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 敬
实施新课程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突破传统教学观念的局限,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结构和内容,从而真正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当前,初中政治教学并没有做到与生活紧密联系,有些学校的政治教学还出现了与生活实际相脱离的现象。在一般教学中,初中政治教学的范围还只是停留在教材内容上,教师在课堂上也只是过度地强调理论传授,却忽视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缺乏实际的教学,是枯燥无味的,学生的兴趣很难被激发出来,由于学生缺乏主动性,其学习效率也不理想[1]。多数初中政治教师并没有真正意识到政治学科的根本任务,认为初中生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学习理论知识,考出好成绩。在这种错误的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政治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更注重理论知识和考试技巧的传授,而忽视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的联系,不利于学生真正掌握和理解理论知识,也不利于学生提升运用政治理论知识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师的教学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整堂课的教学效率。如果教师的教学方式形式多样,并且符合学生的学情,那么学生的学习兴趣会大大增强,他们的听课效率自然会得到提高。但是,许多初中政治教师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教学方法盲目、单一,缺乏针对性,主要沿用传统的“教师主讲、学生被动学习”教学方法,课堂气氛沉闷无比。长期以往,学生在这种沉闷枯燥的氛围中可能会对政治学科的学习产生厌烦心理,不利于学生真正掌握政治知识。
教育理念是教师关于教育方法的观念,也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主导思想。初中政治教师只有树立生活化的教学理念,并将之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才能更好地实施生活化的教学策略。例如,初中政治教师在课前的导入环节融入生活化的教学理念,从生活实际入手,向学生询问几个简单问题,调动学生在生活中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记忆,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政治课堂增添一些生活的气息。
初中政治课程与实际生活息息相关,密不可分。初中政治课教学将政治知识和自身的生活实际紧密地结合起来,注重学习氛围的营造和学生的个人情感培养,让学生的学习联系真实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政治课堂的教学中,感悟到生活的乐趣,有利于提升学生对于该学科的兴趣[2]。因而,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初中政治教师应当立足现实,创设与初中学生的知识背景、生活环境紧密相关的,同时又能吸引学生兴趣的学习情景,让政治教学变得丰富立体,激起学生的积极思考,使学生能够从中感受到学习政治的乐趣,让学生产生学习政治的需要,激发学生探索政治理论的动力。具体来说,初中政治教师在创设生活情境时,需要学会换位思考,了解学生心中所想,增强教学趣味,同时在课堂上提出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思考政治课程与生活的关联,促使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了深入的思考。
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学习方式。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现代社会,教师普遍运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这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教学效率。现行初中思想品德课教材注重学生的生活经验,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将学生课堂学习间接经验与现实生活直接经验结合起来,使课堂学习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构建学生感兴趣的生活课堂[3]。因而,初中政治教师应当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多媒体这种直观、形象的手段,创设生活情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当学习“知法懂法”这一章节的内容时,初中政治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相关的视频,创设与学生实际相关的情境,增强学生对于法律知识的理解,达到初中政治教学的目的。
随着新课标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反对传统的灌输式教学,主张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促进学生自主、个性、全面发展。新课标改革对初中政治教学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初中学科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初中阶段是学生形成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健康人格的关键阶段。因而,初中政治教师必须要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水平,及时更新思想观念,借助现代化的教学工具,让生活化的教学理念贯穿于整个政治教学课堂,让政治课堂与生活紧密相联,让学生对政治课堂知识有更为深刻的体验,从而提高政治课堂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