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创客培养的专业教学体系改革

2020-04-06 20:51李宁
广西教育·C版 2020年9期
关键词:创客电子商务

李宁

【摘 要】本文以电子商务专业为例,针对创客培养中专业教学体系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实验实训、教学团队、校园创客培养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基于创客培养的专业教学体系改革策略:加强整体规划,明确改革目标,分步有序推进;加强行业研究与合作,追踪行业领域发展趋势;加快系列教材建设、教学内容更新,促进教学形式的创新;发挥电子商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优势,推进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改革一线教师绩效考核机制,切实推进“双师型”队伍建设。

【关键词】创客 专业教学体系 电子商务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35-0050-03

2019年,为适应经济社會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新要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教育部颁布了新修订的《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对包括专业名称、入学要求、基本修业年限、职业面向、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课程设置及学时安排、教学基本条件和质量保障等9个方面的标准进行了修订,继续强调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的出台为各高等职业院校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具体的指导,也对各高等职业院校结合当前本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实际,依托原有专业(群)建设基础,遵循新的专业教学标准,积极推进专业教学体系改革,不断为校园创客培养涵养更肥沃的土壤。

一、创客培养视阈下专业教学体系改革的必要性

(一)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需要专业教学体系改革的支撑

2007年,教育部启动的“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倡导以学生为主体开展创新性实践,推进高校在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实践环节等方面进行综合改革,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2015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再次强调,各高校要根据人才培养定位和创新创业教育目标要求,促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调整专业课程设置,挖掘和充实各类专业课程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在传授专业知识过程中加强创新创业教育。通过加快推进专业教学体系改革,促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取得实质性的突破,已经成为各高校管理者和教学科研团队的共识。

近年来,电子商务依托丰富的互联网资源和网络新应用,已经成为最具创新活力和创业机会的领域之一。要使电子商务专业的毕业生具备较强的创新创业能力,以适应行业发展的要求,专业教学体系的改革也必须与时俱进。对比2019年版与2012年版电子商务专业教学标准,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由10门增加到16门,专业选修课改为专业拓展课,并由6门增加到15门,对课程教学内容和实践要求的描述上,都明确提出该专业学生必须了解和掌握的互联网新环境、新业态、新应用知识及相关技能的要求。与此要求相适应的师资队伍、教学设施、教学资源等教学基本条件也要紧跟电子商务行业发展,适应电商实务运营的需要。

(二)校园创客培养呼吁传统专业教育的变革

创客最开始是指以创新为理念、以个人制造为内容的创新者,是出于自身爱好与特长,利用新兴数字设备及开源硬件,将各种创意转化成实际物体的创作者。教育工作者往往更看重创客活动所蕴含的创客理念,即将创意变为现实、做中学、乐于分享、协作学习、跨学科、运用信息技术、工匠精神,以及它们给传统教育改革带来的积极影响。因此,相对于传统的专业教育强调的给予受教育者某种专业领域的知识或某种职业能力的训练,创客教育则注重运用创客理念改造教育,培养学习者科学、技术、工程、数学、艺术方面的信心、创造力和兴趣,追求跨越学科、实践引领、有效成果转化等教育教学成效。校园创客培养旨在探索一条改变教学手段、教学内容、学习方法、师资团队、资源整合模式和育人环境等因素的路径,打破当前院校普遍存在的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各自为政的局面。

从《电子商务专业教学标准》列举的8门专业核心课程——商品信息采编、网络编辑、网页设计与制作、网络营销、客户服务与管理、电子商务数据分析与应用、网站(店)运营、移动商务的名称和教学内容来看,这些知识和技能已经可以支撑一个创客团队开展以商品(服务)在线销售为主要业务的网络创业实践,但是目前大部分的院校仍然只能通过电子沙盘推演的形式来进行虚拟的创业实训,校园创客成长急需的条件、资源和环境都需要专业教育进一步深化改革。

二、创客培养中专业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设置未能适应电子商务领域快速发展

近年来,受内外部环境影响,我国电子商务发展呈现多种变化特征,如全国交易增速减缓,但西部地区交易额、跨境电商、涉农电商增速加快,服务类交易表现活跃等,电子商务技术、运营模式创新继续深化,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推动电子商务服务质量和体验不断提升,对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出更高的要求。而目前的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仍是以网上商品(服务)零售为主线进行设计,虽然这一课程体系与企业大量的电子商务岗位需求相适应,也有益于帮助在校生试水网上创业,但是却不利于电子商务分领域的创新型人才培养。

(二)教学内容更新缓慢滞后

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得益于新技术的应用、新产品(服务)的开发、新需求的增长、新应用的普及,但电子商务专业教学内容却很难跟上快速发展的形势。这从电子商务专业课程的教材出版销售情况可见一斑。以网络营销课程的教材为例,在“当当网”上以“网络营销”搜索近5年的纸质教材,搜索到的商品结果是:2019年为97件,2018年为155件,2017年为190件,2016年为163件,2015年为182件,总体呈下降趋势。从教材内容结构来看,有以市场营销理论为基础框架编写的,有以网络营销实务来进行项目(任务)设计的,有侧重网络营销策划、推广和案例分析的,虽然各有特点,但仍存在数据陈旧、案例过时等诸多问题,教学应用效果评价不佳。

(三)实验实训虚拟化、脱离现实市场环境

职业院校电子商务专业往往采用电子沙盘、模拟平台、应用软件等形式开展校内实验实训教学,通过情景假设、预置参数、逻辑算法来模拟市场竞争环境,设置考核评价标准。虽然这些实验实训可以给学生带来一定程度上的创业体验,但流程化、结构化、教条化的教学设计,使实训大多停留在对企业的经营管理理论认知的层面,脱离了现实的市场环境,实训效果不佳。一些公共平台免费资源和校企合作电商企业又难以提供足够的实训业务或岗位,自建或共建平台(如校园网络交易平台)维持成本高、市场活跃度低,也难以弥补电子商务实验实训项目缺口。

(四)教学团队缺乏企业实践经验

聘请企业创业导师、培养和招聘有企业实践经验的专任教师仍是职业院校教学团队建设的短板,“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成效不明显。电子商务领域的发展日新月异、竞争激烈,电商企业的工作节奏快、压力大,企业人员兼职教学和专任教师挂职锻炼想进入角色并不容易,特别是行业内的运营规律并非短期挂职锻炼就能理解和掌握,再加上教学、科研和学生管理等考核工作量和考核标准要求,也使得专任教师不能安心留在企业。即便是一些职业院校通过校企合作方式,承担起电商企业的客服、推广等业务,也因为双方无法解决课程教学与业务运营在时间、效率和形式上的冲突,导致许多合作项目难以为继。

(五)校园创客培养缺乏整体规划

校园创客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在校生中占比很小。因此,创客教育不可能像通识教育一样面向全体在校生,但其示范效应和积极影响是毋庸置疑的。目前,校园创客主要是在校内的大学生创业园、创新创业学院、创客空间等地方获得活动(经营)场所、办公设备、创业竞赛辅导等方面的支持,而一些棘手的问题却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如双创学分认定、专业课免修(免试)、创业导师工作量认定、创业项目孵化及管理等。面对诸如此类的问题,大部分职业院校通常采用个案方式进行处置,对校园创客培养仍缺乏整体的规划和全面部署,更没有借机推进专业教学改革的计划。

三、基于创客培养的专业教学体系改革策略

专业教学体系作为专业人才培养最基础、最根本的要素,应该在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上发挥关键作用。专业教学团队要充分拓展和利用行业企业资源,以教材、教学内容、教学形式的改革及自身建设为抓手,整合资源,大力推进基于创客培养的专业教学体系改革。

(一)加强整体规划,明确改革目标,分步有序推进

专业教学体系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要由专业负责人牵头组织团队开展,制定的改革方案既要有明确的总体目标,即把创客理念引入专业教学改革中,也要设定分阶段推进的具体任务;既要考虑院校的实际,也要结合专业的特点,还要统筹校内外的各种资源,采用试点、示范、推广的步骤有序推进。学校(院系)分管领导还要考虑同步推进教学管理、激励机制和人才引进等配套政策的改革。只有各方共同发力,协同作战,改革才能取得预期的成效。

(二)加强行业研究与合作,追踪行业领域发展趋势

专业教学团队要积极通过组织课题研究、参与项目合作、指导学生实践,加强对行业发展现状的跟踪和分析,研究行业发展趋势,把行业企业发展对专业人才培养的新要求融入专业教学改革中,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使学生将专业学习的热情转化为积极参与专业教学改革的动力,为校园创客培养和专业教学体系改革打好基础。

(三)加快系列教材建设、教学内容更新,促进教学形式的创新

组织开展校校、校企合作,联合开发电子商务专业的系列教材,采用项目(任务)驱动式的体例来编写,同时注重各专业课程设计的项目(任务)之间的有机联系,通过经典案例让学生了解和认识电子商务的规律,采编最新案例开阔视野和创新思维,为教学形式创新奠定基础。如针对网站(店)运营项目(任务)的设计和组织,可以把学生在商品信息采编、网络编辑、网页设计与制作、网络营销、客户服务与管理等课程上学习的新技术、新应用、新形式整合起来应用。

(四)发挥电子商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优势,推进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网络电商平台降低了学生在校创业的门槛,也为电子商务专业实践、实训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在推进专业教学体系改革过程中,教学团队要结合教学内容的更新,积极探索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创新,引进行业企业资源进行有效配置,特别是将创意实践、协作学习、跨学科合作、工匠精神等创客精神融入课堂教学和项目实践中,这样既可以拓宽创客培养的途径,提升和巩固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成果,又可以为其他专业的课程体系改革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五)改革一線教师绩效考核机制,切实推进“双师型”队伍建设

职业院校可以探索改革一线教师绩效考核机制,如调整专任教师继续教育、企业实践、横向项目等考核指标的要求和权重,适当放宽企业兼职教师的学历职称限制、提高待遇等,给“双师型”队伍建设注入活力和动力,切实解决企业兼职教师“进不来”“留不住”,学校教师“出不去”“呆不住”的难题,同时鼓励来自行业企业的运营管理人才与学校教师组建教学创新团队,探索分工协作进行模块化教学,以改革推动产教融合,实现校企“双元”育人。

【参考文献】

[1]张茂陪,秦楠.再论创客及创客教育[J].教育研究,2017(12).

[2]蔡元萍.高职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探索[J].电子商务,2019(1).

[3]黄炜.大学生创客培养模式探究[J].黑龙江教育,2018(1).

【基金项目】2017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知识转移理论的职业院校创客培养体系建设研究与实践”(GXGZJG2017B140)

【作者简介】李 宁(1973— ),男,广西横县人,硕士,广西职业师范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教学管理、企业管理教学及科研。

(责编 苏 洋)

猜你喜欢
创客电子商务
2025年我国农村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2.8万亿元
“小创客”有法宝
《电子商务法》如何助力直销
电子商务
敢想 敢做 我们是创客
关于加快制定电子商务法的议案
让路人都可以坐下来当创客
创客
创客
电子商务人的核心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