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熟并不是世故

2020-04-02 08:24饶翔
长城 2020年1期
关键词:机缘阿飞霸凌

饶翔

说起来时间真是残酷啊,2020年,最年长的一批“90后”将会迎来他们的而立之年。然而就文学界而言,作为新新人类的“90后”依然是面目不太清晰的一群,他们有怎样的胃口和口味?他们的文学话语和风格较之前辈有哪些更新与转变?他们的题材领域是否有所拓展?较之“70后”的成熟稳健,“80后”的锐气蓬勃,“90后”显得有些不温不火了。不过话又说回来,“90后”或许根本就没有期望被过多关注,他们默默地写,融意念于文字,汇成涓涓细流,至于日后是否能有成为大江大河的造化,他们有的是时间去成长,去证明。

温凯尔的《机缘》和庞羽的《姓张的都知道》写的都是成长,不过却未必是“90后”自身的成长。《机缘》这篇小说并没有明确标明故事的年代,不过从“他买单的方式是刷信用卡,这在当时很少见”这一处细节判断,故事应该是发生在手机支付盛行之前的许多年前,连信用卡在经济并不落后的南方都还是稀罕之物的年代——十年前?甚或二十年前?故而,《机缘》是个“老”故事。而《姓张的都知道》则明确说明这是一群乳臭未干的某初中一年级孩子的故事,他们更可能是“00后”,所以这是一个“新”故事。

“老”故事有“老”故事的讲法。《机缘》讲述的又是一个痴心女子负心汉的故事:在酒吧打工的詹怡被经常来此消磨时光的男青年阿飞所吸引——比周围人白皙的肤色、文雅的举止、清谈的氛围、诗集、波子汽水等等,这些文艺气息使阿飞显得别具一格,也使詹怡对阿飞产生了莫名的爱慕——一种热切的盼望。渴望战胜了矜持,詹怡偷窥并主动接近阿飞,通过衣着打扮和身体的信号激发起阿飞的兴趣,阿飞则借生日会之机强占了詹怡的身体。但最后阿飞“始乱终弃”,避走异国他乡,临走前留下了一封措辞含混的信。詹怡渐渐看清了这段所谓感情的真相——“爱情没有那么伟大,哪怕他对她有好感,兴许只是情到浓时所演变的假象”。最终,詹怡放弃了等待,接受了一直默默关注着她的油漆工,选择了信任“一张诚实的面孔”。

这是一个女孩的感情成长经历,也是许许多多女孩都要经历的“梦醒时分”,谁一生中不曾遇到几个“渣男”?阿飞——就像王家卫的电影《阿飞正传》中张国荣所饰演的那位主角阿飞,如一只没有脚的鸟,只能在不同的女人之间飞,只能背负漂泊无定的宿命。但是《机缘》这么轻描淡写地处理这段感情,女孩没有痛得死去活来的,没有太多挣扎地就认了命,是不是太世故了?世故的感情总是让人觉得少了一些真挚。

幸好,作者并没有这么简单地讲这个故事。她在推进两个人关系的同时,又不断地让詹怡敏感地觉察到两个人的阶层壁垒——且不说阿飞身上迷人的文艺气息是建立在物质基础之上的,当詹怡站在阿飞家的院墙之外尝试接近他时,“他们之间隔着一道围栏,栏杆比他们都要高,靠近大门的位置布满了疯狂生长的爬山虎。也许她已经知道他们之间相隔着的是什么,犹如上帝给她的一种预警,让她知难而退,适可而止”。当她精心打扮,带着她亲手做的熔岩蛋糕参加他的生日会时,她满心以为她是被王子选中的灰姑娘,然而在他母亲夹带着羞辱的夸赞之下,在满屋子贵宾和精美礼物的映衬下,她那过于隆重而显得土气的装束,连同她那份微不足道的礼物,都将她打回原形——的的确确只是个灰姑娘。

而更为残酷的是,事实上,多年前,詹怡的父亲正是由于帮阿飞的父亲摆脱麻烦才锒铛入狱,堕入生活底层的,阿飞显然事先已知道了这一点,却还是在生日会那晚对她实施了暴力性爱。尽管这一情节安排略显老套,对人物关系的设定也不够清晰,但小说以精彩的笔墨来呈现此刻詹怡内心的痛苦和屈辱感,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她沖到厨房,打开了冰箱,急着找出吃的东西想要疯狂塞进喉咙里,她的体内有一种呕吐感。她撕开了保鲜膜,一盘上午吃剩的骨头汤,油水已经在冷藏中凝固成白色的脂霜,她直接用手去抓,将一块带着脂霜的骨头塞进嘴巴里,用牙齿去啃骨头上的肉。父亲在后面跟了过来,问她发什么神经。他抢走了盘子,在用手拍打她的背部的时候,她终于反胃,对着洗手池吐了一堆尚未消化完的食渣。也就在那次之后,她再也没有抽烟了。”

只有这份痛苦才能切实地让我们感觉到成长的力量,成长是发现了现实的某些真相,承受它的苦果。成长更是吃过苦头之后依然能够勇敢地去追求,去爱。真正的成熟并不是世故。这是我对这位作者,也是对于“90后”的祝愿。

《姓张的都知道》写的是校园霸凌事件,随着电影《少年的你》热映,校园霸凌题材引起众人关注。校园霸凌/反霸凌或许是人迈向成人期的最初的压迫/反抗压迫、权力/反抗权力的行为预演。尚未成年的这些小孩子们的权力意识从何而来?是来自人类远古的弱肉强食的丛林记忆吗?至少在小说文本中,作者给我们提供了清晰的现实环境——孩子们在《王者荣耀》一类的网络电子游戏的世界中尽情杀戮,同时模仿着影视“宫斗剧”中的权力争夺,称王称帝的白日梦和后宫争宠的老桥段成为这些问题少年们发泄过剩精力的无聊游戏。而作者也敏锐地意识到,这些网络世界中长大的孩子们,在无意识地习得并沿袭着网络的隐性暴力。在小说中,这几个问题少年对于优秀女生范彤的欺凌,还不是什么直接的身体暴力,而是诉诸语言和精神侮辱。他们用手机伪造了范彤月经流血的视频,起了一个耸人听闻的标题《初中女生月经大血崩》,传上了抖音平台,以此羞辱范彤。此后他们又编造散播范彤与班主任老师和黑人留学生的“绯闻”,给范彤造成了巨大的精神压力,逼迫家境贫寒的范彤最终以死抗争:

“范彤从书包侧袋抽出一把水果刀,刺啦一声,她的手腕里喷出老长的血柱,我们定了一会儿,大喊着四处逃窜。

范彤笑了,你们错了,这才叫血崩。”

范彤的弱小身体里爆发出来的惊人力量演绎了什么叫“以身抗暴”,令人震惊无言,也吓退了施暴者。然而令人不安的是成人们对于这一校园霸凌事件的处理结果:“事情被学校压了下来。不过,也没什么事,范彤被调到了其他班,手腕上多了一道深深的疤痕。我们的父母都被叫了过来。市领导也过来了,校长赔着笑,本来是孩子们之间的玩笑,范彤这个女生心理比较敏感,比较脆弱,不能怪他们,大不了,给范家赔个不是,送点水果瓜子、核桃露什么的。这种事也正常,哪个孩子不会捣乱呢。我听专家说呀,会捣乱的孩子,都是聪明的孩子,将来大有出息,你看人家爱因斯坦……”权力所有者作出的息事宁人,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包庇纵容施暴者的举措,是不是也必须为权力滥用、暴力横行的恶行负责?或者,他们根本就是权力游戏的合谋者和参与者?如是,这样的世界还会好吗?

来自非洲的难民——黑人学生张翼德(被“我”称为“黑人王子”)最早敏锐感知到了这种暴力。被政敌杀害了全家的张翼德寻求政治避难来到中国,不承想看到的仍是充斥暴力的世界。他在同学热衷的杀戮网游中勾起了惨痛家事,又在电影《战狼2》中看到了中国人拯救非洲人的道义担当,生发出想做中国人的愿望——最终,他却带着遗憾离去:“你们中国人的精神,高贵、大度、谦让、不屈的中国人精神。但是,王子的眼睛暗了下去。没有了,不,不是没有了,是你们不配。”

如果说,范彤以身抗暴的行为令“我”震惊,那么来自张翼德的谴责则让“我”有所醒悟,“我”与其他不良少年绝交了。这也是一个少年生命中重要的成长时刻——“我想,也许很多年后,想起这一切,我会愧疚。也许,并不会。”尽管小说并不想留下过于光明的尾巴,但此刻小说的叙事人“我”正在经历着价值观的建立与重组,我想这便是叙事的成功。

作为一个“新”的故事,《姓张的都知道》小说语言热闹鲜活而富于当下的时代气息,而在这样看似轻松俏皮,甚至带着些孩子气的叙事之下,实则隐藏着现实世界的残酷,还有作者对现实不乏锐利的批判。但愿作者能始终保持这份勇敢和敏锐。

责任编辑 张雅丽

猜你喜欢
机缘阿飞霸凌
未能复合的圆形结构 “ O ”
阿飞夸人
逆转人生
十二星座遭受校园霸凌会怎么做
十二星座遭受校园霸凌会怎么做
校园霸凌行为现状及法律规制问题研究
历史重叙的缺失和反思性重叙的机缘与价值
阿飞的奇遇
浅析艾丽丝·门罗小说《机缘》中“无法看清的现实”
阿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