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新课标的推广,新一轮校本课程编写将提上日程。《中国历史小丛书》的编纂出版,是新中国建立后新的历史观普及历史知识的一项重要举措。从“小丛书”的选题到内容的编写,从“小丛书”的作者阵容到书籍的装帧形式,均具有特色。小丛书将传播历史知识、普及历史教育作为出发点,将宣传新的历史观、发挥历史学的爱国主义教育功能作为目的,这些对今天高中历史校本课程的开发有所启示。
关键词:《中国历史小丛书》;吴晗;高中历史;校本课程
2020年浙江将推广新版高中历史教材,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新一轮的校本课程编写也将提上日程。有意义的校本课程应该立足学生,以学生的需求为主要指向,是对高中历史教材和高中历史教学有益的补充。《中国历史小丛书》作为一套课外历史通俗读物,曾在传播历史知识和进行爱国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学术化和通俗化有机结合”的编写形式也使小丛书获得了巨大成功。将这些成功之处迁移运用在高中历史校本课程编写中将大有裨益。
一、 《中国历史小丛书》的编写特点
1958年,作为著名历史学家和时任北京市副市长的吴晗,在北京市中学历史教师大会上建议为青少年编写一套课外历史通俗读物,并亲自担任小丛书的主编。1959年,中华书局共出版了第一批共36种小丛书,1965年,这套丛书共出版了147种。1983年,中华书局将小丛书的古代史部分分为“古代著名战役”“五岳史话”“中国历史的童年”“古代名将传”“古代经济专题史话”等15个专题,编印合订本,到1996年,小丛书合订本出版了18集,共24册。
《中国历史小丛书》的编写方针是“史实准确、文字通俗、图文并茂、雅俗共赏”。下面就小丛书的特点进行一下分析归纳。
第一,内容广泛、突出重点是小丛书的一个主要特点。选题范围涉猎极广,包括史前文化、古代经济生活与制度、传统文化专题、著名战役和将领、农民起义、名山大川名胜古迹和旅行家、古代帝王、古代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等。小丛书的主要参与者李侃说:“我敢说,等到这套丛书出齐之后,恐怕任何一部通史,也比不上这套丛书的内容丰富多彩和详尽具体。目前因为出版的数量还不多,这一点看得还不明显,不过也已经可以看出一些端倪来了。……我们不论读哪一部中国通史,也不会看到专辟一章,来写五谷的历史,写漕运的历史,写邮电的历史,写钢铁的历史,写印染的历史,写京剧的历史……但是小丛书却对这些问题做了专门的通俗的介绍。”
从政治经济到思想文化、从历史事件到历史人物,均以专题形式集中在某一本小丛书的内容里,的确是“丰富多彩和详尽具体”;突出重点,指的是突出一般读者所关注和感兴趣的历史问题、突出影响历史发展进程的重大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突出与现实生活中关系密切的历史内容。
第二,《中国历史小丛书》的特点还反映在一个“小”字。每本小丛书基本都在一两万字左右,文字流畅易懂、精练生动。如此要求看似简单,实则不易。每本小丛书篇幅不长,却要做到史实准确、文字通俗、雅俗共赏,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向社会、向民众普及历史知识的基本要求。这也是小丛书能够获得成功、能够受到广大读者欢迎的最重要的原因。要达到这种要求,小丛书的作者是十分关键的。
第三,《中国历史小丛书》的作者群值得重视。参与编写小丛书的作者既包括历史研究专家,也包括中学历史教师,甚至还包括热爱历史、关心小丛书的业余作家。有许多著名的学者参与其中,如吴晗编写了《海瑞的故事》、侯仁之编写了《徐霞客》、任继愈编写了《韩非》、周一良编写了《明代援朝抗倭战争》等等。
更为值得一提的是,许多中学教师也参与到了小丛书的编写过程中。据统计,147种小丛书中有16本是由北京各中学组织编写的。“写的人原来绝大部分是北京市的中学历史、语文、政治老师,后来美术教师也参加了;原来是个人执笔,后来发展为一个教研组,以至几個教研组,甚至一个学校来写了。”如北京市第十一女子中学语文组编写了《屈原》、北京市丰台区未各庄中学集体编写了《苏武》、北京第九女子中学语文史地教研组编写了《郑成功》等等。据统计,到1962年10月,“已有五十多所中学的一百多个教研组,三百多名教师参加了写书,其中有些教师三年中编写了三本以上。”中学教师参与小丛书的编写,使小丛书的知识程度及行文风格更具针对性和普及性。
第四,为了增强可读性和通俗性,小丛书还采用了图文并茂、对难字和专有名词进行注解等形式。这同样也是小丛书吸引读者、产生影响的一个重要方面。编者在对小丛书进行编排时,要求每一本书都要有插图,如人物画像、地图、工具的图片等,使读者对所介绍的历史知识有更直观的认识。如《五谷史话》中,就对谷子、黍、小麦、稻、大豆、大麻等附了图,读者就更容易对这些谷物进行区别,为了让大家更深入地了解这些谷物和我们生活的关系,书中还对这些谷物在生活中比重的变化进行了分析,并列出了表格,包括“2800年前五谷比重示意图”和“1957年我国八种主要粮食作物产量占粮食总产量的百分比”。又如,在《汉字史话》中,书中对所叙述的“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等都附上了拓片。
二、 《中国历史小丛书》的编写对校本课程的启发
首先,校本教材的编写要立足唯物史观,在传播历史知识的同时,要主动承载宣传唯物史观的任务。《中国历史小丛书》的编者运用唯物史观分析历史问题,把普及正确的历史知识和宣传新的历史观视为自己的责任。编者从事这项工作的态度是《中国历史小丛书》得以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
吴晗曾经写过《关于历史知识的普及问题》《有关历史人物评价和历史知识普及的问题》和《关于历史知识的普及问题》等文章,吴晗认为:“我们站在人民的立场,以唯物的观点,辩证的观点,实事求是地去研究历史,分析历史,解释历史;我们遵从毛泽东同志的指示,认识到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农民战争是推进历史发展的动力……”“专门的论文,专门著作要写,通俗文章,普及的小册子也必须写。”他批评了当时的一种错误观点,即“认为只有写专门论文、专门著作才是学术研究工作,才是学者,才是专家;至于写通俗文章,写普及知识的小册子,那是低一等的,是另一种人干的事”。张习孔回忆说:“他(吴晗)都出席主持编委会,每本小丛书的二校样,他都要亲自过目,做最后审改,特别是在政治性和科学性上认为没有问题了,才签字复印。”
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中明确指出:“唯物史观是诸素养得以达成的理论保证。”高中历史校本教材的编写要遵循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在编写中自觉运用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和方法。
其次,校本教材的编写要坚持学术化和通俗化的结合。《中国历史小丛书》就将学术知识专业化和内容形式的通俗化进行了有机结合。白寿彝先生曾说过:“通俗的工作并不是多么简单的工作,没有一定的深度是搞不好的,通俗不是粗俗,不是浅薄,而是既有充实、正确的内容,又要能看得懂。”《中国历史小丛书》本身不是专门的学术研究专著,而是向广大群众传播历史知识的通俗读物,然而通俗并不意味着浅薄,小丛书的作者,不论是历史学家还是中学教师,都认真地、严谨地对待这项工作,努力做到“既有充实、正确的内容,又要能看得懂”。通俗更不意味着粗俗,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明要求我们对自己的历史充满敬意,如果将历史知识社会化的行为以粗俗、媚俗或商业利润为第一位,那不仅意味着是对我们自己的历史的亵渎,还可能会因为一些不真实的或者被曲解的历史的传播而导致人们对历史的曲解和对现实的错误判断。
吴晗十分具体地阐述写作通俗历史书籍的做法:“第一稿子写好了以后,先给自己的幼年儿女读,孩子读懂了,而且有兴趣,那便算通过了,有不懂或不感兴趣的地方,必须改写;第二是把稿子交给外行读。……内行人读懂了不算,只有连外行人也能完全读懂了,才算达到通俗的地步。”这真正地做到了雅俗共赏的地步。
高中历史校本教材的编写要求中学历史教师在编写的领域有较高的专业素养,但不能曲高和寡、鹤立鸡群,在内容和形式编排上要符合高中学生的具体学情,在学生原有的知识体系和知识储备量基础上进行历史知识的传播和补充,坚持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最后,校本教材的编写应该注意突出重点,有的放矢。由于新版历史教材《中外历史纲要》本身的特点:线索清晰,视野开阔,但历史知识容量过大、某些历史介绍不够翔实,校本教材的开发显得势在必行。教师在统筹分析整本教材之后,选取重难点部分难以完全落实的章节,结合核心素养,在校本教材中进行更深入更全面的阐述。这样的校本教材会成为高中历史教学和课堂最有益的补充。
高中历史校本教材当然应该呈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但是教材编写的出发点和主要目的还是需要明确的:一是要明确以唯物史观为指导思想,将发挥历史学的爱国主义教育功能为目的;二是要明确以学术化和通俗化相结合的方式传播历史知识和普及历史教育为目的。这样的高中历史校本教材才会是一本具有正确的历史观、世界观、价值观,具有可研究性、学习性的好教材。
参考文献:
[1]中国历史小丛书专题合订本将陆续出版[N].人民日报,1983-1-28(14).
[2]李侃.读《中国历史小丛书》[N].人民日报,1962-10-11(5).
[3]柏生.傳播通俗史地知识的读物[N].人民日报,1962-10-13.
[4]苏双碧.吴晗自传书信文集[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1993.
[5]北京市历史学会主编.吴晗史学论著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162,150,348.
[6]中华书局编辑组.我与中华书局[M].北京:中华书局,2002:305.
[7]白寿彝史学论集(上)[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271.
作者简介:
方宏,浙江省杭州市,杭州第七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