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彬, 张莉, 赵嘉, 李丽平
(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 北京 100029)
随着全球化进程加快, 以贸易投资为纽带、 生态环境整体性为基础的环境与贸易投资议题也从局地问题逐步转变为全球问题, 并呈现出复杂、 多样等特点, 引发环境和贸易投资领域学者的广泛关注。作为全球贸易和投资大国, 促进环境与贸易投资的相互支持、 推动绿色贸易、 绿色投资是中国不断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的应有之义。为体现大国担当、 做好环境与贸易工作, 需对目前环境与贸易投资相关研究进行归纳综述, 厘清环境与贸易投资关系, 分析趋势与特征, 这对于准确把握未来国际规则方向、 助力自贸区战略实施和绿色 “一带一路” 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为了解环境与贸易投资研究的总体情况, 我们对目前的中英文文献进行了搜索, 在Web of Science 数据库中用同时包含 “environment” “trade” 或 “environment”“investment” 作为标题关键词进行了模糊查询, 并对“business environment” “trade environment” “investment environment” 等无效或跟环境与贸易领域相差甚远的主题词进行了排除; 在中国知网(CNKI)上用 “贸易与环境” “环境与贸易” “绿色贸易” “绿色投资” 等主题词进行了模糊查询, 并对 “营商环境” “贸易环境” “投资环境” 等无效或跟环境与贸易领域相差甚远的主题词进行了排除, Web of Science 数据库显示从 1998年至2019年共计发表英文文献1555 篇, CNKI 数据库显示截至2019年12月29日共计发表中文期刊文献5101 篇(为与Web of Science 数据库保持一致, CNKI 检索结果只包含了期刊文献, 如包含学位论文、 会议、 报纸、 图书等文献, CNKI 共计检索出中文文献8725 篇)。
结合国际国内环境与贸易投资议题发展背景, 对上述中英文文献进行综合分析, 可以从总体上将环境与贸易研究分为四个发展阶段:
随着二战后全球经济复苏, 国际贸易得到快速发展, 与此同时全球环境意识也在觉醒。在这个阶段, 学术界对环境与贸易议题的研究讨论主要集中在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 如罗马俱乐部发表的 《增长的极限》 等,较难找到与环境与贸易相关的文献, 同时受限于检索数据库, 中英文期刊文献发表数据获取困难。但从实践层面来看, 已出现环境与贸易议题讨论的端倪, 核心关注在于全球环境意识觉醒带来环境规则对于贸易自由化的影响, 如1971年关贸总协定(GATT)成立了第一个与环境相关的工作组——环境措施与国际贸易工作组; 1972年GATT 秘书处撰写了 《工业污染控制与国际贸易》 报告, 引发了1972年瑞典斯德哥尔摩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对环境与贸易投资议题的初步探讨。
该阶段以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 1994年APEC 提出 “环境愿景” 以及 1995年WTO 建立为标志, 拉开了研究和实践层面对环境与贸易议题讨论的帷幕。Grossman 和Kruger(1991)把贸易的环境效应分解为三部分:结构效应、 规模效应和技术效应, 并评估NAFTA(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对环境的影响; 随后OECD(1994) 和 Panayotou(2000) 进一步发展了该理论;Jayadevappa 等(2000)通过调查的方式阐述国际贸易与环境质量的关系; Solomon 等(2000)探讨排污交易系统与环境正义。随着国内改革开放进程加快以及逐渐融入国际社会, 研究者对环境与贸易议题也开始关注, 研究视角多为 “绿色贸易壁垒”, 该关键词占到同期文章30%左右, 如吴玉萍(1995)阐述了国际贸易中的绿色贸易壁垒; 冯德连(1998)在 《财贸研究》 上发表了 “突破绿色贸易壁垒:政府策略的定位和细分” 等。此外也有部分学者对WTO 中的环境条款进行了研究, 如李良(2000)在 《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 发表了 “世贸组织环境保护条款初探”。
该阶段随着WTO 多哈回合谈判启动以及中国加入WTO, 无论国内还是国际对环境与贸易议题的研究和实践都在进一步发展。该阶段的研究进一步从实证角度论述环境与贸易的关系, 并在规则层面对环境与贸易如何协调进行了探讨。在实证分析方面, Cole(2004)对贸易、 污染天堂假说以及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进行了检视, 并利用南北贸易对污染转移现象进行了实证分析;Brasier 等(2008)探讨了国际植物贸易对英国和全球生物安全的影响; 在规则分析方面, Bechtel 等(2009)试图阐释在什么情况下双边贸易协定会驱使环境规制的趋同; Jinnah 等(2010)分析了WTO 秘书处在环境与贸易议题上的影响。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国内研究也逐渐从绿色贸易壁垒领域转向更加多元化的研究, 包括从贸易隐含污染物、 绿色贸易等方面研究环境与贸易的关系, 如杨红强等(2005)研究 《京都议定书》 机制下碳贸易与环保制约的协调问题; 牛海霞等(2009)对我国加工贸易污染排放进行了实证分析; 闫云凤等(2012)定量测度了中国对外贸易隐含碳并界定了碳排放责任; 诸大建等(2012)对绿色经济新理念及中国开展绿色经济研究展开了思考。
在全球金融危机后, 国际贸易开始复苏,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利益诉求更加多元, 以美国借助TPP、TTIP 和TiSA 打造21 世纪贸易规则和美国退出TPP、 中美经贸摩擦为标志, 反映出环境与贸易问题更加错综复杂。该阶段国际国内研究更加丰富, 投资对污染物排放、 污染责任界定、 环境与贸易规则协调等问题频繁出现在研究和实践领域。Lau 等(2014)从实证角度研究在能源领域的FDI 和贸易对马来西亚污染物排放的影响;Shahbaz 等(2015)分别分析了高中低三类国家环境质量受FDI 的影响情况; Upton 等(2017)分析了CAFTA 中环境章节对于公众参与程序的影响。国内研究也更加多元, 盛斌等(2014)分析了国际贸易与投资新规则的机遇与挑战; 樊勇明等(2013)、 李丽平等(2014)对TPP 中的环境规则进行了分析; 齐绍洲等(2018)分析了贸易开放对 “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 国内环境与贸易学科领域研究日趋丰富, 也逐渐与世界接轨, 相关研究也对中国该领域政策的制定发挥了积极作用, 但同时也与当前新形势下的要求存在一定距离。
图1 环境与贸易投资研究中英文期刊文章数
尽管国际上对环境与经济、 贸易关系的探讨始于20 世纪70年代, 但这些探讨较多侧重于环境规制对于贸易自由化的影响。中国在该领域相关研究始于第二阶段, 尽管也是从绿色贸易壁垒开始, 但是研究的 “后发优势” 明显, 研究领域从起步阶段基本与国际接轨, 并逐步与全球接轨。
从CNKI 检索的数据可以看出, 以2000年为分割线, 2000年以前为国内环境与贸易投资研究的起始阶段, 该阶段期刊发表的论文涵盖的主题已经相当丰富,不仅涉及绿色贸易壁垒, 包括关贸协定、 环境产品、 环境标志产品、 环境管理体系、 绿色贸易、 可持续消费等领域都有所涉及。
图2 2000年以前环境与贸易投资研究中文期刊文章主题分布
从Web of Science 数据库检索结果可以看出, 2000年以前以环境和贸易为标题关键词的英文文献没有1 篇作者来自中国; 2001-2012年期间, 中国已后来居上,排在了全球第二, 共计发表95 篇英文文献, 与排在第一的美国相差87 篇; 2013年以后, 中国在环境与贸易投资领域英文文献发表数量继续保持全球第二, 共计发表214 篇, 与排名第一的美国仅相差12 篇。
图3 各阶段主要国家在环境与贸易投资领域英文文献发表数量
从Web of Science 数据库检索结果可以看出, 在环境与贸易投资领域发表英文文献的机构在2000年以前仅有44 家, 2001—2012年期间发表英文文献的机构增加至715 家, 到2013年以后发表英文文献的机构已经增加至1186 家。在该领域以加州大学系统发表的英文论文最多, 其次是中国科学院, 此外在非大学(研究院所)体系以美国农业部在该领域发表的英文文献最多。
从CNKI 数据库检索的结果来看, 环境与贸易投资领域公开发表的中文期刊论文在2000年以前以国际贸易学科为主, 占比超过64%; 2000年以后, 国际贸易学科占比下降至57.3%。涉及的学科数量也由2000年以前的20 个增长至2000年以后的40 个。
图4 主要研究机构在环境与贸易投资领域英文文献发表数量
图5 主要学科在环境与贸易投资领域中文文献发表数量
从CNKI 数据库检索结果可以看出, 国内环境与贸易投资领域研究文献的发表和国际国内环境与贸易投资领域实践基本同步或稍微滞后。中国在加入WTO 之前,有大量文献对于WTO 环境规则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如李良等(2000)认为WTO 规则将贸易与环境直接挂钩,通过限制乃至禁止对环境有害的产品、 服务、 技术等的进出口实现环境目标; 王曦等(2000)分析了入世对我国环境保护的影响, 并提出了法律对策; 万劲波等(2000)分析了WTO
环境外交的新领域。再如在2015年美国等TPP 主要国家宣布达成协议时, 国内便对TPP 环境规则开展了分析, 李丽平(2014)等在 《对外经贸实务》 上发表 “TPP 环境议题动向、 原因及对我国的影响”; 盛斌(2016)等在 《国际经济评论》 上发表 “透视TPP:理念、 特征、 影响与中国应对”。
按照研究层次类型来分类, 在Web of Science 数据库上的检索结果显示, 涉及管理、 法律和国际关系等规则和政策类研究文章仅占全部英文发表文章的15%,CNKI 数据库上检索结果中单纯政策研究类文章的比例仅有5.8%(包括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 也就是说直接支撑和服务于环境与贸易投资政策制定和引领还不够,更多是理论探讨或基础研究。如果再限定到贸易规则与多边环境规则领域, 在CNKI 数据库上的检索结果占环境与贸易投资领域研究文献比重不足1%。
进一步加强环境与贸易投资领域相关研究, 增强中国在国际环境与贸易投资领域规则制定过程中的话语权, 强化环境与贸易投资领域研究成果在中国环境政策中的应用。
在贸易投资政策(规则)制定(谈判)前, 开展环境影响预评估, 如自贸协定环境影响、 出口退税等贸易政策预评估; 在自贸和投资协定谈判中开展同步评估以便决定环境规则制定立场; 在贸易投资协定和政策实施过程中及时开展后评估, 以便调整和优化协定与政策。
加强环境与贸易投资议题的基础性、 政策性和战略性研究, 定期开展环境与贸易投资形势分析, 筛选储备贸易措施, 进一步促进环境保护, 加强生物多样性与贸易影响、 气候变化与贸易关系等相关研究。深化绿色贸易政策研究, 明晰环保产业清单、 分类、 边界、 统计等, 研究政府采购政策加大环境服务采购力度, 研究环境产品和服务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等。
建立环境与贸易投资研究和实施资金保障机制, 单设环境与贸易投资专项资金; 积极派员参加并长期跟踪贸易投资协定环境议题谈判、 WTO 的贸易与环境委员会年会等; 向国际贸易、 环境机构, 如WTO 环境与贸易委员会、 UN Environment 环境与贸易中心等输送人才, 不断培养一支会外语、 懂业务、 具有国际视野的强有力环境与贸易投资研究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