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语文要素,实施单元整体教学

2020-04-06 03:37黄长慧
阅读(教学研究) 2020年12期
关键词:语文要素单元整体教学落实

黄长慧

【摘要】在统编版教材背景下实施单元整体教学,要聚焦单元语文要素。立足整体,解读语文要素;整体设计,落实语文要素。本文以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连续观察”为例,整体阐述聚焦语文要素,实施单元整体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关键词】语文要素 单元整体教学 解读 落实

近年来,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语文教师意识到单篇课文的碎片化教学已经不能适应新教学的要求,单元整体教学是大势所趋。我们现在所使用的统编版语文教材,单元编排本身就具有整体性,“单元整体教学”正是统编版教材的切入点。而“单元语文要素”的明确提出,就像是贯穿本单元的一条主线、明线,是本单元语文学习的重点,解决了一线教师面对教材时应该教什么和学生应该學什么的难题。在统编教材背景下实施单元整体教学,就要聚焦语文要素,通过解读语文要素,落实语文要素,更好地体现单元整体教学。笔者以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为例,谈谈如何聚焦语文要素,实施单元整体教学。

一、立足整体,解读语文要素

1.抓住关键词语,精准解读,明确要点

统编版教材在每个单元的单元页中,揭示了这个单元的“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语文要素的语言精准、凝练,教师要抓住语文要素中的关键词语,进行精准解读,这样才能明晰本单元的训练内容,明确训练要点。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是观察单元,人文主题是“处处留心皆学问”。单元安排了两项语文要素的学习训练:“体会文章准确、生动的表达,感受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进行连续观察,学写观察日记”。“准确生动”“连续细致”到底在本单元指什么,非常笼统。作为四年级的学生,并不能真正了解。所以,作为教师,要先对“准确、生动”“连续、细致”这两个关键词语进行解读。

何为“准确生动”?刘步春老师在《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一文中作出了详细的阐述:“准确”指词语运用、句式选择、语气选择等方面完全符合表达目的。“生动”则指:词语的选择要生动;句式的变化显生动;运用修辞手法添生动。何为“连续、细致”?“连续”指经过一段时间的持续观察。“细致”在词典中的解释是:指办事精细周密或事物细密精致。

再结合本单元的的导语、课文、练习中的交流平台,“准确生动”可以这样解读:准确——作者通过观察,把事物特点用准确的词语描写出来,即“写什么是什么”。生动——不但能把事物“写活”,让人通过文字能联想到画面,做到“写什么像什么”;而且读者能被描写的事物所打动,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做到“写什么爱什么”。“连续、细致”则可以解读为:观察一段时间,既注意到事物比较明显的特征,又发现到事物比较隐蔽的特征,找出事物细微变化之处和易被忽略之处。

可见,通过抓住语文要素中的关键词语进行解读,教师可以很清晰地把握本单元语文要素的训练内容和训练要点,同时还可以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把要素表述给学生,让学生在学习时做到有的放矢。

2.重视整体构建,把握关联,找准尺度

(1)明晰本单元语文要素在全套教材中的纵向进阶

统编版教材具有很强的系统性,教材根据学生的年龄、认知、学习规律,将体现语文核心素养的基本要素分解成若干个“知识点”“能力点”“方法点”,按照一定的层次、梯度,有机地融入到教材中。以“观察”为例,统编版《语文》从三年级(上册)开始,以由易到难、螺旋上升的纵向发展序列呈现(见下表)。从表中可看出,“观察”这一教学内容有较强的连贯性,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有较强的延续性。随着年级的升高,观察的要求也循序渐进地上升。从“观察事物外部特征变化”,到“连续观察,寻找事物表面背后比较隐蔽的特点,观察到事物细微变化之处和易被忽略之处”,训练要求在逐步提高。在教学时,教师要准确把握本单元语文要素在全套教材中的地位,根据语文要素的要求,有层次、有梯度的教与学,这样才能稳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2)构建本单元语文要素网络

统编版教材把“语文要素”的各种基本因素,分成若干个知识或能力的训练点,由浅入深,分布在单元导语、课文和习题设计中,使内容主题和训练要素形成有机的整体。教师要尝试站在编者的视角来审视教材,将本单元知识点、课文进行前后关联、梳理,形成单元语文要素网络(见下图)。只有这样,才能从更高的视角把握教材,深度解析,才能引导学生深入学习本单元内容。

二、整体设计,落实语文要素

1.站在单元角度,聚焦要素,细化目标

布鲁姆说过:“有效的学习始于准确地知道达到的目标是什么。”单元要素是整个单元语文学习的重点,只有站在单元角度,通过前期对单元要素的细致分析,准确定位本单元要素在整套教材中的地位要求,再结合单元主题和习作内容,找准落实本单元语文要素的训练点,将笼统的“要素”,细化为可操作、可表现、可评价的具体的单元学习目标,这样才能对落实语文要素起到较强的导向作用。本单元指向语文要素的学习目标可这样设计:

(1)阅读本单元课文,找出课文是从哪几方面描写事物的;感受作者用准确的语句写出事物的特点,做到了“写什么是什么”。

(2)细读课文,能找出文中写得准确、形象的句子,通过文字联想到画面,体会作者准确、生动的表达,做到“写什么像什么”;能依据具体的词语和句子,找出事物细微变化之处和易被忽略之处,感受作者是如何调动多种感官,从不同角度进行连续、细致的观察;体会作者“写什么爱什么”,写出对事物的喜爱之情。

(3)能运用本单元学习的观察记录方法,连续观察自己喜欢的事物,并用观察日记的形式写出观察对象的变化。

(4)能结合阅读和写作体验,交流连续、细致的观察的好处,逐步养成留心观察的习惯。

2.单元整体设计,落实要素,提升能力

落实单元整体教学,要将本单元所有的学习内容重新进行整合设计,扎扎实实、循序渐进地落实单元要素所指向的学习目标。本单元可以这样规划整个单元的学习活动:

板块一:交流观察所得,激发学习期待

在学习这一单元前,可以组织学生讨论分享自己在平时的生活中,有什么有趣的观察所得,是如何观察到的?将学生的生活经验与学习内容相联系,激活他们与观察有关的经验,激发学习期待。然后阅读导语页,明确本单元的阅读训练要素和和习作训练要素。

板块二:选择观察对象,作文前置

本单元习作是写观察日记。要求围绕观察对象进行连续观察,用观察日记记录自己的收获。所以,作文教学不能放到单元教学最后进行,而应该前置。

习作教学目标的达成需要分阶段有序进行。先结合《爬山虎的脚》课后“资料袋”,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对象,学习如何做观察记录。在后续的实践活动中,指导学生学会关注观察对象的变化,并做好观察记录。

还可以把《爬山虎的脚》课后“资料袋”里的观察记录与“阅读链接”推荐的《燕子窝》作比较,引导学生发现观察记录与观察日记的联系和不同。同时,提示学生注意日记的格式,为后续写观察日记做准备。

板块三:通读课文,整体把握内容

通读本单元三篇课文,除自学生字词、读通课文外,要了解这些课文分别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事物。

在整体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再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体验,运用提问、批注等方法,了解作者是怎样用准确的词语写出事物的特点,是怎样做到“写什么是什么”的。

第一次交流、修改观察记录,引导学生交流观察中的发现,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对照课文和“阅读链接”、“资料袋”内容的初步印象,想一想自己的记录可以参照哪篇课文或“阅读链接”内容进行自我评价和修改,并进行第一次修改。

板块四:精读课文,认真落实要素

这一板块,要引导学生对三篇课文进行精读。引导学生找出文中写得准确、形象的句子,展开丰富的想象,联想到文字所描述的画面,体会作者如何用准确、生动的表达,做到“写什么像什么”;依据具体的词语和句子,找出事物细微变化之处和易被忽略之处,感受作者是如何连续、细致、调动多感官、从不同角度观察的。体会作者如何做到“写什么爱什么”,把对事物的喜爱之情融入到文字之中。

教学时,教师要设计积极而扎实的语文实践活动,把语文要素融入活动中。可尝试用思维导图、批注、合作学习汇报等方式组织语文要素训练活动。让学生在自主活动中,在理解、解决、把握、运用的历程中,感悟语言、内化语言、习得方法,为自身语文关键能力的发展获取助力。

教学时,还可以运用比较阅读策略,引导学生把《爬山虎的脚》《蟋蟀的住宅》两篇课文进行对比阅读,比较两者在观察方面的异同。也可以把《燕子窝》和《蟋蟀的住宅》进行对比,发现两者在观察、写作手法等方面的异同。

第二次交流、修改习作,引导学生回顾前期完整的观察过程,结合记录,尝试把课文学习时学到的观察方法运用到习作中。重点指导“观察、记录了什么”“是怎么观察的”“你认为哪些地方非常有趣”“有没有印象深刻的事”,在小组交流和全班交流的基础上,学生把前期观察记录的内容整理成观察日记。

板块五:丰富积累,分享习作

结合“语文园地”中的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体会语言表达的准确性、丰富性;养成留心观察的习惯。并思考“语文园地”的学习可以为自己的习作提供哪些启发。

第三次交流习作,进行评改。首先引导学生明确本次习作评价标准——“观察细致”“内容准确”,学生可依据标准先进行自评自改,再进行小组互改。小组分享时,可采用读读文章、夸夸优点、提提建议的方式,在互相评改、借鉴、学习中提升能力。

3. 以“学得”促“习得”,内化要素,迁移运用

叶圣陶曾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好阅讀和作文的熟练技能……”语文要素的落实,不能只局限于一篇课文或一个单元,要在能力习得、习惯养成、方法掌握、知识建构的过程中不断运用,直至内化和自动化。

一个单元学完后,学生对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已经掌握,但是把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内化成能力,还需要根据语文要素,设计一些科学、高效的活动,沟通课内外,循序渐进地进行训练。要通过“学得”来促进“习得”,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习得水平,并为终生的言语习得运用打好基础,这才是语文教学的基本职责。

根据单元语文要素,本单元设计了以下系列活动:“读一读——法布尔的《昆虫记》”“说一说——我的新发现”“文配画——丰富多彩的世界”。通过反复迁移运用,达到“学以致用、举一反三”的作用,使学生的“习得”由自发走向自觉,由低效走向高效。

聚焦语文要素,实施单元整体教学,使“教课文到教语文”真正成为教师的教学行为,在语文课堂里落地。让学生在单元整体学习过程中形成语文学习能力,最终变成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为学生终生的语文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者单位:江苏省徐州市星光小学)

猜你喜欢
语文要素单元整体教学落实
浅谈一年级学生阅读能力培养
基于语文要素优化教学路径策略的研究
正确解读课后习题 有效落实语文要素
在“双线并进”中落实“双线组元”思想
单元整体教学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有效性的研究
教若三“点”成线 注定别开“生”面
语文单元整体教学范式下学与教方式初探
英语单元整体教学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