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交际在企业海外发展中的应用与分析

2020-04-07 03:36汪洪岩
教师·中 2020年1期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企业发展英语教学

汪洪岩

摘 要:文章简要介绍了跨文化交际产生的时代背景及需求,人们对跨文化认识的常见误区,结合某通信公司跨文化交际案例分析得出的企业对外交往中出现的正面及反面的启示,以及针对出现问题提出的对策。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英语教学;海外市场;企业发展;英语培训

一、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企业需要走出国门以拓展更加广阔的海外市场。而面对不同于国内的政治制度、宗教和文化,如何赢得海外客户的信任,这需要企业具备跨文化交际的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可以助力企业发展海外市场,可以让企业以海外客户理解和认可的形式赢得当地市场。

二、跨文化交际产生的背景

跨文化交际是一门年轻的学科,是一门在传播学等学科理论的基础上,与心理学、语言学、人类学、文化学以及社会学等学科综合而发展起来的学科。跨文化交际是在国际交往互动日益频繁、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特定时代背景下的产物。这门学科主要研究不同文化背景下形成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的差异,不同社会结构导致的角色关系、行为规范的差异,不同民族习俗所形成的文化符号、代码系统的差异,不同交际情景制约的语言规则、交际方式的差异等。

现代跨文化交际研究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随着信息技术和交通技术的发展,“地球村”的概念开始显现,来自不同地域的人们之间的交往日益频繁,但文化理念和思维方式并没有因为距离的缩短而消失,而这一点又以美国的表现尤为突出。美国是一个以移民为主的多种族、多民族国家,这也是美国成为跨文化交际研究兴起之地的原因。其中,以Edward T. Hall为代表的人类学家提出了跨文化交际的理论,其著作The Silent Language(Anchor Books,1959)被视为这一学科的奠基之作。在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是改革开放的产物,主要服务于对外政治、经济交往。

三、關于跨文化交际的认识误区

误区一,很多人认为跨文化能力即语言能力,也就是说熟练掌握语言之后便可胜任跨文化交际。这是一种认识误区,因为跨文化交际并不仅仅包含语言因素,还需要了解沟通对象的政治、历史传统、价值取向、思维方式以及风俗文化等。只有比较全面了解对方身上所承载的这些非语言因素,才能更好地、更高质量地实现跨文化沟通。因为语言可能仅仅只能表达部分想法,而实现有效的跨文化沟通需要对方不仅仅听到我方所说的,还需要对方能够理解我方内心想表达的意图。

误区二,跨文化知识是外语专业学习者的专属。很多人简单地认为,跨文化交际即使用某一种外语进行交流。这种先入为主的观点也导致很多人认为跨文化交际就是外语专业学习者需要掌握的专业知识。这种认知与实际情况明显不符,因为就实际情况而言,需要对外交往的并不仅仅局限于外语专业出身的人士,在更多场合下需要工程师或者是其他相关的技术人员与外方人员直接交流。我国很多高技能人才在接受高等教育时都有学习外语的经历,但很少或者几乎没有接受过跨文化交际的专业知识。问题就这样出现了,外语专业出身的人不具备某特定领域的专业知识,而具备高级专业技能的却未掌握跨文化交际的理论知识。这就会给我国的对外交往带来一些问题。

四、案例分析

案例1:2015年,笔者曾陪同中国某通信公司几名同事前往印度尼西亚参加FTTX建设的推介会,作为一名外语专业人员负责FTTX设计规划模块的介绍。该通信公司驻印尼平台的工作人员在一家饭店会议厅召开了数场针对当地不同通信运营商的FTTX建设宣介会。会议开场由印尼平台工作人员负责主持介绍推介会,首先请出我方国际部驻印尼一名领导致欢迎辞。这名领导在致欢迎辞时特地使用了一句印尼当地用语跟在场印尼人士打招呼,受到当地人士的积极回应,顿时拉近与在场印尼人士之间的距离。

FTTX设计规划是第一个介绍环节,笔者也第一个上场给当地通信运营商的人士作关于FTTX模块的介绍。语言上基本没什么障碍,能够很完整地把我方的整体设计思路和想法呈现出来。宣讲期间,笔者可以感受到印尼方人士对我方的设计规划很感兴趣,很多人纷纷拿出手机对感兴趣的PPT页面拍照。在介绍结束之后,很多印尼方客户纷纷就感兴趣的点进行提问互动。对方提到了很多技术细节的问题,英语专业出身的笔者可以解答基本问题,但是由于专业知识的欠缺,所以只能请在场的专业人员帮忙解答更详细、更专业的问题。

当各个模块都介绍完毕时,会场主持人却不在现场,于是就发生了短暂尴尬的一幕,印尼客户不知道接下来干什么,我方工程师等技术人员也不知道接下来该安排什么活动。于是印尼方客户就问道:“Where is Zhang Ming?”(注:张明是中国通信公司驻印尼平台工作人员)看到张明从会场外走进来就问:“What are we supposed to do next?”(我们接下来该干什么?)

分析:案例1中的跨文化交际,可以看到积极的、成功的因素,同样也存在不成功的因素。

在开场的致辞中,使用当地语言向他们打招呼,得到热烈的回应,由此可以看出这种做法是积极的,因为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人们渴望自己的文化身份得到充分尊重。所以不论什么时候,当人们听到一个外国人说着自己的母语时,都会觉得倍感亲切。

在案例的第二个场景中,体现了上文提到的对跨文化知识认知的误区。可能最需要了解跨文化知识、提升跨文化能力的不仅仅是外语专业人才,我国的涉外高级技能人才也应掌握跨文化交流知识,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

宣介会的最后环节属于典型的工作疏忽。作为东道主,把客人召集过来,没能给客户提供很好的服务体验。作为组织方主持人,怎么能够随便离开会场,给客户留下不够专业的印象呢?“外交工作无小事”,作为一个中国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就是代表着中国企业的形象,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也是一种外交。所以,可以把工作做得更细致一些,把中国企业专业、敬业的形象展示出来。

案例2:笔者与几位通信公司同事走进一家印尼餐厅,这几位同事都有海外工作的经历,有的是常年驻外的工程师。他们都掌握一些基本的语言知识,都觉得点餐这种沟通没问题。可是在点餐时,拿着菜单看得似懂非懂。其中一位同事想吃牛排。这位同事是常驻国外平台的工程师,看着菜单好像没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于是向服务员点steak(牛排)。可能是发音问题,也可能是英语水平也有限,那服务员反正没听懂。最后喊来一个英语水平较好的女性服务员为我方点餐,从頭饰(头巾)上判断她应该属于伊斯兰信众。在初步沟通几句后还是没搞懂,就在此时,同事做出一个让人匪夷所思的举动,把T恤掀起来,指着自己胸部的肋骨说“steak”(牛排),在场的同事都被他的肢体语言惊得目瞪口呆。

分析:在案例2中可以看到一种在跨文化交际时不恰当的行为。首先,虽然这位同事并无恶意,在我方看来他只是性格开朗、豪爽,但其显然没有了解到对方的文化语境。在伊斯兰文化里,男性与女性的接触有诸多禁忌,尤其不能有逾矩的举动,这种肢体语言的表达显然非常不合适。即使在其他宗教文化里,这种行为也会被视为不礼貌的表现。其次,这位同事也并不了解“steak”(牛排)和中文里“排骨”的“排”并非一个意思,所以即使指着自己的肋骨,也并不能表达出“牛排”里的“排”字的含义。

五、关于跨文化交际的几点思考

首先,企业应加强对海外工作人员跨文化交际方面的培训。加强企业员工跨文化交际能力,这样可以使双方以目标客户更容易接受的方式进行交流,因为中文里有种说法叫“换位思考”,英文说的是“put your foot in others' shoes”。俗话说入乡随俗,如果能够按照客户熟悉的方式进行交流,将会更加容易得到海外客户的理解和认可,这必然会提升企业海外市场拓展的竞争力。

企业在这方面也有很深刻的反面教训。其一,由于我方其中一家企业在知识产权方面做得不够好——这也源于我方在两种社会环境下对知识产权,以及适用法律认识的偏差,加之重视程度不够,导致严重后果。虽然其中不乏政治操作的意图,以此获取贸易谈判优势,但终归被别人抓住了把柄,进而极力打压。否则的话,我方将占据道德制高点,掌握更多话语权。其二,另一家被极力打压的通信技术类公司,则借此对其创始人经历以及其特殊的企业所有制进行莫须有的攻击。越是这种时候,我方企业越要针对误解进行说明,对污蔑进行反击。这样才能够打消怀疑态度,进而赢得市场信任。

其次,跨文化交际并不仅仅是语言的交流。那种认为跨文化交际就是使用一种外语同来自其他国家或文化的人群进行交流的想法是片面的,跨文化交际不仅仅是语言,它还包含了对不同文化的理解,以及如何熟练应用跨文化交际的理论去实现成功的沟通。

再次,关于外语教育的思考。外语教育传授的不应仅仅是语言,还应包含跨文化知识。跨文化理论知识的学习同样也不应是外语专业学习者的专属,因为实际情况是,从事海外工作的人员不仅仅是外语专业出身的,笔者身边很多在海外从事工程类的同事都是通信类专业技术出身。所以,跨文化交际应该融入大学生外语教学的大纲、专业培养方案、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让我国接受过外语专业学习的高等教育人才能够掌握基本的跨文化交际知识,具备一定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六、结语

跨文化交际源于世界全球化发展的需要,同时,又需要回归到世界全球化的实践中去。跨文化交际理论知识可以帮助克服误解、偏见和歧视,从而实现更加成功的沟通。企业作为经济全球化、对外交往的主力军,也是最活跃的主体,如何通过培养自身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以对方能够听得懂的语言、看得懂的方式走出去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Larry A. Samovar, Richard E. porter.跨文化交际读本(第十版)[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2]石定乐,彭春萍.商务跨文化交际(第二版)[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

[3]李 健.基于语用分析的跨文化交际和外语教学研究[J]. 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9,24(4):35-38.

猜你喜欢
跨文化交际企业发展英语教学
跨文化交际中的“入乡随俗”
中西方价值观差异与跨文化交际的探究
Long的互动假说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中EGP+ESP模式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