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绍芬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作为一名语文教育工作者,要及时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摒弃不符合目前学生学习情况的传统教学模式,创建新型教学模式,采取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使小学生能够更加牢固地掌握语文知识,并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创新能力。与此同时,小学语文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接受水平调整课堂教学内容,全面提高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效率。
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学生只有拥有良好的识字能力,才能进行阅读和写作,识字能力是一切的基础。现阶段,新课改对于语文九年义务教育的识字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小学期间,学生要认识并且了解汉字3000个左右。虽然汉字许多具备一定的形象性,但是在汉字中又有许多形近词、多音字和多义词,汉字文化博大精深,小学低年级学生学习起来很吃力,并且小学生由于身心发育还不完善,所以集中注意力的时间很短,难以完全接受语文教师所教授的内容。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在语文课堂上进行教学,一节课全部讲解生字,语文教师在授课时也会觉得枯燥无聊,学生听起来更会觉得索然无味。所以,必须要借助信息技术改变传统课堂教学的现状。
多媒体使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变得多姿多彩,学生通过观看生动有趣的图片或者视频进行学习,可以使教学内容可以更加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使他们可以以愉快的心情去进行学习,探索新知识。“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愿意主动进行学习,也就意味着语文教师的教学工作成功了一半。比如,在讲解《秋天的雨》时,可以首先在多媒体上展示一副动态图片:秋天雨水冲打着金黄的树叶,树叶飘落在地上。这幅动态图片成功地把学生引入到课堂之中,使学生可以更加快速地进入学习状态中,随后便进行课堂导入。学生的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文章中,识字能力和水平便可以得到提升,学生也可以在不知不觉中体会到识字的乐趣。
学生利用多媒体进行识字,可以帮助学生更加快速地了解字的结构,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识字技巧和方法。语文教师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要注意展示汉字的构字规律,帮助学生可以分辨形近词。比如,在教授“青、清、晴、蜻”这一组词时,第一幅图片上可以出现基本字“青”,图片的画面上可以出现这样一幅画面,一条小河旁边有青草,天空晴空万里,草地上还有蜻蜓在飞,然后语文教师引导学生“青”字加上三点水会变成“清”,加上日字旁就变成晴天的“晴”,蜻蜓属于昆虫,所以在“青”的基础上加上“虫”就变成了“蜻”。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和讲解,对这些学习的字词印象深刻,逐渐掌握了识字技巧和规律。
信息技术可以使教学内容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把相对而言比较抽象难懂的知识转变成比较直观易懂的知识,帮助学生快速地理解教学内容。比如,在讲解《美丽的小兴安岭》时,学生对于小兴安岭的了解甚少,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观看有关小兴安岭的纪录片,让学生可以更加深入领悟到小兴安岭的美,从而加强对于文章内容的理解,调动学生学习文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学习文章内容,使学生体会到身临其境的感觉,让学生可以在愉悦轻松的环境中进行学习。
兴趣是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推动力,学生常常在写作中感觉无从下手,并且对于语文写作课抱有一定的抵触情绪,小学语文教师在写作课教学过程中也时常觉得力不从心。应用信息技术,将一部分网络资源应用到写作教学中,可以改变目前存在的这一现状。语文教师可以在课前提前准备与本堂作文课有关的资料,使作文课堂变得更加生动,也可以提供给学生一些写作的灵感和素材,为学生提高自身的写作水平奠定良好的基础,使他们可以发自内心的真正喜欢上作文课。比如,教师在写作课堂上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创设一定的教学环境,通过图像和声音,激发他们的写作热情,刺激他们的感官,借此达成教学目标。在“观察一种你喜欢的小动物”的习作中,要求学生在作文中必须体现其外形、生活习性和脾气等。有一部分学生在生活中缺少对于小动物细致的观察,所以在写作文时常常不知道该从何入手,很难下笔。这时,语文教师便可以通过多媒体,让他们可以更加直观地观察到小动物,教师再加以一定的引导,学生很快便可以找到写作方向,写作的热情更是高涨。
口语是书面语言的基础,只有学生的表达能力不断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才会得到提高。语文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根据情境自行编故事,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他们的逻辑能力,促使学生全面发展。比如,在学习《日月潭》后,可以让学生模仿这篇文章,讲述自己出去旅游时所看见的景色,在讲述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学生正在讲述的景物,将学生完全代入到课堂之中,这样对学生表达能力的提高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结合信息技术,可以改变以往枯燥的语文课堂,使语文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有趣,实现教与学的完美结合,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欲望,让学生可以在快乐中学习和成长,提高了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从而实现了高效语文课堂的终极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