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辅导员科研能力提升策略

2020-04-06 03:59姜卓茂
广西教育·C版 2020年9期
关键词:科研能力提升策略辅导员

【摘 要】本文针对高职院校辅导员缺乏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开展科研工作、缺乏课题立项机会开展科研工作、不能有效结合专业和日常管理工作开展科研工作等问题,提出辅导员科研能力提升的策略:提高思想认识,从主观上重视科研工作;加强理论学习,为开展科研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树立科研思维,在日常基础性工作中多思考问题,为开展科研工作积累素材;结合工作实际,严谨、扎实地开展科研工作;学校积极创造机会和平台,鼓励辅导员适当开展科研活动。

【关键词】高职院校 辅导员 科研能力 提升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35-0104-03

2017年9月教育部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对辅导员的管理和工作提出明确的标准与要求,为辅导员工作职业化、规范化、制度化指明了方向。辅导员是高职院校最基层的管理人员,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管理能力,做好基础管理工作,同时需要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提升工作质量和水平,以应对学生管理工作中出现的各种状况。本文探索辅导员科研能力提升的重要意义和现状,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

一、高职院校辅导员科研能力提升的重要意义

教育部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明确规定了辅导员工作的九大职责,其中第九条是关于理论和实践研究,要求辅导员学习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理论和相关学科知识,参加相关学科领域学术交流活动,参与校内外思想政治教育课题或项目研究。因此,高职院校辅导员提升科研能力既是顺应教育部对辅导员队伍建设的要求,也是自身素质和能力提升的迫切需要。

(一)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建设需要提升科研能力。职业化、专业化是近十几年来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一个重要方向。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建设就是要在辅导员队伍结构、工作方式方法、激励与考核、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分析现状和前景,发现存在的不足、困难和问题,找到解决和处理的措施与办法。辅导员只有具备了一定的科研能力,才能认清工作环境和背景,清晰解读相关政策,准确把握工作的内涵和规律,通过科学研究和思考,不断提升科研水平,努力朝着职业化、专业化方向发展。

(二)辅导员在解决具体问题的探索中需要提升科研能力。辅导员工作处于最基层的教学、管理环节,着手处是具体的管理事务,面对独立个体;着眼处是一个完整的管理闭环、一项系统的工程,面对的是整个群体。辅导员工作是做人的思想和人的管理工作,而人的思想又非常抽象,思想的不可触摸性又决定其行为的多样性,因此决定了其复杂性和差异性的特质,注定在工作中会出现新问题,也容易受到环境、人为因素影响。在解决具体问题的探索和实践中,辅导员应当结合实际,深入开展研究工作,既研究人的工作,也研究群体属性;既要研究某项事务的运行规律,也要系统地看待各项事务之间的关联性。换言之,在应对各项复杂问题的过程中,要以科研的思维去思考问题,以点为突破口,线性思维,把握局面,科学合理地解决实际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总结经验,形成规律性的措施和方法,真正有效地提升辅导员应对复杂问题的能力,提升輔导员的素质和能力。

(三)辅导员个人发展和职业生涯规划需要提升科研能力。双重身份的属性和管理规定是对辅导员重视的体现,对辅导员工作重要性的认同,也是一种特殊的关怀。但是却给辅导员的个人发展和职业生涯规划设置了天然的屏障。辅导员在管理干部和专任教师之间理应顺畅切换,但是由于受到专业、意愿、管理利益等因素的影响,很难按照辅导员个人意愿发展。大多数辅导员在工作一定年限后想转专任教师岗位,转岗成功率低,双方的诉求不一致,最终导致矛盾重重,产生负面情绪,也打击了辅导员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升科研能力,可以为辅导员个人发展和职业生涯规划注入强心针:一是辅导员工作更加有规律、有序,应对复杂问题能够更从容,无形中给他们降低了风险和压力;二是在个人职业生涯方面,为专业技术职务晋升储备必备条件,可以有效解决辅导员待遇和收入的问题;三是在社会认同感和身份地位方面,提供必要的积累和经验推介,受到尊重和价值认可,这也是辅导员队伍建设不容忽视的一项重要内容。

二、影响高职院校辅导员科研能力提升的问题

高职院校辅导员提升科研能力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主观方面,辅导员由于缺乏规划意识,对自身职业生涯的方向不够明朗,流动性比较大,导致提升科研能力的主观意愿不够强烈;客观方面,辅导员的工作条件和环境不利于其开展科研活动,缺乏推动力,导致科研工作难以展开。

(一)高职院校辅导员受困于日常管理事务,缺乏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思考与开展科研工作。辅导员被称为“救火队员”“万金油”,从两方面说明辅导员工作的特性:一是紧急性,出现突发状况的时候辅导员总是冲在第一线;二是繁杂性,包罗万象、事无巨细,往往各项事务都要辅导员经手处置。因为学生在校期间随时可能有状况,而且很多情况下,学生开展第二课堂的活动都安排在周末或者是正常上班以外的时间进行。辅导员的时间安排基本上都是满的,需要应付日常的管理工作,交各种材料,完成各种考核指标。在这样的时间安排和工作强度下,他们身心俱疲,很难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思考与开展科研工作。

(二)高职院校辅导员受困于科研平台建设不足,缺乏课题立项机会开展科研工作。由于职业发展的特殊性,辅导员队伍中有一定工作年限和资历比较丰富的偏少,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更少。在工作中,大多数辅导员各自为政,相互交流和分享的机会不多。一些辅导员对于工作成效和价值缺乏必要的重视,导致辅导员工作做好做坏没有具体的差别。这导致出现以下问题:一是没有人牵头组建科研团队,没有提出课题研究的思路和方向;二是辅导员可以申请有经费支持的课题研究项目非常少,申报无门;三是以课题研究的方式解决管理工作中的问题的推动力严重不足。因此,辅导员科研能力提升,既缺乏契机,自身又有明显不足,要想有所突破异常的艰辛。

(三)高职院校辅导员受困于专业不对口,难以有效结合专业和日常管理工作开展科研工作。与本科院校相比,高职院校在选聘辅导员的过程中对专业对口的问题考虑不多,而且更偏向于思想政治教育、艺术、体育等专业的人才,其目标重点是管理学生、组织好第二课堂,对专业学习方面的引导更多是落在专业班主任的肩上。这对辅导员结合专业开展课题研究有一定的影响,导致辅导员未能结合专业申报科研课题。另外,辅导员离开了熟悉的专业环境,又缺乏必要的科研工作历练,日常工作的积累和思考对科研工作的帮助也不大。再者,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的对象对科研工作的辅助性稍显不足,由于专业不对口,而高职学生文化素质较低,很难从具体工作中提取到一些科研工作需要的数据和素材,也极大地制约了辅导员开展科研工作的广度和深度,影响其效率和效果。

三、高职院校辅导员科研能力提升的措施

高职院校辅导员提升科研能力,不是单方面的事情,需要全方位联动。辅导员主体需要付诸实际行动,抓住機遇,把握机会,扎实具体地做好基础性工作。同时,也需要外部环境给予适当地支持和指引,正视辅导员科研能力提升的积极作用,采取措施提升高职院校辅导员的科研能力。

(一)提高思想认识,从主观上重视科研工作。要深刻认识到提高科研能力是辅导员自身成长和职业发展的需要。从内涵上说,科研工作对提高辅导员工作质量具有积极的意义。辅导员本身要克服懈怠心理,不要因为条件和环境对开展科研工作不利就自暴自弃,也不要因为日常事务工作繁忙就放弃通过科研工作提升自身素质和能力的机会。要清醒地认识到,这是提升工作规范化、科学性的持续改进之路。辅导员只有思想通了、明了,认识到位了,才能够积极主动地去思考和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从而在科研工作中有所建树,真正能够打开局面。

(二)加强理论学习,为开展科研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科研工作是非常科学、严谨的,容不得半点马虎和敷衍,如果不做好准备,不打好基础,慌忙介入,就会抓不住要点,进而丧失信心,适得其反。辅导员要树立良好的学习习惯,主动学习相关的政策法规、学习高职教育的理论和规律、学习科研工作的有关方法,为开展科研工作做好知识储备。相关政策法规、理论指引经过了凝炼和实践的检验,充分考虑了各种影响因素,在一定阶段、范围被验证是正确的,是开展科研工作的思路和延伸,只要沿着这个正确的方向,就能够找到正确的方法,所付出的努力才会具有价值。

(三)树立科研思维,在日常基础性工作中多思考问题,为开展科研工作积累素材。高职学生自主管理能力和被约束接受性相对本科生而言要差一些,高职院校辅导员日常工作异常繁忙,也会遇到一些比较棘手的问题和一些具有普遍规律性的问题。科研工作的价值就在于认识事物的客观规律,提供经验指导和总结提升。本科院校辅导员有很大一部分的精力放在专业领域,其在辅导员岗位上更多的只是一个过渡,其职业规划也以专业技术岗位为主,或者只是升学前的一个过渡,而高职院校辅导员则不同,主要是以日常管理工作为主,他们可能要把辅导员这个职业当作终身的选择。就高职院校辅导员科研工作而言,主要的思路和方向就是以问题为切入点,在工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思考问题,对工作中一些个性化的或者普遍性的问题进行归类和总结,思考其可能存在的运行规律、发展方向,判断其是否具有研究价值,为科研工作开展提供源源不断的素材和实践支撑。

(四)结合工作实际,严谨、扎实地开展科研工作。高职院校辅导员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要积极主动地开展科研工作,通过不断地实践和探索增强科研能力,在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和知识、积累科研成果和业绩。辅导员在科研工作中要作风扎实,严谨认真,只有沿着正确的科研路径行进,才能够探寻到真知灼见,把握事物的规律,论证自己的观点,实现创新和发展。良好的作风是辅导员开展科研工作并取得好的成绩的前提和保障,要潜心尽力、实事求是,不应有功利、侥幸心理。扎实的科研作风有利于形成良性循环,一环扣一环,存真去伪,最终取得真知,凝聚的科研成果反哺日常工作,也会进一步增强辅导员开展科研工作的信心和动力,真正形成共赢的局面。

(五)学校积极创造机会和平台,鼓励辅导员适当开展科研活动。科研能力提升不仅仅是辅导员的个人诉求,高职院校也应当有所作为,同向发力,搭建必要的平台,创造必要的条件和机会,支持和指导辅导员开展科研工作。教育部明确提出,高等学校要为辅导员提升专业水平和科研能力提供条件保障。因此,高职院校应当从长远的角度看问题,引导辅导员看到科研工作深层次的价值和意义,主动作为,在顶层设计环节,给予政策倾斜和支持、适当的资金支持,提供必要的硬件、设备,为他们开展科研工作提供必要的便利。

高职院校辅导员科研能力提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存在不少的困难和问题。高职院校辅导员应当坚定信心,只要沿着正确的思路和方向努力,稳扎稳打,一步一个脚印,从思想到行动,从日常工作延伸到科研具体实践,其科研工作一定能够打开局面,通过科研能力提升提高工作效率,为职业生涯规划和个人发展提供硬核支撑。

【参考文献】

[1]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教育部第43号)[Z].2017-09-29.

[2]汪猛.关于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化建设的思考[J].职业与教育,2015(8).

[3]郑柏松.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构成与提升策略[J].中国成人教育,2014(6).

[4]王轩,李翠彬,齐巧玲.高校辅导员科研能力现状分析及提升对策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83).

[5]张艳萍,杨雪.提升高校辅导员科研能力的对策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2015(11).

【作者简介】姜卓茂(1983— ),男,汉族,广西贵港人,广西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责编 王 一)

猜你喜欢
科研能力提升策略辅导员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徐州技师学院教师科研能力提升新途径研究
高校辅导员科研能力现状及对策
关于师幼互动的文献综述
公司信息化管理与经济效益提升研究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策略研究
工商管理学科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现状调查与思考
高职院校教师提升科研能力途径研究
校外辅导员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