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有琴声

2020-04-07 16:47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20年28期
关键词:琴台俞伯牙钟子期

常想起琴台的风景。烟波浩渺的长江边矗立着黄鹤楼伟岸的身影,稍低的绿丛中,便藏着琴台。

怀念那四境无人的凄神寒骨,可以听凭心跳。千年岁月无声无息地从冰冷的古琴台上流过,只刹那间——人已亡,琴已碎。侧耳听江上的潮起潮落,江风送来婉转痴迷的歌声,仿佛“洋洋兮若江河”的感叹,待要细听,却已逝去。那是否如母亲的温柔软语,亲切而缥缈?我生命中至爱的人啊,她早逝的亡灵是否已回归了故乡的琴台?

琴台之外,我本不过一介书生,惯如浮萍飘荡、飞花逐水一般。“乘风破浪”还很遥远,“日暮乡关”已然成梦。俞伯牙、钟子期的神话已远去,我不再上黄鹤楼,间或老气横秋地言道“男儿有泪不轻弹”。唯独这琴台忘不掉,摔碎了琴的地方不一定真摔碎了灵。平静时,常听到悠扬的琴声,伴着我的心跳,便想起已逝者的泪也这般大珠大珠地落在琴台上。于是,真正承认了人性的脆弱,脆弱到并非拿眼泪消解,而是倔强地逃避伤痕,将无所归依的阵痛融于一笑之间。

殊不知正视了脆弱才可升华为坚韧,看清了自我才可逐渐成熟。琴声中,我这般自责又伤心,直到坦然落泪——我不能没有这琴声,也不可能摆脱它。自我出世以来,这琴便已铭刻于胸,奏响我生命的乐章,打开我灵魂深处天光云影的一隅。剑在手固然可以劈开红尘荆棘,琴在心却是意志、是信念,在我冷落时唤醒我的热情,在我孤寂时照亮我的生命。

我忽然理解了俞伯牙的悲歌,他在琴台奏响的并非是得到钟子期认同的高山流水,而是他自己的个性和灵魂。钟子期也不仅是个知音,而是又一个俞伯牙,是他的骨中骨、灵中灵,是他追求的自我价值的浓缩。子期已逝,伯牙悲的其实是自我的丧失。其实,人人心中都有琴声,不过常在蝇营狗苟的俗世中被遮掩。人们默默走着,抑或坚韧,抑或世故,不闻不说,如此寥落而已。可也有天真执着者,依然“欲上青天揽明月”,然而寻寻觅觅之中又常是“弦断有谁听”。于是痛苦,复而超脱,去狂欢,去舞剑,却不知“明朝散发弄扁舟”是豪放更是无奈。未能到达老庄的逍遥境地,我等碌碌凡人今生便注定要挣扎在如此矛盾之中。琴音蕴含了所有对生命意义的追求与思索,小桥流水的儿女情长已融化在浩渺长江的碧涛之中。

悠悠琴声伴着江上的潮起潮落,点燃万年红尘的盏盏明灯,那是血与泪的心曲、灵与肉的情歌,亘古不变。只要心弦触动,琴声便会响起,琴声中——或许会落泪,可经历了这痛苦的旅程,人生才会日臻完美。当琴声洗去一身风尘,生命亦变得熠熠生辉。

未哭时,木讷地走着;哭过后,昂然地走着。常想起古琴台的景致,台如丰碑般矗立在黄鹤矶上,其下长江水生生不息地流过。无论走到哪里,那千古绝唱便是生命的根本。

再走时,耳畔是风声;心中则是琴声。

猜你喜欢
琴台俞伯牙钟子期
武汉琴台美术馆——月湖畔的银色“梯田”
伯牙鼓琴
成都琴台路
向大自然学艺
何谓“知音”
高山流水
从《蜀相》《琴台》用典浅析杜甫创作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