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 景 源
提 要:马克思主义是共产党人刺向资本主义的一把利剑,它有两个利刃:一个是共产主义信仰,一个是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这是两个命题,把二者结合起来的是马克思1842年《德法年鉴》上提出来的:“哲学把无产阶级当做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做自己的精神武器。”①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7页。 史称“两个武器”的理论。把二者结合起来是马克思通过理论驿站进行的。它的锋利程度是在同资产阶级理论家特别是和小资产阶级各种理论和派别的斗争中锤炼出来的。这个过程所经历的一些问题有的直到今天仍然是十分鲜活的。如今,研究这些问题,对于我们共产党人和每个要求进步的人来说,树立坚定的革命世界观和人生观是很有启迪意义的。
马克思和恩格斯都把他们基本理论的制定确定在两个“序言”中,即马克思的《1859年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恩格斯《〈资本论〉第二卷序言》。在《反杜林论》中,恩格斯以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口气说明了这个理论的基本内容,这就是:“本书所批判的杜林先生的‘体系’涉及非常广泛的理论领域,这使我不能不跟着他到处跑,并以自己的见解去反驳他的见解。因此消极的批判成了积极的批判;论战转变成对马克思和我所主张的辩证方法和共产主义世界观的比较连贯的阐述,而这一阐述包含了相当多的领域。我们的这一世界观,首先在马克思的《哲学的贫困》和《共产党宣言》中问世,经过足足20年的潜伏阶段,到《资本论》出版以后,就越来越迅速地为日益广泛的各界人士所接受。现在,它已远远越出欧洲的范围,在一切有无产者和无畏的科学理论家的国家里,都受到了重视和拥护。”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六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11页。
艺术整体是马克思用来形容《资本论》理论体系的。我们借用它来说明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也是一个艺术的整体。所谓艺术整体,是就结果来说的,这个理论体系是怎么开始的?是为什么进行研究的?它的内容有一个历史的逻辑的形成过程。这个过程是由一个个理论驿站表示出来的。对这些理论驿站的研究我们发现,这些理论驿站是围绕着一个主轴展开的。
在一些学者中《资本论》被当作一般的政治经济学来看待。这不符合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原意。笔者有如下三个根据。
第一,马克思研究政治经济学不是为了“富民强国”而进行的。而是为了了解社会的物质利益问题在社会发展中具有什么样的历史地位和作用这样一个历史观的问题而进行的。
第二,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两个“序言”中,马克思和恩格斯都是把《资本论》(这里是指《资本论》的四卷本完成以后)说成是马克思的理论基本制定已经完成。作为单独的政治经济学富民强国的研究,不能说这个时候已经完成了,就是现在也不能说是已经完成了。但是就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制定过程来说,这个时候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已经达到了自己的目的:它通过典型的英国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规律性地探讨了它的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它是从何处来?又往何处发展的客观的历史规律,科学地解决了困扰人类历史发展的理论疑问,如我们所熟知的马克思是早期社会发展的“两个苦恼”的疑问。
第三,马克思和恩格斯不是孤立地看待《资本论》的经济学。而是把它看作是社会发展历史观问题、哲学辩证法——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客观辩证法的体现,这就是唯物史观。正如恩格斯所说的,经过了20年的潜伏时间在《资本论》出版之后,唯物史观理论就由假设变为科学。这个时候,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理论家们,不是害怕《资本论》所说的政治经济学富民强国;他们害怕的是《资本论》中阐述的历史观。
这个时候的《资本论》理论的各部分还能归结为富民强国的经济理论吗?这时《资本论》的质已经发生了变化。它的质已经改变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而且在这个理论中居于中轴的地位。
马克思主义的剑锋,是在同小资产阶级历史观论战的淬火中淬炼出来的。
在探讨马克思主义理论驿站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个重要的问题: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一把利剑,是刺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可是论战的对象却多是小资产阶级的理论家,这是怎么回事呢?这也是一个理论之谜。我国也是小资产阶级众多的国家。探讨这个问题,对了解马克思主义在我国的传播具有重要的意义。
从历史上看,马克思与之斗争的主要人物是蒲鲁东、巴枯宁、杜林和拉萨尔。这些都是小资产阶级理论家。他们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坚持的论点也各有特点,但是基本的立场都是相同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锻造是与他们的斗争分不开的。不了解这一过程,就不可能了解马克思理论的艺术整体是怎么形成的。了解马克思主义同各种小资产阶级思想斗争的历史,可以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信念,增强识别和克服各种小资产阶级思想的能力。
1.什么是蒲鲁东主义?
蒲鲁东(1809--1865)是法国小资产阶级无政府主义创始人之一。主要的著作有1840年的《什么是财产?》,1846年的《哲学的贫困》,1858年的《论革命和教会的正义》。曾两次被捕:第一次是1848年革命爆发后,主办了各种刊物,后又因反对现政府被捕,被判三年监禁;第二次被捕,是因为1858年写的《论革命和教会的正义》触犯现政权,再次被判处三年监禁。这种经历使他在工人中具有了很好的声誉。
2.蒲鲁东有一个秘密的“救世良方”
“互助制”社会,史称蒲鲁东主义。这种主义认为最理想的社会是以个人所有制为基础的“互助制”社会。企图用小资产阶级所有制的普遍化来代替资本主义的私有制。主张组织由劳动人民入股的交换银行,发放无息贷款,挽救濒于破产的小生产者,并协助工人建立合作社、作坊和小工厂,幻想通过这种和平改良的途径,逐步把国内所有生产资料收买过来,实现小生产私有制的社会,逐步用小生产者私有制的普遍化来代替资本主义的私有制。使小生产私有制永世长存。从这种主义出发,鼓吹无政府主义,敌视一切国家和组织;宣扬“打倒政党、打倒政府”;反对工人罢工,反对暴力革命,反对无产阶级专政。这一主义的传播,给国际工人运动带来了很大的危害。
蒲鲁东主义在当时广泛传播的是一些小生产者众多的国家,意大利、比利时、西班牙,瑞士和德国。蒲鲁东于1865年去世,他的主义在他的信徒中依然传播,到1871年的巴黎公社时期,在巴黎公社的领导层中依然起着作用。巴黎公社的领导层中蒲鲁东主义者居第二位。
3.马克思对普鲁东主义的批判
蒲鲁东主义的要害是历史观的形而上学性质:建立永远保有小生产所有制的“互助制”社会。这一理论是很有蛊惑性的。马克思的批判就集中在这一历史观上。蒲鲁东的这一历史观体现在他的《贫困的哲学》中。该书既用了哲学辩证法,又用了政治经济学。马克思的批判集中体现在《哲学的贫困》这一著作中。马克思的批判很有特色。用我们现在容易理解的话来说,蒲鲁东在哲学上和政治经济学上都是“半瓶子醋”,即都不合格,又装作非常内行。他把黑格尔的辩证法和古典政治经济学这些概念拿来进行搅拌。黑格尔辩证法,就是这种搅拌的魔杖,在他那里政治经济学的一些经济范畴都有好的和坏的两个方面;辩证法起魔杖的作用,把经济学的概念和范畴一一重新排列,使好的方面吞噬坏的方面,结果都是有利于小生产所有制的发展。
马克思批判的结论,笔者用下面的话来表示:“经济学家们的论证方式是非常奇怪的。他们认为只有两种制度:一种是人为的,一种是天然的。封建制度是人为的,资产阶级制度是天然的。在这方面,经济学家很像那些把宗教也分为两类的神学家。一切异教都是人们臆造的,而他们自己的宗教则是神的启示。经济学家所以说现存的关系(资产阶级生产关系)是天然的,是想以此说明,这些关系正是使生产财富和发展生产力得以按照自然规律进行的那些关系。因此,这些关系是不受时间影响的自然规律。这是应当永远支配社会的永恒规律。于是,以前是有历史的,现在再也没有历史了。”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232页。
马克思的这段话主要是针对蒲鲁东的。这段话是1847年在《哲学的贫困》中写下的。1865年蒲鲁东逝世不久,“社会民主党人报”的编辑施韦泽要求马克思写一篇评论普鲁东“盖棺论定”的文章。这时,马克思依据蒲鲁东的生平着重谈了他的历史观。其中就援引了这段文字,并且进一步做了如下的说明。
“为了评价他的两卷厚厚的著作,我不得不介绍您看一下我的那部反驳他的著作。在那里,我指出了,他对科学辩证法的秘密了解得多么肤浅,另一方面他又是多么赞同思辨哲学的幻想,因为他不是把经济范畴看做历史的、与物质生产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理论表现,而是荒谬地把它看做历来存在的、永恒的观念,并且指出了,他是如何通过这种迂回的道路又回到资产阶级经济学的立场上去。”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58页。
这段引自《哲学的贫困》的活,应该说是重要的结论。在马克思那里,它两次地被引用。一次是在《资本论》中。一次就是在对蒲鲁东的“盖棺论定”的评论中。这说明科学的历史观的论证,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在人类的历史上,有三种历史观:一种是封建的或者是宗教的“天命论”,一种是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的天然合理的“自然论”,第三种是马克思、思格斯的“辩证发展论”。
1.巴枯宁和巴枯宁主义
巴枯宁其人。巴枯宁(1814—1876)是俄国无政府主义者、工人运动中无政府主义主要创始人。1840年侨居国外,参加欧洲1848年革命,革命失败后,被德国逮捕。1851年被沙皇政府引渡回国,狱中多次写“自白书”。1857年流放西伯利亚。1861年逃往英国,1864年加入第一国际,1868年在瑞士成立“国际社会主义民主同盟”,宣扬无政府主义,反对马克思主义,主要著作《德意志专制帝国和社会革命》《国家制度和无政府状态》等。
巴枯宁的无政府主义。无政府主义源出希腊文avapxia,意即无政府、无秩序。无政府主义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哲学的无政府主义,一种是工人运动中的无政府主义的社会组织。前一种是19世纪40年代在德国青年黑格尔派中以“自我意识”表现的无政府主义哲学。它是以施蒂纳的《唯一者及其所有物》一书论述的理论。这一理论是典型的“唯我论”。它的唯一者“就是超越物质世界、精神世界的唯一的实在。自我意识是绝对自由的,反对一切对个人的约束。反对各种形式的国家、道德、财产、宗教。特别是反对国家,认为国家是一切压迫剥削的根源”。施蒂纳的这种小资产阶级的哲学无政府主义以不同的形式影响了蒲鲁东和巴枯宁。
在蒲鲁东那里,这种影响表现在无产阶级不需要建立国家、建立政党,需要的是建立工人的“自助制的合作社”,来代替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社会。对于巴枯宁来说,他的无政府主义的核心是无条件的反对任何政权、任何权威和国家。巴库宁认为,国家是一切祸害的根源。认为只要消灭了国家,无政府的社会就会到来,就能实现阶级的平等,每个社会成员都会享有绝对的自由。依靠流氓无产者和破产农民的暴动来实行社会变革,不相信无产阶级的力量,把废除财产继承权作为社会革命的起点,在组织上反对集中,反对任何纪律和权威。无政府主义反映了因资本主义的发展而面临破产的小资产阶级的绝望心理,曾在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瑞士等国家广泛流行。巴枯宁1864年加入第一国际,1868年答应去意大利、瑞士为国际扩建组织,却成立了“国际社会主义民主同盟”,宣扬无政府主义,反对马克思主义。
2.第一国际的建立和反对巴枯宁主义的斗争
在1860年代中期,由于经济危机的发生,工人运动蓬勃兴起。最初的这些工人组织,都是以协会和同盟的形式组织起来的,都具有地方和民族的特点。由于需要联合的行动,1864年由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和波兰的工人代表举行国际会议,成立了“国际工人协会”,马克思应邀参加了协会。工人协会选出了一个总委员会,总委员会负责领导工作。由于马克思的理论威信,被推荐为起草宣言小组的成员,由于他的坚持,在国际工人运动的成立宣言和共同章程中,强调指出工人阶级必须建立自己的革命政党,必须进行政治斗争,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的政权。请注意,这是体现“两个武器”的实践纲领。马克思的工作受到重视,选进了总委员会,之后恩格斯也来到了伦敦,参加了工人总委员会的领导工作。国际建立于1864年,1876年宣布解散。活动时间长达12年。1871年巴黎公社之后,由于工人协会的形式不适应国际工人运动的要求,1876年7月15日应马克思的要求在第七次代表大会上宣布解散。后来,由于第二国际的产生,改称第一国际。
3.第一国际在锻造无产阶级革命政党斗争中体现的原则
第一个原则,无产阶级政党是工人阶级的革命政党,不是小资产阶级的工人联合会。
第一国际的这12年具有重要的意义。主要的是同国际工人运动中小资产阶级的各种错误思想进行斗争。可以简单的说,这是无产阶级登上国际舞台之后,马克思主义与小资产阶级的思想、组织路线进行斗争的历史。这12年的斗争,在内容上各有特点,同巴枯宁的斗争与同蒲鲁东斗争相比。蒲鲁东的无政府主义主要表现在建立工人自助合作社的无政府的社会形态上;而巴枯宁的无政府主义主要表现在工人阶级的无政府主义组织形式上。
巴枯宁从流放的西伯利亚逃出国外后,1864年来到伦敦,最初在一个小报做编辑。早在巴黎时,巴枯宁和蒲鲁东的关系就很密切,从那个时候他就认识马克思。他在伦敦期间与马克思交往中,要求参加国际,并请缨到意大利去为国际扩大组织,但实际上忙于去筹建他自己的秘密团体“国际兄弟会”。1867年又组组织了“国际社会主义民主同盟”,践行无政府主义,开始进行派别活动,公开以无政府主义反对马克思主义。反对工人阶级对国家政权的任何利用,反对马克思的无产阶级专政思想,不懂得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的意义,因而反对建立独立的无产阶级政党的必要性,宣传“完全放弃一切政治”。巴枯宁把破产农民和流氓无产阶级看作主要的革命力量,颂扬他们自发的破坏性冲动。
马克思主义同巴枯宁主义斗争的主要特点,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个特点,指出巴枯宁主义是与蒲鲁东无政府主义的混合物。恩格斯说:“巴枯宁有一种独特的理论 —— 蒲鲁东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混合物,其中最主要的东西就是:他认为应当消除的主要祸害不是资本,就是说,不是由于社会发展而产生的资本家和雇佣工人的阶级对立,而是国家。广大的社会民主党工人群众都和我们抱有同样的观点,认为国家权力不过是统治阶级 —— 地主和资本家 —— 为维护其社会特权而为自己建立的组织。”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501页。
第二个特点,表现在揭露巴枯宁主义与施蒂纳“自我的绝对自由”的无政府主义理论的关系上。巴枯宁认为,国家是一切剥削和压迫的根源。只有消灭了国家,才能够建立起无政府主义的社会。他认为,未来社会是无限自由的制度,是人不受任何权力的约束而独立的制度,是人的一切才能获得充分发展的制度。巴枯宁这种贯穿着个人主义的无政府主义理论在很多的方面接近于施蒂纳的绝对自我的无政府主义理论,但他以唯物主义者和无神论自居。巴枯宁既不相信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又不相信有组织有纪律的无产阶级政党的作用,在行动上,即社会发展的动力上只能求助于破产农民和流氓无产阶级破坏性的冲动。
第三个特点,批判巴枯宁的庸俗“经济唯物主义”。如普列汉诺夫所说的,巴枯宁是以“经济唯物主义”来曲解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他把社会的发展只是理解为经济享受和个人自由发展的关系。应该说巴枯宁的无政府主义是施蒂纳的绝对个人主义加“经济唯物主义”再加蒲鲁东的“自助性”生产合作社的混合物。
第二个原则,坚持无产阶级政党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原则。在国际之前,马克思主义是一般的理论形态。第一国际的建立,就为这一理论找到了主体,即实践这一理论的主体。从此之后无产阶级政党以这一理论为指导,成为这一政党同各种资产阶级政党、小资产阶级政党相区别的重要标志。
第三个原则,马克思主义理论主体与实践的关系。到第一国际的时期,马克思主义理论基本已经形成。第一国际时期锻造了无产阶级革命政党。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才可以说,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无产阶级革命政党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只有这时才会有马克思主义理论与革命实践相结合的关系的问题。
马克思主义的政党理论同巴枯宁的无政府主义的斗争。前后进行了7年。在1874年的海牙代表大会上,巴枯宁被国际开除。这一斗争的珍贵遗产有两个方面:第一个是国际的组织章程所表明的,无产阶级的政党必须是有组织有纪律的,有共产主义信仰的无产阶级的革命政党。第二个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理论联系实际的革命政党。
1.杜林与杜林理论体系
杜林(1833—1921)是反动的德国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的代表。杜林的理论是小资产阶级思想的另一种表现形式——理论体系。与蒲鲁东和巴枯宁不同,杜林是以系统的理论体系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进行对立的。他与蒲鲁东和巴枯宁不同的是,提出了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即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并用这一理论体系来影响无产阶级的革命政党。
杜林的时代已经与蒲鲁东和巴枯宁的时代不同。大工业有了相当的发展,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凸显出来,独立的无产阶级政党的建立成了历史发展的趋势。这时小资产阶级的无政府主义已经没有多少市场。正确的理论成为无产级革命政党建立的要求。就在这时,杜林的理论体系在德国党内传播开来,并在党内形成了维护杜林的宗派组织,对抗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斗争的要害就在于:反对用杜林理论体系来分裂刚刚统一起来的德国工人党。
2.与杜林体系的斗争表示着马克思主义同小资产阶级思想斗争的进一步的深化
杜林的活动可以分作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他的学术活动阶段,这可以说是他的不幸,他这时讲师职务被拿掉了,自己又害了眼疾失明了。第二个阶段是他投入到德国社会民主党之后所从事的理论活动。这后一个阶段是从19世纪70年代算起的。
德国的1870年代非常重要。1875年5月德国的工人运动中的两个组织:爱森那赫派和拉萨尔派在哥达举行的代表大会上以拉萨尔主义为基础进行了合并。在这样的时候,需要有正确的理论来指导。正是这个时候,杜林开始了自己理论的宣传活动。
杜林从1870年代起以社会主义改革派自居。在这一时期出版了《国民经济学及社会主义批判史》《国民经济学及社会经济学教程》和《哲学教程》。在这三本主要著作中。扬言要对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社会主义理论实行“全面的变革”,对抗马克思主义。1875年在德国社会工人党党内形成了以莫斯特、伯恩斯坦等为代表的拥护杜林的宗派组织,企图以杜林的理论体系建立新党,分裂刚刚统一起来的德国工人党。
绝不能小看在党内形成的杜林的宗派,他们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在恩格斯批判杜林的文章在党报上发表时,由于他们的反对,甚至被停止发表,经过斗争只允许在杂志的副刊上发表。恩格斯的观点,竟被排斥到这种地步。
3.与杜林理论体系斗争的胜利,是马克思、恩格斯的合力
一些人认为《反杜林论》是恩格斯写的。殊不知,这是马克思、恩格斯晚年最后合作完成的。批判杜林的理论体系是马克思提出的,这部著作的经济学部分是由马克思写的。按照恩格斯的说法,《反杜林论》的每一个字都读给马克思听过。特别是内容上,贯穿的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毕生倾其心血制定的理论。
《反杜林论》(1877—1878)以论文形式发表的,长达两年的时间,因为是独立的论文,涉及面又非常广泛。按照恩格斯的说法,这些论文是跟着杜林的论点展开的,所以很不集中。因为《反杜林论》的内容非常重要,以后三次出过合订本,恩格斯分别在1878年、1885年、1891年写过三个序,说了三个内容:一、为什么要按三个理论来写?是为了从三个理论的比较中说明科学和伪科学之间的区别;二、进一步阐述马克思主义所主张的理论中有一根红线:“本书所批判的杜林先生的‘体系’涉及非常广泛的理论领域,这使我不能不跟着他到处跑,并以自己的见解去反驳他的见解。因此消极的批判成了积极的批判;论战转变成对马克思和我所主张的辩证方法和共产主义世界观的比较连贯的阐述,而这一阐述包含了相当多的领域。我们的这一世界观,首先在马克思的《哲学的贫困》和《共产党宣言》中问世,经过足足20年的潜伏阶段,到《资本论》出版以后,就越来越迅速地为日益广泛的各界人士所接受。现在,它已远远越出欧洲的范围,在一切有无产者和无畏的科学理论家的国家里,都受到了重视和拥护。”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六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11页。三、着重说明该书的政治经济学部分完全出自马克思。并进一步地说明《反杜林论》是他们毕生研究的理论成果的体现。
马克思主义是一把利剑,是刺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主要是指向历史观。可是在实践上,主要遇到的是小资产阶级的组织和理论在历史观上的干扰,迫使理论和实践的方式产生一定的差距。小资产阶级的历史观成为当时批判的重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研究不能不侧重在这个方面,批判小资产阶级的各种形式的历史观、政治路线和实践方式。在同小资产阶级思想的斗争的淬火中铸就了马克思主义利剑的锋芒,这最后的一次淬火就在《共产党宣言》和《哥达纲领批判》的关系中。
这是马克思同小资产阶级思想斗争最后的一次。它有一个特点:绝不能拿原则做交易。研究这一特点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们常说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殊不知在这三者之上还有一个坚持原则的问题,只有原则的问题处理好了,其他三者的关系才能比较容易来处理。这是同小资产阶级斗争中必须学会的斗争艺术。
马克思和恩格斯同拉萨尔主义的斗争,前后经历了15年。这段经历是这样的:1875年德国两个工人党 —— 爱森那赫派和拉萨尔派 —— 在哥达开会进行了合并,合并的纲领体现的是拉萨尔主义,史称《哥达纲领》,所以这个纲领又称“拉萨尔主义”。这个纲领作为草案给马克思看的时候,马克思认为存在着原则的问题,写了后来史称的《哥达纲领批判》给爱森那赫派的领导们。他们不仅没有听取,而且把它藏匿起来。这样,两派的合并是达到了,但共产主义的原则失掉了。当时的爱森那赫派是多数,又是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关怀下成长起来的,在这种情况下,爱森那赫派的领导为了达到尽快的统一牺牲了共产主义原则,为了眼前的成功牺牲了长远的目标。这是第一次拿原则做交易的表现。第二次又重犯这种错误。这是15年以后的事。1891年10月14-21日,两派在爱尔福特再次开会,讨论新的党纲。这时,马克思已经去世。大会把合并的纲领草案送给恩格斯,请他提意见,恩格斯看后觉得拉萨尔的影响依然存在,他也写了一个像《哥达纲领批判》一样的批判意见,爱森那赫派的领导们还是不能接受,这时恩格斯要求发表马克思的《哥达纲领批判》。在恩格斯的强烈要求下,被埋没了15年的纲领才得以公开问世。经过大会的讨论,马克思的理论被接收,大会通过了新的纲领,史称爱尔福特纲领,该纲领清除了拉萨尔的教条。
对于拉萨尔斗争凸显的是:第一,绝不能拿原则做交易与斗争的灵活性的统一。在一些原则还不被理解的时候要有一定的容忍度,但原则要清楚。第二,这一斗争表明了,一个成熟的政党明确和坚持正确的原则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少走许多的弯路。
原因有二:第一,马克思、恩格斯与杜林的斗争,通过《反杜林论》把杜林的理论体系摧垮了。这时,理论体系再不是主要的问题了。杜林这种严密的理论体系都被打垮了,很难再出现更高明的理论体系了。第二,能够成为与马克思理论对立的,只剩下一个理论了:未来社会是什么样子,应该怎么建设?这时,对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理解就成为斗争的焦点了。
这是没有共产主义的社会主义。我国学界研究拉萨尔主义的大致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纯学术形式,按“拉萨尔教条”逐条地进行批判;另一种是结合我国的实践,批判拉萨尔的理论。笔者采取的是后者:拉萨尔主义就是没有共产主义的社会主义。为此,要首先研究拉萨尔主义的内容到底是什么?他是怎么用社会主义这个幌子,来摆脱共产主义理论的。
拉萨尔主义,包含着两层意思:一层是拉萨尔的理论;一层是坚持拉萨尔理论的拉萨尔主义。
拉萨尔(1825—1864)是德国早期工人运动知名的领导人,全德工人联合会的创始人之一,国际工人运动中机会主义的代表人物。大学期间成为黑格尔哲学的忠实信徒,但始终没有摆脱黑格尔神秘主义的羁绊。1848年欧洲革命爆发后,加入了革命民主派组织,不久成为重要的领导人之一。革命失败后,曾被判处6个月监禁,出狱后继续在工人中进行宣传和组织工作,马克思和恩格斯对他的政治才能曾表示过赞誉。欧洲革命失败后一度退出工人运动从事个人的科学研究,1860年代工人运动出现高潮,他又回到工人运动中来,企图用马克思的威信“共同领导”德国工人运动,被马克思拒绝。1862年底,拉萨尔被正在筹备召开全国工人代表大会的莱比锡委员会邀请,参与组织工作。不久他发表了《给筹备莱比锡全德工人代表大会的中央委员会的公开答复》《工人纲领》等著作,1863年全德工人联合会成立出任主席。
拉萨尔主义。以上拉萨尔的著作中阐明了拉萨尔主义,其主要内容是:第一,超阶级的国家观,“自由的人民国家”理论。认为国家是教育和推动人类社会,走向自由的工具,无产阶级要采取合法手段争取普选权,通过议会斗争就可以把普鲁士专制国家变为自由的、人民的国家。第二,建立工人合作社。依靠国家的帮助,建立工人合作社,使无产阶级成为“自己企业的主人”,认为这是无产阶级或者经济解放的“最可靠、最简单的方法”。第三,提倡马尔萨斯的人口论,提出所谓铁的工资规律,掩盖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剥削的本质,反对工人进行罢工斗争。第四,鼓吹“公平分配”歪曲社会主义按劳分配的原则。第五,“劳动的解放应当是工人阶级的事情,对它说来,其他一切阶级,只是反动的一帮”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五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1页。,等等。
拉萨尔1864年8月为一个女子与人决斗受了重伤,8月31日去世。但是他的主义一直为他的忠实信徒所继承,人们所熟知的《哥达纲领》就是在他死后由他的信徒坚定地贯彻他的主义的体现。
以上列出的这五条是在《哥达纲领》中体现的拉萨尔主义的内容。它的要害是什么呢?为了明确起见,简单的说,这是没有共产主义理论的分配理论。只注意分配的小资产阶级思想,以社会主义旗号,在工人运动中用分配主义的社会主义来取代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体现的是一种机会主义,所以,拉萨尔主义又叫做机会主义。这一理论主要表现在他的分配理论中:
“劳动的解放要求把劳动资料提高为社会的公共财产,要求集体调节总劳动并公平分配劳动所得。”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360页。
如同马克思批判黑格尔的“法哲学”时,只选择他的市民社会和国家关系进行批判,以便把他的唯心主义哲学颠倒过来,对于拉萨尔的理论,马克思特别选择了他的分配的社会主义理论进行批判,这是很有意义的。这段拉萨尔的引语包含了拉萨尔理论的极其错误的根源。
拉萨尔以上这段引语涉及两个理论的内容。一个是共产主义理论,一个是政治经济学理论。引语的开头劳动的解放这是说的共产主义。因为只有共产主义,雇佣劳动才能消失,才有劳动解放问题。以下引语涉及的都是政治经济学的问题,对于政治经济学,拉萨尔一窍不通。他说的劳动所得、不折不扣的公平的分配。马克思说,这是拉萨尔“糊涂观念”的表现。马克思通过“社会总产品”的分析:用来补偿或扩大再生产,以及用来预防各种灾害等的后备基金的扣除,证明拉萨尔的劳动产品不折不扣的分配是一种糊涂观念。马克思通过资产阶级法权的分析,说明同等的劳动得到的同等的工资在家庭的不同人口中的享受是处于不同水平的。由此,马克思得出两个重要的结论:
第一个结论:“我们这里所说的是这样的共产主义社会,它不是在它自身基础上已经发展了的,恰好相反,是刚刚从资本主义社会中产生出来的,因此它在各方面,在经济、道德、和精神方面都还带着它脱胎出来的那个旧社会的痕迹。所以,每一个生产者,在作了各项扣除以后,从社会领回的,正好是他给予社会的。他给予社会的,就是他个人的劳动量……他以一种形式给予社会的劳动量,又以另一种形式领回来。”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363页。
第二个结论:“在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在迫使个人奴隶般地服从分工的情形已经消失,从而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对立也随之消失之后;在劳动已经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且本身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之后;在随着个人的全面发展,他们的生产力也增长起来,而集体财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之后, —— 只有在那个时候,才能完全超出资产阶级权利的狭隘眼界,社会才能在自己的旗帜上写上:各尽所能,按需分配!”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五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0、20-21页。
马克思在得出这两个结论之后,紧接着又批判了另一种分配理论:“庸俗的社会主义仿效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一部分民主派又仿效庸俗社会主义)把分配看成并解释成一种不依赖于生产方式的东西,从而把社会主义描写为主要是围绕着分配兜圈子。既然真实的关系早已弄清楚了,为什么又要开倒车呢?”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五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0、20-21页。
为了理解起见笔者这里再说两点:第一点,这里说的庸俗的社会主义,就是指的像拉萨尔这样的社会主义,只重视分配的社会主义;第二点,真实的关系早已弄清楚了,为什么又要开倒车呢?这一关系,早在《德意志意识形态》等的共产主义理论中说过了,在分配上兜圈子绕开共产主义这个原则这是一种机会主义。
马克思与拉萨尔机会主义斗争的意义,笔者着重指出以下各点。
1.与拉萨尔主义的斗争突显出当代社会中意识形态斗争的基本类型
当代社会意识形态的斗争,基本上是三种类型:资产阶级的、无产阶级的和小资产阶级的。它们都是根源于当代社会的生产关系之中。这种生产关系基本上是三类。资本主义意识形态认为,当代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是天然合理的,应当是永恒的;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正好相反,它认为劳动异化是一种历史现象,认为那是时代性的,它要被另一个更高级的社会形态所代替;小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处于分化的过程之中,它的意识形态是变动不居的,上下摇摆:向左它就靠近无产阶级意识形态,向右它就接近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最后堕落为拉萨尔的机会主义。小资产阶级这种意识形态的变动不居的摇摆性,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可以说是逐渐被认识到的。在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早期出现的是蒲鲁东主义。这是以小生产者“自助性”合作社的无政府主义的“救世良方”表现出来;巴枯宁的小资产阶级思想是在第一国际的工人组织中出现的,它是以“自我”“绝对自由”的无政府主义表现出来;到了杜林这里以理论体系表现出来,这个理论体系很有蛊惑力,在德国工人党内迅速传播,抵制马克思主义,这时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揭露杜林理论体系的伪科学就成为焦点;到了拉萨尔这里,同他的社会主义的机会主义 —— 没有共产主义的分配主义的社会主义的斗争就成了马克思主义同小资产阶级思想斗争的焦点。
2.不能拿原则做交易,是共产党人与各种错误斗争中的一个重要的原则
拉萨尔主义是没有共产主义的社会主义的机会主义。什么是机会主义?机会主义这一术语在历史上早就出现,原意是等候“适当的机会”,后来被运用于政治运动,指的是“走妥协的道路”。机会主义作为现代政治术语,意指牺牲原则以迁就当前事态,谋取暂时利益的行为方式或政策路线。拉萨尔主义,史称机会主义就是在这个意义上说的。
对这种机会主义,恩格斯也写了与《哥达纲领批判》一样的批判:《1891年社会民主党纲领草案批判》 。这一批判着重的是这一机会主义的要害,拿原则做交易。
“为了眼前暂时的利益而忘记根本大计,只图一时的成就而不顾后果,为了运动的现在而牺牲运动的未来,这种做法可能也是出于‘真诚的’动机。但这是机会主义,始终是机会主义,而且‘真诚的’机会主义也许比其他一切机会主义更危险。”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294页。
3.《哥达纲领批判》关于共产主义实现的阶段论在马克思主义发展中的重要意义
共产主义实现的阶段论被埋没了15年终于公开问世,这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实践上都可以说是一个理论大事。
在一定意义上说,这是在反对拉萨尔机会主义斗争中得出的。同拉萨尔主义的斗争是顶着两次党的代表大会、两个党的纲领进行的。不能拿原则做交易表明这是一个无产阶级革命政党必须具有的品格。
马克思和恩格斯要坚持的原则是什么?归结起来就是两个:一是共产主义原则,一个是无产阶级历史使命的原则。这两个原则在马克思那里是“哲学把无产阶级当做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做自己的精神武器”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6页。。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这个论断和“两个武器”的思想是一致的。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遇到一些小资产阶级的理论,讲得五花八门,但是其中就是缺少共产主义理论和无产阶级历史使命这两个最基本的原则。马克思主义和各种小资产阶级理论斗争的一个重要的分水岭,可以说就是这两个原则。作为原则,它是不能拿来做交易的。
4.两个原则加上共产主义阶段论,共产主义就成为一种科学的理论
在马克思那里,最初是“两个武器”的理论,用这一理论同各种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的思想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到了拉萨尔这里,由于拉萨尔的社会主义的机会主义理论,迫使马克思和恩格斯必须论证自己的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的关系问题。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批判,着重的是拉萨尔的分配主义的社会主义的机会主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之间是不同的发展阶段 —— 按劳分配和按需分配—— 的关系问题。分配问题在以上的论述中,涉及三个理论;共产主义理论,政治经济学理论和哲学辩证法理论。它不是一个孤立的分配问题。马克思的“阶段论”是这三个理论的结晶。
现在,再来看马克思主义的“两个武器”的理论,现在加上了“阶段论”,这时马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理论,就是同拉萨尔的分配主义的社会主义的机会主义性质区分开来了。科学的共产主义是什么?就是“两个武器”加“阶段论”。
5.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开放的自我创新的理论
马克思主义制定的动因之一是空想共产主义、空想社会主义理解上的“苦恼的疑问”。通过长期的理论研究,同小资产阶级、资产阶级的思想斗争,到了拉萨尔这里。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提出“阶段论”。这一阶段论可以说是《共产党宣言》的理论创新。《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早期的理论建树,这一理论经过《资本论》的探讨,它的内在规律明析了。《哥达纲领批判》是马克思后期关于共产主义理论的论述。正是这一论述使《共产党宣言》《资本论》和《哥达纲领批判》内在的联系了起来。《哥达纲领批判》所表达的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自我创新。不仅如此,它的阶段论的思想为后来的继承者提供了理论创新的无限的理论空间。
中国革命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无产阶级的革命在后进的国家建立了社会主义的制度。这个制度是什么性质的?应该遵循什么样的道路进行建设。正是在这个时候,我国理论界开展了 《哥达纲领批判》几千人参与的理论大讨论。这一讨论解决了我国的社会主义是处于共产主义初级阶段的初级阶段。
《哥达纲领批判》阶段论的命运真是多难的。在德国党内它是经过两次党的代表大会才得以确认的。真巧在我们党内也是经过两次党的代表大会被确认的。我国的社会主义具有中国特色这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提出来的。可是对它的确认,是在党的十三大上用党的代表大会的形式解决的。邓小平在总结十三大的特点时说:“我们党的十三大报告是集体创作,集中了几千人的智慧。有许多内容并不是我提出来的。当然,其中也有我的看法和意见,但大部分是集体的意见。”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58页。为什么会是这样呢?因为这期间有一个“阶段风波”横插在其中,这中间就包含着几千人参加的讨论。这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是罕见的。但十分有意义。对《哥达纲领批判》中“阶段性”的认识是一个艰难的过程,这一方面笔者有专门论述。②参见冯景源:《唯物史观形成和发展史概论》,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4年版。邓小平的话非常有启发:这不仅说明了马克思主义经典学习的重要性,更为重要的是,这是“集中了几千人的智慧”,它是由群众参与的“上下结合”的产物。这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阶段性要有不断的理论创新来实现。这是中国共产党人今后的重要任务之一。之前那种认为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研究和宣传是在于提高广大人民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现在可以说,群众性的研究、宣传经典著作的活动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制定上也会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这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条件下马克思主义发展上的一个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