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贫困理论及时代价值*

2020-04-06 15:33:03
观察与思考 2020年9期

张 婉 李 包 庚

提 要:实现无产阶级、自身解放和人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毕生事业和奋斗目标。面对理性的国家和法与现实的矛盾和冲突、无产阶级贫困日益加剧的现状,马克思站在无产阶级立场深刻揭露和批判了资本主义制度及其生产方式的剥削性,提出了无产阶级整体脱贫的方法策略,形成了科学的贫困理论。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制度是无产阶级贫困的根源,无产阶级必须首先通过暴力革命进行制度革新、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并积极组织和发展社会生产才能实现整体脱贫。新时代,贫困治理仍是党和国家的重要课题,继续分析马克思的贫困理论,将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作为制度前提,新发展理念作为必由之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将建立解决相对贫困长效机制作为重要保障,对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解决贫困问题贯穿马克思理论研究的始终,是马克思关注市民社会、批判和揭露资本主义制度剥削性、虚伪性的重要起点,对唯物史观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巨大推动作用。马克思贫困理论具有鲜明的无产阶级立场,是无产阶级获得解放、整体脱贫的理论指导,对新时代我国贫困治理事业依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2020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剩余脱贫攻坚任务依然艰巨。如何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并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党和国家在收官之年的艰巨任务。面对时代课题和重大任务,进一步研究马克思贫困理论,对啃掉脱贫攻坚的最后“硬骨头”,补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三农”问题的突出短板,确保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一、马克思贫困理论的出场必然和阶级立场

贫困问题存在于人类社会发展始终,马克思之前,以亚当·斯密、马尔萨斯、西斯蒙第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家和空想社会主义者对贫困问题进行了思考和探索,但由于阶级立场和客观实际的局限,未能准确揭示和批判资本主义社会贫困产生的根源。1842年马克思在《莱茵报》做编辑深入社会生活后,清醒认识到理性与现实的矛盾和冲突,以及无产阶级在资本和资产阶级剥削和统治下贫困愈加严重。面对无产阶级的贫困现状,马克思深入底层无产者生产生活现状,从对哲学和法的批判转向对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最终深刻揭露和批判了资本主义制度,指明资本主义制度是无产阶级整体贫困的根源,并思考和研究了无产阶级整体脱贫的路径,形成了科学的贫困理论,指导并推动着无产阶级运动及其自由解放。

(一)无产阶级贫困日益加剧

古典经济学家和空想社会主义者对无产阶级贫困问题进行了思考和探索,但由于阶级立场的局限和思想的空想性,一方面并未揭露资本主义社会贫困的根源、提出无产阶级摆脱贫困的根本方法;另一方面资本和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的剥削和压迫日益加剧,无产阶级生产生活更加艰难。

亚当·斯密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认为贫困主要表现为财富的总体不足以及社会某一群体或阶层的贫困,财富的分配不公是导致阶层和群体贫困的主要原因。“工资水平应有一个底线,即能满足劳动者的基本生活,甚至要比这种要求更高一点,以使他们能够生儿育女,一旦劳动者的收入低于这一水平,就陷入贫困。”①陈可:《亚当·斯密与阿马蒂亚·森贫困观比较研究》,《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1期。他认为,解决贫困问题必须依靠社会发展和个人道德两方面,国家财富对劳动者的需求与国民收入的增加是成正比的,经济发展、国家财富持续增加,人民收入才能增加。由此,斯密判定国民财富的不断积累和扩张是解决和消除贫困的根本方法,完全忽略政治制度和社会生产关系对劳动者贫困的影响。

马尔萨斯在《人口原理》中认为人口过多是造成贫困的根本原因。人口过多造成生活资料不足以及劳动力价值降低的双重后果,从而直接造成和加剧无产阶级的贫困。基于此,马尔萨斯将抑制人口增长作为解决贫困的根本方法,通过预防性抑制和积极的抑制来控制人口增长,减少贫困。“预防性的抑制和积极的抑制,阻止了人口的自然增长。所谓预防性的抑制,是指人们对养家糊口的忧虑,所谓积极的抑制,是指一些下层阶级实际所处的困难境地,使他们不能给予子女以应有的食物和照料。”②[英]马尔萨斯:《人口原理》,朱泱、胡企林、朱和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年版,第25页。马尔萨斯代表土地贵族的利益,将人口增长作为贫困的根源,未能从无产阶级立场出发思考贫困问题,不能真正解决无产者的贫困问题。

西斯蒙第在《政治经济学新原理》中认为自由竞争加剧了社会的贫富分化及市场的波动性、复杂性,增加了生产者和商人认识市场的难度,从而使在竞争中占有优势的人成为“胜者”,更多的人成为“劣者”,由此加剧了穷人的贫困。他指出,“竞争的结果首先是降低工资”③[英]西斯蒙第:《政治经济学新原理》,何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年版,第237页。。对于一般劳动工人来讲,在资本主义自由竞争的条件下,工人工资水平的降低必然导致贫困。因此,在西斯蒙第看来,解决社会贫困问题首先在于解决自由竞争问题,而解决自由竞争的关键在于通过政府干预减少或者消除市场自由竞争带来的负面作用。为了解决市场自由竞争的弊端,必须发挥政府的作用和职能,加强政府对市场的监督和监管力度,减少市场因自由竞争导致的“波动性”和“复杂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社会的贫困问题。然而西斯蒙第把社会改革的目标寄托在资产阶级执政者和资本主义国家政权上,因此带有很大的空想性,不能真正解决社会的贫困问题。

同样,以傅立叶、欧文、圣西门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者结合资本主义私有制对无产阶级贫困问题进行了分析,揭露和批判了资本主义制度,并认为解决贫困的根本途径在于改变社会制度。空想社会主义者主张变革私有制和资本主义的雇佣关系,以消灭阶级和阶级差别来解决贫困问题。圣西门敏锐发现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以牺牲穷人利益为前提来实现资本积累和增殖。傅立叶指出,资本主义制度,社会道德专为统治阶级服务,是一种伪善的道德。空想社会主义者批判了资本主义制度,提出废除私有制,最终消灭一切阶级来解决无产阶级贫困。然而由于自身的空想性、局限性以及社会客观条件的限制,未能提出解决贫困问题的实质性举措,其贫困治理思想以失败告终。

总之,由于阶级立场和客观实际的限制,古典经济学派和空想社会主义者未能形成科学的贫困理论,提出无产阶级整体脱贫的有效路径。在古典经济学派看来,“贫困只不过是每一次分娩时的阵痛,无论是自然界还是工业都要经历这种情况”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234、215页。。他们研究经济学和经济理论的根本目的是探寻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关系下如何获取更多的财富,漠视无产者的贫困和疾苦。而空想社会主义者由于其所在的时代阶级斗争不明显和思想的空想性,认为贫困仅仅是贫困,因此尚未提出解决无产阶级贫困问题的根本性措施。理论是行动的指南,无产阶级摆脱贫困、获得自由解放,首先要求有科学的理论指导,在这种情况下,马克思代表无产阶级利益,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了准确揭露和彻底批判,形成了科学的贫困理论,有力地指导着无产阶级革命和斗争。

(二)理性的国家和法与现实的矛盾和冲突

1842年4月到1843年3月马克思在《莱茵报》时期遇到的“物质利益难题”促使其对理性的认识从坚定到怀疑。在遭遇“物质利益难题”之前,马克思充分肯定理性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和改造作用,强调理性应该规制社会生活的各方面。在遭遇“物质利益难题”后,马克思的固有理性受到了社会现实的巨大冲击,开始怀疑和反思理性,尤其展开了对理性的国家和法与现实矛盾和冲突的反思。正如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描述,“法的观念。国家的观念。在通常的意识中事情被本末倒置了”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234、215页。。理性的国家和法应维护社会稳定、保护弱势群体,然而事实上国家和法成为私人、特权阶层获取利益和权利的工具和手段,理性的国家和法与现实存在着巨大的矛盾和冲突,这些矛盾和冲突严重危害了无产者的利益,加剧了无产者的贫困。

在《关于新闻出版自由和公布省等级会议辩论情况的辩论》中马克思系统阐述了自由报刊的作用,“自由报刊是人民精神的洞察一切的慧眼,是人民自我信任的体现,是把个人同国家和世界联结起来的有声的纽带,是使物质斗争升华为精神斗争,并且把斗争的粗糙物质形式观念化的一种获得体现的文化”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79页。。而现实中,普鲁士政府严格限制普通民众的新闻出版自由,贵族、诸侯和骑士阶级把新闻出版自由等特权看成自己的普遍权利,认为新闻出版自由是“恶”,必须反对新闻出版自由。理性的国家和法应该代表民众普遍利益,而不是特权阶级的特殊利益,而省议会把国家政权作为维护贵族等私人利益的物质手段。在《关于林木盗窃法的辩论》中,马克思指明“省议会抹杀了捡拾枯树、违反林木管理条例的行为和盗窃林木这三者之间的差别,在问题涉及违反森林管理条例者的利益时,它抹杀这些行为之间的差别,认为这些差别并不决定行为的性质。但是,一旦问题涉及林木所有者的利益时,省议会就承认这些差别了”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45-246、369页。。捡拾枯枝是农民的习惯权利,国家和法为了维护林木所有者的利益,将捡枯枝看成违法行为,底层无产者的权利和利益被肆意践踏。同样在《摩泽尔记者的辩护》中,马克思对政府不作为的丑陋行为进行了揭露和批判,“政府在发言中不但没有承认贫困状况是普遍的,而且也没有表示要消除它所承认的贫困状况,因为发言中这样说道:‘国家只能采取适当措施来尽量减轻当地的居民在这种转变中所遇到的困难。’”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45-246、369页。并认为农民的贫困是私人原因造成,和政府管理无关,但事实上,摩泽尔地区农民的贫困是私人原因和国家机构不作为共同造成的。

面对无产阶级日益贫困的状况以及理性的国家和法与现实的矛盾,马克思站在无产阶级立场批判和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剥削性,形成了科学的贫困理论,指导着无产阶级运动,为其整体脱贫、自由解放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南。

二、马克思贫困理论的核心内容

马克思从资本主义社会现实出发,立足无产阶级的生产生活实际,从政治经济学、社会制度和生产关系等方面剖析了无产阶级贫困的原因和本质,从制度性层面批判、揭露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社会矛盾,提出了无产阶级整体脱贫的方法路径,形成了科学的贫困理论,为无产阶级获得解放、整体脱贫提供了理论和行动上的指导。

(一)资本主义制度是无产阶级贫困的根源

马克思认为,从本质上看,无产阶级的贫困是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产物。资本主义社会,生产资料掌握在资产阶级手中,无产者为了生存必须出卖自己的劳动力,服从资本和资产阶级的统治和压迫。在资本主义社会,无产阶级的贫困化与劳动者对生产资料的依附程度、大生产的发展和专业化、资本家财富的积累程度密切联系并正相关。因此在马克思看来,无产阶级贫困问题的根源是资本主义制度。从内容上看,无产阶级的贫困是全方面的贫困,即“一切贫困”。

第一,资本积累和无产阶级贫困积累成正比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一般规律。“在一极是财富的积累,同时在另一极,即在把自己的产品作为资本来生产的阶级方面,是贫困、劳动折磨、受奴役、无知、粗野和道德堕落的积累。”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289-290页。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旧的生产方式被消灭,个人的生产资料逐渐转化和集聚成社会的生产资料,多数人的小资产转化为少数人的大资产。伴随社会财富和资本的大规模增加,无产阶级的绝对数量和产业后备军迅速增长,广大劳动群众的土地、生活资料和劳动工具在资本集中和集聚的过程中不断被剥夺,为了资本积累和增殖,资本家对无产者的剥削和压迫程度不断加深,工人劳动强度不断增加,但实际上所获得的劳动力工资并没有增加,由此加剧无产阶级生活的困难和贫困。

第二,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剩余价值的生产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和一切经济活动的出发点、目的和归宿,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的全过程。榨取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的直接目的和根本动机,“资本主义生产——实质上就是剩余价值的生产,就是剩余劳动的吮吸——通过延长工作日,不仅使人的劳动力由于被夺去了道德上和身体上正常的发展和活动的条件而处于萎缩状态,而且使劳动力本身未老先衰和过早死亡”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92页。。剩余价值是由雇佣劳动力创造的,由资本家无偿占有,剩余劳动时间越长,资本家占有的财富越多,雇佣劳动受资本家的剥削程度越深,因此剩余价值率准确反映了劳动力受资本和资本家剥削的程度。资本家为了追求更高的剩余价值率加深了对无产者的剥削和压迫,一方面增加剩余劳动时间,另一方面降低劳动者的工资报酬,造成无产阶级生产生活日益艰难和贫困。

第三,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资本和雇佣劳动的利益截然对立。在资本主义社会,一方面劳动成为异己的力量,劳动者同自身劳动、劳动产品和人的类本质发生异化,劳动和劳动产品成为自身劳动之外的东西。另一方面随着技术和机器的发展和广泛使用,工人的专业分工和技术变得一文不值,从而导致工人所能获得的工作机会和生活资料不断缩减,广大无产者的生活愈加困难,为了生活雇佣工人只能将自身劳动作为商品出卖给资本和资产阶级,以此来维持自己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然而资本家为了获得更大的利润,并使资本迅速增加就必须不断降低雇佣工人的价格,即工人工资,从而加剧无产者的贫困。“资本的利益和雇佣劳动的利益是截然对立的。资本的迅速增加就等于利润的迅速增加。而利润的迅速增加只有在劳动的价格同样迅速下降、相对工资同样迅速下降的条件下才是可能的。”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350页。实际上,雇佣工人为资本家和资产阶级创造的财富越多、越迅速,依附资本和资产阶级的人数增加愈迅速,广大工人阶级获得的生活资料缩减愈发严重、生活愈加贫困。

综上,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制度是无产阶级贫困的根源,因此,实现无产阶级整体脱贫,必须首先变革资本主义旧制度,建立无产阶级新政权,通过大力发展生产和经济实现真正脱贫和自由解放。

(二)制度革新、发展生产是无产阶级整体脱贫的策略路径

马克思认为,工人阶级是被资产阶级剥削和压迫的阶级,只有通过革命暴力推翻资产阶级旧政权、变革旧的生产关系、实现无产阶级专政;消灭阶级压迫、发展生产力、建立共产主义才能改变无产阶级被剥削和被压迫的状况、摆脱贫困、实现无产阶级彻底解放。

第一,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无产阶级新政权。深入了解无产阶级所处的社会生活后,马克思发现资本主义制度和生产方式是造成无产阶级贫困的根源,进而展开了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制度批判,科学提出无产阶级必须彻底粉碎资本主义旧政权、推翻资本主义私有制,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无产阶级新政权,掌握社会生产生活资料,为无产阶级整体脱贫提供制度前提。“共产党人的最近目的是和其他一切无产阶级政党的最近目的一样的:使无产阶级形成为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由无产阶级夺取政权。”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413、275、421页。随着资本和资产阶级统治和剥削的加剧,工人阶级除了饿死和斗争外别无选择。无产阶级通过革命暴力手段推翻资本主义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新政权后,劳动者才有可能重新获得自由和权利,按自己的意愿支配劳动,劳动不再属于工人自身之外的东西,而成为自身本质,自由发挥自己的体力和脑力。从而逐渐摆脱资产阶级的压迫和剥削,夺取资产阶级全部资本,掌握生产生活资料,最终实现无产阶级整体脱贫和自由解放。

第二,消灭一切阶级、大力发展生产力,建立共产主义社会。“劳动阶级解放的条件就是要消灭一切阶级。”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413、275、421页。只有消灭一切阶级,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建立共产主义社会,被压迫阶级才能完全解放,摆脱贫困。同时,生产力的决定作用要求无产阶级建立新政权后,必须借鉴资产阶级先进的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大力组织和发展生产,为无产阶级整体脱贫提供物质基础和保障。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强调,无产阶级在夺取政权、上升为统治阶级、夺得资本家全部资本后,积极组织社会生产,“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413、275、421页。。只有到消灭一切阶级和阶级剥削、差别,生产力高度发展、物质资料极大丰富,每个人实现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共产主义社会时,无产阶级才能整体脱贫,真正实现自由解放。

与古典经济学家和空想社会主义者不同,马克思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从资本主义制度性批判角度,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无产阶级贫困的根源。故从制度革新出发,指明无产阶级必须首先通过暴力革命推翻资本主义旧制度、建立公有制为基础的无产阶级新政权,消灭阶级压迫和剥削,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实现共产主义,才能彻底实现自由解放、摆脱贫困。

三、马克思贫困理论对新时代我国贫困治理的启示

新时代我国扶贫事业必须在马克思主义贫困理论基础上,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分配制度;坚持新发展理念,发展和解放生产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求,重点关注精神贫困,以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贫困治理事业取得重大成绩的关键时刻,必须重视相对贫困问题,推动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更加深入、具体解决贫困问题,巩固扶贫成果,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一)将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作为贫困治理的制度前提

“党和国家的长期实践充分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④《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13页。贫困治理、解决贫困问题必须依靠社会主义公有制,不断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分配制度,使人民群众真正获得民主、摆脱贫困。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清醒认识到必须彻底打碎旧制度、建立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基础的国民经济,才能使广大人民群众摆脱贫困,获得自由。此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国情相结合,制定了过渡时期“一化三改”的总路线,积极推进社会主义工业化和“三大改造”,建成了社会主义制度,为新中国的扶贫事业提供了制度基础和前提。“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实质,就是使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所有制成为我国国家和社会的唯一的经济基础。我们所以必须这样做,是因为只有完成了由生产资料的私人所有制到社会主义所有制的过渡,才利于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向前发展。”①《毛泽东文集》(第六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16页。

在社会主义制度基础上,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体人民长期奋斗,社会生产力和人民生活水平取得了巨大发展,新中国扶贫事业稳步推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在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贫困治理事业取得了重大成就。新时代开展扶贫事业必须继续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分配制度,进一步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对国家社会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新时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开展扶贫事业必须巩固和发展以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为主的公有制经济。“集体经济是农民共同致富的根基,是农民走共同富裕道路的物质保障。集体经济健康发展了,不但可以为农户提供各种服务,还可以发挥调节作用,防止两极分化。”②习近平:《摆脱贫困》,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143页。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对解决贫困、改善民生,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作用。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要求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分配制度,初次分配和再分配要将公平问题放在重要位置,减少由收入差距引起的相对贫困。同时,在扶贫进程中坚持党和国家在贫困治理中的领导地位,发挥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和领导优势,以及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齐心协力打赢脱贫攻坚战”③《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第83页。。理论和实践证明,社会主义公有制是无产阶级摆脱贫困的制度前提,任何时候,都必须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经济基础,为实现共同富裕、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奠定制度基础。

(二)将新发展理念作为贫困治理的重要指导

无产阶级革命的第一步是夺取政权,争得民主,第二步是依靠从资产阶级手中夺取的资本和生产资料组织生产、尽可能大的发展经济。马克思的贫困理论强调,无产阶级夺得政权后积极组织生产、发展经济、增加物质资料。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进一步解放生产力,是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生活的根本之策。“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是改革,所以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④《邓小平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0页。

新发展理念是在总结国内外发展经验教训基础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深化认识和概括,是新时代实现高质量、公平、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新时代我国扶贫事业的必由之路。新时代扶贫事业必须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新发展理念的指导下大力发展和解放生产力,积极推进贫困治理工作。第一,通过创新发展激发全党全社会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活力,为新时代的扶贫工作提供动力。将创新发展贯穿在扶贫开发的全过程,因地制宜,积极利用贫困地区的各种资源和环境优势。“推进扶贫开发、推动经济社会发展,首先要有一个好思路、好路子。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理清思路、完善规划、找准突破口。”⑤《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年版,第57页。创新发展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在扶贫中的推动作用,将贫困地区的各种资源和文化优势通过互联网传递,积极发展和推进产业扶贫、文化扶贫。第二,坚持协调发展,推进新时代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进程中资源、能源的平衡发力。将协调发展运用到新时代扶贫事业中,积极补好扶贫脱贫中的短板、缩小区域差距。同时重视贫困地区和人群的精神状态和教育,现阶段精神扶贫是我国贫困治理事业中的关键,必须将“扶志”和“扶智”密切结合,从根源上解决贫困,防止贫困反弹和“代际相传”,真正摆脱贫困。“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贫困地区教育事业是管长远的,必须下大气力抓好。”①《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年版,第68、134页。第三,坚持绿色发展,在扶贫开发的进程中坚持可持续发展,保障金山、银山和绿水青山的持续发展。在扶贫进程中将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放在重要位置,走保护和发展共赢的道路。第四,坚持开放发展,充分借助“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拓展精准扶贫进程中的国际交流空间,发挥资本和技术在扶贫进程中的重要作用。最后,坚持共享发展,真正落实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让贫困地区最大限度享受各项公共资源,实践社会主义发展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宗旨,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新时代的贫困治理应在新发展理念的指导下,凝聚各种力量发展和解放生产力,推进脱贫攻坚各项工作的持续深入开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完成脱贫攻坚的艰巨任务创造物质基础和保障。

(三)将“以人民为中心”作为贫困治理的根本价值遵循

马克思贫困理论站在无产阶级立场,强调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其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必须为多数人谋利益,而不是特殊群体和阶级。“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411页。新时代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是将“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具体运用到贫困治理进程中。把“以人民为中心”作为新时代贫困治理的根本价值遵循,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立场和要求,同时是对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的进一步运用和发展。“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北京:学习出版社,2018年版,第89页。人民群众始终是社会发展的主体力量,只有依靠人民群众、将改革和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帮助贫困地区人群脱贫致富,才能科学准确把握社会发展客观规律,推进时代进步和发展,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

第一,将“以人民为中心”作为贫困治理的根本价值遵循,要求发挥政府和国家在扶贫主导地位的基础上,充分调动贫困人群的主观能动性,改变“等靠要”的传统思想,依靠内生力量脱贫致富。“贫困地区发展要靠内生动力,如果凭空救济出一个新村,简单改变村容村貌,内在活力不行,劳动力不能回流,没有经济上的持续来源,这个地方下一步发展还是有问题。”④《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年版,第68、134页。贫困群众既是扶贫脱贫的对象,更是脱贫致富的主体和根本力量。在扶贫攻坚进程中只有充分调动贫困地区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坚定脱贫致富志气和信心,彻底摒弃“靠着墙根晒太阳,等着别人送小康”的错误观念,才能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政策支持下真正脱贫致富。

第二,将“以人民为中心”作为贫困治理的价值遵循,要求发展和改革成果真正由人民共享。“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现在,我国大部分群众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出现了中等收入群体,也出现了高收入群体,但还存在大量低收入群众。真正要帮助的,还是低收入群众。”①《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年版,第134页。党的十八大以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政策的实施,真正实践“小康路上一个不能少”“全面小康大家一起走”,摸清不同贫困地区和贫困户的状况,对症下药,运用科学有效的扶贫方式进行贫困治理,坚持“谁贫困就扶持谁”的原则,“总结各地实践和探索,好路子好机制的核心就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做到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②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年版,第38、43-44页。。全力打赢脱贫攻坚战,消除绝对贫困,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四)将建立解决相对贫困长效机制作为贫困治理的重要保障

实现无产阶级自身解放和人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毕生追求和奋斗的目标。新时代实施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政策后,我国贫困治理工作取得了重大成就,贫困地区和绝对贫困人口逐渐减少,2019年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减少1109万,贫困发生率下降至0.6%,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决定性成就。然而,绝对贫困基本消除以后,仍有各种原因导致的低收入群体长期存在,因病、因残、因学和没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等弱势群体,以及有劳动能力但就业情况不好、收入不稳定,容易受到失业、疾病等问题威胁的弱势群体。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啃”的“硬骨头”,坚持现行脱贫标准,确保剩余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巩固脱贫成果的任务仍十分艰巨。因此,建立健全解决相对贫困长效体制机制,是巩固扶贫成果、防止贫困户和边缘户返贫,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客观需求。第一,建立解决相对贫困长效机制,要持续跟踪和监测高风险返贫人群状况。加强医疗保险和保障,减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要建立健全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制度,对因病致贫或返贫的群众给予及时有效救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大病保险政策要对贫困人口倾斜,门诊统筹要率先覆盖所有贫困地区,财政对贫困人口参保的个人缴费部分要给予补贴。”③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年版,第38、43-44页。第二,建立解决相对贫困长效机制,要保障收入持续稳定增加。帮助贫困户和人群掌握一技之长,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返贫。通过产业扶贫、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等多位一体的扶贫体系,协助贫困地区发展地方产业,实现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双向发展。同时,发挥教育在解决相对贫困中的重要作用,将教育作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促进教育资源均衡化,教育资源向贫困地区和乡村持续倾斜,吸引和稳定贫困地区师资队伍,积极组织相关教师技能和素质培训,提高贫困地区师资队伍建设。通过教育激发贫困地区和群众内生动力,提高贫困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切实阻断贫困代际相传,真正解决群众贫困问题。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的实现之年,也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尽管出现了许多困难,然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困难面前始终将人民生命安全和利益放在首位,充分发挥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和人民性,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迎难而上、继续前进,不断推进精准扶贫、脱贫攻坚,将最终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