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国强
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思想与认识的解放和包容使当代书坛的气氛异常活跃,新理异态层出不穷,催生出一大批有思想和创造力的书家。陕西书法家艾绍鸿即是其中置身潮流而能守以淡泊的一位。他的书作自然无饰、清新朴素,从一开始就显露出一种不俗的气息。
数十年来,艾绍鸿朝临暮读,博涉约取,集百家之长终成一家之美。他的行草书以米芾为范本,线条多变,灵动传神,“如蜿蜒不断之峰峦,粗犷处不失细致,秀丽中又见深厚,耐人寻味”(李成海)。
不精小楷,不能称书家。小楷创作无疑是当前一条艰辛之路,要求书家既要有扎实功底又得兼备出众之学养。艾绍鸿精于小楷,他的楷书风格不主张强烈夸张,但是温文尔雅,没有华丽妩媚,但含而不露;殊少提按顿挫的节奏感,却得平实稳健之态,柔和雅致,爽朗从容,一派君子风度。同时,他又能以前人之矩樾,抒己之性灵,以形成其作品的典雅超逸之气象。
欣赏艾绍鸿的书作,很容易联想到陶渊明的诗句“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陶渊明的诗境是一种真正的和谐之美,陶诗读来上口,质朴天真,正是来自和谐的风格。艾绍鸿的书作无疑也保有这种和谐,是人间烟火的,又是悠远超然的。他为我们营造的这一书境同陶诗一脉相承,在不经意的对比中,我们已然可以品咂出艾绍鸿书作中的真味。
用心品读艾绍鸿的书法作品能够感受到,他在自己的黑白世界中构建的是以典雅为基本语素的文人书法语境;其作品中那种轻松的笔调、清新的气息及亲切的意趣予人的是些许温馨的回味,一如我们面对一盆清透心脾的素菊,观赏之间顿生静气。艾绍鸿在书写心态上是静的,他的书风在意趣飞扬中又不失谨严和规范;在内敛之中又存乎丰富的变化。他的楷书结字疏密多变,意在有无之间,往往在精熟的挥运之中生成奇妙不可测的字构搭配,使本来固于方块形状的汉字生发了一些不规则的多边形变化,极尽引人入幽之妙。
综观艾绍鸿书作艺术之境界,似已决然摒弃了浮躁、狂怪、倾侧、猥乱等不合雅正气韵之劣习,亦不故作轻态,舍本逐末以炫技争巧而拼凑粘贴。其尽力于至善至美,追取晋人书法之典雅清脱、唐人尺牍之平正安详、明清法书之风流蕴籍。前贤之特质被其一一纳入笔下,既循传统之法度,又具个人之面目,善哉!
古人认为:“宜实而不泥于实”,也警惕“钟厚必哑,耳塞必聋。”因为泥于实就易于“窒碍”。艾绍鸿的行草作品善于辩证待之,在用笔之外,就是以轻盈灵动笔调调节之。这些笔调的运用较为轻快和直截了当,如弹丸出手,瞬间中的。它正好与厚实的粗线条对比,细劲而飞动。粗线条主其气势,细线条主其活泼,这就有了轻重交替、虚实相生之美。在欣赏过程中不断转换,颇为快意。这就有如清人刘熙载所云:“结实处何尝不空灵,空灵处何尝不结实?”
艾绍鸿以特有的目光觀察书法艺术,审视自己的艺术轨迹,纵向选择追踪古贤,横向努力借鉴众家;力避怪诞和轻浮的表现,让自己的艺术情感和谐地体现在自己的创作之中,理性浑然一体。因此说,在未来的日子里,艾绍鸿于其书法可能再创出更高的境界也是值得期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