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胜 汪秀
未来学校一定是一个学习型的组织,需要在亲师生三者之间建立学习与发展的共同体。通过建设共同体,促进每位教师、家长和学生的持续发展,进而逐步走向学习型组织。
十年来,我们的学校管理团队在文化建设、治理结构、教师研究、学生发展及家校合作等方面,做了一些有意义的尝试。
建设适宜研究的组织文化
教师的工作是复杂、细腻且具创造性的,最核心的价值在于创造。而教师的创造力、积极性、责任心靠的是激励、唤醒和提升,创造一个相对宽松、安全、包容的环境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是营造安全的工作氛围。不听推门课。推门课侧重于检查,但再优秀的教师也不可能每节课都成功。学校提倡用“研究课”“邀请课”来取代“推门课”,以淡化检查强调研究。当老师们发现听课背后没有严厉的评价,反而有利于促进自己教学水平提升的时候,便会主动开放自己的课堂。
少一些检查多一些研究。我们将“检查”融入研究,比如检查作业批阅情况,教研组内教师“参观”完之后,集体分享批改作业的经验和问题,将好的做法及时传播。这样就将“检查”变成了相互学习和共同研究。
直说真话。同伴互助需要坦诚沟通,说真实的话比说正确的话重要。我们提倡说真话,针对他人存在的问题直接提出意见和建议,就事论事,直面问题。当彼此信任的文化一旦形成,教师会希望“请直说我的问题”,提高了交流的有效性。
二是建构有利于经验传播的组织结构。共同体力量源自个体力量之和,却又大于个体力量的简单加总。如何促进教师智慧在团队内流通,“少一些行政安排,多一些自下而上”是我们的选择。
多一些自下而上。让掌握信息最多的人决策或参与决策,是我们遵守的一条原则。学校很多小事也会征求老师们的意见,当老师们感觉到学校很多的事“我能做主”的时候,对组织的认同感会大幅提升。
学校每学期的总结与计划,也是由全体教师集体完成的。期末,全体教师对各项工作共同梳理和反思:哪些需继续坚持,哪些待改进完善。根据教师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学校制定出下学期规划,再交由全体教师修正确认。因为这计划“有我的贡献”,是“我们共同制订的”,所以认同度高。这样做规划,将静态的文本变成了动态的管理。
管理走向扁平。压缩管理层级:副校长直接参与部门管理和年级工作;将教导处和德育处合并为课程教学处,解决教学、德育“两张皮”的问题;结合年级组(德育处)、教研组(教导处)自上而下的垂直(纵向)管理,辅之以横向的临时项目组、工会活动组等教师自组织,这样纵横交错就形成了网状的管理架构。这种扁平的、网状的组织结构有利于共同体知识在团队内流通。
授权赋能的组织架构。我们设立多个中心协同管理,各中心是平级关系,均在同一个平面上开展工作。某中心要开展活动,负责人可以请求其他中心协助支持,如此一来,资源就不再是靠校长、副校长的行政权力来调配,有利于提升管理者的沟通能力和领导力。
三是创建乐于研究的组织文化。教师的专业素养是影响学生发展的重要因素。提高教师专业能力,最有效的途径是引领教师走向研究。
分享产生力量。分享是教师研究的重要方式。在分享与对话中,教师能体会到研究的快乐,也能促进自我的不断反思与进取,学校创造出了很多促进分享的方法。游学访学做专家:将教师推向前台,为参访者分享研究經验;创造机会让骨干教师外出访学做专家,锻炼能力激发自信。研究型的教师例会:例会有分享即得、研究在线、有事说事三个板块。分享即得是发现并分享自己或同伴经验,引导教师之间相互对话、相互影响、相互启发;研究在线是就某个话题集体研讨,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引领教师多角度看问题;有事说事即各部门信息发布,每人不超过两分钟。“我是研究者”系列活动:定期举办研究成果汇报会,全体教师参与,每个人既是分享者又是思考者。研究主题一届比一届深入,均与教师工作中反映出来的问题紧密联系。
培训经费自主支配。将部分培训经费划拨给教师自主支配,引导教师为自己的专业成长负责。培训内容、培训时间、培训效果的监控方式及培训成果的转化形式,由教师个人与相应部门协商确定。
评价指向团队。学校将评价的功能更多地指向团队,教师奖励更多地与整个团队挂钩。学生和家长评教的结果不是反馈到教师个人,而是以年级组、教研组为单位整合成团队的意见反馈给团队。“团队的成长促进教师的发展,教师个体的发展又促进团队的进步。”这是我们追求的组织建构。
建设崇尚实践的研究文化
教师成长是有规律的。在引领学校教师研究、实践、反思过程中,我们发现教师的成长一般是沿着点、线、面、体的进程逐步推进的。当教师还处在“点”状思维的时候,可以引导教师做策略研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寻找方法解决问题;“点”积累多了,应尝试将这些“点”串成“线”,这时可以提倡教师做叙事研究,从案例中发现教育规律,探寻教育本质;叙事研究积累到了一定程度,得向“面”和“体”转变,此时模块研究和项目研究是很好的方式,可以引导教师的研究和思考走向系统化。
策略研究:从“点”入手,发展策略意识。一线教师面临最多的问题,往往是教育教学中的一个个小问题。我们引导教师从一个个“小问题”入手,寻找解决的策略,我们称之为策略研究。在使用策略的过程中,一定会产生新的问题,又得开发新的策略,如此循环往复。所以,教师一旦走上研究之路,只有起点没有终点。
策略是促进学生高质量学习的手段,也是教师实践性知识的核心组成部分。策略研究的价值在于将教师平时个别的、不自觉的行为加以提升,由无意的、无意义的教育教学行为,转化成有意的、有意义的教育教学行为。
叙事研究:连“点”成“线”,量变生发质变。策略研究是点状的思考,遇到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点状的思考是零散的,不成体系。但当教师将一个个点状的思考和启发联系起来串成线的时候,教师便迎来了一次生长拔节。
案例是理论的故乡。我们通过半月谈、每周一得等方式,鼓励教师将自己日常的教育事件记录下来,并引导老师们写“故事背后的故事”。教师记录的过程,是梳理、反思、提升的过程,也是将实践与理论建立关联的过程。
量变引起质变。日积月累,教育叙事积累得越来越多。有的教师在两年内积累了近20万字,有的教师汇编成个人教育文集。积累到一定程度,教师自然就会关注这些案例背后的联系,从关注现象到思考本质,教师专业发展就会逐步与理念对接,上升到新阶段。教师的这种实践性知识,不可能靠外界直接输入,只能通过在教育实践中体悟和累积。
模块研究:关注“面”“体”,走向系统思考。随着研究的发展,教师渐渐由“研究这一些问题”,慢慢连接成“研究这一类问题”,使研究逐渐走向了系统。
主题研究组。我们将有着相同或相似研究方向的教师集合在一起共同开展研究。课题组多则十来人,少则五六人,组内人员由不同学科、不同年级教师组成,围绕一个共同的话题展开研究。如:
开发系列微课程。引导教师将研究成果分类整理,形成模块,通过口袋书、专题小册、微课程等方式,开发出系列课程,使对于“同一类问题”的研究成果系列化,促进系统思考。学校的每一项工作,都有相对应的课程系列,将其分类打包,以便教师学习。
项目研究:构建共同体,实现由“面”到“体”的整合。学校需要不断为教师成长搭建平台。当教师发展到有系统思考的意识时,教师个人工作室、课程建构师、学术委员会等便应运而生了。
个人工作室。每位一线教师都可以申报。只要确定研究方向、招募到3-7位研究同伴、通过了学术委员会评估,就可以成立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工作室。工作室由主持人组建,依靠教师共同的研究兴趣和互相协作的研究氛围,进行项目研究。
课程建构师。研究能力提升较快的教师可培养成课程建构师,各自负责一个核心板块,如班级文化、家校合作、学习方式、课程建设、学校治理等。负责人带领组员梳理成果、开发课程,使研究走向深入。
学术委员会。教师专业发展学术委员会的职能在于促进、引领、研发和支持教师成长。其成员基于各自擅长、深入学校工作的相关领域,用工作周、定期教研、线上交流等方式,提供教育教学指导、开发教师培训课程、推广教师成果、促进教师发展。
建设协同发展的合作文化
学校的最终目的是促进人的发展。在协商、对话、共享、奉献文化中浸润的教师,也一定会将这种氛围和感受传递给家长和学生,最终润泽每个人的成长。
创建支持性的班级文化。墙壁会说话、班级有公约、教室有温度,努力将班级建成能让学生倾诉困难、安顿心灵的场所。
创建服务型的学生中心。将学生中心定位在为学生服务、增强能力的功能上,希望从小将“为群众服务”的种子植入孩子心田。每年的大队、中队干部都要进行竞聘选举。一般要经历三个过程:
双向竞聘。少先队干部向全校同学公开招聘,要经历提供岗位、自主报名、制作海报、竞聘演说、投票选举、张榜公布、就职承诺等过程。让干部们承诺服务,责任为先。
角色体验。学生中心成员因为锻炼机会多,沟通协作、服务意识和沟通能力显著增强。为丰富更多人的经历和体验,孩子们商议定期轮岗。
涌现自组织。为了给更多孩子机会,每年学生中心会换掉一半左右的成员。从学生中心轮岗下来的“老干部”能力很强,组建了很多自组织,如“影子工程组”,老干部指导新干部;“失物招领处”,安顿学生丢失的物品……
开展深度的亲师生合作。丰富亲子活动,引导家长参与孩子的教育过程。亲子运动会、亲子野炊、周末亲子读书会等活动,让家长和孩子体会交流的乐趣;开发家长资源,引导家长关注自己孩子的同时,也要关注孩子生活的群体。参与学校治理,学校鼓励家委会直接参与到学校工作。每月有固定的开放日,家长可以进任何一间教室随堂听课,了解越多,家长越能深切感受教师工作的不易,从而多了一份理解、尊重和認可。
随着共同体建设的深入,随着认识的逐步清晰,我们也形成了一些共同的信念。让每位教师有想法,让每个孩子得到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促进每个人的成长,是我们的重要使命,也是我们一切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责任编辑/周小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