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计算课上教师“评述之语”的粗浅思考

2020-04-02 17:18滕海波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2020年3期
关键词:评述计算素养

滕海波

[摘要]课堂上,教师的“评述之语”是学生数学学习的催化剂,是学生深入学习的润滑剂。教师应用好“评述之语”,以此助推学生理解计算原理,让他们的计算能力得到应有的发展,也使得他们的数学素养获得足够的积累。

[关键词]评述;计算;素养;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068(2020)08-0062-02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也是引领者,更是参与者。很多时候,教师的评述之语就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利器,更是他们深入学习、思考的动力源泉。为此,在计算教学中,教师要用合适的评述之语撬动学生计算学习的杠杆,让他们学习热情高涨,思维活跃,进而使他们的学习更理性,也使得他们的计算能力在学习中不断提升。

一、“你不怕麻烦吗?”

计算学习是小学生数学学习的核心构成部分之一。教师要组织好教学评述之语,使学生更好地感受与领悟计算原理,从而使他们的计算学习建构更加扎实。

【教学片段1】

师:这里有一组计算题,比一比,看谁做得又对又快。8+5+2,1+8+9,7+6+3,7+6+4……

生1:对于8+5+2,我先做8+2等于10,10再加5得到15,答案是15。

生2:在8+5+2中,8+5等于13,13再加2得到15,所以结果是15。

师:噢!这样计算,你不怕麻烦吗?

(教师的点评,使得生,有点不知所措,整个课堂气氛突然冷了下来)

【教学思考】教学的目的是什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提出,學生要学习有用的数学,有价值的数学,并且还得发展“四基”,发展各方面能力,以迎接未来挑战,为更好地保障终身学习而积淀素养。为此,教师不能发出类似“你就不怕麻烦吗?”的评述,而应反思自身的教学,把脉学生的学习体验之旅。因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更是一个充满探究、富有个性的学习过程,教师的任务就是让他们在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碰撞中得到更多的感悟,从而助推学生深入思考,助推学生的数学学习向纵深处发展。

【教学改进】首先,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练习机会。一方面让学生尽可能地去尝试,让个性化思考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学会用不同的策略去思考,可以是画小棒图、圆圈图等,也可以是按照从左往右的方法去计算,还可以是先采取凑十法,再进行计算。

其次,引导学生多交流,让他们逐渐感悟到凑十法是一种既简便,又容易算,也是正确率较高的一种算法,真切地感悟出凑十法(找朋友)是最有价值的学习,也是最有意义的学习。

可见,教师的评述之语是一柄双刃剑,它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以及深入学习的动力,也可能成为浇灭学生智慧之火、创新火花的杀伤性武器。

二、“遇到困难了”

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这不是课堂教学的失败体现,而是教师引导学生新一轮学习思考的大好契机,更是教师化平淡教学为智慧教学的良机。教师要善于采取问询的话语、启迪性的话语等,诱导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创新。

【教学片段2】

师:请计算7.8÷2.5,4÷1.25,0.086÷0.25……

生1:7.8÷2.5,竖式计算中,先把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10倍,就变成了78÷25,再按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计算。

生2:4÷1.25,在竖式计算中,要先把除数1.25变成整数,这样计算就简单了……

师:怎么停下来了?是不是遇到什么困难?

生2:我想到把1.25变成整数125,下面怎么做想不起了。

师:那你想请哪一位同学来帮帮你?

生3:生4,我相信他。

生4:把1.25变成整数125,就是把除数扩大100倍,根据商不变的性质,被除数也应该同时扩大100倍,那么就应该把4扩大100倍,得到400,这样原题目就变成了400÷125,也就回到了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了。

生5:0.086÷0.25,也要把除数0.25变成整数,被除数也要变成整数,成为86÷25。

生6:你的分析不对……

师:看来,这位同学遇到困难了。好好听听其他同学的分析与思考,要把握准相关性质的运用。

生7:是的,你一定要记好“商不变的性质”,还要记牢是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这里0.25变成25,是扩大了100倍,那么0.086也应该是扩大100倍,是8.6,不是86。

【教学思考】学习就是一个不断挑战困难、不断战胜困难的过程。学生遇到困难是正常的,关键不在于教师的评价是否及时,而是教师的评述、评判是否具有启迪性。教师的评述之语要成为激发学生学习欲望的催化剂,成为学生深入学习、合作学习的润滑剂,从而让数学课堂呈现和和美美、其乐融融的景象。

当然,教师应善用“你是不是遇到困难?”“你还有疑惑?”等促使学生认真倾听同伴的发言,从而让数学学习充满智慧,让数学教学闪烁着人性的光辉。

三、“你的学习能力真棒!”

“每一个孩子的内心都渴望赞美。”这就需要教师智慧地应用评述之语,让学生在激励性的言语下,以更饱满的热情投入学习,参与到知识形成的探究之中。

【教学片段3】

师:大家的学习都很出色。老师还想考考大家,有信心接受挑战吗?

生(齐):有!

师:计算下列各题,能简便的要简便。(1)3/8÷7/5+5/7×5/8;(2)9/11×5/7-3/7÷11/9;(3)73×71/72。

生1:我认为第(1)题就是一道混合计算,直接计算就行了。

生2:第(2)题和第(3)题一样,它们没有运算律的影子,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直接计算。

师:先自己做一做,也许在做的过程中会有新的发现!

生3:对于第(1)题,我在计算第一步后发现,3/8÷7/5+5/7×5/8=3/8×5/7+5/7×5/8,算式中都有“×5/7”,符合乘法分配律,可以进行简便计算,3/8÷7/5+5/7×5/8=3/8×5/7+5/7×5/8=5/7×(3/8+5/8)=5/7×1=5/7。

师:你真会动脑筋。

生4:第(2)题和第(1)题是一样的。

师:你的学习能力真棒!

生5:我认为第(3)题也可以应用乘法分配律,73×71/72=(1+72)×71/72=1×71/72+72×71/72=71/72+71=71(71/72)。

【教学思考】实践出真知,实践出智慧。学生的数学学习不是一潭死水,而是生命之泉,需要教师进行智慧地搅动,使其形成智慧的漩涡,从而激活智慧的洪流。教师的“你真会动脑筋”“你的学习能力真棒”等评述之语,宛如平静的湖面上投入了一颗石子,进而形成层层涟漪,使得学生的学习思考更加深入,也使得整个学习活动充满了智慧。

总之,教师应做一个智者,善于用评述之语让学生既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素养,又能让他们沐浴在学习成功的阳光之中,让数学课堂充盈着幸福的氤氲。

(责编:金铃)

猜你喜欢
评述计算素养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