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性精神病患者风险管理改进后的效果分析

2020-04-03 03:06田玉莲王艳荣米雪徐丽芳代亚丽通讯作者
医药前沿 2020年3期
关键词:精神障碍汇报风险管理

田玉莲 王艳荣 米雪 徐丽芳 代亚丽(通讯作者)

(1 乌鲁木齐市安宁医院护理部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23)

(2 乌鲁木齐市安宁医院老年科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23)

(3 原新疆护理学院院长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重性精神病是临床精神科的常见疾病,该类患者由于严重精神障碍失去基本生活自理能力与社会交往能力[1],主要包括精神分裂症、分裂情感性障碍、偏执性精神病、双相障碍、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2]。某专科医院主要收治重性精神病患者700多例,为半开放、无陪护管理。患者在疾病的影响下时常发生暴力冲动毁物等突发事件,预防、减少突发性不良事件已成为精神科护理管理中最重要、亟需解决的问题[3]。为此,该院于2018年8月进一步深化风险管理,对存在的问题加以改进。提高了护理质量,降低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院设有10个临床科室,对照组为2017年10月—2018年5月住院患者792例。其中,男544例、女248例。疾病类型为:精神分裂症604例、精神发育迟滞118例、癫痫所致精神障碍24例、情感障碍12例,其他34例。研究组为2018年9月—2019年4月住院患者860例。其中男599例、女261例。疾病类型为:精神分裂症656例、精神发育迟滞125例、癫痫所致精神障碍24例、情感障碍15例、其他40例。两组均符合CCMD-3精神疾病诊断标准[4],两组在年龄、性别、患病类型和程度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深入风险管理,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在2017年1月尝试开展护理风险管理,经过一年多的运行,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后续经过总结分析,还存在相关培训及考核未到位、汇报时间未落实、不重视评估、重大节日未落实评估等重点问题。为此,护理部从2018年8月有针对性的进行如下改进。具体改进方法如下:

①进行了两轮培训,首次培训后时隔6个月后又进行了培训及考核,根据护士的需求,增加了对便秘、保护性约束等患者的评估,培训内容上更加贴近临床。

②固定时间、落实汇报:将能级护士分成两个责任组,设责任组长2名,对患者实行包干、小组管理。对于新入、病情波动、危重等患者,每日由责任护士、责任组长、护士长分别进行评估,一般患者于当日8小时完成,其他患者每日由责任护士对患者进行评估。各病区根据各自特点,确定汇报时间,其他工作围绕汇报时间来安排、开展,有冲突时要让路,要保障有半小时的汇报,这项规定对护士是约束,是压力也是动力,也督促护士要认真仔细观察,否则无法完成汇报。在汇报前,护士们要梳理患者的病情,使沟通能力得到锻炼。在汇报结束后,护士长有针对性的反馈汇报效果,督促护士们积极思考,养成遇到问题去查阅、问询的意识,改变以往护士们觉得干精神科没有价值感,通过自己的努力找到患者的风险,使护士有存在感和价值感,护士们的参与意识更加积极。

③节假日、夜间无缝对接:日常评估工作由病区护士长落实,法定大假如连休4~7天,由护理值班人员抽查病区汇报,夜间由护理值班人员负责把关评估。

④督导组进行督导检查和考核:护理部组成督导组下病区进行专项督导检查和考核。每周督将检查考核结果进行汇总,与绩效挂钩。

⑤重视对风险患者的管理:每月质量考核组对每位护士进行质量考核,按照《风险患者护理质量》标准进行每月评比,涵盖风险评估、饮食、卧位、皮肤、排泄、睡眠、心理等11维度的评价。对评比结果进行排名,形成岗位竞争,使病区每位护理人员,对风险患者护理质量给予了高度重视。

⑥医护联合大查房:每月至少开展医护联合大查房2次,以医生为主,如用药存在的副作用、躯体症状等方面,是对风险患者护理管理的有益补充。

1.3 评价指标

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护理质量及患者病情改善。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描述,采用t值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进行描述,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在精神症状、生病体征、躯体、睡眠、饮食方面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病情改善情况[n(%)]

2.2 风险患者护理质量评分,对照组为88.9±2.7分,研究组为96.8±5.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5,P<0.05)。

2.3 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5.43%,节假日发生占比16.28%,夜班60.47%,走失占比2.33%,暴力占比16.28%,跌倒占比34.88%,噎食占比2.33%;研究组二级不良事件发生率3.72%,节假日发生占比12.50%,夜班59.38%,走失占比0.00%,暴力占比12.50%,跌倒占比25.00%,噎食占比0.00%,见表2。

表2 两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对比[n(%)]

3.讨论

尽早发现风险隐患,减少护理风险,保证患者安全已成为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5]。该院为患者零陪护管理,长期住院患者,有69.77%不能清楚、完整表达,其意图需要护士猜测,病情观察完全依赖护士,稍有疏忽或大意,会影响到患者的安全。在危险未发生前采取积极有效的防范措施,将危险控制在萌芽状态,从而降低风险事件的发生率[6]。护士是医生观察的“哨兵”,可观察到医生观察不到的内容。

相关研究[7]显示,通过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指导可达到辅助治疗的目的。一方面可使患者充分意识到积极配合治疗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可提高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知度,消除不必要的担忧、疑虑心理。心理问题是精神病患者最明显的病征,护理人员应了解患者的心理特点及需求,给予针对性心理疏导,帮助其缓解心理压力,达到完全治愈的目的[8]。通过开展风险管理,特别是对风险管理进行改进后,可更好的督促护士积极观察,并配合医生开展治疗、康复、心理、健康教育等,提供舒适、安静的环境及基础、专业的护理服务,不断的降低风险等级,最终使患者恢复正常的康复活动,使患者感受到护士的关爱,更加配合医护工作。通过督导,督促护理人员掌握护理风险技术,预防以及处理并发症的发生,采取预防为主的原则,强化护理风险意识,提高护理专业的内涵,使其在临床工作中有目的地给患者提供护理服务[9]。

护理风险是指临床护理工作中可能发生的危害患者人身安全、影响治疗的不良事件[5]。虽然精神疾病患者的风险行为具有突发和难以预料的特点,但发生前大多有先兆表现,其中有严重幻觉、妄想和不服从管理的患者发生风险行为的可能性最大[10]。本文通过对自杀、暴力、跌倒、出走、藏药、噎食、压疮风险评估,对患者进行量化风险,确定高、中、低风险患者,将风险患者纳入一级风险护理单元,由高年资护士专人24小时不离视线的照护,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和风险防范。通过对高、中、低风险患者进行分级管理降低了不良事件发生率。

我院收治重性精神病患者占98.35%。多项研究显示,流浪患者中以精神分裂症为主,流浪精神障碍患者肇事肇祸、暴力犯罪发生率是一般人群的5倍[11],同时精神发育迟滞患者占比14.53%。本文显示,通过开展风险管理并进行改进后,研究组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对跌倒、暴力、走失、噎食等方面均有所下降。

猜你喜欢
精神障碍汇报风险管理
自拟醒脑汤联合体外反搏治疗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的效果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防疫关隘,我向省长汇报
奥氮平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伴发精神障碍临床观察
房地产合作开发项目的风险管理
电视汇报片的艺术表达
我每天都得“早请示、晚汇报”
护理风险管理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喹硫平与利培酮对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疗效比较
联合用药治疗偏执性精神障碍的临床经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