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班主任的柔性管理浅析

2020-04-02 06:55广州市增城区水电二局学校
师道(教研) 2020年3期
关键词:第二课堂柔性群体

文/广州市增城区水电二局学校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在经历着由小学转向高中的重要阶段,随着年龄的增长,心智逐渐成熟,心理活动更加活跃,思维的广度与宽度达到了新的发展阶段,对新鲜知识的关注度增强,对未来自我发展与成长有了个人的价值判断。因此,初中阶段的班主任应利用德育开展班级管理,调整与“重置”学生的价值观。

一、柔性管理与班级管理

管理是组织为了实现个人无法实现的既定目标,通过相关的职能活动合理分配、协调资源,以及在各项行为中开展的决策、计划与控制等。班级作为一个半封闭的组织,与其他组织相较之,是一个具有不同于其他班级的组织氛围、组织文化、组织规则与组织管理,因而具有不同的管理符号。班主任作为管理者,其主要职责是通过在日常事务中实施教育、管理、引导、咨询与服务五项工作职能,开展班级建设、德行教育、突发事件应对、班队建设、文化建设等,在闭环管理中处理相对多元的关系(图1)。因此,班主任的管理权限中,不仅要正确处理好“管”什么,还得处理好“理”哪些。

图1

二、班主任柔性管理的基本功能

一是要建立高效的管理团队。德育工作的出发点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成长成才,促使教育在知识传播与理论讲授之外形成具有团结力与向心力的管理氛围,落脚点是助力学生找准学习目标与发展定位。管理工作的事务复杂性、要求规范性、力量集权性的基本特征就要求建立起较为完整与高校的工作团队。因此,要在学生中间选拔具有代表性的优秀分子担任班干部,发挥学生团队的指挥、协调与激励作用,以使得班主任能够有条件实现角色管理与目标管理,将德育思路与班级建设要求通过目标下达的方式找到落脚点,再通过成果上传的方式实现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实现自我提高。

二是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价值导向性。在尊重学生的自我管理主体地位的同时,在课堂学习之外,构建教师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与自我教育四位一体的教育模式,引导家长参与管理,开辟第二课堂,激发学生自我效能感的被发掘与被投射,从而减少班主任的直接参与管理与直接干涉管理所带来的管理不良与效果不佳,相反的,通过顺应学生主动投身第二课堂建设,减少班主任管理中出现的管理指向过于强烈而引起的学生配合不佳。

三是利用新媒体做好群体沟通。要善于捕捉学生参与面广、喜闻乐见的方式,利用“两微一端”开展班主任博文投送,向广大家长传递家校共建、构建育人合力的重要性,向学生传播德育思路的必要性与关键性,引发学生、家长、教师共同参与。同时,坚持新媒体与传统媒介方式相结合,就学生的在校思想表现情况、学业情况定期向家长进行沟通,并做好学业预警与思想预警通报,利用奖惩杠杆开展评优树模,用先进典型激励、以使学生满足被尊重的需要,激发学生的良好表现的价值依附感与方向归属感。

四是充分尊重学生群体。学生群体中因为兴趣爱好、学习目标甚至居住距离等因素存在着非正式群体,这类群体普遍具有目标一致性、思维相近性。班主任要学生中存在的非正式群体予以认可,并尊重群体的相对自由性,激发他们学习上的自我创新力。

三、柔性管理要预防管理不良

德育的出发点要尊重教育规律。要开展适度教育,针对初中阶段学生的基本心理特质对症下药,既要从育人的基本目标上开展价值引导,又要在引导过程中根据学生的接受程度改变引导方式,从尊重未成年人教育的基本规律上及时予以纠偏。

管理的落脚点要促使学生全面发展。轻课程教育而忽视德育,就容易引发学生价值观的导向偏差。班主任要从自身行为上进行自我规范,做好榜样引领。同时,从班干部的选拔上要充分注重其个人德行的考量,选贤任能要公正公平、不失偏颇,并制定明显高于普通学生的管理标准,促使榜样向心力在学生中得到普遍的管理价值认同。

猜你喜欢
第二课堂柔性群体
一种柔性抛光打磨头设计
灌注式半柔性路面研究进展(1)——半柔性混合料组成设计
高校“人工智能”第二课堂建设探讨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柔性管理模式应用探索
第二课堂
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群体免疫有多可怕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晋江“四点钟学校” 孩子们的第二课堂
关爱特殊群体不畏难
特殊群体要给予特殊的关爱