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梗后合并缺血性卒中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2020-04-05 11:30王点谢文
健康必读(上旬刊) 2020年2期
关键词:发病特点心梗进展

王点 谢文

【摘 要】心梗和缺血性卒中是临床常见病,两者具有相似的病理生理特征,梗死后可合并卒中,导致致死率升高。本文对国内外研究进行综述,旨在推动相关研究,达到预防两病合并的目的。

【关键词】心梗;缺血性卒中;发病特点;危险因素;保护因素;进展

【中图分类号】R5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2-0099-01

心梗和缺血性卒中是老年患者的常见病,两者的发生率均较高,单病发生时可合并另一种疾病,合并过程中的影响因素较多。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其合并发生率必将进一步升高,应对预防合并给予足够的重视。

1 危险因素

1.1低血压

既往研究通常关注高血压而忽略低血压对脑梗死的影响,王和春[1]等分析11例心梗合并脑梗死临床资料,发现其中有低血压4例(36.4%),王娉婷[2]等选取150例急性心梗并发急性脑梗死患者为并发组,研究发现并发组入院舒张压为(75.34±12.01)mmHg、收缩压为(125.26±24.33)mmHg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其中舒张压较高(OR,0.95;95%CI,0.91-0.97;P=0.002)为并发脑梗死的保护因素。

1.2房颤

房颤已被确定为缺血性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然而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合并新发房颤对缺血性卒中的影响尚不明确,Jiachen Luo等[3]纳入并系统性评价了14项研究(n= 292774, 5项随机对照试验和9项队列研究),发现ST抬高型心梗合并新发房颤及短暂性房颤的患者缺血性卒中风险显著增加(RR:2.84,95%CI:1.91-4.23)。尤其是ST抬高型心梗患者(RR:4.01, 95%CI:2.61-6.18) 。这种有害影响在短暂性房颤中也持续存在(RR: 3.05,95% CI:1.63-5.70)。

1.3心衰

刘一尔等[4]收集我院急性心肌梗死 857例合 并 21例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成并发脑梗死组和无脑梗死组,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发现并发脑梗死组心力衰竭合并心源性休克人数高于无脑梗死组 (P <0.05),其原因可能是心输出量减少和低血压导致脑灌注不足,以分水岭脑梗死多见。

1.4白细胞增高

李晓杰等[5]首次有研究提出白细胞增高是心肌梗死患者合并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P<0.05)。其认为心梗后白细胞增高的原因,可能是机体应激反应引起的反应性增高。

1.5肌酐升高

刘乃瑞[6]等回顾性分析了2010-2016年650例接受PCI治疗后的急性心肌梗死病例,比较并发脑梗死组与未并发脑梗死组临床资料。结果显示,合并脑梗死组血肌酐升高(脑梗死组113.57±36.15;非脑梗死组91.68±56.97)显著大于未合并脑梗死组,为心肌梗死后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OR,3.12;95%CI,1.23-7.86;P=0.025)。

2 保护因素

2.1 溶栓

Aldo Pietro Maggioni等[7]研究了20768位已确诊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配为经链激酶或重组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治疗,结果表明不论哪种溶栓方式缺血性卒中的发生率都显著降低。溶栓治疗后卒中发生风险降低(1.33%vs0.94 %; 调整后优势比,1.42)可能与预防左心室血栓形成有关。在不同溶栓方案治疗后,缺血性卒中的发生率以及有益性的相关影响目前还不清楚。在使用剂量的方法上存在的差异,阻碍了对现有试验的全面分析。

2.2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Brandi J.Witt[8]等研究发现每1000例急性心梗患者有发生11.1例缺血性中风(95% CI,16.3 to 30.6 per 1000 person months)。Shmuel Fuchs等[9]对1990年-1999年12407名心梗且后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PCI术后的缺血性中风发生率仅为0.38%( P=0.03)。Ellen C Keeley[30]等系统评价了原发性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与溶栓治疗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AMI)的疗效及并发症,发现PTCA与溶栓相比卒中(1% [30]vs 2% [64];P=0.0004)發生率显著降低,且远低于未PCI人群。

2.3 P2Y12抑制剂

Robin Henriksson等[10]将47 67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两组,早期队列患者使用氯吡格雷,晚期队列患者改为使用氯吡格雷(或替格瑞洛。每组为期两年,最终发现氯吡格雷与替格瑞洛在住院期间除血栓形成外的所有变量上均有显著差异,说明替格瑞洛的引入与较低的缺血性卒中发生率有关。改为替格瑞洛后的晚期队列患者缺血性卒中的相对风险降低了13% (累积卒中发生率2.8%vs2.4%,P=0.001)。

3 结语

心梗并发缺血性卒中的风险与影响因素有关。目前缺乏两者合并的大量研究。在此基础上制订有针对性的行为干预措施,有望使高危患者降低脑卒中发生风险,改善生活质量,提高心脑血管获益。

參考文献

[1] 王和春.急性心梗合并脑梗死的机理探讨及预防策略[J].天津医药,2000(01):12-13.

[2] 王娉娉.急性心梗并发急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及临床特征分析[J].当代医学,2019,25(08):31 -34.

[3] Luo J, Li H, Qin X, et al. Increased risk of ischemic stroke associated with new-onset atrial fibrillation complicating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rdiology, 2018, 265: 125-131.

[4] 刘一尔,邓海波,李文华,伍龙.急性心梗并发脑梗死的临床特点[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3(10):125-126.

[5] 李晓杰,陈晓光,陈国俊, 等.老年人急性心梗合并缺血性脑卒中危险因素[J].黑龙江医学,2007,31(8):570-571.

[6] 刘乃瑞.急性心梗介入治疗后急性脑梗死发生情况及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9,22(05):491-497.

[7] Witt B J, Ballman K V, Brown Jr R D, et al. The incidence of stroke after myocardial infarction: a meta-analysis[J].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medicine, 2006, 119(4): 354. e1-354. e9.

[8] Fuchs S, Stabile E, Kinnaird T D, et al. Stroke complicating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s: incidence, predictors, and prognostic implications[J]. Circulation, 2002, 106(1): 86-91.

[9] Keeley E C, Boura J A, Grines C L. Primary angioplasty versus intravenous thrombolytic therapy for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 quantitative review of 23 randomised trials[J]. The Lancet, 2003, 361(9351): 13-20.

[10] Henriksson R, Ulvenstam A, S?derstr?m L, et al. Increase in ticagrelor use over time is associated with lower rates of ischemic stroke following myocardial infarction[J]. BMC cardiovascular disorders, 2019, 19(1): 51.

猜你喜欢
发病特点心梗进展
非新生儿破伤风的治疗进展
有些咽痛是心梗信号
1990年以来我国八段锦研究的进展、热点与前沿
2020
心梗猛于虎
诱发“心梗”的10个危险行为
关于鸡病的综合防治研究
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发病特点及护理对策探讨
关于生猪疾病防治措施的分析
心梗发作前有哪些先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