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芳 王 喜 国
提 要: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美好生活是一种动态发展与提升的生活状态,这种状态就是所有社会成员个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当前,美好生活就是人们在物质生活相对丰裕之后所追求的一种人生出彩、精神充盈、品质高端、彰显人生意义、提升人生价值的日常生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美好生活”与对其意义蕴涵的论述,彰显出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巨大价值意蕴:一是美好生活秉承“人民至上”的根本原则,彰显唯物史观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二是美好生活坚持人存在的现实性,彰显唯物史观以生活为中心的价值取向;三是美好生活把“两个全面”作为目标,彰显唯物史观以全面发展为目的的终极追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前进道路上,我们必须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①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第24页。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美好生活”,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时代价值观,在其后党的重要文献里一直是一个高频词。其中在十九大报告里一共出现了14处,特别是在报告的开篇和结尾,也都落脚在“美好生活”这个时代范畴上。这既是党对时代特征和当代中国发展目标导向的历史性把握,也是把执政党先进性建设落实到“以人民为中心”发展价值取向的实践性提升;既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初心使命在新时代的理性升华,又彰显着我们党坚定践履初心使命、奋力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热切期待的高度自觉。
从人类思想史来看,对美好生活本质内涵的诠释,既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践课题。对美好生活的热切追求,是人类亘古不变的理想憧憬和矢志期盼,古今中外,概莫能外。从“理想国”到“乌托邦”,从“太阳城”到“新和谐公社”,从“世外桃源”到“大同社会”,这些对于理想社会蓝图的描绘,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类对美好生活的永续向往和执着追求。事实上,一部人类思想史就是对未来理想生活形态的探索过程。西方历史上苏格拉底的“至善的生活”、柏拉图的“理想国”、亚里士多德的“沉思生活”,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的“大同世界”等等,都是人类先哲对追求更高生活质量及其“理想生活境界”的构想和概括。放眼中国思想史尤其如此,从《礼记·礼运》的中“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到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大同”社会的理想描绘,到晋代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对“世外桃源”的美好憧憬,再到中国近代洪秀全的“太平天国”、康有为的“大同”、孙中山的“天下为公”。纵观上下几千年来,中华民族薪火相传、时代接续着对美好生活理想的不懈追求。从发生学意义上看,人们之所以矢志不渝、锲而不舍地追寻美好生活的实现,在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中都有其“根”和“源”,即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大同”理想、“均贫富”“等贵贱”思想,以及“德福一致”“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致中和”等思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与以往所有思想家不同,马克思、恩格斯走向历史的深处,他们不是从思辨哲学或者抽象伦理道德原则出发主观建构未来美好社会,而是把社会历史的发展和美好生活的实现视为是一个合乎社会发展规律的自然历史过程。马克思、恩格斯在科学揭示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特别是资本主义产生、发展、灭亡规律的基础上,科学预见且指明了未来美好社会发展的前途和道路,并且把变革旧世界、建设美好的新世界的历史使命与社会力量赋予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
从马克思、恩格斯的著述来看,他们关于美好生活的思想最终落脚到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上来,即使他们没有直接提出“美好生活”这个范畴,但仔细品读他们的著作,我们能找到许多关于美好生活思想的精辟论述。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就提出了“自由人的联合体”思想:“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4页。毋容置疑,在这个令人向往的“自由人的联合体”里,美好生活与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和谐实现完美的结合,且达到了高度统一。在怎样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问题上,马克思、恩格斯特别强调了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性。在1857—1858年《政治经济学批判》中,他们提出了由于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以交换价值为基础的生产便会崩溃”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六卷·下),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218页。,最后导致生产以每个人都过上富裕幸福美好生活、实现自由而全面发展为目的的思想。在《反杜林论》中,恩格斯指出:“通过社会生产,不仅可能保证一切社会成员有富足的和一天比一天充裕的物质生活,而且还可能保证他们的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的自由的发展和运用。”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33页。马克思、恩格斯的美好生活思想,为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描绘了一个大致轮廓,也为后来的社会主义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共产党人初心使命的实现指明了方向。
从上可见,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美好生活是一种动态发展与提升的生活状态,这种状态就是所有社会成员个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曾用非常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个人的美好生活状态:“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任何人都没有特殊的活动范围,而是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社会调节着整个生产,因而使我有可能随自己的兴趣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这样就不会使我老是一个猎人、渔夫、牧人或批判者。”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5、305、306、294、46页。具体来看,这种美好生活状态表现为:一是克服了由于旧的社会分工造成的强制性限制的状态,使人不再是马尔库塞所说的以固定分工铸成的单面人。二是克服了生产力不发达、物质生活资料匮乏所造成的限制的状态,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强调,只有在“集体财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之后”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5、305、306、294、46页。,社会才能在自己的旗帜上写上“各尽所能、按需分配”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5、305、306、294、46页。。三是建立在人的全面发展基础上的自由个性的发展状态,即“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5、305、306、294、46页。。也就是每个人的天赋、才能、志趣、情感和意向在没有外来“异己力量”的干涉下,得到充分而自由的发展。按照马克思的说法,这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充分发挥”。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论述看,他们认为美好生活的本质特征就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所以他们也把未来理想社会称为“自由王国”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34页。。
按照马克思、恩格斯的设想,共产主义社会是所有社会成员普遍获得全面而自由发展的社会,作为共产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应当将这一理想作为其终极价值目标。在当代社会条件下,全面而自由发展既意味着人的潜能得到尽可能充分的开发和发挥,也意味着生存需要、发展需要(特别是精神需要)和享受需要得到尽可能好的满足。显然,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状态就是人民的美好生活状态,是人民历史活动中不断追求美好生活的状态。据此可以说,一个全面而自由发展的人能通过努力奋斗逐步使其人性闪耀善和美的光辉,人格健全完善而高尚,个性获得健康而丰富的发展,生活充满乐趣、创意和魅力。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灵与肉的二重性存在,人的这种存在境遇决定了人必须超越物质追求而达到精神文化的充实,真正实现身心平衡的幸福人生。由此观之,美好生活就是人们在物质生活相对丰裕之后所追求的一种人生出彩、精神充盈、品质高端、彰显人生意义、提升人生价值的日常生活。没有一定物质基础作支撑的生活不是美好生活,但光有物质上的富裕没有精神充实的生活也不是美好生活。在马克思看来,人的生产和动物生产的区别就在于生产的全面性,人在生产中是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自己的。人作为生产实践的主体,必然要从自己的目的性出发,并以自己物种的全面素质为衡量尺度去从事认识和改造对象世界的各种活动,进行“再生产整个自然界”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5、305、306、294、46页。的全面生产,以此满足自己的日益增长的物质与精神生活需求,从而实现自我的全面发展。可见,人作为这种目的性存在物,其终生追求和奋斗的全部意义就在于,超越物质世界层面的追求而达到精神世界层面的充实满足,实现物质与精神的发展提升与动态平衡,最终进入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美好境界。美好生活孕育着希望与追求,承载着憧憬与期盼。生存是活着,而生活则是不断地提升品质,不断追求精神世界的充盈与丰富,内心需求的提升与满足,追求有意义的生存才是生活。正是在此意义上,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说,人生的意义就在于把“生存”提升为“生活”。这里,“生活”与“生存”的重要区别,其本质要义就在于生活是一种“有意义”的生存,且是赋予了生存以超验的维度,即实现了人生的自我淬炼、自我提升和自我超越。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165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美好生活”与对其意义蕴涵的论述,既是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美好生活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又是对中华传统精神的历史性超越,也是党针对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发展变化,对人民需求做出的理论定位与实践回应,因而昭示着我们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共创美好生活的历史使命与时代担当,彰显出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巨大价值意蕴。
首先,美好生活秉承“人民至上”的根本原则,彰显唯物史观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唯物史观认为,人民既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又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人民利益高于一切,这既是我们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过程中取得胜利的法宝,也是唯物史观的题中应有之义。因此,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①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21页。
党从成立那天起,就把“人民”二字不仅镌刻在自己的旗帜上,更熔铸于每名共产党员的心坎里,并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根本宗旨。那时的中国,军阀割据,山河破碎,不要说人民的生活,就连最基本的生存都保障不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任务,就是要深入人民群众之中,进行广泛的宣传和组织,让人民认识到自己受苦受难的根源,从而激励人民为争取自己的利益而斗争。经过28年的艰苦奋战,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终于迎来一个独立的新中国,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为人们美好生活的构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新中国成立时,我们发展的起点是经历了一百年的战乱、百废待兴却基本没有技术积累。工业基础基本为零,基础设施基本为零。90%的国民都是文盲,人均寿命只有35岁,生态灾难不断,农业生产锐减,通货膨胀居高不下,5亿国民有2亿人处于饥饿之中。我们一方面要优先发展重工业,巩固国防,给人们一个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另一方面要使重工业、轻工业、农业平衡发展,解决人们的衣食住行等温饱问题。这看似不可能实现的事,中国共产党人只用一代人的努力就做到了。正如黑格尔所说,中国是一切例外的例外。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开始突飞猛进,以先富带动共富,以人民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检验一切工作的标准,人民的美好生活建设由温饱开始向小康迈进。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已经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需求越来越多样丰富,追求标准也越来越高。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着眼于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多样而全面的需求,高度重视脱贫攻坚,持续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把解决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作为主要任务,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从而彰显了“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一唯物史观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
其次,美好生活坚持人存在的现实性,彰显唯物史观以生活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在如何认识“人”的问题上,与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不同,马克思主义所谈论的人不是抽象或想象中的人,不是“处在某种虚幻的离群索居和固定不变状态中的人”,而是“现实中的个人”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3页。。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认为:“这里所说的个人不是他们自己或别人想象中的那种个人,而是现实中的个人,也就是说,这些个人是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因而是在一定的物质的、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条件下活动着的。”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1-72、25页。也就是说,所谓现实性或现实中的个人,就是社会和实践中生存、生活着的人。现实生活,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场域,唯物史观的理论支点。正如马克思、恩格斯说的:“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他们自己就是怎样。”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1-72、25页。这些都为我们党带领人民共创美好生活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南。
中国共产党人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这种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规定了我们的发展必然以人民生活为中心,时刻把人民生活、尤其是让人民群众过上美好生活作为党的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正如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全党同志一定要永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③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1、45页。
人民的生活,即民生,是我们整个社会的经济基础之所在,离开了民生而去谈抽象的民主,就相当于离开了经济基础去谈上层建筑一样空洞无物。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民生是最大的政治。”④《习近平在湖北考察时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打好三大攻坚战,奋力谱写新时代湖北发展新篇章》,《人民日报》2018年4月29日。他号召全党要高度关注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这是我们党与其他政党相比的最大不同。忽略了民生,即忽视了民心。当前,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整体上得到了极大提升,但当前存在最大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一些突出问题尚未解决,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群众在就业、教育、医疗、居住、养老等方面面临不少难题。2017年7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指出:“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人民群众的需要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⑤《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第61页。人民的这些期待,正是我们共产党人当前全力解决的主要矛盾和问题,不断满足人民的期待就是我们工作的目标。为此党的十九大强调:“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⑥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1、45页。
最后,美好生活把“两个全面”作为目标,彰显唯物史观以全面发展为目的的终极追求。发展的目的大致分两种,一是实现个体发展,二是实现社会发展,二者之间相互促进。一方面是个体的活动形成了一定的社会关系,个人是什么样的,社会关系就是什么样;另一方面社会关系也塑造着个体的思想和行为。“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或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⑦《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515页。。马克思在对人的本质进行探究时曾明确指出:“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⑧《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39页。因此可以说,社会关系是什么样的,人也就是什么样。唯物史观视阈中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关系的完善与丰富,是对人类发展的终极关怀,也是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社会的发展最终要落实到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上来。
经过改革开放以来多年的发展,我国社会已经进入新时代,温饱问题早已基本上得到解决,经济社会总体上实现了小康水平,2020年即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此时“发展问题”取代“生存问题”成为个人和社会高度关注的焦点。个人生活方面,人们追求的是比以往更高、更广泛的“全面生活”,它不仅包括客观性的物质文化生活,也包括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等主观性的精神和文化生活。社会发展方面,人们追求的不仅是安全、环保等硬环境,也追求民主自由、政治权利、公平法治等软环境。习近平总书记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生活和发展观,强调要高度重视人们生活,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又在“两个全面”的基础上——“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把人们对美好生活追求提到文明的高度来看待,实现“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的“全面提升”,进而使全社会更加洋溢人文关怀,让每个人都可以享有美好人生,最终过上有品质高质量的美好生活,真正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这就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文明的全面提升及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这一终极目标紧密结合起来,因而既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历史继承,又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当代发展。
美好生活是人们在物质生活相对富裕后追求的更加民主自由平等和有尊严有美德高品位的生活,它的实现既有赖于一定的社会条件,又离不开个人能动性的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实现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现实条件,使人民能够通过自身的实践活动创造,不断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
唯物史观认为,实现美好生活,离不开雄厚的物质基础,更离不开奠定这一条件的生产力大解放。在制约人们实现美好生活的各种要素中,物质生活资料具有决定性作用。一定的物质生活条件,是人民追求和实现美好生活的基础性条件。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的发展,党领导全国人民使中国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逐步摆脱贫困并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中国的人均预期寿命、人均受教育水平等都得到大幅度提升。但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发展的不平衡不协调不持续的问题接连出现,贫富差距、人口老龄化、环境资源危机尤为突出。围绕土地使用、财产补偿的纠纷等日益增加,食品药品安全事件、生产安全事件频发。这一切都是与美好生活格格不入的,其有效稳妥解决,归根到底只能建立在创造巨大的物质财富的基础之上。而这就要靠高质量发展,发展仍是现阶段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这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各种场合反复强调,中国“必须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决不能有丝毫动摇”①《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15页。的根本原因所在。唯其如此,党的十九大根据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着眼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立足于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对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重大部署,提出了许多新的思路、新的战略、新的举措,为新时代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了施工图,为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下达了任务书。只要我们紧跟“时”和“势”的发展变化,树立与新时代相适应的新理念,贯彻新时代要求的大战略,“撸起袖子加油干”,就一定能走稳走实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真正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夯实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物质基础。
生态环境是美好生活的重要依托,生态文明是构成美好生活的重要向度,绿水青山、蓝天碧水、清新空气是美好生活的本质诉求。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的自然本质和社会本质紧密联系在一起。人的自然本质体现了人的生命存在和人的自然属性,是人的社会本质的前提和基础,人的社会本质反映了人的社会属性和社会关系,直接决定和支配人的自然本质。人的本质复归和实现美好生活都无法离开整个外部自然界,都必须以其作为重要的前提和基础,自然界是人的对象性的本质力量,也是美好生活不可或缺的对象和载体。马克思、恩格斯将自然观和社会历史观紧密结合起来,揭示出人类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人类社会发展是一个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自然历史过程。人类社会发展和人的生存发展,都与生态环境息息相关,并由此影响人的生存质量和美好生活。然而,也只有着力解决社会基本矛盾,彻底消灭那些阻碍人的本质复归的各种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才能在人的真正解放基础上实现人与自然和解、人与社会和解的美好生活。
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就更加迫切要求我们必须努力消除人与社会不和谐、人与自然不和解导致的社会矛盾和生态矛盾,重构人与人和谐相处的“社会共同体”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命共同体”,使人民群众能够在“诗意般栖居”的美好生活中达到自由而全面发展。良好生态和美丽环境是社会最公平的公共产品,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对人的生存和发展来说,金山银山固然不可多得,但绿水青山是人民幸福生活的题中应有之义,且是更为重要的内容。“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优美环境就是民生,绿水青山就是美丽,蓝天白云也是幸福。为此,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十分突出的位置,形成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党的十九大把“美丽”与“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一起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在2019年3月的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他所在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首次以“四个一”深入阐发生态文明思想,为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树立起绿色的导向——即“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生态文明建设是其中一位,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中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其中一条基本方略,在新发展理念中绿色是其中一大理念,在三大攻坚战中污染防治是其中一大攻坚战。”①《习近平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守护好祖国北疆这道亮丽风景线》,《人民日报》2019年3月6日。这“四个一”,既昭示着党对人类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规律的历史性认知,也彰显着将执政党使命落实到解决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环境问题上的实践性自觉,更宣示着对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国际化主动担当起大国责任的庄严承诺。因而充分体现了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部署和至高要求。因此,当前在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中,尤其要做到:一是要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所谓“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也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环境优美、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也就是要大力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加良好的生产生活生态环境。对于与人民美好生活向往最直接关联的生活用水、食物链条和空气质量,要“坚持全民共治、源头防治”,“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提高污染排放标准,强化排污者责任”。①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51页。要大力鼓励、扶持具有市场导向和市场潜力的绿色技术创新,推动自然资本大量增值,“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的增长点、成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支撑点、成为展现我国良好形象的发力点”②《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四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人民日报》2017年5月28日。,进而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实实在在的环境效益。
二是要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自然生产力是社会生产力的前提与基础。生态环境作为生产力要素中劳动对象的主要承载体,在现代社会生产力中的地位作用愈来愈凸显。优美的生态环境就是生产力,就是社会财富,就是民生刚需。这就要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在生态环境保护上一定要统筹兼顾,从长计议。为此,一方面,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树立生态观念、完善生态制度、维护生态安全、优化生态环境,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③《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人民日报》2013年5月25日。,真正提供“让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的优美环境。另一方面,推动形成绿色生产方式,构建优化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要下大决心、花大气力改变不合理的产业结构、资源利用方式、能源结构、空间布局、生活方式,构建循环型产业体系和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实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努力探索走出一条环境保护新路,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共赢。
马克思曾在1875年指出:“只要社会还没有围绕着劳动这个太阳旋转,它就绝不可能达到均衡。”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十八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第627页。在这里,马克思把劳动比作太阳,足以看出劳动在马克思思想中的地位——劳动是马克思主义范式和体系的核心。具体说,劳动是联结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的中介,是贯穿于马克思主义整个思想体系的理论枢纽。马克思主义认为,劳动作为一种生产活动和能动的类生活,是人类自由自觉的本质活动,是人确证自己类存在的根本方式。在《资本论》中,马克思系统论证了劳动是人的自我确证与自我实现,是其体力劳动和脑力的有机结合,也是劳动“事实”与劳动“价值”的高度统一。在劳动这一真正的历史活动中,人使自己的才能得以发展,精神世界得以充盈,理想境界得以升华,遂使人真正成为人自身。进而言之,劳动不仅是达到目的(即产品)的手段,而且也是目的本身,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客观确证和集中体现,因而是类生活的“真实的需要”。在此意义上可以说,劳动既是美好生活的真谛,也是实现美好生活内在动力和基本路径。
美好生活不是上帝赐予的,也不是别人恩赐施舍的,而是靠一代又一代人奋斗出来的,靠扎扎实实的辛勤劳动才能得以创造与实现。“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想着“等”“靠”“要”,绝不可能实现美好生活,唯有主动付出,艰苦劳作,凭借自己的双手勤劳耕耘,才能离美好生活越来越近,才可以给美好未来开创无限可能。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人世间的一切幸福都需要靠辛勤的劳动来创造。”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4、44页。美好生活不是虚无缥缈的海市蜃楼,不仅是可望又可及的日常生活,也是人们在现实社会劳动中的获得感和幸福感的满足与体验。人世间每个人的人生理想,只有通过艰苦的劳动才能实现;当今社会发展中的各种难题和矛盾,只有通过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劳动才能破解。总之,每个生命里的一切辉煌,世上的一切人间成就,都是由人们的辛勤劳动所铸就和创造的。人和人类社会本身就是劳动的产物,人通过劳动成为人,人又通过劳动实现自身解放,成就美好生活。在“环球同此凉热”的共产主义社会,人民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共同进行生产劳动。那时,劳动既是手段又是目的,“已经积累起来的劳动只是扩大、丰富和提高工人生活的一种手段”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第287页。。劳动不仅成为人的一种内在需要,而且成为人们的一种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到那时,个人的需要与社会乃至的需要实现了高度一致,劳动也就真正进入开创美好生活的崇高境界。正因如此,习近平总书记同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座谈时指出:“劳动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幸福不会从天而降,梦想不会自动成真。实现我们的奋斗目标,开创我们的美好未来,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始终为了人民,必须依靠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③《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4、44页。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伟大的中华民族是勤于劳动、勇于奋斗、善于创造的民族。正是因为坚忍不拔的劳动创造,中华民族拥有5000年的历史辉煌;也正是因为锲而不舍的劳动创造,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才创造和拥有了今天的巨大成就和人间奇迹,即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来了从创立、发展到完善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迎来了从衣食不足、难得温饱到丰衣足食、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中华民族正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且愈来愈接近世界舞台的中央。
历史雄辩证明,在中国共产党引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历史进程中,全社会的辛勤劳动发挥了中流砥柱的重要作用;同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党引领广大人民从富起来到强起来、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壮丽征程中,劳动仍然是最根本、最重要、最持久的力量源泉。用劳动创造新时代的美好生活,这是历史的必然逻辑,也是现实的内在诉求,更是未来的热切呼唤。因此,这就要大力弘扬崇尚诚实劳动精神,使全国各族人民通过践行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创造更丰富的物质生活和更充盈的精神文化生活。一方面,要彰显崇尚劳动的主流价值观,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高尚、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形成以劳动为荣,好逸恶劳为耻的好风气,让劳动圆梦、劳动快乐、幸福成为每个人的人生信条。另一方面,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维护和发展劳动者利益和权利的浓厚氛围。当前,尤其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公平正义观,破除劳动者参与创造、分享发展的一切体制机制障碍,切实让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全面发展,让每一个劳动者都享有出彩的机会。这样,才能真正使各族人民进一步激发劳动热情,释放创造潜能,用涓涓不息的汗水浇灌美好生活,共同创造更加民主、自由、平等和有尊严、有美德、高品质的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