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艳霞
苏格拉底说:“未经反思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四位名师精彩的展示课在带给我直观收获的同时,也引发了我诸多思考。
第一,写作教学的价值取向必须是学科核心素养。2017版《高中语文课程标准》颁布之后,我们首先看到的就是课程标准中旗帜鲜明的语文学科四大素养。那时候对于文字内涵的感受是虚浮的、形而上的,尤其是高中作文教学,从高一开始就是奔着高考的形式化训练,对“真”“善”“美”的感受、对生活的感受简直成了空中楼阁,更何谈对“一根棒棒糖(袁源老师)”“一片叶子(徐飞老师)”的感受?而如果没有对真善美的感受,就不会有丰富的心灵;缺少了丰富的心灵、缺少了高贵的灵魂,我们的作文教学,我们的“创意”和“思辨”的目的何在?意义何在?听了四位老师的作文课,再次阅读学习课程标准,忽然发现,写作教学正是落实学科素养的重要阵地:那种从一根棒棒糖、一句欢迎词、一片树叶入手的教学,不正是引领学生体味真、感受善、发现美的途径吗?因此,我们应该认真研究学习《语文课程标准》,将语文学科的理论高度与教学实践更好地结合起来。
第二,作文教学要有体系建设。我们平时的作文教学容易随意化、碎片化,却又急功近利,希望每次作文课都有完美生成。而名师的课却敢于从写一句话开始,到写三行,然后写五行;善于从一张照片的题诗开始,展开句子的训练,然后段落的训练,再是篇章训练,循序渐进,稳步推进!思维训练也是如此:徐飞老师提倡形象思维,但他强调,并不排斥逻辑思维,并且非常重视逻辑思维;肖家芸老师的课,更是将“思”与“辨”进行了有效明确的分解整合,思“景象”辨“情志”,思“世象”辨“世风”……不一而足。“思”是方向,“辨”是方法,进而列举了特殊性、联系性、发展性、辩证性、批判性等,条分缕析,让学生的思维从混沌走向清晰。教师一般在教议论文写作的时候,也会告诉学生议论文的主体架构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但这样的说明太笼统模糊,学生会无所适从。孟子曰,“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想来不禁汗颜。
第三,教师应该具备的素养。徐飞老师让学生写一片叶子,就会给学生提供鲍尔吉·原野《草言草语》、东山魁夷的《一片叶子》、贾平凹的《落叶》等名家的文本,进行写作前阅读,通过阅读传递语感;让写“声音”写“人情”等,自然就有“张晓风散文系列”“张丽钧散文系列”的典范文本提供给学生。而且每一种训练方式都有足够强大的理论支撑:马尔克斯、莫言、朱光潜、曹文轩等名家的理论比比皆是。那么,要想给学生提供一碗水,老师的一桶水到底够不够?这也警醒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必须广泛阅读,大量阅读,在知识型社会真正成为审美的引领者。正如欧阳修所言:“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
第四,凝聚教研组集体的智慧。教师个人凭一己之力构建作文系列不是不可以,但是周期太长,还很难保证效果!如果能够发挥教研组集体的力量,那么我们建构一个學校的作文教学体系,该是指日可待的事情!
最后,用约翰·杜威的话结束:“如果我们用过去的方法教育现在的学生,就是在剥夺他们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