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真 夏志春 邝启杰 邱允 佘生林 郑英君
猝死(sudden death)是指看似健康的个体在躯体不适症状出现后1 h内发生非创伤性意外死亡[1]。国内研究显示精神科住院患者猝死率为0.22‰~10.79‰[2-5],国外研究显示精神障碍患者猝死率为0.84‰~7.90‰[6-9],猝死的主要原因依次为心源性猝死、心肌梗塞、肺炎和气道阻塞[9-11],但国内研究较少针对猝死原因进行分析。通常认为精神疾病患者发生猝死与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有关,可能的机制为抗精神病药物抑制钾离子通道,延长QTc,增加尖端扭转型室速的风险,导致猝死发生[12-13]。目前已有多项研究证实抗精神病药物会增加心源性猝死的风险[14-17],但也有研究表明从长期看,抗精神病药物的使用与死亡风险下降相关[18]。虽然精神科患者猝死的总体发生率不高,但后果严重,容易引发医疗纠纷。因此本文对我院2014年至2019年住院患者中的猝死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为识别猝死高危患者和降低猝死发生率提供参考依据。
1.1 研究对象 检索2014年1月1日至2019年4月30日在我院精神科病房(即除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和ICU外所有住院病房)住院的29702例患者病历资料。按照《2015年欧洲心脏病学会室性心律失常管理和心脏性猝死预防指南》对猝死的定义[1,19],筛选出符合标准的患者17例为研究对象。入组标准:①有患者死亡的目击者时,从急性症状发作至死亡不超过1 h;②无患者死亡的目击者时,患者24 h内无可预见死亡的躯体症状。排除标准:患者因自杀或外伤导致死亡。
1.2 研究方法 利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从电子病历系统中提取相关信息,对符合猝死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收集资料包括:姓名、性别、年龄等人口统计学资料;病程、系统治疗时间、本次住院天数等临床资料;猝死发生前24 h使用抗精神病药物的剂量,按限定日剂量法 (defined daily dose,DDD)换算为氯丙嗪等效剂量[20];猝死前的最后一次心电图、影像学检查(包括胸片、头颅影像学检查等)和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血钾、血脂八项、感染指标等)结果。根据死亡记录、病例讨论记录和尸体解剖报告统计死亡诊断和合并躯体疾病情况。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2.0进行统计分析。患者年龄等用±s描述,系统治疗时间、本次住院时长、抗精神病药物剂量呈偏态分布,用中位数(下四分位数,上四分位数)[M(QL,QU)]描述,疾病诊断等分类数据使用频数描述。
2.1 人口学资料及临床资料 在29702例精神科住院患者中猝死17例,猝死率为0.57‰。其中男性11例,女性6例,年龄为22~86岁,平均(54.6±16.5)岁。精神疾病病程为15~17160 d,中位数6480(3420,10500)d。精神疾病起病后系统治疗时间为 5~15724 d,中位数 1035(335,7971) d,本次住院时长为 1~15599 d,中位数 46(8,7806) d。既往有吸烟史者3例,有手术史者5例。
2.2 死亡诊断 有1例经尸检鉴定为因右肺动脉血栓栓塞致急性呼吸、循环功能障碍而死亡。其他患者由ICU医生参与病例讨论后确认死亡诊断。心源性猝死6例,异物吸入性窒息3例,猝死2例,失血性休克2例,肺栓塞、感染性休克、脑梗塞、心肌梗塞各1例。
2.3 精神科药物使用情况 17例患者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氯丙嗪等效剂量为0~935 mg,中位数225(141,513)mg,≥600 mg/d 的有 4 例。
2.4 猝死发生前情况 2例患者为排便后出现血压升高,心率减慢,深大呼吸,心跳骤停,死亡诊断均为心源性猝死。1例精神发育迟滞患者在家属探视后进食过快,出现噎食,经抢救无效最终死亡。其他情况见表1。
2.5 影像学检查 胸部影像学检查(包括胸部X线和胸部CT)结果:以纤维灶等慢性炎症后改变为主有3例,支气管炎1例,肺炎1例,主动脉硬化3例,未见明显异常的有8例,无胸部影像学检查结果1例。脑影像学检查(包括头颅MRI和头颅部CT)结果:腔隙性脑梗塞4例,散在缺血灶3例,脑萎缩2例,未见明显异常4例,无头颅影像学检查结果4例。
2.6 猝死发生时间 7例患者猝死发生于2~3月,是全年猝死高发时段,而夏季(6~8月)仅有1例。其他猝死分别发生于 9月 3例,12月 2例,1、5、10、11月各 1例。
本研究中2014-2019年我院精神科住院患者猝死率为0.57‰,较黄雄等[2]报道1987-1997年我院的猝死率1.50‰和苏敬华等[3]报道1987-2006年的猝死率1.68‰有所下降,考虑与以下几方面有关:精神科临床医生更多选择单一抗精神病药物治疗[21],降低了多种抗精神病药物联用导致的潜在副作用;重性精神疾病综合治疗理念的临床推广,改善了精神障碍患者的健康状态和生活质量,尤其减少了代谢综合征的风险,死亡率降低[22];医院管理水平逐步提高和临床医生对猝死风险防范意识增强,也使得住院患者猝死风险下降。但本研究为5年住院患者猝死情况,而既往文献[2-3]调查的是10~20年间住院患者猝死情况,二者不宜直接比较。
本研究发现心源性猝死仍是住院精神病患者发生猝死的首要原因,与既往研究结果一致[9,23]。根据既往研究中正常人群心源性猝死的预测模型,除低血钾和QTc间期延长外,男性、吸烟、高血压、糖尿病、血清白蛋白低、高密度脂蛋白低、估计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左心室射血分数下降等都可能是发生心源性猝死的独立危险因素[24-25]。对于符合这类特征的精神病住院患者应在入院后尽快完善心电图、心脏彩超检查,对于营养不良或近期饮食较差的患者,可考虑适当补液以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同时避免选用对钠、钾离子通道有抑制作用的抗精神病药物,降低心源性猝死发生的危险。另外,有2例心源性猝死发生在排便后,可能原因为患者排便时用力憋气,升高胸腔内压力,刺激迷走神经,兴奋副交感神经系统导致心率减慢,心排出量和收缩压下降可能引起心肌供血不足,导致心律失常和心脏停博[26]。因此,对于心功能较差的患者,应加强对排便情况的管理,减少抗胆碱能药物的使用,避免出现长期便秘的情况。
表1 猝死患者的基本信息、诊断、抗精神病药物、实验室检验及心电图结果
异物吸入性窒息是本研究中的次要死因,其中2例患者有精神发育迟滞,该类患者常伴有不良的饮食习惯,包括进食过快、大口吞咽、偷窃食物等,一直是发生噎食的高危人群[27]。对于该类患者应加强饮食管理,控制进食的时间、地点和饮食种类[28],对探视家属做好知情告知,定期评估患者吞咽功能,必要时调整抗精神病药物的种类和剂量,选用对吞咽功能影响较小的药物,降低噎食的可能性。
本研究发现从住院时间来看,猝死病例多集中在新入院和长期住院的患者中,呈现明显的两极分布,这与国内其他研究的结果一致[3-4]。新入院的患者病情未稳定,难以配合检查,而兴奋、激越等情况会加重心脏负荷,增加心血管意外的风险。长期住院患者,通常病情相对稳定,治疗方案固定,容易使得医护人员放松警惕,遗漏患者病情变化的信号。
本研究中猝死在冬春交替时节多发,而夏季最少,与一般人群中的猝死发生规律相符[29]。提示在气温变化较大的季节,猝死发生概率相对较高,对于合并多种猝死风险因素的患者应加强监护。
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调查的样本量偏小,未设置同一时期住院但未发生猝死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具有一定局限性。下一步研究可增加观察时间段,收集更多病例资料,并开展病例对照研究,进一步分析住院精神病患者发生猝死的高危因素。
本研究认为精神科住院患者猝死可能为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对于新入院患者应尽快完善血钾、心电图及心脏彩超等检查,评估患者的心功能和猝死风险。对于长期住院患者应定期复查,及时处理内科疾病。多方面综合管理可能有助于降低住院患者发生猝死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