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晨
2020 年初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突然爆发,对中国和世界构成了巨大威胁,在城市管理、突发性公共安全应对方面,给决策者与执行者带来了诸多困难和挑战。同时,我们也看到了目前智慧城市的建设与发展在此次疫情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无论是针对当下还是未来,建设更完善、更智慧的城市都显得尤为迫切。
2020 年2 月10 日,上海市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快智慧城市建设的若干意见》,将以智慧城市建设为目标,全面深化推动城市的数据共享、运用及管理工作。作为中国最重要的经济发展中心之一,又迎来5G 技术于2019 年用于商用等契机,上海不仅是创新发展的先行者,也将成为中国智慧城市建设的排头兵。
远程医疗服务模式以互联网技术发展为核心基础,依靠信息传播迅速、资源嫁接便捷等方式,一方面,以平台、医疗机构为核心运作邀请其他医疗机构加入,运用通讯、计算机及网络技术,为诊疗患者提供技术支持、医疗建议等专业的医疗服务;另一方面,患者通过在线问诊方式,对平台形成信任,接受线上医疗建议。
自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多个在线医疗平台开始走进公众视野。京东健康、阿里健康、平安好医生、妙手医生、智云健康等多个平台,通过开展线上义诊、名医直播等多种形式,助力疫情防控,减缓线下诊治压力。
国家层面对于远程医疗方式也给予了肯定和支持。2 月8 日,国家卫健委发布《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在疫情防控中做好互联网诊疗咨询服务工作的通知》,将远程医疗方式作为重要手段应对疫情严峻形势。
为阻击疫情,上海市积极开展相关建设和服务,通过“云问诊”“云处方”“云配药”等方式减少疫情期间民众医院往返、逗留时间,降低被感染的可能性。同时,上海37 家市级医院已全面开通互联网线上问诊,超过30 家医院为正在隔离、曾接触新冠病毒患者等情况的发热病人提供线上预约服务,保证抗疫防疫工作有序进行。
全国各地派出了数以万计的医护人员前往武汉,仅上海地区驰援的医护人数就有1600 余人,各地线下诊治压力巨大。因此,高效利用医疗资源也是目前解决问题的关键步骤,依然需要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共同发力。
教育事关国家的未来发展。在这段特殊时期,从国家到地方,都制定了有力措施,依托智慧科技发展,减少疫情对教育教学的影响。
疫情期间,针对学生群体的特殊性,教育部下发通知,要求2020 年春季学期开学延期,同时遵循“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原则,统筹整合国家、地方和学校相关教学资源,利用互联网等技术手段,提供丰富多样、可供选择、覆盖各地的优质网上教学资源,全力保障师生网上教学工作和互动。
上海市基于本市教育现实情况,宣布从3 月2 日起开展中小学在线教育,以远程教育为基本方式,针对中小学生群体,组织上千名优秀教师、骨干教师开发教学资源,授课教师通过网络或其他平台对学生开展辅导和互动。学生可通过有线电视、交互式网络电视、网络播放平台进行观看和学习。
同时,针对高等教育类学校,上海市教委通过了解各个学校选用的慕课资源、自建线上课程、选用教学方式、教学平台、网络条件等情况,有序指导各个高校有序上课。
事实上,近些年,我国远程教育市场已经有了巨大发展。以学习群体需求为划分依据,目前教育市场主要分为母婴早教类、语言类、升学类、职业教育类及个人兴趣类等方面。科技公司以人工智能技术为依托,使老师和学生可以运用AI 教学方式进行精准沟通和互动。以上海市为例,上海市政府通过与腾讯云校园、晓黑板、哔哩哔哩、中国联通沃视频等平台合作,开展中小学生网络学习课程教学。
受疫情影响,从2 月初开始,很多企业为保证公司正常运转,在尽量减少人群聚集的情况下,被迫选择线上远程办公。
同样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很多科技公司针对企业提供在线办公软件,实现远程办公的效果。以钉钉、腾讯会议、飞书和华为云WeLink 等为代表的办公软件尤其活跃,科技公司通过在线语音聊天终端、在线办公终端等提供办公指南,以视频会议、云计算等作为远程办公的配套服务,助力企业迅速恢复生产。
上海市立足智慧城市建设基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通过协调上海电信、上海移动、上海联通三大通讯运营商,整合科技资源,为企业提供远程在线办公服务。
通过此次疫情,长时间的远程办公方式会促使企业清楚地认识到其必要性和可行性,未来随着5G 网络的不断普及,束缚人们的时间和空间会进一步得到“解放”,远程办公的使用率会有大幅度的提高。
英国前首相丘吉尔曾说:“不要浪费一场好危机”,因为每一次危机背后都存在着巨大的机会。
通过疫情期间城市防疫措施和功能可以发现,智慧城市的建设水平,直接关系到特殊时期的城市运转。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的“建设智慧社会”,而建设智慧城市作为实现智慧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成为经济与社会不断发展的重要支撑。
我国国家领导人在统筹推进新型冠状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中强调,疫情对产业发展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以医疗健康、在线教育、智能制造、在线消费等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展现出了强大成长潜力,将成为我国城市发展和产业升级的重要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