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是开始实行素质教育之后出现的一个词,这个词指各个学科的素质教育,也指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核心素养的养成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后续的学习与生活。分层教学就是教师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和潜力倾向,把学生分成各自水平相近的群体并区别对待,其对学生学习有重要的激励作用。
在核心素养培养的过程中,教师的教学理念十分重要。当前,我国教师被要求应严格按照本课程的教学理念来培养学生,教师利用这种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提升学习兴趣,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在课堂上,从而使得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但是,在目前的小学教学中却很少能做到这样,他们担心这种教育理念会使课堂效率降低,学生会因为年龄的原因控制不住自己,无法做到自律的良好状态。因此,更多的教师还是采用“教师为本”的教育理念,在教学过程中以自身为主体将知识传播出去,这种做法使得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大大降低,更是习惯了用被提示的固定思维模式去思考,而失去了自主思考的能力,教学的目的偏移,无法达到预定的目标。
传统教学中存在着一个我们忽视很久的问题,就是不同学生对学习的速度和程度要求不一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能顾及到一部分学生的需求,而不是所有学生的需求。在实际教学中,一部分学生只需要很短的时间讲解就可以理解,可是有一部分学生需要更多的时间进行反复讲解才能理解。这样的方式就造成了学生的学习需求得不到满足,某种程度上导致了学生的学习成绩得不到有效提升。而分层教学的模式可以有效改善这种情况,使得学生的成绩得到提高。
当我们明白了何为小学语文核心素养之后,就能更加有针对性地对小学语文分层教学的模式进行有效实施。在此,笔者将根据自身经验以及对于分层教学与核心素养的了解,提出以下几种教学方式,希望对广大教师实行分层教学的教学任务有所帮助。
分层教学在现实生活中实现的一个难点就是没有科学合理的分层方式,这就导致很多分层方式其实是不科学、不合理的。对于分层教学这个教学方式而言,分层的方式是要考虑到班级学生的学习成绩及性格特点的。一般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况,一种是非常好的学生,学习成绩很好,性格也阳光向上且积极;另一部分学生是班级中绝大部分学生,他们可以理解教师讲的基础知识,但对于难点需要较长时间去消化吸收;最后一部分学生是无法跟上正常教学进度,基础知识较差的,这类学生需要引起教师的重视。
教师在进行实际操作时可以每周或每半个月进行一次考试,对学生进行分层,然后根据每个班不同水平的学生进行针对性教学。比如一个知识点甲班讲解一遍,就让他们自己做题并进行大量练习,乙班讲解三遍,教会学生如何进行融会贯通,并在练习时对每个学生的情况进行针对性讲解,丙班就多讲基础知识,然后进行针对性练习。
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针对不同基础的学生,实施分层教学和小组议学。课堂上的小组构成有两种基本的分组形式,一是固定的学习小组,教师根据班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分层组成相对固定的学习小组。在这种相对固定的学习小组中,小组成员实行编号,分工明确,小组学习和讨论往往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一种是临时的学习小组,即教师根据课堂学习的需要,在提出某些话题之后,根据学生兴趣爱好、人际关系等方面临时组成学习小组进行讨论交流。这样的分组形式从学生实际出发,对学生更有亲和力、吸引力。
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师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形式。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给予学生合理的评价,利用这种方式激励学生成长。检验法在教学中广泛应用,不仅由于它简单易操作,更因为它的结果准确可靠,能有效检验学生在某一时段内的学习成果,可以帮助教师更加动态化地观察学生,而不是一味的一棒子打死,学生进步就可以得到表扬,退步就应该得到批评。
比如,教师可以在学习完《钓鱼的启示》一课后对学生进行简单的检测,如学生是否记得文章内容,记到什么程度,对文章的启示明白到什么程度,能否深刻理解这篇文章的内涵,用这种简短的测试就可以看出学生对这篇课文的学习情况,态度是否认真、理解是否有偏差、对文章的思考是否够深入等,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检测,及时了解学生情况,对不同学生的情况进行分层教学,从而起到有效的教学作用。
综上所述,在核心素养的基础下进行小学语文分层教学是十分有必要的事,教师要想改善教学方式,就必须不断提高教学能力,找到自己教学的优缺点,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前主备、个别辅导、作业设计和评价手段等方面进行改善和提升,如此才能帮助学生真正理解知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使其成为国家与社会的有用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