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奖依 黄振发 韦媛 张思侬 唐琳玲 王川
【摘 要】本文阐述广西农类高职贫困生“心理贫困”的主要表现,分析贫困生“心理贫困”的微观原因,调查发现“心理贫困”贫困生在经济帮扶、心理帮扶、实践活动能力提高方面的需求比较明显,提出广西农类高职贫困生“心理贫困”的教育管理对策:精准识别,加强经济资助与精神扶持有机结合;精准管理,助建“心理贫困”贫困生心理帮扶体系;精准干预,助力贫困生有效处置“心理贫困”;精准实施,助推“心理贫困”贫困生能力提升;精准认知,助领“心理贫困”贫困生“四自”教育。
【关键词】农类高职院校贫困生 “心理贫困”现象 教育管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0450-9889(2020)39-0139-03
高职贫困生作为大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其心理健康问题显得尤为重要。部分高职院校对贫困生的心理辅导工作不够规范、不够精准,使得很多高职贫困生不仅经济贫困,因经济压力导致的“心理贫困”现象也日益突出。对“心理贫困”贫困生的教育与管理是学生资助工作的重点。本研究结合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际,就广西农类高职贫困生“心理贫困”现象及教育管理对策进行探索。
一、广西农类高职贫困生“心理贫困”主要表现
农类高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主要来源于农村地区尤其是边远山区的农村。他们“心理贫困”主要表现在:其一,人际交往障碍。虽然内心极度渴望与他人交流合作,希望融入集体,但因兴趣爱好单一、家庭教育缺陷,沟通能力、组织能力、团结协作能力的缺乏,不敢大胆交往,人际交往圈子狭窄,有的甚至脱离群体孤立自己,自我封闭。其二,自我认知迷茫。自我观察不全面,自我分析不科学,自我评价不恰当,认为自己家境贫寒而低人一等,经常表现出要么自卑、敏感、脆弱、焦虑,要么自负、高估自己、盲目自信,极易出现消极情绪心理。其三,心安理得心理。一部分贫困家庭及其子女不积极寻找解决困难的出路,长期依靠国家、社会、学校无偿的经费资助,使得贫困学生及其家庭形成理所当然享受无偿资助的心理,缺乏感恩诚信意识。其四,就业压力大。贫困生因经济贫困原因缺少相应的学习设备、学习培训机会,致使学习质量偏低,继而引发就业竞争能力不够强,自信心缺乏,自我效能感明显偏低,对自己的能力及未来容易产生怀疑,产生消极应对心理,导致心理压力的出现。
二、广西农类高职贫困生“心理贫困”原因的微观分析
(一)家庭经济因素。造成家庭贫困的主要原因调查方面(多选题),“父母文化水平低,谋生能力低”占67.29%,“贫困地区自然条件差”占43.1%,“兄弟姐妹多”占39.56%,“因病致贫”占30.99%,“自然灾害”占14.32%。
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调查方面,“在家务农”占51.44%,“外出务工”占26.82%,“在家务工兼临时工”占16.95%,“其他”占4.79%。
本研究相关调查显示,很多贫困学生家庭贫困的主要原因是:当地自然条件差,主要靠务农、外出务工、打临时工为生,家庭兄弟姐妹较多,日常开支较大。因家庭经济贫困,许多学生父母长年忙于生计,无暇顾及学生在成长和生活过程中遇到的心理困惑、情绪问题,使得这部分学生心理困惑长期积累,可能会导致不健康的心理、不良性格习惯的形成。
(二)家庭教育因素。因经济导致的家庭教育缺陷影响贫困生的心理是客观存在的。据调查显示,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的贫困生中,父母学历水平“初中及初中以下”占89.18%。从某种程度上看,由于大多数贫困生的父母文化水平较低,他们无论是在学习上还是情绪情感、人际关系等方面都无法帮助自己的子女,不能很好地对学生进行及时的心理干预和正确的心理教育或引导,还有的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方式缺乏宽容理解,简单粗暴,这使得部分学生心理困惑可能长期积累,出现不健康的心理。
调查发现,“留守儿童,长期跟随爷爷(奶奶或姥姥、姥爷)生活”占26.87%。隔代教育的出现,爷爷(奶奶或姥姥、姥爷)的过分溺爱以及不科学的教育方式,使得学生的心理成长得不到满足,学生难以养成良好的个性品格,久而久之就形成不健康人格,甚至出现心理障碍。这与“影响人际交往因素”的调查结果,即“兴趣、爱好、习惯等”占73.04%、“家庭教育”占19.68%是相吻合的。由此可见,家庭教育对贫困生的贫困心理防御能力也有直接的影响。
(三)认知原因(个人和家庭)。贫困地区或贫困家庭出身的大学生往往背负着极高的家族期望,无形中也会导致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比一般学生承受更大的学习压力、就业压力。调查发现,贫困生对于“如果可以改变,你最想改变什么?”有83.43%的贫困生认为最想改变“知识/能力”。可见,贫困生本身的个性品格水平、认知风格对于其心理发展也有较强的影响作用。
除此之外,依赖心理也是造成贫困生“心理贫困”原因之一。自国家实施脱贫攻坚战以来,国家、社会、学校长期的无偿资助,使得一部分贫困学生萌生了“等、靠、要、拿”的思想,把“贫困”作为一种获得利益的资本,不积极寻找解决困难的出路,而想着“坐享其成”“不劳而获”。依赖国家、社会、学校的经费资助,使得贫困学生及其家庭形成了一定程度的依赖心理。调查发现,约有49%的贫困生“对自己目前的生活质量满意”。
总之,除宏观层面的社会环境因素、学校教育等外在客观因素外,贫困生“心理贫困”与其家庭收入及支出、父母文化程度、家庭人口总数、家庭及其成员的认知观念有一定的关系。根据霍启红的《大学生经济贫困与心理贫困相互关联探究》,经济贫困学生“心理贫困”的可能性要远远高于非经济贫困学生,“心理贫困”更多是主观原因造成的。
三、“心理贫困”学生需求调查分析
为了做好高职贫困生的心理精准辅导与教育管理工作,本研究对“心理贫困”贫困生进行相关的小调查。
(一)最有效帮扶方面。关于最有效帮扶方面,调查显示,有35.87%的贫困生认为就业创业政策帮扶最有效,有33.47%的贫困生认为资金扶持最有效,有21.44%的贫困生认为能力提升最有效,仅9.22%的贫困生认为思想引导帮扶最有效。
(二)心理帮扶需求方面。关于心理帮扶需求方面,调查显示,有50.91%的贫困生表示找“亲人或朋友倾诉”,有28.46%的贫困生采用“强忍或回避”,有13.43%的贫困生会“采取吃东西、喝酒等其他方式解决”,仅有7.21%的贫困生会去“心理咨询”。
(三)实践活动需求方面。关于实践活动需求方面,调查发现,有70.54%的贫困生愿意利用课余时间做兼职,有77.35%的贫困生表示愿意积极参加课外活动和担任学生干部。这说明很多“心理贫困”贫困生希望通过实践活动,锻炼自己、发展自己、提升自己。
四、广西农类高职贫困生“心理贫困”的教育管理对策
根据广西农类高职贫困生“心理貧困”原因的微观分析,结合“心理贫困”贫困生需求调查结果,“心理贫困”贫困生在经济帮扶、心理帮扶、实践活动能力提高方面的需求都比较明显,为促进“心理贫困”贫困生的科学管理,促使他们健康成长成才,本研究提出以下建议。
(一)精准识别,加强经济资助与精神扶持有机结合。高职院校应进一步加强贫困生经济贫困和“心理贫困”的精准识别与管理,从解决经济压力入手,通过“奖、勤、助、贷、减”等多种传统资助方式,帮助贫困生解决经济压力;应通过与社会、企业等合作促学,拓宽资助渠道,加大经济资助。高职院校还应努力完善资助育人体系,强化经济助困和精神育人的有机结合。例如,通过营造校园文化氛围、开展主题班会、组织社团活动、举办培训讲座等方式,加强对“心理贫困”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道德人格教育、感恩诚信教育、自强自立教育、社会实践教育,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断提高“心理贫困”学生的思想素质和道德修养;同时,重视勤工助学对培养贫困生的自立自强精神和责任心的重要作用,引导贫困学生发扬艰苦创业的精神。
(二)精准管理,助建“心理贫困”贫困生心理帮扶体系。不少研究表明,贫困生的“心理贫困”,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因为经济上的贫困引起的,而从心理学角度上看,却是与认知上的偏差、心理弹性太低有关。心理咨询和辅导对人的内心成长具有很大的作用。因此,在资助工作中,应建设一批心理健康教师队伍。高职院校应积极构建科学完善的心理健康资助育人体系,构建四级心理帮扶网络,整合资助人员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积极发挥心理咨询室和辅导的作用,定期针对“心理贫困”的贫困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通过开展心理普查、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举办专题知识讲座等方式,加强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和宣传;合力构建家庭、社会、学校一体化资助网,整合学校、家庭、社会三方的力量,完善和加强贫困生积极的社会支持系统;开展专业团体、个体心理辅导,发挥朋辈优势落实结对扶助,及时针对贫困生的心理问题进行预防教育,培养贫困生积极的心理认知,引导学生正确评价自己,塑造贫困生积极的人格和情绪,树立乐观的人生态度,引导贫困生正视贫困,帮助他们摆脱消极心理,帮助贫困生走出心理困境。同时,学校应该注重个人受挫折教育,引导贫困生正确看待人生挫折、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信念,学会自我认同与自我肯定。只有当贫困生有了通过自身努力去解决自己的心理问题的意愿,他们才能真正付诸行动,从而实现经济和心理的同时脱贫,这样才能全面、彻底地做好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扶贫工作。
(三)精准干预,助力贫困生有效处置“心理贫困”。高职院校贫困生的心理状况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为防止“心理贫困”贫困生可能引发不良事件、极端事件,维护校园安全稳定,高职院校要加强贫困生心理危机干预与管理。高职院校要充分利用国家精准扶贫信息系统,结合专业技术手段,将心理困难的贫困生准确识别出来并形成心理危机信息库。筛选出单纯因经济原因导致无助性心理焦虑的学生,以及有心理危机爆发倾向的“心理贫困”的贫困生,再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健全科学的贫困生“成长档案”“心理档案”,对贫困生贫困等级和心理状态进行分类别、分层次、分危机级别的动态管理。当“心理贫困”贫困生出现危机状况,便能较快地做到精准干预、精准帮扶。这就要求高职院校要做到精准识别、精准管理、精准干预、精准帮扶,并建立适合本校实际的“心理贫困”贫困生处置机制。
(四)精准实施,助推“心理贫困”贫困生能力提升。调查发现,高职贫困生在能力提升、就业创业指导方面的需求也比较强烈,这说明,他们的就业创业面临着较大的压力,对未来工作迷茫,而这一压力来自对自身的评价过低、社会实践能力不够强。针对这一问题,高职院校可以组建一支以职业指导师、心理咨询师、人力资源管理师、礼仪培训师、其他专业技能的指导师为核心的教师队伍,定制一套职业素养提升培训方案,内容涉及演讲口才、面试技巧、社交礼仪、公文写作技巧等,定期开展培训与训练,让有需求的贫困生免费报名参加。方案可以从贫困生入学第一学期开始实施,关注低年级贫困生、重点关注就业前景欠佳专业、女性贫困生等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分门别类实施精准培训,确保“心理贫困”贫困生获得有针对性的帮助。指导师就指导贫困生在了解自己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质、专业知识结构,定位自己未来就业目标,做好职业生涯规划。高职贫困生根据职业生涯规划,发掘自身优势和潜能,参加相应的培训或训练,提高贫困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实现自我提升,这样做不但可以养贫困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提高就业竞争力,还可以促进自我的健康成长。
(五)精准认知,助领“心理贫困”贫困生“四自”教育。“心理贫困”贫困生要想改变自己、提升自己,完全依靠社会、学校、家庭的帮扶是不够的。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内部矛盾(即内因)是事物自身运动的源泉和动力,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外部矛盾(即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第二位原因。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要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心理贫困”贫困生要以认识自己作为出发点,科学客观地认识自己,才能更好地引领自我、发展自我、改变自我、实现自我。教育部2016年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指出,鼓励和支持学生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贫困生可以通过参加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暑期“三下乡”、“社会调研”等实践活动,开阔视野,改善知识结构,增强人际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自我思考能力、自我激励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锻炼自我管理能力、自我服务能力,提升自我,增强摆脱“心理贫困”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廖奖依,陈建红,李璐雨,等.浅谈勤工助学对改善高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贫困的作用探析[J].轻工科技,2019(11).
[2]粟竹英.高校贫困生“贫困心理”的探析与干预[J].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2010(3).
[3]解婷.如何对贫困大学生实施心理资助的创新性思考[J].教育现代化,2019(8).
[4]李茜.高职高专贫困生“心理贫困”及救助对策探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8(10)
[5]姜鑫.中国马拉松参赛者参赛风险评估与控制路径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9.
[6]刘明云.“经典诵读卡”在小学生经典诵读活动中的实践探索[J].生活教育,2020(4).
[7]白小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大学生诚信教育——以大学生考试作弊诚信缺失为例[J].西部学刊,2020(1).
[8]程欣然.高职院校贫困生教育工作探析[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2).
[9]缑亚伦.河南省涉外法律服务的现状、制约及完善[D].郑州:河南大学,2019.
[10]霍启红.大学生经济贫困与心理贫困相互关联探究[D].曲阜:曲阜师范大学,2008.
[11]黄安云,廖卫红,张连湖.高职贫困生“心理贫困”现象探析及对策[J].文教资料,2009(5).
[12]赵李佳凤,张文仙.新时代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研究[J].党史博采(下),2020(12).
[13]费江波.高校帮困育人工作的几点思考[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9).
[14]孙在丽.新时代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研究[D].北京:中共中央党校,2019.
【基金项目】2016年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人文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立项课题“广西农类高职院校受资助学生心理贫困探讨及教育管理对策研究”部分成果(YZS1605);2014年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院级精品课程建设项目部分成果(YJK1406)
【作者簡介】廖奖依(1982— ),女,硕士,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心理健康教育、学生管理、学生资助。
(责编 卢 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