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研究述评
——基于中国知网的文献计量分析

2020-04-02 05:58汪海艳罗牧晨
宿州学院学报 2020年12期
关键词:发文旅游研究

李 龙,汪海艳,罗牧晨

1.宿州学院管理学院,安徽宿州,234000;2.西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甘肃兰州,730070;3.宿州学院安徽省新型城镇化研究中心,安徽宿州,234000

乡村旅游是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动能,也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十三五期间,“中央一号文件”连续多次强调关于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发展的相关问题。其中,2016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积极扶持农民发展休闲旅游业合作社,有规划地开发休闲农庄、乡村酒店、特色民宿、自驾露营、户外运动等乡村休闲度假产品,并将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项目建设用地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1]。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强调“要丰富乡村旅游业态和产品,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创办乡村旅游企业或乡村旅游合作社,完善乡村旅游行业标准”[2]。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建设一批设施完备、功能多样的休闲观光园区、森林人家、康养基地、乡村民宿、特色小镇”[3]。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发展乡村新型服务业,发展适应城乡居民需要的休闲旅游、餐饮民宿、文化体验、健康养生、养老服务等产业,加强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4]。经过多年的发展,国内乡村旅游出现了新的模式和新的业态,乡村旅游研究成果也较多,然而对乡村旅游创新创业的研究关注较少。乡村旅游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而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人才,随着乡村振兴战略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作的推进,对乡村旅游以及乡村旅游新业态展开系统研究具有一定的时代意义和实践价值。

1 研究文献统计分析

本文采用文献计量分析方法和工具对有关乡村旅游和旅游创业(创新)的研究文献进行统计分析,梳理乡村旅游和旅游创新创业的发文趋势。通过在中国知网(CNKI)输入主题词“乡村旅游”,选取期刊论文、博士论文、硕士论文3个数据库进行跨库检索,截止到2020年9月30日,共有29 629篇研究文献,主要集中在近15年,发文量为29 169篇,占比98.48%。根据发文趋势,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1)2005年及以前发文数量较少、增长缓慢,这一阶段国内旅游研究处于起步阶段,对乡村旅游的关注度较低。(2)2006—2013年发文量稳步提升,一方面由于国内旅游学者的数量迅速增加,开设旅游管理专业的高校增幅较大,对旅游研究的关注度大幅提高;另一方面,(原)国家旅游局将2006年确定为“中国乡村游”主题年,将2007年确定为“中国和谐城乡游”主题年,提出“走进乡村、走向城市、促城乡交流”的口号,将2010年主题确定为“中国乡村游”年,对乡村旅游的发展高度重视。(3)2014年以来发文量急剧增加,这一阶段国务院、(原)国家旅游局等部门陆续发布或联合发布了一系列有关乡村旅游的政策(表1),为乡村旅游提供了支持和保障。同时,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进一步提高了业界对乡村旅游的关注度,大量的资本和技术开始涌向乡村地区,为乡村地区旅游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契机。

表1 2014年以来乡村旅游发展的主要政策文件

通过在中国知网(CNKI)输入主题词“旅游创新创业”,选取期刊论文、博士论文、硕士论文3个数据库进行跨库检索,截止到2020年9月30日,共有453篇研究文献,研究发文数量较少,且85.65%发文量集中在近5年(图1)。在中国知网(CNKI)输入主题词“乡村旅游创新创业”,选取期刊论文、博士论文、硕士论文3个数据库进行二次检索,截止到2020年9月30日,共有42篇研究文献涉及乡村旅游创新创业,其中2020年7篇、2019年7篇、2018年13篇、2017年11篇、2016年2篇、2015年1篇、2011年1篇,表明目前学界关于乡村旅游创新创业的关注度较低。但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和乡村新业态的萌生,特别是乡村民宿的快速发展、乡村旅游农场的建设等,可以预期未来乡村对创新发展和创业人才的需求愈加明显,乡村旅游业态创新和小微企业创业将迎来爆发期。

图1 “旅游创新创业”研究发文量总体趋势

2 主要研究机构和学者分布

为了分析高质量论文研究分布情况,在中国知网(CNKI)输入主题词“乡村旅游”,选取期刊论文中的CSSCI(含扩展版)、CSCD(含扩展版)论文进行二次检索发现,截至2020年9月30日,共有1 932篇研究论文发表,主要集中在2006年以后,占文献总量的97.05%,其中2020年174篇、2019年279篇,2019年之前均为超过200篇(图2)。

图2 “乡村旅游”C刊论文发文量总体趋势

通过对所检索到的1 932篇有关“乡村旅游”研究论文的发文机构进行分析,排名前40的机构共发文866篇,占比44.82%,其中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发文量最多(69篇),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山大学、四川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发文量位列前五,对“乡村旅游”研究的关注度较高(表2)。

表2 截至2020年9月30日国内“乡村旅游”研究机构发文量排名前40的机构

进一步对所检索到的1 932篇CSSCI(含扩展版)、CSCD(含扩展版)论文作者分布进行分析得出,席建超(13篇,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发文量最多,其次是杨新军(西北大学)、陶卓民(南京师范大学)、舒伯阳(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李星群(广西大学)、陶玉霞(河南师范大学)、苏勤(安徽师范大学)等学者(表3),对“乡村旅游”关注度也颇高,研究成果卓著。由于涉及“旅游创新创业”的CSSCI、CSCD论文仅有9篇,关于“乡村旅游创新/创业”的CSSCI、CSCD论文也较少,因此这里不针对机构和学者进行分析。

表3 截至2020年9月30日国内“乡村旅游”研究作者发文量前40

3 主要研究议题探讨

对所检索到的主题为“乡村旅游”的1 932篇CSSCI(含扩展版)、CSCD(含扩展版)论文进行频率分析发现,目前关于“乡村旅游”研究的关键词主要集中在乡村旅游(发展/发展模式/开发模式)、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旅游业、乡村旅游开发/旅游开发、乡村旅游地、旅游者、休闲农业/观光农业、社区参与/乡村旅游社区、新农村建设、(乡村)旅游产品/资源、乡村性、旅游扶贫/精准扶贫、旅游可持续发展、乡村景观等方面(表4)。从研究内容上来看,张洪昌等[16]、王晨光[17]、陈天富[18]等学者分析总结乡村旅游发展模式与影响因素、发展问题与对策;李志龙[19]、何星[20]、宋慧娟等[21]从乡村振兴的视角对乡村旅游展开了分析;谢小芹等[22]、蔡碧凡等[23]、把多勋等[24]从不同的视角对社区参与乡村旅游及其影响进行了探究;近几年关于乡村旅游扶贫的研究成果增长较快,王耀斌等[25]、杨柳[26]、黄渊基等[27]从多角度研究了乡村旅游扶贫问题;戴柳燕等[28]分析了乡村吸引力的、内涵、基本特性以及形成机制。

表4 截至2020年9月30日国内“乡村旅游”研究关键词分布前40

然而,目前关于乡村旅游创新/创业的研究成果较少,研究关键词主要涉及乡村振兴战略、旅游可持续发展、乡村旅游创客基地、乡村旅游转型升级、乡村旅游区、乡村旅游市场、乡村旅游创业路径、创业机会识别、产品创新、模式创新、品牌构建、农家乐、乡村旅游艺术化、创业孵化、精准扶贫等内容。邹蓉等[29]借鉴社会网络理论,分析休闲农业创业企业个体间的“强联系”和“弱联系”,认为应该重视社区内部潜在创业者社会网络结构的培育;吴小立等[30]、杨学儒等[31]、林宗贤等[32]学者分别对乡村旅游创业影响因素、创业机会识别、创业动机、农户旅游创业诉求、扶持政策等内容进行了研究;徐虹等[33]选取蓟县农家乐为案例,对女性乡村旅游创业进行了研究;王彩彩等[34]以陕西省袁家村为例,构建了乡村旅游创业的生态系统,认为这个系统由供给系统、需求系统和乡村环境系统构成;徐凤增等[35]在解析社会创业概念的基础上,选取山东省中郝峪村为案例,分析了旅游发展中的利益分配模式以及社会创业对利益分配模式的影响机理。张环宙等[36]从“亲缘网络”的视角探讨了亲缘关系网对农民旅游创业意愿的影响,认为利用好亲缘关系要素有助于更好地激发农民自主创业,并能够推动乡村旅游的内涵式发展。

4 研究结论与展望

通过对乡村旅游研究相关文献梳理,可以发现:(1)目前国内关于乡村旅游的研究范围较为广泛。研究内容涉及乡村旅游发展影响、社会文化效应、动力机制与发展模式、社区参与和居民感知、乡村旅游产品开发、新农村建设、精准扶贫等议题。(2)研究方法较为多元。由早期的定性研究方法为主,到目前的运用诸如因子分析、结构方程模型、聚类分析等定量分析方法为主,并且愈加注重使用质性研究与量化研究相结合的混合研究方法。(3)跨学科迹象明显。目前乡村旅游的研究已经逐渐拓展到综合运用社会学、经济学、地理学、管理学、心理学、统计学、人类学等成果展开跨学科研究,特别是计算机科学算法的兴起,基于大数据的分析受到国内学者更多的关注。然而,目前关于乡村旅游创业(创新)的研究成果较少,研究方法使用也较为简单,乡村旅游创业(创新)多以新闻报道为主,无论是乡村旅游创业(创新)理论还是研究内容方法都需要深化,需要在创业主体特质与创业机会、创业形式与效果、创业制度与政策需要更多的理论思考。因此,需要一批学者从乡村旅游创业(创新)的研究议题出发,根据实践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理论思考和探究,构建本土化的研究理论,形成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

猜你喜欢
发文旅游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10条具体举措! 山东发文做好返乡留乡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旅游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