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 洁
汽车产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重要的战略性、支柱性产业,对扩大消费、稳定经济持续稳健增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二手车市场作为汽车市场体系中重要的一环,近年来发展迅速,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根据新售乘用车上险和车管所数据显示,2019年,江苏全省销售乘用车165.7万辆、二手车交易160.7万台次,新车与二手车的交易比例接近1∶1。因此,分析江苏省二手车市场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对二手车行业整体的健康持续发展乃至国民经济的提升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我国二手车在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萌芽,以私人交易和自由市场为主。从1998年《旧机动车交易管理办法》发布起,交易形式由私下交易转为二手车市场内交易为主,二手车市场规范化初具雏形。2005年更加规范的《二手车流通管理办法》出台,使二手车市场由行业特殊管理转变为市场化运营,标志着我国二手车行业开始进入规模化发展阶段。二手车经纪、二手车拍卖和置换等交易模式相继出现。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二手车行业加速与互联网结合,涌现出许多电商平台和大数据服务商,如瓜子、优信、人人车、车300等,也催生了C2B、C2C、B2B等多种线上交易模式。
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二手车交易1492.3万辆,同比增长8%,交易额近万亿元,但二手车交易量占新车销量比重只有发达国家的1/3左右,据此测算,我国二手车交易量理论上应该接近4000万辆,发展空间巨大。2016年以来我国部署取消二手车限迁政策,要求除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地区以外,各地区应允许符合标准的二手车迁入,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地区,允许符合标准的二手车在本省市内交易流通。目前为止,大气防治污染重点区域外的25个省市均已经明确取消限迁,有关地区也取消了省内限迁,受益于此,2019年,二手车跨区转籍的比例比2015年提升了8.7个百分点。
江苏二手车市场从上世纪80年代起步,历经30多年的发展,取得了飞速发展。尤其2010年以来,新车市场不断发展,二手车交易也随之增长,大批二手车交易市场在此期间相继成立。截至2019年末,江苏汽车保有量为1919.2万辆,十年增长率为240%。二手车年交易量从2010年的58.9万辆飞跃至2019年交易量160.7万辆,增长率为172.8%。得益于全省多地对省内二手车迁入标准的调整,2019年全省二手车交易160.7万台次,占全国交易量的10.8%,同比增长15.9%,高于全国8个百分点。
为贯彻落实《关于促进二手车便利交易的若干意见》,江苏及时出台了《江苏省关于促进二手车便利交易的实施意见》,推进全省二手车检测技术推广使用、市场经营诚信建设,同时积极推进二手车交易信息化管理。部分二手车有形市场结合城市规划调整得到升级改造;信息化管理、多元化经营、网络化营销等有效举措在规模市场广泛应用;经纪、拍卖等二手车传统经营模式得到发展;一站式服务和在线交易审核逐步推广,二手车便利交易政策进一步得到落实。
1.从交易规模来看,近年来连年增长。近年来,江苏汽车保有量增速逐步放缓。但二手车交易规模稳步扩大,特别是2019年二手车交易量同比增速达到15.9%。(数据来自省汽车流通协会根据商务部业务系统平台采集的江苏二手车市场经营年报数据以及市场调研数据)从新车销量与二手车销量对比来看,(这里新车销量以新车乘用车上险量计,下同)江苏新车销量逐年下滑,新车与二手车销量比由2017年的1.4∶1,至2018年的1.2∶1,再到2019年的1∶1。
2.从交易品牌来看,大众最受欢迎,中高端车紧跟其后。据调研,二手车销量排名前5的汽车品牌分别是大众、别克、奔驰、宝马、奥迪。从购车偏好看,二次购车以中高档车为主,选择购买20万元以上二手车的占一半以上。可见,家用汽车市场步入二次购车的升级换代期,中高端汽车需求量扩大。
3.从交易车型来看,车龄低龄化,置换速度加快。随着经济条件的好转,广大车主越来越倾向于改善性换车。因此,流通的二手车车龄越来越低。目前,尽管市场上依然以4-10年车龄的二手车为主,销量规模最大,占总交易量的5成以上。但3年及以下车龄的二手车销量已经从2017年的不到30万辆,到2019年突破40万辆,连续两年保持高速增长。
表1 2015-2019年江苏省各车龄二手车销量 单位:万辆
4.从经营主体来看,企业多元创新发展。从驻场企业来看,江苏二手车市场内以经销企业为主,占比6成以上,其次是经纪企业,占比35.5%。从各类型企业数增长来看,传统经营模式得到发展和创新。随着部分二手车有形市场的搬迁调整,驻场商户和鉴定评估机构有所流失,以轻资产信息服务为主的经纪、拍卖等二手车传统经营模式得到发展和创新。2019年拍卖企业、经纪企业个数分别同比增长31.3%、5.7%。
从市场规模来看,江苏主要以小规模(1万台次以下/年)二手车市场为主,近三年占比在60%以上。大规模(3万台次以上/年)市场份额近几年来逐步缩减。
5.从区域发展来看,苏南地区占绝对主体。从江苏三大区域来看,苏南地区二手车市场数量最多,且规模较大,2019年苏南地区二手车市场数量占全省的比重为65.3%。苏中地区二手车市场稳定发展,自2017年以来稳定在24家左右。而苏北地区市场规模逐步萎缩,2015-2019年间市场数量逐渐下降,占比由2015年的24.1%下降至2019年的14.4%。
从各设区市来看,苏州、南京、无锡以绝对优势领跑全省,三市二手车销量占全省二手车总销量的半壁江山。2015年-2019年三市二手车销量占全省比重分别为44.5%、48.2%、50.2%、42.4%和47.1%。其中,苏州销量最大,占全省的二成左右。2019年苏州二手车交易33.7万辆,交易额约267亿元。
未来十年我国将进入换购需求驱动增长期,换购需求渗透率将迅速提升。从全省看,2015年以来购置税减半政策刺激带来的汽车增量即将达到4-6年的核心更新换代周期,预计未来两年江苏省汽车换购更新容量大约在500-650万辆左右。二手车市场交易也将拥有更广大的空间和利好:
表2 江苏省二手车市场驻场企业情况
1.性价比高,为车主减轻经济压力。一是二手车价格低廉,对收入相对低或是想购买更高级车型的消费者吸引力较大。如镇江国三二手车以其较低的价格,仍然受到北方和西部地区市场的青睐。二是随着国人换车频率的提高,车龄缩短导致二手车辆质量相对提高,能很好地满足购车者的使用需求。三是贬值率低,据二手车市场评估人员介绍,汽车在购买三年的平均贬值率在50%左右,三年后贬值率明显降低。对购买5-6年车龄汽车为主的二手车主来说,购买二手车承担的贬值风险较低。
2.品牌丰富,为车主提供更多选择。在二手车市场,同样的价格可以买到各种品牌不同层次、不同车型、不同年份的车辆。在越来越多的家庭购置第二辆、第三辆车的情况下,降低需求、为了情怀购车也会为市场增添活力。
3.后市场发展,为车主提供更好保障。汽车后市场是产业链中最稳定的利润来源,据有关资料显示,全球汽车服务业50%-60%的利润是从汽车的维护环节中产生的,是汽车市场发展中不容忽略的增长亮点。江苏已全面进入汽车时代,汽车保有量处于黄金“井喷”期,由此衍生出来的后续维修、保养、汽配用品等后市场容量将快速增长,汽车后市场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
1.市场整合加速,将向商超化、规模化、品牌化转型升级。随着消费的升级及人们生活品质的提高,以及新城市发展规划需要,传统二手车有形市场也在谋求转变,省内的即将新建、在建的市场中,无不将商超化、规范化、品牌化、信息化作为转型升级方向,着力打造多业态融合的地标性汽车商贸服务综合项目。近年来,苏州恩嘉壹汽车投资集团先后投资并购苏州、无锡等地五家市场,统一管理运营;宿迁市国有城投集团投资运营宿迁市二手车市场,填补宿迁市场空白;无锡玖城二手车市场有限公司与阿里集团合作,在全省发展阿里二手车联盟市场。这些以资金撬动或者品牌植入等形式进入二手车有形市场领域,将充分发挥其规模效应、连锁相应和品牌影响力。
2.运作创新加速,竞合有序的流通模式正在形成。受我国车市下行和新车价格走低的影响,二手车行业的经营风险有所提高,部分二手车经营企业为降低营业风险,减少资金投入,更加重视车源共享、分段取酬、以服务好客户为导向的合作方式。各地跨省二手车经销商联盟层出不穷,同样是想打破有限的区域车源限制,降低车源收购风险、拓宽销售渠道、加快资金周转,提高盈利能力。车商联盟、合伙人制度、经纪中介、直播带货等多种模式正在改变单打独斗、坐店等客的传统方式,为行业发展注入活力。
3.产业上线加速,网络化、一体化将成为共识。随着汽车消费市场由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在互联网的推波助澜下,“互联网+汽车”营销模式正在形成,传统的销售模式正受到挑战,网上卖车成为一种新的营销方式。不过就目前消费者的购车习惯来看,更愿意“线上选车,线下买车”,网络营销更多的仍停留在广告宣传和品牌推广阶段,线上传播引流、线下体验交易的融合方式成为共识。如瓜子二手车在南京、苏州、常州等地布局严选二手车直卖店;苏宁集团与常州武进二手车市场等多地市场合作打造苏宁优选二手车频道。车置宝、优信、58二手车、大搜车等二手车平台纷纷推出库存融资、消费金融、认证延保、门店加盟等赋能产品及新零售模式,有效提高行业经营水平,扩大了二手车消费市场。
一是大部分家庭仍秉持买新不买旧的思想,对二手车质量产生疑虑,接受程度差,难过自己的心理关;二是买家期望值过高,在物美和价廉中难以达到平衡,这样多次对比,很多买家就放弃二手车,转向购买新车。
一是“空壳市场”乱象带来恶性竞争。二是部分二手车市场规划和管理落后。起步较早的二手车市场,市场早期设计规划和管理等跟不上当前的发展形势,市场鱼龙混杂,企业实力不一,环境拥挤陈旧。三是缺乏牵头管理。二手车市场准入等管理由商务部门负责,过户环节由公安车管负责,交易纳税由税务部门负责,车辆排放由环保部门负责,交易行为由市场监督部门负责,缺乏统一扎口管理部门,使得市场缺乏规范、秩序混乱,消费者在交易过程中会面临业务办理繁杂、维权渠道不畅等问题。
据调研,目前江苏二手车交易没有统一的评估体系,评估结果也会因人而异,导致了市场存在定价不合理的问题。一些规模较大的二手车市场,会请专业的第三方评估机构进行评估,并为评估结果负责。但一些小的二手车市场为了节约成本并不会请专门的评估机构。此外,二手车的鉴定评估没有科学统一的标准,对于车辆的背景,比如实际行驶里程、维修记录、事故记录信息等缺乏公开透明,甚至有些评估机构承诺可以修改记录,乱象杂生。
从当前我国二手车交易税的政策情况看,从事中介活动的经纪公司,不需要缴纳增值税;二手车拍卖公司缴纳4%的增值税,二手车经销商需缴纳增值税为2%(自2020年5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改为按0.5%征收增值税)。在税率和经营成本的综合考量下,当前大多数二手车经销商实际开展中间寄售业务,实为经纪而非经销,最终达到以个人名义进行过户从而避税的目的。其结果一方面导致税收流失,另一方面也制约了二手车交易行业经营主体和模式相对分散,难以做大做强。
一是市场内缺乏检测、评估和管理的专业化团队,从业人员素质层次不齐,专业技术不足,检测维修得不到保证,车辆过户、保险办理等服务办理不到位,“故障车”“问题车”混杂其中,给消费者带来安全隐患,消费者在购买过程中面临质量欺诈、价格欺诈、购买非法车辆等交易陷阱和风险。二是售后服务水平有待提升。与4S店相比,二手车市场售后服务水平相对较低,有的甚至没有售后服务,大多都遵循“车子出门不负责”的规则。消费者保障系统较弱,消费者后期车辆维修维权困难多。
研究出台规范管理意见,完善二手车市场准入机制。对于不满足准入条件的交易方,不予进入交易市场。以此来解决二手车市场规模小、交易形式档次低、配套服务不全,皮包公司多,交易风险大,交易信息无法统计,偷税漏税严重等问题。
一要加大二手车市场监管力度,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克服无序竞争及不良竞争,打击以次充好、隐瞒欺诈等行为,将二手车交易市场和二手车经营企业纳入政府部门诚信建设体系。二要针对目前市场管理部门繁多的现象,建立跨部门管理协调机制,为消费者提供一站式维权服务渠道。三要加大对二手车信息造假、操作违规等行为的惩罚力度和执法力度,实现政府与市场主体的良性互动和服务与监管的有效结合。
建议完善二手车流通信息平台建设。建立覆盖生产、销售、登记、检验、保养、维修、保险、报废等汽车全生命周期的信息体系,解决二手车交易中信息不透明的问题,提升消费者对二手车的认同度。严格控制二手车评估师持证上岗制度,要求对车辆进行评估的人员必须是专门人员,对所有参与二手车评估师证考核的人员进行统一的培训,同时建立一套科学、完善、权威的二手车评估标准。
向发达国家的二手车市场学习,建立一套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为卖出去的二手车提供一定时间或者一定里程的质量保证。同时二手车经销商也可以学习汽车4S店的经营模式,为卖出去的车提供售后维修服务。二手车经销商可以跟汽车维修店合作,让客户前往指定的维修店维修保养,并处理售后问题。
督促苏州、南通、淮安、扬州四地尽快取消省内二手车限迁规定,确保政令畅通,保障全省二手车市场有序流通;协调长三角地区城市间降低二手车迁移标准,或对于省外迁入机动车标准进行适当调整,进一步扩大二手车流通范围;推进江苏二手车出口试点工作,开拓二手车市场发展新领域,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全省汽车消费增长和二手车交易健康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