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的问题和对策

2020-04-06 23:09胡莹莹
广西教育·C版 2020年11期
关键词:贫困大学生拓展训练积极心理学

【摘 要】本文针对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教育理念相对滞后、教育方式相对单一、教育规划与实践不够等问题,提出提高新时代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质量的对策:更新教育理念,打造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格局;创新教育方式,构建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权衡教育载体,筑建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管理成长营。

【关键词】贫困大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三全育人 拓展训练  积极心理学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43-0133-04

贫困生是高校学生群体中一类比较特殊的群体,与经济贫困相伴而出现的精神贫困、心理贫困和消极行为等问题,越来越成为社会各界和高校关注的焦点。高校采取一系列的精准扶贫措施,相继建立了多元化的贫困生资助体系,但还存在一些影响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问题,需要积极探索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措施,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当前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的问题

当前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心理健康教育理念、教育方式、体制机制和实践等方面。

(一)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理念相对滞后

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理念直接影响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總体布局、制度支持和投入成效。目前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理念相对滞后,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1.心理健康教育理论指导不够。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强调,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形成教书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文化育人、组织育人长效机制;坚持遵循教育规律、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学生成长规律。把握师生思想特点和发展需求,注重理论教育和实践活动相结合、普遍要求和分类指导相结合,提高工作科学化精细化水平;坚持改革创新。推进理念思路、内容形式、方法手段创新,增强工作时代感和实效性。心理健康教育属于大思政范畴,目前高校心理健康主要集中在心理咨询中心开展心理咨询、心理普查和心理危机干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部门主要开展心理健康知识和技能的宣传与传授,其他系部和行政并未形成合力共同育人,导致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理论指导不够。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教师专业素质良莠不齐,有的是辅导员兼任,有的是行政教师兼任,他们的理论水平、专业水准都需要进一步提高,接受理论指导的积极性也不够;二是心理健康教育主管部门在国家政策传达、心理健康理论培训等方面未能及时对二级学院或者系部进行指导,造成上级政策文件和理论指导传达不到位。

2.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不够完善。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印发《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指出,高等学校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遵循“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原则,坚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对每个学生心理健康发展负责,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注重方式方法创新,分层分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满足不同学生群体心理健康服务需求”。高校针对贫困生群体,采取了一系列的精准扶贫计划、政策和措施,相继建立了多元化的贫困生资助方案和体系。高校对贫困生的精准认定、帮扶和管理,主要以“奖、助、勤、贷、补、减、免”等形式为主,提供物质上的经济资助,在解决高校贫困生的实际问题上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不少高校忽视了贫困生“心理贫困”的问题,存在重资助、轻育人现象,并未针对贫困生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教学、心理咨询和心理主题活动。目前高校在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主要采取课内、课外两种形式,贫困生和非贫困生在一起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并未进行分类教育。贫困生和非贫困生存在心理差异,在对贫困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需要更新教育理念,完善教育体系,才能打造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格局,优化贫困生心理品质。

(二)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式相对单一

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提升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具有重要关系。目前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方式相对单一,表现为主题针对性不够和教育手段实效性不强,制约了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水平提高。

1.心理健康教育主题针对性不够。调查研究发现,贫困大学生在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偏执、精神性疾病等问题程度高于全国常模,说明贫困大学生在心理健康问题上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因此在开展心理健康工作的过程中,高校应关注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的针对性,开展符合贫困生实际情况、心理规律和成长需要的各种活动,提升活动的目标性,切实开发适合贫困生的教育主题活动。目前高校针对贫困生心理主题活动研究和实践均较少,未形成较为系统的区别化研究,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主要集中在常规的知识传授、大众化心理活动。因此,未深入研究高校贫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心理主要问题以及心理需求,同时尚未探明适合贫困生心理成长需要的实践模式。

2.心理健康教育手段实效性不强。高校通过“525”心理健康活动月、10月10日精神卫生日等时间节点,开展心理班会、心理沙龙、心理剧和心理知识展等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高校学生的活动参与度,以及心理健康水平。目前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手段主要集中在课堂知识传授、开展主题活动和心理普查等方面,贫困大学生作为高校中的一个特殊群体,活动参与度和心理健康水平与普通大学生具有一定差异,而现有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手段并未能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和参与度,同时在心理普查等心理预防环节,也并未针对贫困生心理特点增加心理测查项目,最终影响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

(三)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规划与实践不够

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包括维护大学生心理健康和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两方面工作,并通过开展心理健康教学、心理主题活动和素质拓展等实践教育提升学生心理素质。目前高校对贫困大学生进行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但是还存在对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规划与实践不够的问题。

1.心理健康教育规划设计不足。高校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主要集中在“有问题”的贫困学生上,而忽视“无问题”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不能仅针对“问题人群”,还需与学生的自我教育和发展进行资源整合,在对有“心理问题”的贫困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还应促进心理正常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激发他们的积极心理品质,健康成长成才,提升社会适应能力。因此,高校在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规划设计中,要重视全体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充分激发贫困生的心理潜能,培养积极心理品质,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在开展心理普查与排查、建立贫困生心理健康电子档案的基础上,创设多种心理健康教育形式,采用线上线下同并进的模式,积极地促进贫困生心理成长,最终维护与促进其心理健康。

2.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不够。贫困大学生在接受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既需要理论知识学习,也离不开社会实践活动。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作为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它决定认识的形成与发展,实践不仅是认识的源泉,而且是认识的动力,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根本标准,是认识的最终目的。社会实践是贫困大学生心理素质提升、成长成才的根本途径,也是高校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环节。高校在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建立了心理健康教育管理体系,开设了心理健康辅导站,完善了贫困生监管,对有心理问题的贫困大学生建档立卡,详细记录每个问题学生的心理轨迹。与此同时,高校主要通过“奖、助、勤、贷、补、减、免”等形式帮助贫困大学生,未基于实践活动较好地开展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导致心理健康教育过于理论化,最终影响实效性。《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实践教学、军事训练、社会实践活动是实践育人的主要形式,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科技发明和勤工助学等社会实践活动是实践育人的有效载体。社会实践的根本目的在于“育人”,发挥社会实践在资助中的育人功能,通过勤工助学、实训、调研等社会实践方式训练学生感恩、诚实,最后服务于社会。因此,高校重视社会实践在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育人作用,对形成和完善贫困生心理健康知识认识与实践的辩证统一至关重要。

二、提高新时代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质量的对策

提升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是一项系统工程,需有机融合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各自优势,从理念指导、体制机制、实践平台、教育内容和方法等方面,有效提高当前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质量,切实维护和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一)更新教育理念,打造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格局

1.构建“三全育人”视阈下心理健康教育格局。“三全育人”指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三者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关联性。全员即育人的主体构成,全过程即育人的时空边界,全方位即育人的方法路径,因此,哪些教育主体运用怎樣的育人方式在何种时空边界里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形成了一套科学的方法体系。“三全育人”理念同样可以作为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依据和现实基础。构建“三全育人”视阈下心理健康教育格局,高校无论是在顶层设计还是基础设施上,都应注重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一是建立“学校、家庭、社会、学生”构成的“四位一体”的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育人模式。学校人员包括学校党政干部、辅导员、班主任、教师、教学辅导人员、后勤工作人员、宿舍管理员等,家庭成员包括双亲及其兄弟姐妹,社会一般指社会心理机构、见习实习单位、社会实践单位、校外知名人士、学校优秀校友等,学生指学生本人以及朋辈。二是建立贫困生心理健康全过程育人机制。学生从入学到毕业,从开学到假期,从学校学习到见习实习等,心理健康教育都应贯穿全过程,并建立贫困学生心理档案。三是创设全方位贫困生心理健康育人载体。开展贫困生自强不息文化全媒体宣传、贫困生助学金评比、贫困生公寓文化创设、贫困生心理讲座、贫困生素质拓展训练、贫困生勤工俭学,以及学生组织的组建与日常管理、文化下乡等活动,都可将心理教育融于其中。

2.建立“课程思政”视阈下的心理教育体系。“课程思政”作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深化与创新的产物,它的核心要义就是专业课程通过深入挖掘学科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充分发挥课程的育人功能和教师的育人职责,推动专业课和思政课同向同行,协同育人。心理健康教育属于思想政治教育范畴,因此,应通过构建“课程思政”视阈下的心理教育体系,提升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水平,增强社会适应能力。一是高校通过建章立制,落实“课程思政”教学。将心理健康教育元素融入专业课程的目的、内容、方法三个方面;心理元素在教材、教师和教学方法三个层面同专业课程有机结合,保障“课程思政”教学的有效运行。二是提升高校教师“课程思政”育人意识和能力。教师的育人能力根本上取决于育人意识,只有教师具有坚定的“课程思政”育人意识,才有动力和毅力在专业课程体系中去挖掘、提炼心理元素,并有机融入教学过程中。与此同时,教师也要注重自身心理健康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和提升,更好地维护与促进学生心理健康。三是注重培养贫困生辩证逻辑思维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高校应创设多种学习环境和途径,指导贫困生自觉地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思想指导认识活动,自觉地运用辩证逻辑思维指导认识活动,自觉地运用发展的思想指导认识活动。高校贫困生具备了辩证逻辑思维能力、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才能合理地看到自身的处境和面临的困难,同时辩证看待贫困危机,即贫困是危险也是机遇。

(二)创新教育方式,构建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

1.构建基于积极心理学的心理主题教育模式。美国心理学家Seligman从关注人类的疾病和弱点转向关注人类的优秀品质,首次将人的乐观、幸福感、好奇心、心理弹性、利他、智慧和创造的勇气等作为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关注的内容。积极心理学的内容包括:乐观、希望、自我接纳、自尊、宽容、逆境中的心理弹性、审美体验、智慧灵性,幸福感、满意感、流畅感、快乐感,社会凝聚力、利他行为、社会责任感、宽恕、仁慈、爱的能力等。陈红艳和程利娜探讨了个体心理学视野下的贫困生积极心理教育促进策略:追寻人生意义,提升核心自我评价;学习与他人合作,构建精神支持系统;追求优越生活,提高逆境商指数。因此,高校基于积极心理学视角,建构贫困生心理主题教育模式,有利于培育贫困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以积极心理学为视阈,高校开展心理主题教育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中,要引导贫困生积极主动参与活动,激发成就动机,学会合力分配资源,懂得辩证思考,掌握情绪管理技能,形成积极思维模式,进行深入个人自我探索,追寻人生意义,提升核心自我评价,提高生活事件掌控力和积极心理素质;二是高校要以项目为载体、任务为驱动,为贫困生开展团队合作、情绪管理、生命教育等项目主题活动,贫困生通过项目主题活动,以心理剧、心理演讲、心理微电影、心理散文等任务形式进行创作,在创作中学会与同学合作、交流和沟通,也通过这些方式深入了解自我、完善自我,获得自我成就感,逐步化逆境为顺境,从而获得更多正能量、社会支持和发展空间;三是开展有利于培养贫困生自信心等积极品质的心理主题活动,运用积极情绪力量减弱或消除消极情绪,增强贫困生的心理资源和能量,提升挫折容忍度,依靠贫困生自身积极心理潜能的激发,从根源上解决贫困生的心理问题。

2.开发基于拓展训练的心理资本培育系统。心理资本(Psychological Capital,PsyCap)是指个体所拥有的积极心理资源,如自我效能感、希望、乐观和坚韧性等积极心理品质。北京大学学者钱永建指出:“素质拓展训练是一种以提升学生的身心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为目标,在预设的陌生环境或设定的情景中,以参与者为活动载体,以团队为组织形式,以游戏为活动内容,以团队熔炼为主、体能消耗适宜、心理挑战较强为训练基准地体验式教学模式,可以塑造学生健全人格和增强团队意识”;素质拓展训练主要内容包括自我认知训练、学习行为训练、人格完善训练、人际交往训练、情绪管理训练、意志品质训练和生涯规划训练等。在SCL-90和UPI心理普查中,发现贫困生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偏执、精神病性等问题程度高于全国青年常模,强迫症状、偏执与个体不合理思维和认知模式均有关系;人际关系敏感与情绪管理、人际交往技能也具有关系;精神病性与个体人格特征存在较大关系。因此,通过拓展训练方式,开发高校贫困生心理资本是一种寓教于乐、针对性强的模式。高校基于拓展训练的心理资本培育系统从以下三方面着手:一是高校制定两年不同主题开展素质拓展训练方案,第一年集中在自我认知训练、人际交往训练、学习行为训练、生涯规划训练;第二年集中在人格完善训练、情绪管理训练、意志品质训练。二是主题拓展训练与具体项目设置,注重針对性、实效性,自我认知训练采用“快速反应”“能量传递”和“姿势传递”等拓展项目;人际交往训练采用“信任背摔”和“空中相依”等拓展项目;学习行为训练采用“雷阵图”和“生日排序”等拓展项目;生涯规划训练采用“生涯树”和“愿景图”等拓展项目;人格完善训练“模拟电网”和“梅花桩”等拓展项目;情绪管理训练采用“云梯”“合力制胜”和“毕业墙”等拓展项目;意志品质训练采用“地道战”和“硫酸池”等拓展项目。三是要鼓励贫困生发挥朋辈的力量,互帮互助,共同成长,在拓展训练中锻炼自己,激发潜能,提高动手能力,优化自我效能感、希望、乐观和坚韧性等积极心理品质。

(三)权衡教育载体,筑建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管理成长营

1.打造基于自媒体时代的心理危机管理平台。高校学生主要通过微信、QQ、微博等自媒体社交媒介与外界进行信息交流,是自媒体的主要活跃者和参与者,因此打造基于自媒体时代的心理危机管理平台,有利于贫困生心理健康的维护与促进。首先,开展心理普查与排查,建立贫困生心理健康电子档案,这样高校心理危机管理人员可以有效、实时、精准地掌握贫困生心理健康状态,有利于在危机事件出现时,进行原因分析、监控预警和应急处置。其次,借助多方合力,构建新媒体贫困生心理危机监控网络,通过宿舍舆情信息员、宿舍舆情信息员、院系舆情信息、教师和学校危机干预团队,实时掌握贫困生在微博、微信、QQ、贴吧、直播和博客等网络平台舆情信息。再次,借助SCL-90和UPI测量工具,创设异常心理学生预警信息库,依据贫困生异常心理的性质、程度与影响特点,分为三种预警状态:一是蓝色预警,贫困生具有适应问题、人际问题、学习问题和行为问题等一般心理问题;二是黄色预警,贫困生具有神经症性障碍、人格障碍、性心理障碍等心理障碍;三是红色预警,贫困生具有抑郁症、自杀倾向、重暴力倾向、人格分裂症等严重精神疾病。最后,通过创建心理危机精准研判模式、搭建新媒体心理危机应急模式、建立高校贫困生心理危机管理工作反馈机制等途径构建高校贫困生心理危机干预体系。在贫困生心理危机管理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做好贫困生心理档案保密工作,不能泄露给无关人员;二是正确看待贫困生心理问题,心理问题不是一成不变的,要关注贫困生的心理动态,不能忽视暂时未达到心理预警标准的贫困生;三是心理工作老师与辅导员对心理异常贫困生进行访谈要做好访谈记录工作,并定期跟踪观察;四是要明确心理测试的结果都无法保证完全准确,不应随意给贫困生贴标签,并以有色眼镜看待。

2.筑建基于社会实践的心理行为训练基地。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和基本观点,认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反作用于实践。认识运动是一个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认识运动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的辩证发展过程。《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实践教学、军事训练、社会实践活动是实践育人的主要形式,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科技发明和勤工助学等社会实践活动是实践育人的有效载体。社会实践的根本目的在于“育人”,贫困生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提高自我认识,学会人际交往,完善自我人格,克服自卑、焦虑等心理问题,最终提升社会适应能力。因此,应发挥社会实践在资助中的育人功能,通过勤工助学、实训、调研等社会实践方式训练学生感恩、诚实,最后服务于社会。但是,高校开展贫困生基于社会实践的积极心理行为训练过程中要注意以下方面:一是高校应积极创设多形式适合贫困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如勤工助学岗位、暑期社会实践、公益活动、社团活动、帮扶活动等,高校还应做好宣传工作,便于贫困生获得信息并选择相应社会实践项目;二是高校应注重贫困生社会实践活动全过程全方位的指导,匹配指导老师做好实时监督和指导工作,并建章立制对指导教师和贫困生进行考核,以保证社会实践的运行和成效;三是高校应建立贫困生社会实践评价体制机制,建立学校、教师、学生、社会四位一体的动态评价机制,积极发现现行贫困生社会实践模式存在的利弊,根据教师和学生的实际需求与社会实践单位要求,与时俱进,最终保障基于社会实践的心理行为训练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张羽程.融合视阈下网络文化育人研究[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9.

[2]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3]吴先超.“三全育人”视阈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创新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9).

[4]朱广琴.基于立德树人的“课程思政”教学要素及机制探析[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6).

[5]陈立春.论高校贫困生的“心理贫困”与“心理援助”[J].教育与职业,2009(8).

[6]刘翔平,曹新美.给心理健康教育注入积极心理学因素[J].教育研究,2008(2).

[7]陈红艳,程利娜.个体心理学视域下贫困生积极心理教育[J].教育评论,2018(1).

[8]陈功兴.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项目化教学实践探索——基于素质拓展训练[J].高教论坛,2016(7).

[9]邹文景.论认识与实践的关系[J].北方文学,2012(10).

[10]居继清,张华.实践育人视阈下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路径探究[J].社科纵横,2013(8).

【作者简介】胡莹莹(1986— ),女,江西吉安人,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心理健康和思想政治教育。

(责编 卢 雯)

猜你喜欢
贫困大学生拓展训练积极心理学
浅析高校辅导员对贫困大学生资助管理工作的思考
高校贫困大学生就业问题分析及对策思考
基于发展型资助视角的贫困生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研究
浅析积极心理学在大学生活中的运用
浅谈初中体育教学中的拓展训练开展
试分析拓展训练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高校体育开展拓展训练课程教学思考
职校生积极心理导向的体验式活动班会创设研究
拓展训练融入中学体育教学的可行性分析
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