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永卿
【中图分类号】R1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2-0277-01
医院内医疗仪器快速更新换代,越来越多,越来越先进。临床护士使用仪器也越来越频繁,例如输液泵、微量注射泵用于静脉药物泵入,心电监护仪,呼吸机,除颤仪,降温仪等成为常用仪器。在这些仪器的使用中会存在一些问题,如仪器使用不当造成的安全隐患,有的直接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现讨论如下:
1 存在问题
1.1仪器功能使用不全
医疗仪器越来越先进,集多样功能于一体。仪器进入临床后,大多只限于基本的功能使用,很少有人去研究深层次的功能使用,仪器本身具备的功能没能发挥作用。护士使用仪器的总体认识程度有待提高(1),很多护士只是记住常用按钮作用,当仪器出现异常或报警时不会处理,很多进口仪器英文界面限制了护士的使用,致使很多功能闲置。
1.2安全问题
安全问题包括患者、仪器、操作者安全三方面:
1.2.1患者的安全
护士未按照操作规程使用,就会给患者造成损伤,如红外线烤灯灯距不当造成患者烫伤,微量泵泵入特殊药物后连接一般输液器,不考虑套管针中尚存的药液对人体造成的影响,呼吸机管路消毒不彻底造成院内感染发生,呼吸机使用过程中湿化器未及时加蒸馏水,造成患者呼吸道灼伤。
1.2.2仪器的安全
不按照操作流程开关机,直接拔电源,会造成仪器主件的损坏。仪器使用过程中固定不牢,造成儀器摔坏。
1.2.3操作者的安全
仪器使用中护士不注重自身安全,如高频仪器使用中,不做好自身防护,遭受辐射。
1.3责任纠纷
1.3.1 急救仪器未做到完好备用
在抢救患者时,抢救器材的完好备用和使用是抢救能否成功的关键。如除颤仪电量不足不能正常使用,贻误抢救时机。呼吸机使用过程中,简易呼吸气囊未备好,发生停电不能及时通气。这些情况都会给患者造成损害,形成法律纠纷。
1.3.2 报警设置不当或关闭报警设置
报警设置能及时反映仪器及患者的情况,少数护士夜班为避免噪音,关闭报警设置或调大报警范围,当患者病情变化时不能第一时间得知,构成安全隐患。
1.3.3过分依赖仪器,代替人的巡视
虽然仪器比较灵敏,还有报警设置,但依旧不能替代护士的巡视。如输液泵/微量泵使用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输液装置与针头分离,或针头脱出,输液泵/微量泵不会报警,仍显示输入顺利,实际并未输入到患者身体里,未起到药物作用,护士不到床旁巡视只看仪器,这样还会造成医疗事故。
1.3.4 不注重告知和患者舒适度
使用仪器会使患者的活动受限,声光及皮肤接触会影响患者的睡眠,使用仪器前向患者告知不足,不能取得患者的理解和配合,不注重患者的舒适度,患者不适就会自行拔除,发生患者和仪器的损害。
1.3.5 维护和保养意识不强
仪器使用过程中和使用后的维护保养对延长仪器使用寿命,保证性能准确是非常必要的。临床使用中护理人员保养意识不强,如输液泵长期使用仪器过程中,未及时擦拭浮尘及滴液,致使泵出现故障,报警不查明原因就消除使设备强制运行,使设备运转发生异常(2)。仪器使用后应遵照维护规定擦拭、整理、充电,定点放置,处于备用状态。设备科人员定期对仪器进行维护检修,保证其精准度。只有保证医疗设备处于最佳运行状态,医院医疗服务才能处于最佳运营状态(3)。
2 对策
2.1使用前培训和考核
人员称职是技术安全的基本保证(4)。仪器使用前,要请技术人员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使操作者掌握其性能、连接、调节、参数设置、故障消除、消毒维护等内容,考核合格才能操作。塑封简明易懂的操作流程,悬挂于仪器旁起提示作用。新入职人员,安排专人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使用。科室每月组织仪器的培训和考核,由易到难进行深层次功能的学习使用。
2.2建立仪器管理台账
每一个仪器的说明书集中定点放置,便于翻阅和学习,对同种仪器编号,建立常用仪器和急救仪器维护登记本,每日检查运行情况。建立故障与维修登记本,掌握常见故障紧急处理方法,尤其抢救仪器要求每位护士知晓应急处理措施,排除简单的故障,保证患者安全。
2.3 专人质控,完好率100%
抢救仪器定人保管,定点放置,每班交接检查,每周大检查一次,发现故障及时送修。抢救仪器原则上不外借,如外借归还时必须由当班护士检查性能,确认完好备用状态。配备必要的替换装置,如呼吸机要配有简易呼吸气囊,氧气袋。科室设置仪器管理专干,每周检查护理人员使用情况,存在问题及时纠正。
2.4 知法懂法,工作自律
现在患者及家属法律意维权意识强,护士学习相关法律知识,增强法律意识,保护自己,准确履行职责。鉴于护理工作具有独立性,连续性和具体性,大多数护理活动都是在无人监督下完成的特点(5),护理管理者要经常对护士进行慎独精神的教育,要求护士规范操作,规范自己的行为,如心电监护时,要准确连接,才能确保每项测量值的准确性,对异常的波动要先查找原因,不能只是简单记录生命体征,要提高综合分析能力,对患者负责对医生负责。
2.5有效告知,增加舒适度
使用前向患者通俗易懂告知,告知其使用仪器的意义和可能出现的感觉,让患者有心理准备,消除紧张,使用过程中,根据病情和患者的需要,取舒适的体位,整理好导线,使患者感觉舒适,经常巡视,减少不必要的报警,使患者有良好的睡眠,提高患者的配合程度。
2.6避免交叉感染
一人一用一消毒,预防院内感染,更要做好使用后的终末消毒和管路消毒,如使用呼吸机,做好管路的消毒,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
参考文献
[1] 钱萍,吴晓蓉,栾伟,袁晓玲.护理人员对临床常用仪器的认知及使用现状调查[J].护理学杂志,2010,25(21):68-70.
[2] 张坤,张霞,唐丽丽,李大为.提高医疗设备维修技能探讨[J].经济师,2017(06):242-243.
[3] 魏振鹏.医疗仪器设备的维护与保养方法的分析[J].中国设备工程,2019(04):46-47.
[4] 左月燃.对加强护理安全管理的认识和思考[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3):192.
[5] 杨引梅,刘香荣.浅谈节假日护理工作中的安全管理[J].实用护理杂志,2002,18(5):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