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素燕
【摘 要】目的:研究非懲罚性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对于传染病护理管理的作用与效果。方法:抽选我院接受并治疗的传染病患者出现的护理不良事件,抽选时间最开始由2018年1月直到2018年7月,26起没有实施非惩罚性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的为A组;另外抽选时间最开始由2018年9月直到2019年3月,31起实施非惩罚性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的为B组,观察比较其结果。结果:在护理后,B组护理不良事件的总上报率对比A组更高,具有十分显著性的差异(P<0.05)。结论:对于传染病患者而言,非惩罚性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能够得到更为良好的护理效果。
【关键词】传染病;护理;非惩罚性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2-0232-02
优质护理服务得到实施,提升了对各类护理不良事件进行监管总体的力度,能够防控这类不良事件的出现,有研究人员指出了,主动上报出现的各类不良事件能够清除出安全隐患,并最大限度地规避各类护理风险[1]。文章抽选时间最开始由2018年1月直到2019年3月我院接受并治疗的传染病患者出现的护理不良事件,现在把有关的情况进行介绍:
1 对象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选我院接受并治疗的传染病患者出现的护理不良事件,抽选时间最开始由2018年1月直到2018年7月,26起没有实施非惩罚性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的为A组;另外抽选时间最开始由2018年9月直到2019年3月,31起实施非惩罚性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的为B组。
1.2方式
1.3观察指标
评估对比2组在护理后护理不良事件的总上报率。
1.4数据分析及统计处理
在本研究中,对于所涉及到的所有数据,一律以SPSS19.0这一统计学软件来实施处理,其中,2组护理后的护理不良事件情况一律用[例(%)]来表示,选择χ2进行检验,P<0.05表明具有统计学意义,相反就是没有意义。
2 结果
在护理后,B组护理不良事件的总上报率对比A组更低,具有十分显著性的差异(P<0.05)。见表1。
表1 比较2组护理不良事件的总上报率(n)
3 讨论
护理人员进行的护理具有相应的直接性、持续性,其严谨地开展护理的有关制度,但是,依旧具有引发护理不良事件的可能性。引发不良事件的因素十分复杂,所以,对这类不良事件进行全方位地辨别与防控十分关键[2]。长时间以来,许多护理差错均是借助强制性报告,传统的处理方式就是在找出个人原因与科室责任后,借助批评、处罚等有关的方式来处理问题,这就会让个人、科室在出现不良事件后担忧被处罚而进行隐瞒,无法防控差错的再次出现。开展非惩罚性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提升了护理人员对各类护理不良事件的总上报率,护理人员能够处于非惩罚性条件下进行工作,医院中所有护理人员都可以更为公开地应对缺点与问题,同时,还会随时改良护理流程,而不是单独对个人进行处罚,减少了护理人员身心方面的压力,让其全方位地发挥出主观能动性。
综上,非惩罚性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对于传染病患者能够得到更为良好的护理效果。
参考文献
[1] 王丹,张慧兰,罗羽.我国护理不良事件上报存在问题及管理策略[J].护理学杂志,2015,30 (13):108-110.
[2] 谢晓云,徐鋆娴,崔小妹,等.外科病区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分析及对策[J].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2018,37(12):5616-5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