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邮电学校 陈玉兰
学习倦怠对学生成绩、心理健康水平、学业发展、就业乃至今后人生发展都产生巨大影响。可见,对于学习倦怠进行研究势在必行。
目前尚未有适用于中职生学习倦怠研究的工具。已有较成熟的学习倦怠问卷,都是以大学生或中学生为研究对象编制的,而中职学生与他们在心理素质层面上具有一定差异,目前学习倦怠量表结构尚未有权威定论,维度也尚不统一,有必要进行一定调整。本研究吸收当前国内外研究成果,借鉴胡俏等人编制的中学生学习倦怠量表,在两次施测问卷基础上量化分析,根据中职生实际情况和学情特点,对量表相关题项进行修订。
参考Pines 倦怠观点,保留情绪、生理耗竭维度,并根据中职生学习情况适当增加相应题项。参考已有大学生、青少年学习倦怠量表,保留学习低效能感维度,仅根据学生特点对项目进行了修订。根据已有倦怠理论,保留师生疏离维度,并对原项目进行删改。同时,参考青少年学习倦怠量表中学业疏离维度,并适当增加相应题项。
通过筛选项目和专家讨论,最终形成的《中职生学习倦怠问卷》共包含26 个项目,沿用原问卷李克特5 级计分法,问卷将分为5 个维度(生理、心理耗竭,学习低效能感,师生、学业疏离)。
本研究在胡俏等人编制的中学生学习倦怠量表基础上进行修订,对福建省邮电学校在校生施测。研究共发放340份量表,回收数据334 份。剔除无效问卷,最终有效问卷323 份,研究有效回收率为95.00%(见表1)。
在本研究中将使用SPSS19.0 统计软件进行项目分析、信度分析和探索性因素分析,使用Amos21.0 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
1.决断值
先计算总分,将被试按总分从高到低排序。接着进行分组,以27%作为截点,前27%的被试为高分组,后27%的为低分组。再使用独立样本t 检验考察得分差异。结果显示两组在各项目上均具显著差异,说明各个项目均具有良好区分度(见表2)。
表2 中职学生学习倦怠初测问卷项目决断值检验表(N=323)
表3 中职学生学习倦怠初测问卷项目与总分相关检验表(N=323)
表4 中职学生学习倦怠初测问卷项目与维度相关检验表(N=323)
表5 中职学生学习倦怠问卷信度分析表
表6 KMO 与Bartlett’s 球形检验
2.项目与总分的相关
若项目与所属维度或总分之间相关低于0.4,或相关系数不显著,则该项目与维度或总分之间同质性较低,需删除。发现各个项目与总分之间均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r 均大于0.4,说明具有较高同质性(见表3)。
项发现各项目与相应维度之间也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r 均大于0.6,说明具有较高的同质性(见表4)。
采用Cronbach's α 系数作为内部一致性信度的指标,结果显示具有良好的内部一致性信度,总分Cronbach's α系数达到了0.93,各维度的Cronbach's α系数也在0.79—0.91,说明信度良好,可用于中职学生。使用Pearson 相关法对问卷分半信度进行分析,按项目顺序,将题项分为前后两个部分。发现也具有较好分半信度,总分的分半信度达到0.85,各个维度的分半信度分别在0.69—0.88。这也说明信度良好可用于中职生(见表5)。
最后,随机抽取一行班级为重测信度的施测对象,间隔一个月进行两次施测。被试共98 人,删除未完成被试11 人和两次测量中无效被试7 人,最终有效被试共87 人。通过比较前后两次测验的相关程度,发现具有良好重测信度,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r=0.76,p <0.001。各个维度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在0.56—0.67。说明测验具有较好时间稳定性,信度良好,可被用于中职生。
1.探索性因素分析
进行分析之前,先采用KMO 和Bartlett’s 球形检验对其进行检验,以确定数据是否能够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结果发现本研究中KMO 值已经达到0.93,超过了KMO 需要达到0.6 标准。同时Bartlett’s 球形检验的χ2值为4748.45,自由度为325,p <0.001。这两个指标说明本研究中的数据可以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见表6)。
问卷中各维度之间可能具有一定相关性,本研究将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抽取因子,并保留特征值大于1 的因子,同时采用最优旋转法(Kappa=4)对数据进行斜交旋转,并获得最后结果。根据吴明隆所提出删除项目标准,因素负荷量小于0.45 应被删除,故删除第15 题。因第4、13 题存在多重负荷,且在这两个因子上负荷量之差小于0.50,不符合其所提出筛选项目标准故删除。
多次分析后研究最终提取出5 个因子,可以解释的总变异量为66.30%。通过碎石图发现前5个因子特征值均大于1,折线较陡峭,此后数据逐渐趋于平缓,说明合理。各个项目共同性均在0.50 以上,最高达到0.75。每个项目在各自因子上的负荷量均在0.45 以上,说明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果具有较好代表性。这与假设一致(见图1 表7)。
表7 中职学生学习倦怠初测问卷探索性因素分析表(N=323)
表8 中职学生学习倦怠问卷验证性因素分析的主要拟合度指标表(N=323)
因子1 包含第5、6、7、8、9、10 等6 个项目,描述学习产生疲惫、厌烦感及出现玩世不恭态度,故命名“心理耗竭”。因子2 包含第21、22、23、24、25、26 等6 个项目,主要描述学习兴趣降低、逃避学习等不良行为,故命名“学业疏离”。因子3 包含第16、17、18、19、20 主5 个项目,要描述个体由于学业不顺所产生疏远教师、不愿接近教师等行为,故命名“师生疏离”。因子4 包含第11、12、14 等3 个项目,主要描述个体对自己是否能顺利完成学习内容的能力感,故命名为“学习低效能感”。因子5 包含第1、2、3 等3 个项目,描述个体面对学业时产生的睡眠质量低、体质下降等不良反应,故命名“生理耗竭”。
2.验证性因素分析
经分析大部分拟合统计指标基本达到标准,其中χ2/df =2.22,小于临界值5;RMSEA=0.06,小于临界值0.08,达到良好标准;CFI 和IFI 大于0.90 的适配标准,PNFI 和PGFI 也大于0.50 的适配标准。GFI、AGFI 和NFI 这三个拟合度指标虽未达到0.90 的适配标准,但仍处于可以接受范围之内,接近适配标准。说明具有良好结构效度(见表8 图2)。
3.校标关联效度分析
研究发现两者表总分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r=0.67,p <0.01,这说明具有良好的校标关联效度,能够较为有效预测中职生学习倦怠水平。
在本研究中,最后修订完成的问卷维度和假设一致,在胡俏等人编制的原问卷基础上,增加了学业疏离维度。根据连榕等人的学习倦怠理论,可以分为三部分内容(情绪低落维度、行为不当维度和低成就感维度)。本研究对行为不当维度进行了细分,进一步分为师生疏离维度和学业疏离维度。最后通过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研究结果最终表明学习倦怠应当包含这一维度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