平等、理解、尊重为基础的积极合作关系,从课堂的主导者转变为引导者,让学生真正成为教育过程的主体,同样,在教学上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去设计多样化的教学内容,培养和爱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学生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的发展,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因材施教,真正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

1.3 有助于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

对于小学生而言,主观上还没有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思想,意识不到体育锻炼可以带来的乐趣和益处。较为单一的教学方式还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倦情绪,通过兴趣化课堂教学,让学生体会运动过后的充实感和动力感,让学生在比赛中体验得分后的欣喜若狂,培养体育兴趣,潜移默化的在教学中树立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2  以“兴趣”为导向的课堂构建

兴趣化教学,就是以“趣”字为引领,构建“运动技术游戏化、体能发展有趣化、学练形式多样化”的体育课堂教学模式,将所学内容融入到体育游戏中,在游戏中学习技术,在体能练习中巩固技术,在学练形式多样化中运用技术,实现运动技术的真正掌握。体育兴趣是学生参与活动的催化剂,是学生主动参与运动的一种心理倾向,是实现高效课堂教学的重要因素。

2.1 教学内容兴趣化

以“体育兴趣”为核心元素的课堂教学中,最关键的是如何将“体育兴趣”渗透到“技能的形成和体能的发展”中。在小学阶段,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兴趣爱好,根据适龄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设计不同的教学内容。1~3年级为充分活动阶段,教学活动多以游戏、比赛等具有一定情境的身体活动为主;4~6年级学生体育技能已有一定的基础,内容设计多以体现运动能力、富有技术含量的游戏和比赛为主,小学高年级还可增设一些对抗性的游戏。虽然整个小学阶段学生兴趣不够稳定,但以“兴趣”渗透为导向,以“技能学练志趣化、体能发展有趣化、学练形式多样化”为策略,并采用“体育游戏、形式多样、情景创设”等方式来应对单调、枯燥无味的内容,转移学生对单调活动和枯燥无味的项目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打造兴趣课堂。

2.2 教学形式多样化

2.2.1 正确引领,激发兴趣

引导式教学是较为常用的教学方式,通过引导启发学生思维,通过探索理解体育知识和技能,在教学中,教师应用风趣简洁的语言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明确教学目的及体育带给身体的改变,从而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

2.2.2 鼓励评价,提升兴趣

體育课是以身体实践为主的一门学科,具有特殊的授课形式和教学环境,学生在练习时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良性的语言鼓励可以提高学生克服的困难的坚定决心,体会到技能成功的喜悦,从而深化学生的体育兴趣。

2.2.3 情境教学,巩固兴趣

根据教材内容设定不同情境,让学生从学习伊始就产生一种代入感,营造生动具体的场景,给学生以态度体验,能够有效的帮助学生理解学习内容,并在情境中层层递进,逐渐掌握运动技术。将一切枯燥乏味的内容与游戏相结合,营造不同的情境让学生体验,巩固学生体育兴趣,树立终身体育意识。

3  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

3.1 以“兴趣”为导向

兴趣是学生主动参与运动的催化剂,也是学生最好的“引导者”,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是实现高效课堂教学的先决条件。首先要选择适合的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学生进行体育活动的主要载体,也是培养和发展小学生体育兴趣的主要途径之一,因此,应根据不同年龄段特点选择发展选择适合的课程,着力于培养学生兴趣的同时还能发展学生运动能力的教学内容上,如低年级跑单元,在基本掌握跑步姿势的基础上进行图形跑、自然地形跑、团队协作跑等趣味性强,同时又抑郁控制的体育项目。让小学生充分享受体育的乐趣,重点培养小学生与体育活动之间的亲和力,点燃心中爱运动的火苗。小学高年级已经具备了一些运动的基本技术,体育兴趣更多集中在技术性强、有一定比拼和对抗的项目上,因此适时的开展一些同场对抗性、隔网对抗性的比赛将是不错的选择,一方面可以满足小学生掌握体育技术与技能的需要,另一方面还可以培养小学生对于体育活动的中心兴趣,为其树立终身体育思想做准备。

3.2 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达成教学目标的途径之一,适合的教学方法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对体育教学质量水平的提升也有着重要的作用。传统体育教学方法较为固定主要有语言法、直观法、完整法与分解法、教具辅助法、纠正错误法、游戏与竞赛法等。常用的现代体育教学方法有情景教学法、自主学习法、探究式学习法、发现式学习法、合作学习法、领会教学法、成功教学法、愉快教学法等。将传统教学方法与现代教学方法相结合,针对学生的个性化需求选择适合学生身心特点的教学方法,可以较为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热情、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达到预期教学效果。现实教学中体育教师往往会形成自己偏好的教学方法,但这种惯性教学方法在面对不同年龄段,不同需求性的学生时却不能通用,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因此,体育教师一定要充分了解不同的体育教学方法,学会在教学过程中灵活运用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做到教学方法新颖灵活、效果好、吸引力高,让学生对于每一堂课、每一次体育活动都充满期待。

4  结语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加之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布,现今体育教学趋势是以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体育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为主,体育课堂要由以往平淡的“跑、跳、投”转变为“有兴趣的参与”,继而发展为“有兴趣的主动参与”,这对课堂、教学方式、教师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学生实际出发,构建兴趣课堂,选择“适合”的教学方式,真正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 汪小妹.小学体育教学中兴趣的培养与疏导研究[A].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教师教育能力建设研究》科研成果汇编(第七卷)[C].2018.

[2] 刘运生.阳光体育背景下济南市中小学生体育兴趣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山东大学.2013.

[3] 何录兰,谭朕斌,李儒新.普通高校体育专业学生厌学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10):1402-1403.

猜你喜欢
兴趣体育课堂教学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我们的“体育梦”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游戏的设计与研究
巧用多媒体技术, 让语文课堂更精彩
跨越式跳高课堂教学设计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