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衣试酒
长达3000年的种姓制度、种姓冲突仍然弥漫于整个社会。
2014年5月27日,印度北方邦的农村,两个少女“贱民”惨遭奸杀并被吊在树上示众。印度最新犯罪片《第15条》根据这一真实事件改编,种姓制度的罪恶和警匪勾结的黑暗引发观众的强烈共鸣,票房大卖,口碑爆棚。
印度种姓制度把人分为从高到低的四个等级: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四大等级之外是最底层的达利特:不可接触的贱民。《第15条》猛烈抨击种姓制度,婆罗门社向最高法院提交请愿书,要求禁映此片,婆罗门组织在各大影院门口举行抗议,无形中成了影片的活广告。
《印度宪法》第15条规定:任何人不得因种姓、宗教、出生地而受歧视。然而,长达3000年的种姓制度、种姓冲突仍然弥漫于整个社会。
因主演《调音师》被中国观众熟悉的阿尤斯曼·库拉纳,出演外交官之子阿扬警官。路过一个贱民的村庄,属下提醒阿扬种姓制度的存在:“他们碰过的水,我们不喝。我们不能接触他们,哪怕他们的影子也不能落到我们身上。”
贱民干的是最肮脏、最辛苦、最危险的工作,在毫无保护的情况下全身赤裸深入下水道。据印度清洁工运动(SKA)统计,卫生工人们经常几个月都拿不到工资,每年都有数十人在清理下水道时死于窒息。
三个低种姓少女因要求日薪增加3卢比,被工厂老板伙同警察轮奸,有两个被吊死以儆效尤,还有一个下落不明。无法想象,3卢比,一人失踪,两条人命!刽子手试图以此吓阻胆敢反抗的贱民。
印度警察体系分为两个系统,一个是地方警察系统,还有一个是隶属中央内政部的联邦警察系统(IPS),成员都是受过高等教育的社会精英,平常交流都用英语。阿扬属于IPS的警官,背景深厚、前途无量,迟早都要调走、升迁,他不顾一切也要挖出真凶,很难得到当地警察的配合:你走了,我们怎么办?
官场的黑暗和腐败一次次刷新阿扬的认知,两条人命的大案,警察居然不予立案!迫于巨大的压力,死者家长公然撒谎、自首;贱民出身的学霸精英为弱者打抱不平,被绑架、杀害;政客拉选票,忽悠贵族、贱民的大联合。
阿扬不是福尔摩斯或蝙蝠侠,没有什么豪言壮语或惊人之举,这正是影片最出彩的部分:低调、务实,对黑暗的现状有清醒的认识,对光明的未来也保持了热切的期望。事实上,一些看似云遮雾罩的奇案,根本就用不着什么福尔摩斯,人类的行为动机、行为模式,早已被犯罪学家、心理学家一网打尽,只要基层警察认真调查、秉公办案,查个水落石出有何难哉。
近朱者赤,川话叫跟好人学好人。碰到一个好人,欣赏一部优秀的艺术作品,我们往往会产生一种变得更好的冲动和愿望。苦苦寻找失踪少女的阿扬被上级停职,但他没有放弃:“我会不惜代价寻找失踪的女孩,如果您觉得我违法了,可以逮捕我。”
黑暗、壓抑的故事,有一个光明、温暖的结尾,正义得到了伸张。
阿扬问路边摆摊的老妈妈的种姓是什么,老妈妈的答复被汽车喇叭声盖过,人们哄堂大笑。这一豹尾寓意深长:古老、不合理的种姓制度终将被现代文明淹没。
我不相信鸡汤,但我相信每个民族都有阿扬、贱民精英这样的脊梁:黑暗是永恒的,光明也是永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