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秋竹,孙国徽
(1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哈尔滨150038;2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农村经济发展研究所,哈尔滨150028)
大豆(Glycine max)起源于中国,古称菽,如今广泛栽培于世界各地。大豆作为中国重要粮食作物之一,已有悠久的栽培历史,是含有丰富植物蛋白质的作物。大豆最常用于制作各种豆制品、榨取豆油、酿造酱油和提取蛋白质等。中国是大豆原产国和主产国,20世纪90 年代还是大豆净出口国,但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国内对大豆需求增长过快,导致转变为大豆进口大国。2017 年大豆总进口量却高达9554万t,金额397.4亿元,其中从巴西和美国进口大豆5092万t和3285万t,分别占到45%和29%。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的升级,对于中国大豆进口格局产生一定影响。作为关乎中国植物蛋白和油脂供应安全、粮食和食品战略安全的农作物,大豆更加受到人们的关注。黑龙江省是全国大豆重要和主要产区,种植历史悠久,一般种植面积及产量均能占到全国大豆种植的40%以上,占北方春豆种植面积的60%以上,在全国大豆产业发展占有重要地位。黑龙江省具有较为明显的生态气候、地理环境及社会经济的优势,一直对大豆品种培育和栽培耕作措施的科学研究较为重视,培育出一批高产高效优质抗病的大豆新品种,并选用高产栽培模式,良种良法搭配使得黑龙江省大豆种植生产较大幅度的提升。随着环境气候的变化、进口大豆的冲击、主要粮食作物高产高效提升,大豆种植面积日渐萎缩,国家供给侧宏观调整等因素的影响,黑龙江省大豆产业面临巨大挑战和前所未有的困境。笔者对黑龙江省大豆产业现状进行分析,整理黑龙江省大豆品种栽培技术模式的研究进展,并通过黑龙江省各地区种植生产优势的比较,明确依据黑龙江省大豆区域优势配套集成相应的栽培技术模式,旨在为解决黑龙江省大豆产业发展难题提供针对性的理论依据。
由表1 可见,2017 年黑龙江省大豆生产总产量排名前5 位依次为黑龙江农垦、黑河、齐齐哈尔、绥化和佳木斯,其大豆种植总产量占到黑龙江省大豆总产量的77%。而大豆播种面积排名前5 位依次为黑河、黑龙江农垦,齐齐哈尔、绥化和佳木斯,其大豆种植面积将近占到黑龙江省大豆播种总面积的75%。这些数据表明,在大豆发展新形势下,这些地区将是今后大力持续发展大豆产业的重点区域。大豆单位面积产量排名前3 位为黑龙江农垦、绥化及佳木斯地区大豆单位面积产量分别为2422.22、1930.76、1891.59 t/hm2,均高于黑龙江省平均;特别是黑龙江农垦大豆生产单位面积产量高于省总体平均水平30%左右,这与黑龙江农垦宏观调控政策、机械化现代化管理化程度较高有关。
绥芬河、七台河、抚远和大庆地区的大豆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在全省大豆种植生产中均表现最不明显,仅占到黑龙江省大豆种植面积和总产量的2.64%和1.99%,其单位面积产量1538.31、1519.84、1432.15 和1667.07 kg/hm2,均低于黑龙江省大豆单位面积产量平均水平,这可能是因为4 个地区生产环境气候处于高寒地区,不太适宜大豆种植生长发育。今后可以作为大豆栽培技术模式研究的重点区域,结合特殊的气候条件可以创新集成出适合本区域生态气候的新型栽培技术模式,进一步提升大豆生产水平。
为应对黑龙江省不同生态气候环境,特别是有些地区出现日益干旱内涝低温等逆境气候环境的明显变化,在大豆生产过程中综合运用作物栽培耕作措施,贯穿大豆整个种植生产过程,在关键生育环节均采用对应的栽培技术措施,根据不同生态区域种植气候特点,集成不同的栽培技术模式,形成大豆高产优质抗逆的栽培模式区域化布局,将更好地发挥大豆优良品种的生物高产优质潜能,对推动黑龙江省大豆生产科学技术发展起到重要作用。近年来黑龙江省大豆栽培技术得到不断创新和提升,已经从传统平作、垄作发展成大豆三垄栽培技术模式、大豆覆膜栽培技术模式、大豆窄行密植栽培技术模式、保护性栽培模式、玉米原耕卡种栽培家技术模式等依据条件制定的区域性栽培新模式,这些栽培模式的大面积推广应用示范对于黑龙江省大豆种植生产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表1 2017年黑龙江省各地区大豆种植面积、总产量和单位面积产量情况表
多适用于黑龙江省东部三江平原的低湿平原地区,是近些年黑龙江省大豆生产推广应用广泛栽培模式[1-3]。选用高产优质、成熟期适宜、秆强、主茎发达、抗逆性强的优良品种[4],合理控制施肥比例,实现科学合理的田间管理[5]。适于黑龙江省平原地区,有效解决耕层薄、施肥浅、植株分布不匀、缺苗断垄、病虫害防治不当、致使大豆单产不高、总产不稳等问题[6]。主要技术内容包括:(1)耕作上以翻、旋、松相结合的秋精细整地;(2)确定适宜播种时间,采用垄作栽培措施;(3)施肥方式上为分层深施肥;(4)改单条平播为垄上双条精密点播;(5)一机多用[7]。
适用于黑龙江省大豆主产区中逐年干旱和低温冷凉的生产环境[3,6],选择当地基本成熟的中晚熟、秆强、抗倒伏、有分枝、单株生产力高、适合行间覆膜栽培的大豆品种[1,8]。分为平播行间覆膜(干旱地区或干旱年份运用)与大垄行间覆膜(在低湿地区运用)2种模式,以地势平整、排水良好,深松土壤、有秋整地秋起垄的生产条件为宜[4]。主要技术内容包括:(1)选择适宜的地膜,拉力强劲,有利于机械起膜作业的地膜;(2)播种机多选择能一次性完成施肥、覆膜、播种、镇压多项作业;(3)播种方法采用膜外单行平播,肥料施在膜内,分层侧深施肥;(4)膜要拉紧实,膜上盖土,以防止风大掀膜;(5)苗期降水量大,注意覆膜后土壤透水性差的问题,避免涝害发生;(6)起膜采用中耕机进行回收,预防杂草和病虫害发生。
适用耕作条件良好、耕层结构优良、防涝抗旱能力强、不同生态条件和生产力水平条件下推广,一般可增产22%以上。选择当地基本成熟的秆强、抗倒伏能力强、高产优质潜力大、大豆植株群体生产力高的品种,以秆强耐倒的矮杆或半矮杆品种适宜[2,5,8]。根据不同情况分为平播窄行密植(以矮杆品种为基础,配合气吸式播种机,在平翻或耕茬基础上进行窄行条播,平播平管,一平到底的密植模式)、大垄窄行密植(生产力水平较高的中南部、东部低湿易涝,前期土温低,后期雨量集中的地区)和小垄窄行密植(继承原有垄作的长处,吸收单行播种的优势)3种栽培模式[5-6,9]。通过缩小行距、扩大株距、适当密植,改善大豆群体素质结构,合理利用生产发育的生态空间,使得大豆植株群体分布更为均匀合理,增加光合作用面积,特别改善大豆群体中下层受光条件,充分提升水、肥、光、热等环境资源利用效率[4]。在吸收、消化、利用和借鉴国内外大豆窄行密植技术模式的基础上,试验示范、嫁接创新集成的,深松分层和侧深平衡施肥、化学除草新技术和双行点播技术集成为一体的新型栽培技术模式[3]。
该栽培技术模式意在为黑龙江省进行供给侧调整,轮作倒茬的作业区域,改善土壤生产环境,保护水土流失,减少作业的区域,多在机械化程度和管理水平高、农业设施较为齐备的环境区域推广示范。适用于高产优质成熟期适宜,秆强,主茎发达、生产力高、抗逆性强的品种。改善传统以翻、耙、压的耕作模式,减少传统耕作措施中能耗高、过分耕作以及水土流失严重、破坏生态环境的缺点[4]。有效节约成本,促进大豆增产增效。免耕播种施肥,通过秸秆粉碎还田,覆盖土壤,秸秆覆盖率不低于30%,采用机械化或半机械化播种,保证播种质量,在满足作物生产发育基础上尽量减少田间耕作,深松土,控制杂草,实现传统耕作模式的有效创新,起到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3]。
根据不同区域气候和生产的特点,选用不同的栽培技术模式尤为关键,对于北部高寒地区,农作物生产发育周期较短,春天和夏天典型干旱气候,例如黑龙江省西南部风沙干旱区和中西部盐碱土生态区,建议采用行间覆膜栽培模式;对于低洼或者易涝地区,例如黑龙江省中部、中南部黑土生态区等区域运用三垄式栽培技术模式更为合适;对于机械化程度高的区域,例如黑龙江省东部三江平原湿润与半湿润生态区,窄行密植栽培技术模式或者保护性的耕作模式是不错的选择[1,2,4,9-10]。
研究数据来自黑龙江省统计局的黑龙江省2018年统计年鉴,采用综合比较优势指数方法进行分析研究[12-15]。
其中涉及到规模优势指数(SAIH)、效率优势指数(EAIH)及综合比较优势指数(AAIH),如式(1)~(3)。综合比较优势指数、大豆播种面积和单位面积产量后,在比较对象范围内进行分析是否具有综合比较优势。
式中,S01为黑龙江省各地区大豆播种面积,S02为黑龙江省大豆播种面积,S11为黑龙江省各地区粮食作物播种面积,S12为黑龙江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E01为黑龙江省各地区大豆播种面积,E02为黑龙江省大豆播种面积,E11为黑龙江省各地区粮食作物播种面积,E12为黑龙江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
利用2017 年黑龙江省各地区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及单位面积产量的数据,依据前人研究方法,通过比较优势指数分析法对全省大豆生产宏观布局层面进行分析研究,计算出16 个地区的规模优势指数、效率比较优势和综合比较优势指数(本研究将黑龙江省农垦总局管理的区域作为一个特殊“地区”进行研究),根据优势指数区间范围划分,得到黑龙江省各地区大豆生产比较优势的优劣程度(表2)。
从黑龙江省各地区大豆生产规模化层面分析,大兴安岭地区(3.1001)规模优势指数程度最高,黑河(2.8640)和伊春(2.6167)较为明显,双鸭山(1.3188)和牡丹江(1.2625)其次,农垦总局(1.0518)和齐齐哈尔(1.0015)也具有一定规模比较优势的大豆生产。哈尔滨(0.3195)和七台河(0.6575)地区的大豆生产规模化具有最为明显的绝对劣势。整体来看,黑龙江省各地区大豆生产规模化优势指数优劣程度反映出强绝对优势5个地区,弱绝对优势2个地区,弱绝对劣势2个地区,强绝对劣势7个地区。
从黑龙江省各地区大豆生产效率化层面看,大兴安岭(2.3604)地区大豆产出效率比较优势最为明显,黑河(1.9668)和伊春(1.5441)在大豆产出效率比较优势较为显著,抚远(0.7548)、哈尔滨(0.7518)和大庆(0.7312)地区大豆生产效率比较优势处于绝对劣势最为明显。整体来看,黑龙江省各地区大豆生产效率化优势指数优劣程度反映出强绝对优势3个地区,弱绝对优势2个地区,弱绝对劣势5个地区,强绝对劣势6个地区。
通过黑龙江省大豆生产规模化和效率化优势分析后,综合考虑得出综合优势指数,大兴安岭(2.7051)和黑河(2.3734)处于综合比较优势的最为明显的强绝对优势程度,牡丹江(1.1398)和双鸭山(1.1218)综合比较优势较为明显,大庆(0.3559)和哈尔滨(0.4901)地区的综合比较优势最为明显的强绝对劣势状态。整体来看,黑龙江省各地区大豆生产综合优势指数优劣程度反映出强绝对优势5个地区,弱绝对优势1个地区,弱绝对劣势4个地区,强绝对劣势6个地区。
表2 黑龙江省各地区大豆生产比较优势指数情况
大兴安岭、黑河和伊春无论在规模化还是效率化以及综合比较优势看,均处于强绝对优势,这与该地区处于寒地大豆生产种植区域,近些年通过宏观供给侧调整政策,同时配套优良大豆栽培技术措施,激发了这3个地区大豆生产潜能。大庆和哈尔滨地区从规模化和效率化上都呈现强绝对劣势,这也说明哈尔滨和大庆地区生态环境不太适宜大豆生产种植,规模小,效率提升较慢。黑龙江垦区、佳木斯及双鸭山地区呈现规模化优势较小,但效率化优势较为明显,这可能是因为佳木斯和双鸭山地区处于三江平原地区,具有适宜大豆种植生产的生态气候环境,黑龙江垦区机械化程度和生产技术把控具有优势。
黑龙江大豆产业发展存在着品种综合潜能欠佳、栽培模式推广应用不到位、缺乏较强组织化的管理、具有较为偏低的经济竞争力等严峻的瓶颈问题,急需在增强基础科技研发创新能力,加大栽培模式推广示范力度,确保稳定的种植面积,扩大轮作栽培种植合理范围,促进大豆生产区域规模化,加强生产管理规范化,健全产业发展政策扶持制度等方面得到提升[16-17]。其中栽培模式配套措施方面,前人对大豆栽培技术模式研究的探讨多集中在具体农艺措施方面[2,5,10-11],对于不同栽培技术模式适用性、优缺点、适用品种特性及生态环境等方面分析对比与提炼不够深入,而针对黑龙江省大豆生产优势区域示范推广的栽培技术模式的总结研究更少。
本研究通过比较优势分析方法,明确黑龙江省大豆生产集中在黑龙江农垦、黑河和齐齐哈尔地区,也有向大兴安岭和伊春地区发展的趋势,这些区域将是黑龙江省大豆产业高效率发展集中攻关的区域,从比较优势角度为制定黑龙江省大豆产业发展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大豆栽培技术模式理论研究应围绕黑龙江省不同区域气候条件以及区域优势开展,将优质品种培育与栽培技术措施科学集成,良种良法,因地制宜,通过宏观层面调控、生产管理标准化和现代农业机械化的实现,形成一系列的适宜不同生态区域耕作的大豆高产优质高效抗逆的栽培模式,更好地提升黑龙江省大豆种植水平,推动大豆产业整体可持续发展。
黑龙江垦区辖区地理分布较广,农业生产区域优势较为明显,尤其是具有高优势的自然环境条件,高效率的现代农业生产管理模式,高匹配的农业机械化装备;黑龙江垦区大豆生产在干旱地区采用行间覆膜、原垄卡、少耕免耕等栽培技术模式,在低洼易涝区域采用三垄栽培技术模式较多。黑河和齐齐哈尔地区地处中高纬度寒地干旱区域,多采用行间覆膜栽培技术和大垄密植栽培技术模式有效的克服该地区春旱低温冷害等大豆生产难题。下一步研究工作应针对大豆生产优势区域的生产潜能、生态环境和栽培措施的发展趋势进行具体比较分析,进一步为扩大黑龙江省大豆产业的区域优势提供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